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怀远滨淮省级湿地公园脊椎动物调查分析
1
作者 刘玮 尤罗利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4期83-89,96,共8页
基于野外调查数据,结合前期考察资料,对安徽怀远滨淮省级湿地公园脊椎动物多样性及区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安徽怀远滨淮省级湿地公园共有脊椎动物169种,其中鱼类6目12科31种,两栖类动物1目4科8种,爬行类2目6科16种,鸟类15目41科101种... 基于野外调查数据,结合前期考察资料,对安徽怀远滨淮省级湿地公园脊椎动物多样性及区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安徽怀远滨淮省级湿地公园共有脊椎动物169种,其中鱼类6目12科31种,两栖类动物1目4科8种,爬行类2目6科16种,鸟类15目41科101种,哺乳动物5目7科13种;脊椎动物种类较为丰富。该保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动物组成具有明显的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区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怀远滨淮省级湿地公园 动物调查 脊椎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婧楠 《江西农业》 2022年第4期80-81,共2页
本文分析了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即要对规划目标以及具体范围进行确定,做好前期相关资料的收集以及调研,同时还要对景观空间格局以及结构进行分析,从而使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能更好地应用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基本理论 风景园林 规划设计 应用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探讨
3
作者 巩永芳 《安徽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58-61,64,共5页
协调自然保护地保护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地体系,对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各类自然保护地保护和发展现状加以分析,从客观层面总结了自然保护地在空间布局、管理水平、矛盾冲突、... 协调自然保护地保护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地体系,对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各类自然保护地保护和发展现状加以分析,从客观层面总结了自然保护地在空间布局、管理水平、矛盾冲突、规划体系、制度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明确资源分布、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实现资源确权、解决矛盾冲突,落实顶层设计、推进规划引领,完善制度建设、提供政策保障等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建议,以期对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体系建设 生态保护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结构调整浅析——以佳林公司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瑞立 《园艺与种苗》 CAS 2016年第7期60-62,共3页
主要根据树种结构和林龄结构的现状,结合佳林公司森林资源外业调查成果进行森林结构调整分析,得出佳林公司树种结构、林龄结构的调整方案及调整结果,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森林结构 树种结构 林龄结构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佳林公司林地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瑞立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6期95-96,105,共3页
该文通过对佳林公司森林资源外业综合调查成果的林地质量进行评价研究,对各个小班立地指数与林地质量因子的调查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佳林公司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的立地指数模型,旨在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林地质量 评价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分解与养分释放动态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继德 杨雨春 +2 位作者 申方圆 孟俊 杨立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129,共11页
【目的】研究落叶松属不同树种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动态特征,揭示凋落物分解与养分释放规律,对深入探究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意义重大,为落叶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同一生境下4种40年生的落叶松人工林(兴安... 【目的】研究落叶松属不同树种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动态特征,揭示凋落物分解与养分释放规律,对深入探究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意义重大,为落叶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同一生境下4种40年生的落叶松人工林(兴安落叶松、华北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物网袋法进行分解实验。基于不同分解阶段,称量凋落物残留质量,测定凋落物中主要元素(C、N和P)和难降解成分(木质素、纤维素和缩合单宁)的含量,进而计算凋落物整体残留率、各分解阶段的质量损失率和养分释放率,建立Olson指数分解模型,分析树种间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分别明确凋落物质量损失率与初始基质质量和养分释放率的关系。【结果】分解到90 d,日本落叶松林凋落物质量损失率显著高于华北落叶松林(P<0.05),质量损失贡献率最大,且其木质素和纤维素释放率显著高于长白落叶松林(P<0.05)。凋落物质量损失率与初始C∶N比值呈显著负相关。分解90~360 d,华北落叶松林凋落物质量损失率最高,质量损失贡献率最大,且其木质素释放率显著高于长白落叶松林(P<0.05)。凋落物质量损失率与初始木质素含量和Lignin∶N比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N和木质素释放率呈较强正相关。分解360~450 d,长白落叶松林凋落物P和木质素释放率最高,缩合单宁释放率最低。兴安落叶松林凋落物纤维素和缩合单宁释放率显著高于其他3个树种(P<0.05)。凋落物质量损失率与C和纤维素释放率呈较强正相关,与P释放率呈较强负相关。4种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C、N元素、木质素和缩合单宁呈直接释放模式;P元素呈淋溶-富集-释放模式;纤维素呈淋溶-富集模式。【结论】凋落物初始N、木质素含量和C∶N比值及难降解成分释放率是影响其分解的重要因素。兴安落叶松林凋落物分解最快,加快了养分循环,而华北落叶松林凋落物分解最慢,减缓了养分循环。这对落叶松属不同树种人工林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属 人工林 凋落物分解 养分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松材线虫病鉴定方法及分布特征研究
7
作者 张乐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7期57-60,共4页
基于2022年安徽省各地上报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结果,选取无松材线虫病或未报松材线虫病的乡镇,采集8个市17个县(市、区)的30个乡镇(场)的枯死松树样本616个,并按照统一步骤与方法对其分离鉴定,比较不同鉴定方法的差异,探讨松材线虫病分... 基于2022年安徽省各地上报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结果,选取无松材线虫病或未报松材线虫病的乡镇,采集8个市17个县(市、区)的30个乡镇(场)的枯死松树样本616个,并按照统一步骤与方法对其分离鉴定,比较不同鉴定方法的差异,探讨松材线虫病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形态学鉴定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对松材线虫的鉴定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在616个样本中,患病样本数为199个,占比为32.31%。在调查的8个市中,池州市、合肥市和安庆市患病样本比例分别为51.25%、39.84%、37.50%。皖南山区患病样本比例(53.85%)较其他地貌区域高。马尾松纯林患病样本比例(38.18%)较其他林分高。马尾松患病样本比例(34.88%)较湿地松高。同时,提出了松材线虫疫情调查与防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鉴定方法 分布特征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林业森林资源管理的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探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一佐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3期78-80,共3页
保障森林资源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既是基层林业单位的职责与任务,也是实现森林经济、生态与社会等多重效益的必要前提。实行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有助于从源头上遏制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问题,并且创新了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在... 保障森林资源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既是基层林业单位的职责与任务,也是实现森林经济、生态与社会等多重效益的必要前提。实行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有助于从源头上遏制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问题,并且创新了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在丰富森林资源和提升经济价值之间达到了动态平衡。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森林资源管理方面取得的一些成绩,包括构建完善的管理组织架构、加强对森林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等;针对当前森林资源管理、利用与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分别从明确管理职责、创新监管模式、提升保护水平、确保生态稳定等方面提出基于林业森林资源管理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管理 森林资源 可持续发展 森林监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在古树名木保护中的应用探索——以合肥市李鸿章家庙名木白玉兰保护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陈一佐 余洋 +1 位作者 张涛山 金峰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6期68-70,共3页
保护古树名木对发展旅游经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传统的监测手段多以人工巡查为主,时常会导致信息上传不及时、不全面。为此,该文引入了互联网+新技术,以合肥市李鸿章家庙名木白玉兰保护为例,探索新技术在古树生态修复... 保护古树名木对发展旅游经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传统的监测手段多以人工巡查为主,时常会导致信息上传不及时、不全面。为此,该文引入了互联网+新技术,以合肥市李鸿章家庙名木白玉兰保护为例,探索新技术在古树生态修复中的应用,以期为古树名木的保护和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物联网 古树名木保护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谯区古树现状与保护技术措施 被引量:3
10
作者 音振兴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3期76-78,共3页
古树是活的文物,是自然与人类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具有重要的生态、历史、科研、景观价值。对古树的保护、拯救和修复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长期坚持。该文在对南谯区古树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改造、树体修复、养护等... 古树是活的文物,是自然与人类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具有重要的生态、历史、科研、景观价值。对古树的保护、拯救和修复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长期坚持。该文在对南谯区古树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改造、树体修复、养护等保护技术措施,以期为古树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谯区 古树 现状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林长制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的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一佐 《安徽林业科技》 2022年第3期37-39,共3页
本文介绍了林长制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的目的意义,以安徽省林长制改革阶段性评估为例,探讨分析了林长制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的工作思路、途径与创新做法,并对现阶段林长制第三方评估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各地引入第三方... 本文介绍了林长制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的目的意义,以安徽省林长制改革阶段性评估为例,探讨分析了林长制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的工作思路、途径与创新做法,并对现阶段林长制第三方评估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各地引入第三方参与开展林长制实施情况评估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长制 第三方评估 实施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技术在森林火灾风险普查中的应用——以歙县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音振兴 《安徽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56-60,共5页
本文对3S技术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和分析,总结了运用3S技术在歙县进行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工作中的可燃物与重要火源点调查经验,并针对普查实际情况展开讨论,以期为今后该项技术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3S技术 火灾风险 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县湿地资源保护现状与对策
13
作者 刘洁 杜姗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2期80-83,共4页
采用3S技术,结合太湖县第二次湿地调查数据和卫星遥感影像,对太湖县全域湿地资源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太湖县湿地资源保护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在分析研究太湖湿地资源保护的问题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太湖湿地的... 采用3S技术,结合太湖县第二次湿地调查数据和卫星遥感影像,对太湖县全域湿地资源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太湖县湿地资源保护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在分析研究太湖湿地资源保护的问题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太湖湿地的策略,旨在为太湖县湿地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资源 保护 分布 太湖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天平山风景区森林资源现状与森林经营区划布局研究
14
作者 张乐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7期42-45,共4页
本文分析了苏州天平山风景区的森林资源现状和森林经营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自然地形地貌、森林资源结构、生态区位特点,从森林分类经营的角度对该区进行区划布局,并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经营理念设计经营措施,提出规划策... 本文分析了苏州天平山风景区的森林资源现状和森林经营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自然地形地貌、森林资源结构、生态区位特点,从森林分类经营的角度对该区进行区划布局,并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经营理念设计经营措施,提出规划策略。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覆盖率较高,以公益林、乔木林地、人工林面积较大,现有森林资源存在林分结构单一、龄组比例失衡、景观效果不足等问题。对现有森林资源加强抚育管理,丰富区域森林植被多样性,以应对森林经营困境。研究区被划分为北部针叶树水土保持林经营区、中部特色林业发展复合经营区、中部石林特色景观绿化经营区等7个经营区。根据各经营区特征,提出对现有马尾松纯林实施抚育间伐、林下补植阔叶树种,对密集的幼龄林进行透光伐,对中龄林实施生长伐,调整林木生长空间等经营策略,以优化研究区森林资源结构,提升森林质量,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本文为具有相似自然资源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区划布局 森林经营 抚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