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对称POSS多功能纳米杂化材料制备与烟草抗湿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劲 程柏杰 +4 位作者 张晓宇 鲍晨 张梦圆 光善仪 徐洪耀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105-12112,共8页
基于“硫醇-烯”点击化学的绿色合成技术,通过简单的一步法制备了一种新型POSS多功能纳米杂化新材料,该材料与新型烟草呈现较好结合性,易于表面成膜,经对烟草颗粒的改性处理,有效同时实现了新型烟草的抗潮解和保润性能。利用核磁共振和... 基于“硫醇-烯”点击化学的绿色合成技术,通过简单的一步法制备了一种新型POSS多功能纳米杂化新材料,该材料与新型烟草呈现较好结合性,易于表面成膜,经对烟草颗粒的改性处理,有效同时实现了新型烟草的抗潮解和保润性能。利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化学结构表征,在不同湿度下对改性新型烟草的抗湿和保润性能进行了性能测试,基于材料溶解性、表面张力、接触角等详细探讨了材料对新型烟草的保润和抗潮机理,深入分析了材料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化合物能够在高湿度(RH=80%)改性烟草颗粒具有很好的康熙性能,在低湿度(RH=30%)的环境下改性烟草颗粒显现很好的保润性能。材料结构设计思路新颖,制备方法简单,该新型多功能材料的设计、性能与激励研究,为未来新材料的开发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材料 点击化学 纳米杂化 双亲性分子 烟草保润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GSH荧光传感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2
作者 王聪 沈思平 +1 位作者 光善仪 徐洪耀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06-4010,共5页
以罗丹明B酰肼为荧光发光团,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带有二硫键的荧光探针RNSS,该探针在乙腈与水溶液(v/v=1∶1)中可以特异性地识别谷胱甘肽(GSH)。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图、荧光光谱对探针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 以罗丹明B酰肼为荧光发光团,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带有二硫键的荧光探针RNSS,该探针在乙腈与水溶液(v/v=1∶1)中可以特异性地识别谷胱甘肽(GSH)。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图、荧光光谱对探针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向探针溶液中加入GSH后,在561 nm光的激发下,其在585 nm处出现明显的粉色荧光,并且其他氨基酸没有荧光响应,表明其具有良好的专一选择性以及抗干扰能力;同时探针对GSH的检出限为6.063×10^(-6) mol/L,说明其具有高灵敏性;经荧光光谱滴定曲线与Job-plot分析可知二者通过二硫键取代反应以1∶1的方式形成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B酰肼 荧光探针 GSH 二硫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氟尔酮的L-精氨酸探针光谱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玉 顾峥烨 +1 位作者 徐洪耀 光善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607-3611,共5页
L-精氨酸(L-Arginine, L-Arg)是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某些疾病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L-Arg的浓度变化可能会导致许多疾病的问题,因此如何高效且灵敏地检测L-Arg极其重要。目前,对L-Arg的研究大多数是利用其作为NO(一氧化氮)的前... L-精氨酸(L-Arginine, L-Arg)是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某些疾病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L-Arg的浓度变化可能会导致许多疾病的问题,因此如何高效且灵敏地检测L-Arg极其重要。目前,对L-Arg的研究大多数是利用其作为NO(一氧化氮)的前体,来预防或缓解某些疾病的产生,对于L-Arg的定性检测并不多,而利用质子转移形成络合物/加成物的方式检测L-Arg更是少之又少。基于异氟尔酮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含有丙二腈以及2,4-二羟基苯甲醛的比色探针(ISO-CN-OH),该探针可以用于快速检测L-Arg。通过紫外吸收光谱研究发现,当向探针ISO-CN-OH溶液中加入L-Arg后,其紫外吸收光谱在669 nm处的吸收峰急剧增强,且溶液的颜色由橙黄色变为墨绿色,而其他氨基酸的加入不产生吸收峰以及溶液颜色的变化。通过对探针ISO-CN-OH进行抗干扰性实验,表明探针ISO-CN-OH对L-Arg具有专一选择性及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通过对L-Arg进行光谱滴定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1.0~10.0×10-6 mol·L-1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线性归方程式为y=0.020x+0.073,根据DL=3σ/K可计算出ISO-CN-OH的检出限为8.5×10-8 mol·L-1,这表明探针ISO-CN-OH具有高灵敏性。通过固定探针ISO-CN-OH与L-Arg的总浓度为100μmol·L-1,改变L-Arg占总浓度的比例,根据其吸收光谱的Job’s plot滴定曲线分析可知,当L-Arg占总浓度比例为0.67时,探针ISO-CN-OH在669 nm处紫外吸收强度达到最大值,这表明探针ISO-CN-OH与L-Arg以1∶2的络合比进行配位络合。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探针ISO-CN-OH与L-Arg的配位机理,进行了1H-NMR滴定实验,在探针ISO-CN-OH的DMSO-d6溶液中分别加入0, 0.5, 1.0及2.0当量的L-Arg(d2O),研究发现加入L-Arg后ISO-CN-OH的羟基峰消失,且其羟基周围氢质子共振峰的位置明显发生了偏移。该研究结果表明探针ISO-CN-OH通过将酸性的酚羟基质子转移到L-Arg碱性的胍基NH基团上,导致—OH基团附近形成负电荷,该负电荷与精氨酸的胍基部分络合,从而形成络合物/加成物,使得紫外可见光谱图在669 nm处出现新峰,且溶液颜色由橙黄色变为墨绿色。该研究为今后设计检测L-Arg探针分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尔酮 光谱分析 L-精氨酸 比色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罗丹明席夫碱(RHBS)制备及多功能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彭丽 光善仪 徐洪耀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13-4017,共5页
以罗丹明B酰肼、3-溴水杨醛为原料,通过活性氨基与醛基的缩合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罗丹明B席夫碱化合物(RHBS)。该化合物作为配体与锌离子配位,可得到新的红光发光材料[RHBS-Zn(Ⅱ)];作为荧光探针,可实现锌离子高灵敏选择性。通过核磁共... 以罗丹明B酰肼、3-溴水杨醛为原料,通过活性氨基与醛基的缩合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罗丹明B席夫碱化合物(RHBS)。该化合物作为配体与锌离子配位,可得到新的红光发光材料[RHBS-Zn(Ⅱ)];作为荧光探针,可实现锌离子高灵敏选择性。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对席夫碱配体RHBS及配合物[RHBS-Zn(Ⅱ)]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的分析。结果分析表明:锌离子以1∶1的方式与配体RHBS上亚氨基的N原子、羰基中的O原子及酚基中的O原子配位,形成锌离子配合物[RHBS-Zn(Ⅱ)]。在556 nm光的激发下,配合物在587 nm处有明显的特征红色荧光产生,且配合物的发光荧光量子产率达15.1%。同时,在587 nm处,不受其它离子干扰,对Zn(Ⅱ)具有高的荧光探针选择性,是Zn(Ⅱ)很好的荧光探针检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红光发光材料 Zn(Ⅱ) 荧光探针材料 量子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