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9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三氟甲基1,2,3-三氮唑衍生物对蘑菇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动力学(英文)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树白 聂华丽 +3 位作者 张海涛 薛勇 CHRIS Branford White 朱利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5-220,共6页
研究表明,含三氟甲基1,2,3-三氮唑衍生物(TF-TZ)对蘑菇酪氨酸酶具有很强的抑制性:不仅抑制单酚酶活性,而且对二酚酶活性也是可逆性抑制,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0.4和34.5μmol.L-1,并且单酚酶延滞时间随着TF-TZ浓度增加而延长.TF-TZ对... 研究表明,含三氟甲基1,2,3-三氮唑衍生物(TF-TZ)对蘑菇酪氨酸酶具有很强的抑制性:不仅抑制单酚酶活性,而且对二酚酶活性也是可逆性抑制,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0.4和34.5μmol.L-1,并且单酚酶延滞时间随着TF-TZ浓度增加而延长.TF-TZ对二酚酶的抑制为抛物线型竞争性抑制,表明一分子的酶可以和两分子的TF-TZ相结合,从而形成两种酶-抑制剂复合物:EI和EI2,其抑制常数分别为76.9和9.71μmol.L-1.紫外-可见光谱表明,TF-TZ和酶相互作用后产成特征的"肩峰",说明TF-TZ能够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三氟甲基1 2 3-三氮唑 蘑菇酪氨酸酶 单酚酶 二酚酶 可逆抛物线型竞争性抑制 铜螯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酶对羊毛天然染料苏木染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瑞萍 蔡再生 +2 位作者 朱红 于百玲 陈虎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15,共5页
通过分析苏木染液吸收光谱的变化,比较生物酶改性前后羊毛苏木直接法、后酶染色的K/S值和染色牢度,探讨了羊毛经过蛋白酶和TG酶改性对天然染料苏木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酶、TG酶使苏木提取液在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 通过分析苏木染液吸收光谱的变化,比较生物酶改性前后羊毛苏木直接法、后酶染色的K/S值和染色牢度,探讨了羊毛经过蛋白酶和TG酶改性对天然染料苏木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酶、TG酶使苏木提取液在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对应紫外和可见最大吸收波长附近的吸光度增加。与未改性羊毛相比,单独经蛋白酶、TG酶改性和联合改性后的羊毛织物经苏木直接染色和单宁酸、硫酸亚铁、明矾后媒染色的K/S值均增加。经过酶改性的羊毛织物进行苏木直接染色后,具有优良的干摩擦及皂洗毛沾牢度,深色织物皂洗棉沾和皂洗褪色牢度较低。羊毛染色织物经蛋白酶或TG酶处理后,K/S值增加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生物酶 天然染料 苏木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微生物脱胶菌株筛选及脱胶效果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杨栋 陈婷 +2 位作者 李力炯 曹张军 张兴群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73,共5页
为筛选并获得苎麻微生物脱胶菌种,将富集培养与稀释涂布相结合,从随机选取的几种腐烂苎麻样品中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物38株,以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RNA聚类分析对细菌进行鉴定。利用透明圈法筛选得到脱胶能力相对较强的微生物9... 为筛选并获得苎麻微生物脱胶菌种,将富集培养与稀释涂布相结合,从随机选取的几种腐烂苎麻样品中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物38株,以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RNA聚类分析对细菌进行鉴定。利用透明圈法筛选得到脱胶能力相对较强的微生物9株,其中细菌6株,分别隶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1株、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2株、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2株、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1株、丝状真菌3株。以残胶率为标准,比较6株细菌综合脱胶能力,其中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脱胶能力最强,残胶率为13.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生物脱胶 微生物 果胶酶 半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微球的制备及其在聚酯阻燃中的应用
4
作者 魏一 徐红 +2 位作者 钟毅 张琳萍 毛志平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9,共11页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性能,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和间苯三酚为原料制备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PCTP)微球,将PCTP微球作为阻燃剂通过物理共混方式添加到PET中制备PET/PCTP复合材料,并借助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仪、热重...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性能,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和间苯三酚为原料制备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PCTP)微球,将PCTP微球作为阻燃剂通过物理共混方式添加到PET中制备PET/PCTP复合材料,并借助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仪、热重-红外联用仪、极限氧指数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PET/PCTP体系的热稳定性、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阻燃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向PET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PCTP微球所制备的PET/PCTP2.0复合材料,其极限氧指数(LOI)从24.4%增加到31.1%,且UL-94达到V-0水平;相较于PET,PET/PCTP2.0复合材料的峰值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均显著降低(分别下降28.7%和17.7%),断裂强力下降13.3%,仍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PET/PCTP复合材料在燃烧过程中可快速生成致密连续的炭层,隔绝可燃物内外的热量交换,同时释放出CO 2等不燃气体,稀释PET基材周围的氧气从而实现阻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熔融共混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磷腈 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的固定化及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宝华 潜飞 +2 位作者 叶俊丹 陈斌 张玲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36-1341,共6页
以丝瓜络为载体,对Pseudomonas fluorescens脂肪酶进行固定化研究。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在25℃、正己烷介质中固定化30 min,脂肪酶与载体的配比为500 U/g。将自制固定化脂肪酶用于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在反应温度40℃、餐饮废油与甲... 以丝瓜络为载体,对Pseudomonas fluorescens脂肪酶进行固定化研究。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在25℃、正己烷介质中固定化30 min,脂肪酶与载体的配比为500 U/g。将自制固定化脂肪酶用于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在反应温度40℃、餐饮废油与甲醇的摩尔比1:3(甲醇分3次加入)、水质量分数0.4%、无溶剂条件下,甲酯收率最高达88.7%。在相同反应条件下,自制固定化脂肪酶与固定化Novozym 435脂肪酶进行比较发现,自制固定化脂肪酶的综合应用性能优于固定化Novozym 435脂肪酶。自制固定化脂肪酶重复使用10次后甲酯收率仍达85.5%,适合于工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催化剂 固定化 丝瓜络 生物柴油 餐饮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酯季铵盐衍生物的絮凝脱色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倩兰 杜英英 +2 位作者 沈丽 邢彦军 戴瑾瑾 《印染》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3,共3页
采用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的超支化聚酯作为超支化絮凝剂MHP,分别对酸性、分散、直接和活性四类11种染料进行了模拟染料废水絮凝脱色处理。研究了超支化絮凝剂MHP的加入量、pH值和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 采用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的超支化聚酯作为超支化絮凝剂MHP,分别对酸性、分散、直接和活性四类11种染料进行了模拟染料废水絮凝脱色处理。研究了超支化絮凝剂MHP的加入量、pH值和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支化絮凝剂MHP对这四类染料都有脱色效果,其中分散染料的总体脱色效果最好。另外,通过研究不同染料的絮凝效果与染料分子结构的关系,推测超支化絮凝剂MHP对分子结构呈线性的染料有较好的絮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 废水处理 超支化聚酯 絮凝 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酰胺化衍生物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宝华 翁燕青 +1 位作者 陈斌 张玉颖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7-521,共5页
通过一元羧酸与2-甲基咪唑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备咪唑酰胺化衍生物及其盐,并对咪唑酰胺化衍生物及其盐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咪唑酰胺化衍生物及其盐可降低咪唑的固化反应活性,提高潜伏性;可显著改善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相容性,从而... 通过一元羧酸与2-甲基咪唑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备咪唑酰胺化衍生物及其盐,并对咪唑酰胺化衍生物及其盐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咪唑酰胺化衍生物及其盐可降低咪唑的固化反应活性,提高潜伏性;可显著改善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相容性,从而提高工艺操作性;可明显提高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衍生物 羧酸 酰胺化 环氧树脂 固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葡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支架性能表征及其对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髓核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甘翼搏 李培 +5 位作者 周强 莫秀梅 宋磊 徐源 李松涛 李素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07-712,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葡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支架材料对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髓核的影响,对其性能进行表征,探索适用于组织工程髓核的水凝胶浓度。方法通过Schiff交联反应制备葡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支架材料,对不同浓度(6%、8%、10%、12%、1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葡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支架材料对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髓核的影响,对其性能进行表征,探索适用于组织工程髓核的水凝胶浓度。方法通过Schiff交联反应制备葡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支架材料,对不同浓度(6%、8%、10%、12%、14%)水凝胶的内部形态结构、孔径、孔隙率、杨氏模量和细胞相容性进行评估,分离培养猪原代髓核细胞,以P1代细胞在不同浓度的水凝胶内部进行三维培养,MTT染色观察细胞活性,Real-time PCR法检测髓核细胞特异性基因aggrecan和typeⅡcollagen表达。结果葡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在电镜扫描下呈现多孔网络结构,随着浓度的升高,水凝胶的孔径(38.182-82.675μm)和孔隙率(95.5%-98.3%)持续下降,杨氏模量不断升高(0.135-11.366 k Pa);该水凝胶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但是6%、8%的水凝胶分别在接种细胞后第4、7天后细胞的黏附和增殖显著下降(P〈0.05)。接种1周后,浓度为10%的水凝胶内部三维培养的髓核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浓度水凝胶(P〈0.05),同时aggrecan、typeⅡcollagen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浓度为10%的葡聚糖/明胶复合水凝胶兼具有适宜的三维多孔网络结构、稳定的力学结构以及较好的细胞相容性,适用于构建组织工程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复合水凝胶 浓度 组织工程 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脂肽在活性染色皂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名健 杨群 +1 位作者 邵芬娟 陆大年 《印染》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7,共3页
将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用于活性染料染后皂洗,探讨了pH值、脂肽质量浓度和皂洗温度对皂洗效果的影响。与传统的皂洗工艺相比,脂肽皂洗工艺去除浮色效果更好,皂洗后织物的色牢度更高。优化的脂肽皂洗条件为:脂肽质量浓度0.05 g/L,pH值9... 将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用于活性染料染后皂洗,探讨了pH值、脂肽质量浓度和皂洗温度对皂洗效果的影响。与传统的皂洗工艺相比,脂肽皂洗工艺去除浮色效果更好,皂洗后织物的色牢度更高。优化的脂肽皂洗条件为:脂肽质量浓度0.05 g/L,pH值9,浴比1:30,皂洗温度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洗 表面活性剂 活性染料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三磷腈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PET阻燃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娇宁 苏兴勇 +4 位作者 雅兰 陆雯婷 陈飞 陈樱 毛志平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2-56,共5页
以含硅和硼元素的物质改性六氯环三磷腈,制备环三磷腈衍生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方法确定其结构。将衍生物以熔融共混的方法应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研究,通过极限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测试判定其在PET中的... 以含硅和硼元素的物质改性六氯环三磷腈,制备环三磷腈衍生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方法确定其结构。将衍生物以熔融共混的方法应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研究,通过极限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测试判定其在PET中的阻燃效果,协同燃烧后炭渣的表面形貌探讨其阻燃机理。结果表明,在阻燃剂的添加量仅为1%时,材料的极限氧指数能达30%以上,UL 94可达V-0级的水平;材料燃烧后材料的内表面是多孔型的而外表面是连续致密的,为改善材料的热性质和降低可燃气体的扩散提供了一层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三磷腈 改性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衍生物在活性无盐染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玲 薛旭婷 +1 位作者 王振华 何瑾馨 《印染》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5-8,共4页
采用自制的壳聚糖衍生物CTA-CTS对棉织物进行预处理,并对制备的阳离子化棉进行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探讨了预处理改性工艺对棉织物无盐染色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优化的预处理工艺:采用pH值为6.0的10 g/L CTA-CTS浸渍10 min,80℃烘干3 min,11... 采用自制的壳聚糖衍生物CTA-CTS对棉织物进行预处理,并对制备的阳离子化棉进行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探讨了预处理改性工艺对棉织物无盐染色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优化的预处理工艺:采用pH值为6.0的10 g/L CTA-CTS浸渍10 min,80℃烘干3 min,110℃焙烘3 min。试验证明,经CTA-CTS处理的棉织物无盐染色后,其固色率及色牢度与常规染色效果相当或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活性染料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双胍衍生物的合成及在羊毛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乔真真 赵雪 何瑾馨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共5页
采用壳聚糖和双氰胺为原料,制备了壳聚糖双胍衍生物,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pH值及壳聚糖和双氰胺的投料比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研究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同时,采... 采用壳聚糖和双氰胺为原料,制备了壳聚糖双胍衍生物,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pH值及壳聚糖和双氰胺的投料比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研究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同时,采用不同用量的整理剂对经过氧化预处理的羊毛织物进行抗菌整理,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的测定,得出最佳整理工艺。结果表明,整理剂用量为20%(owf)时能达到最好的抑菌活性,在经过数次洗涤后,抑菌率仍能高达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双胍 抑菌活性 羊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酶处理对竹材Lyocell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黎明 沈勇 +1 位作者 张惠芳 丁颖 《印染》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9-11,共3页
采用α-淀粉酶和精练酶G分别对竹材Lyocell纤维针织物进行前处理,再进行活性染料染色,探讨了生物酶处理对竹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 g/Lα-淀粉酶或1 g/L精练酶G对竹材Lyocell纤维织物进行前处理,可获得较好的白度和毛效。... 采用α-淀粉酶和精练酶G分别对竹材Lyocell纤维针织物进行前处理,再进行活性染料染色,探讨了生物酶处理对竹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 g/Lα-淀粉酶或1 g/L精练酶G对竹材Lyocell纤维织物进行前处理,可获得较好的白度和毛效。活性染料在竹材Lyocell纤维织物的上染率、K/S值和耐洗色牢度均较高,接近碱前处理棉织物的染色效果,且对织物断裂强力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活性染料 染色性能 前处理 纤维素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沉积效应对植物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升木 谢学辉 +2 位作者 薛凯 周集中 柳建设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5-669,共5页
从美国迷尼苏达大学Cedar Creek生态科学研究保留地的BioCON(Biodiversity,CO2,Nitrogen)试验田取得24个样品对氮沉积效应进行研究.通过添加氮肥的方法模拟了氮沉积效应对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运用功能基因芯片技术得... 从美国迷尼苏达大学Cedar Creek生态科学研究保留地的BioCON(Biodiversity,CO2,Nitrogen)试验田取得24个样品对氮沉积效应进行研究.通过添加氮肥的方法模拟了氮沉积效应对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运用功能基因芯片技术得到了一些实验结果:氮肥的施加对地上植物生物量增长有促进作用,但会对植物根部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氮肥的添加会使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使得添加了氮肥的土壤样品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得简单化,而且这种改变是显著的;在置信度为95%的情况下,参与氮循环的功能基因在施加氮肥的样品中的丰度比未施加氮肥样品中的基因丰度要低.另外,还研究了各个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积 功能基因芯片 植物生长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戊醇体系酶促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妍 权静 +1 位作者 朱利民 蒋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0-233,258,共5页
叔戊醇作为反应介质,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转酯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叔戊醇消除了反应底物甲醇及反应副产物甘油对酶活的负面影响。定量分析表明,叔戊醇与油脂的体积比为1,甲醇与油脂的摩尔比为3,2%脂肪酶,反应体系... 叔戊醇作为反应介质,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转酯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叔戊醇消除了反应底物甲醇及反应副产物甘油对酶活的负面影响。定量分析表明,叔戊醇与油脂的体积比为1,甲醇与油脂的摩尔比为3,2%脂肪酶,反应体系含水量2%,40℃、180r/min条件下反应15h,生物柴油得率可达97%。在最适条件下反应进行160批次,酶仍保持了较高的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叔戊醇 脂肪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织物的DOPO-羟甲基衍生物阻燃整理 被引量:7
16
作者 方寅春 周翔 +1 位作者 吴亚容 邢志奇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6-10,20,共6页
选择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及其羟甲基化衍生物DOPO-CH2OH(实验室自制)作为涤纶织物后整理阻燃剂,将它们分别制成DOPO或DOPO-CH2OH分散液,用高温高压法对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或分别将它们加入涤纶分散染料染色... 选择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及其羟甲基化衍生物DOPO-CH2OH(实验室自制)作为涤纶织物后整理阻燃剂,将它们分别制成DOPO或DOPO-CH2OH分散液,用高温高压法对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或分别将它们加入涤纶分散染料染色浴中进行染色/阻燃一浴法加工。试验结果显示,DOPO和DOPO-CH2OH都能赋予涤纶织物较好的阻燃性和阻燃效果耐洗性,极限氧指数(LOI)分别可达31.3和29.2,5次洗涤后整理品极限氧指数都比洗前的略有提高;染色/阻燃一浴法处理时,DOPO-CH2OH对染色色光几乎无影响,DOPO影响较大。热重分析认为该阻燃剂在涤纶织物上主要在气相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整理 阻燃剂 涤纶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咪唑衍生物结构对环氧树脂固化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宝华 索惠惠 +2 位作者 谈惠洁 翁燕青 徐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3-66,共4页
制备了一系列改性咪唑酯化衍生物和改性咪唑酰胺化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改性咪唑衍生物用作环氧固化剂,研究了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咪唑酰胺化衍生物/环氧固化物的... 制备了一系列改性咪唑酯化衍生物和改性咪唑酰胺化衍生物,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改性咪唑衍生物用作环氧固化剂,研究了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咪唑酰胺化衍生物/环氧固化物的耐热性能优于改性咪唑酯化衍生物/环氧固化物,但力学性能下降;2-苯基咪唑衍生物/环氧固化物的力学性能及耐热性能均优于2-甲基咪唑衍生物/环氧固化物;含邻苯二甲酸酯结构的环氧固化物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强度优于含丁二酸酯结构的环氧固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衍生物 环氧树脂 固化剂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热双重固化改性磺酸型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8
作者 王浩宇 杜鹃 罗艳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4,共7页
为满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上涂层的硬度要求以及避免添加胺类中和剂,以二异氰酸酯、磺酸盐多元醇等为原料,合成过程中引入双键和环氧基团,制备了可UV/热双重固化的改性磺酸型水性聚氨酯(SWPU)乳液。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进... 为满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上涂层的硬度要求以及避免添加胺类中和剂,以二异氰酸酯、磺酸盐多元醇等为原料,合成过程中引入双键和环氧基团,制备了可UV/热双重固化的改性磺酸型水性聚氨酯(SWPU)乳液。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探究了R值(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的物质的量比)和磺酸盐多元醇用量对SWPU分散体粒径,胶膜的力学性能、水接触角、吸水率和热稳定性以及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R值的增加,分散体粒径逐渐增大,涂层硬度提升,当R值为1.6时,涂层硬度高且分散体性能相对稳定。而随着磺酸盐基团含量上升,分散体粒径逐渐下降,当磺酸盐多元醇含量为6%时,固化后涂层硬度达到3H,柔韧性1 mm,附着力0级,涂层水接触角为68.2°,吸水率为8.85%,同时胶膜也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所制备的改性磺酸型水性聚氨酯涂料能够满足目标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热双重固化 磺酸盐多元醇 水性聚氨酯涂料 涂层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苎麻园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方法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杨栋 陈婷 +2 位作者 李力炯 曹张军 张兴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20,共4页
实验设计对比了苎麻园土壤微生物总DNA6种提取方法。方法Ⅰ采用裂解酶、蛋白酶K、SDS与CTAB处理;方法Ⅱ结合利用CTAB、SDS、LDS和BME;方法Ⅲ综合采用玻璃珠、CTAB和SDS法;方法IV结合利用SDS-GITC-PEG;方法V利用尿素、SDS、LDS和BME综合... 实验设计对比了苎麻园土壤微生物总DNA6种提取方法。方法Ⅰ采用裂解酶、蛋白酶K、SDS与CTAB处理;方法Ⅱ结合利用CTAB、SDS、LDS和BME;方法Ⅲ综合采用玻璃珠、CTAB和SDS法;方法IV结合利用SDS-GITC-PEG;方法V利用尿素、SDS、LDS和BME综合处理;方法VI则利用试剂盒处理土壤。6种方法都可以提取到23kb左右的DNA片段,经过TENP和PVPP方法预处理的土壤样品,能有效去除腐殖酸等污染物,且提取得到的土壤总DNA完整性好、纯度高,不需要纯化就可用于PCR扩增。但不同方法取得的DNA的片段长度、产量和纯度存在明显差异。通过比较,改进并建立了可用于宏基因组构建的高纯度、大片段DNA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基因组DNA DNA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衍生物在活性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潘虹 赵涛 《印染》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17,共5页
以壳聚糖为原料,合成了N-羟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DCC)和O-甲基丙烯酰胺-N-羟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壳聚糖(NMA-HDCC);研究了经壳聚糖(CTS),HDCC和NMA-HDCC预处理棉织物在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时的染色性能,如上染率、固色率... 以壳聚糖为原料,合成了N-羟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DCC)和O-甲基丙烯酰胺-N-羟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壳聚糖(NMA-HDCC);研究了经壳聚糖(CTS),HDCC和NMA-HDCC预处理棉织物在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时的染色性能,如上染率、固色率、K/S值及色牢度性能,并与未预处理无盐染色及传统有盐染色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棉织物进行CTS,HDCC和NMA-HDCC预处理具有良好的促染作用,对提高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有一定效果;CTS和HDCC能提高染色棉织物的K/S值,但色牢度较低;NMA-HDCC可与纤维素纤维形成共价键,能够显著提高染色织物的色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活性染料 壳聚糖季铵盐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