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贸易试验区引领城市高水平对外开放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薇娜 崔佳惠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2-127,共16页
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高地,肩负着推动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全新局面的重任。本文基于2011—2020年城市层面数据,测度和比较了中国287个地级市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数,进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和空间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自由贸易... 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高地,肩负着推动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全新局面的重任。本文基于2011—2020年城市层面数据,测度和比较了中国287个地级市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数,进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和空间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辐射作用、空间溢出效应、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引领毗邻城市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显著的辐射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制度创新的外溢引领毗邻城市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助于推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法治环境领域的制度创新是当前阶段辐射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传导因素,绿色共享和公共服务则会对毗邻城市高水平对外开放产生虹吸效应,是当前阶段辐射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负向传导因素;沿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辐射作用强于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但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学习吸收能力要强于沿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本文拓展了对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宗旨的经验研究范畴,对于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制度创新设计、最大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度外溢的正向效应和加快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进程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高水平对外开放 空间溢出效应 辐射作用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基于国内首套全样本企业数据库与大数据监测平台的测度分析
2
作者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 苏杭 +2 位作者 郭晓丹 吕怀涛 李少林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28,F0003,共9页
为全面、科学、客观地评价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课题组对全国64个自贸片区进行原创性的定量评价,并在指数开发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课题组建立国内首套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企业数据库,并在已有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评... 为全面、科学、客观地评价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课题组对全国64个自贸片区进行原创性的定量评价,并在指数开发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课题组建立国内首套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企业数据库,并在已有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评估基础上,结合高质量发展内涵和新发展理念,构建了更全面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课题组从制度创新、金融发展、企业经营、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区域带动、对外开放和绿色共享等8个维度测算了各自贸片区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并进行分类排名和比较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不同维度呈现不同梯度、不同特征的差异化发展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高质量发展指数 制度创新 大数据监测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省域经济效应研究——基于辽宁省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玲 车立强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9-128,F0003,共11页
自从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以改革开放为主轴国家不断推出制度创新举措,制度创新红利为所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活力。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所在城市的影响备受关注,而对所在省域产生的辐射效应则研究较少。本文采用2011年1月... 自从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以改革开放为主轴国家不断推出制度创新举措,制度创新红利为所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活力。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所在城市的影响备受关注,而对所在省域产生的辐射效应则研究较少。本文采用2011年1月至2019年6月的月度面板数据,运用回归控制法对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自由贸易试验区对辽宁省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进口额有正效应,对出口额有负效应。应充分发挥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和开放高地作用,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省域经济效应 回归控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差异化路径选择——以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魏瑾瑞 张雯馨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25-1433,共9页
以辽宁自贸试验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多边、双边与单边开放的演变逻辑,将11个自贸试验区作为整体系统性地考察自贸试验区的宏观经济联系,从而定位和识别辽宁自贸试验区的差异化发展路径。研究表明,尽管自贸试验区城市尚未表现出较强的整体... 以辽宁自贸试验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多边、双边与单边开放的演变逻辑,将11个自贸试验区作为整体系统性地考察自贸试验区的宏观经济联系,从而定位和识别辽宁自贸试验区的差异化发展路径。研究表明,尽管自贸试验区城市尚未表现出较强的整体群网络,但是以上海为核心的自贸试验区体系已基本形成。根据核心-中间-边缘层模型,辽宁自贸试验区处于边缘层,与上海、广东、浙江(核心层)和天津(中间层)等沿海自贸试验区存在较强的直接经济联系,并且在制度的复制与推广方面存在诸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空间网络结构 差异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产业用地政策的碳减排效应研究
5
作者 韩雪莲 冯涵一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5,共12页
如何充分释放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在碳减排方面的效应,从而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9年中国28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 如何充分释放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在碳减排方面的效应,从而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9年中国28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法实证检验了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新型产业用地政策能够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新型产业用地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在低行政等级城市、大规模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城市中更显著;新型产业用地政策通过提高产业集聚程度、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充分发挥新型产业用地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产业用地政策 碳减排 产业集聚 产业结构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二元式创新的知识权力基础及影响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宇 李明澈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4-192,共9页
本文将"知识—权力"理论引入企业二元式创新的研究中,从知识引起的特殊权力角度为平行推进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提供战略制定工具。基于文献推演"知识权力"的核心内涵,构造"话语权"和"规训权"... 本文将"知识—权力"理论引入企业二元式创新的研究中,从知识引起的特殊权力角度为平行推进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提供战略制定工具。基于文献推演"知识权力"的核心内涵,构造"话语权"和"规训权"两个基本测量维度,利用电气工程、机械制造、信息技术三大典型行业中的531家上市公司在2012—2016年的面板数据,开展实证检验知识权力对企业二元式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论证环境动态性在知识权力与二元式创新间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具备较强知识权力的企业,无论是探索式创新还是利用式创新的水平均得到增强的基本观点,同时发现二者的高低水平受环境动态性影响的方向存在显著差异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权力 话语权 规训权 二元式创新 环境动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封锁与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来自美国对华科技打压的证据 被引量:1
7
作者 苏杭 刘佳雯 王晨宇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本文基于美国对华科技打压这一事实,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技术封锁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技术封锁倒逼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2)改变外部创新来源渠道和激励内源式... 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本文基于美国对华科技打压这一事实,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技术封锁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技术封锁倒逼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2)改变外部创新来源渠道和激励内源式创新是中国高技术产业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行为;(3)异质性分析发现,技术封锁更倒逼实质性创新的产生,同时,政府补贴程度高的行业创新发展水平更高。本文较严谨地证实了技术封锁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以及创新行为选择的调整作用,为美国对华科技打压背景下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解释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封锁 科技打压 高技术产业 创新行为 政府补贴 贸易转移 自主创新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企业领导风格对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费德勒模型的拓展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宇 郝尚琪 卜慧迪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74-83,共10页
核心企业作为产业集群中的领导者,对集群创新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但对核心企业领导风格如何促进整个集群持续创新尚缺乏深入研究。基于费德勒模型内核,揭示核心企业交易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与领导情境匹配情况对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 核心企业作为产业集群中的领导者,对集群创新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但对核心企业领导风格如何促进整个集群持续创新尚缺乏深入研究。基于费德勒模型内核,揭示核心企业交易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与领导情境匹配情况对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心企业交易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与集群创新绩效均具有正向关系;组织间信任和知识权力对核心企业交易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与集群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产品模块化负向调节核心企业交易型领导与集群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正向调节核心企业变革型领导与集群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在有利和适度情境下,核心企业变革型领导比交易型领导更能促进集群创新绩效提升,在不利情境下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企业 领导风格 集群创新绩效 费德勒模型 组织间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威-规则”型政企关系驱动下的企业价值创造——基于“制度嵌入式创新”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宇 李佳霖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6-408,共13页
随着市场化的深入,中国政企关系逐渐形成了"强政府、强市场"的独特模式。以大连自贸片区及区内三家企业为例,探讨这种政企关系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逻辑与市场逻辑相互作用呈现为"权威-规则"型政企... 随着市场化的深入,中国政企关系逐渐形成了"强政府、强市场"的独特模式。以大连自贸片区及区内三家企业为例,探讨这种政企关系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逻辑与市场逻辑相互作用呈现为"权威-规则"型政企关系,即在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地位的同时政府依靠合法制度对企业进行干预的"强政府、强企业"关系模式;制度嵌入式创新是指新型政企关系下,政府依据战略目标赋予企业嵌入政府治理的合法性,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并最终推动制度创新和价值创造的过程,包括目标嵌入、资源嵌入、行动嵌入;"赋能—协调—利用"的政企协同资源行动是新型政企关系下制度嵌入式创新促进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企关系 制度嵌入式创新 协同资源行动 价值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华技术封锁与中国本土供应链创新
10
作者 苏杭 刘佳雯 王晨宇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6-156,共21页
科技创新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随着美国对华技术封锁持续升级,中国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因素急剧增加。既有研究大多聚焦于外部技术封锁与企业自身创新之间的关系,而较少关注客户受到技术封锁后,供应商企业是... 科技创新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随着美国对华技术封锁持续升级,中国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因素急剧增加。既有研究大多聚焦于外部技术封锁与企业自身创新之间的关系,而较少关注客户受到技术封锁后,供应商企业是否会进行创新。文章基于供应链关联视角,利用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及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实体清单数据,实证检验客户受到技术封锁对供应商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客户受到技术封锁显著提升了供应商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当供应商与客户地理邻近度高、客户议价能力较强、供应商所受政府补贴程度较高以及供应商属于高技术行业时,供应商创新水平的提升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客户受到技术封锁主要通过反馈渠道和需求渠道促进供应商创新。进一步研究表明,供应商创新不仅显著提升了其经营绩效,还有助于维持与客户的稳定关系。文章证实了美国对华技术封锁可以通过供应链关联激励供应商创新,为应对技术封锁挑战、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科技竞争 技术封锁 供应链 创新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干预、金融深化与经济结构转型——基于“新东北现象”的考察 被引量:40
11
作者 褚敏 踪家峰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76,共14页
东北经济失速是源于既有的体制藩篱,抑或是结构性的"路径依赖"?基于东北经济的转型背景,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作用、金融深化与经济结构转型间的内在关系,并运用东北三省34个城市2003-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 东北经济失速是源于既有的体制藩篱,抑或是结构性的"路径依赖"?基于东北经济的转型背景,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作用、金融深化与经济结构转型间的内在关系,并运用东北三省34个城市2003-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结构扭曲是东北经济失速的根本原因,产业结构服务化效果差,这一指标阻碍了经济增长;重型工业结构虽可带动经济增长,但这种作用正效率递减。本文进一步从政府干预金融深化的视角探究了阻碍经济结构转型的体制因素,金融深化有效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可以抑制工业的"粗放式"增长,有利于经济结构转型;但是在政府干预金融系统的经济体中,金融深化却抑制了经济结构转型,政府干预程度提高,经济中服务业和工业的比重都会降低,且服务业比重降低的程度要高于工业部门,这说明东北地区金融深化的资源配置功能受到政府干预的扭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干预 金融深化 经济结构转型 东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敏捷性构建:动态能力视角下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马文甲 张琳琳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0-77,共8页
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下,敏捷性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未对敏捷性形成过程进行动态关注。本文基于探索性案例研究,采用动态视角对企业敏捷性构建过程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是企业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关键因素,包... 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下,敏捷性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未对敏捷性形成过程进行动态关注。本文基于探索性案例研究,采用动态视角对企业敏捷性构建过程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是企业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关键因素,包括环境洞察能力、快速吸收能力和灵活整合能力三个维度。其中,环境洞察能力是响应机制的来源;快速吸收能力是快速与能力机制的引擎;灵活整合能力是灵活、快速和有效机制的基础。在企业的不同阶段,启动这一敏捷过程的焦点机制发生了转变:创业阶段,快速吸收是实现企业敏捷性的焦点机制;变革阶段,企业敏捷性的焦点机制转变为灵活整合能力;发展阶段,实现企业敏捷性的焦点机制演化为整合能力和吸收能力的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敏捷性 动态能力 动态过程 探索性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工业生态化测度与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刁秀华 李宇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5-192,共8页
传统工业体系下单一的经济性指标无法引导工业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并在客观上起到了维护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特征建立了区域工业生态化的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并对辽宁工业生态化程度进行了测度以及横向和纵向比较... 传统工业体系下单一的经济性指标无法引导工业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并在客观上起到了维护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特征建立了区域工业生态化的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并对辽宁工业生态化程度进行了测度以及横向和纵向比较。研究表明,尽管辽宁工业生态化水平近年来有了较大提升,但与其他地区相比并不乐观,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在一些关键指标上差距较为突出。鉴于此,针对辽宁工业生态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工业生态化对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从区域工业生态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传统工业的生态化转变、工业生态化制度和法律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 工业生态化 循环经济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企业数字化能力生成的高管团队影响机制与同群效应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宇 王婷婷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9,共12页
数字化时代,传统制造企业普遍沉浸在缺乏“数字化能力”的焦虑中,企业能否运用数字技术和信息资源产生数字化能力,是推动企业数字化战略落地的关键。对297家制造企业高管成员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高管团队异质性对制造企业数字... 数字化时代,传统制造企业普遍沉浸在缺乏“数字化能力”的焦虑中,企业能否运用数字技术和信息资源产生数字化能力,是推动企业数字化战略落地的关键。对297家制造企业高管成员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高管团队异质性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能力的影响,探究同群效应下高管团队异质性、组织惯例更新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能力生成的作用机制,证实数字化能力是高管团队异质性驱动下制造企业不断修正和创造组织惯例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行业同群效应强度正向调节制造企业数字化能力的构建,但是地区同群效应强度却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能力的生成无关。研究认为,制造企业数字化能力构建不是单纯的组织内部惯例更新过程,而是外部群体影响下的复杂决策,数字化不仅是单个企业的转型问题,还是受社会互动影响的群体问题。研究结果为制造企业构建数字化能力提供了理论指导与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团队异质性 同群效应 数字化能力 组织惯例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稳定综合指数框架的构建、测度及适用性检验 被引量:12
15
作者 连英祺 高雪 郭凯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25-129,共5页
文章基于对中国金融市场稳定内涵的探讨,从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两个方面综合评判中国金融稳定状况,搭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中国金融综合稳定指数框架。选取了2010—2018年的数据对中国金融稳定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分析,并运用... 文章基于对中国金融市场稳定内涵的探讨,从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两个方面综合评判中国金融稳定状况,搭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中国金融综合稳定指数框架。选取了2010—2018年的数据对中国金融稳定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分析,并运用熵值法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我国金融体系基本呈稳定态势,在指数伴随小幅震荡的同时略有下降。进一步通过敏感性计量检验检测该指数对宏观经济的解释能力,检验结果显著,进而也证实了中国金融综合稳定指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稳定 中国金融稳定综合指数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众乐乐”还是“独乐乐”?“有核”集群的双向技术溢出与集群创新绩效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李宇 唐蕾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50,共12页
集群核心企业的技术溢出是集群创新绩效的"良药"还是"毒药",这是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本文整合技术溢出的"教授逻辑"和"说服逻辑",结合资源依赖理论,从双向技术溢出视角试图揭示"有核... 集群核心企业的技术溢出是集群创新绩效的"良药"还是"毒药",这是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本文整合技术溢出的"教授逻辑"和"说服逻辑",结合资源依赖理论,从双向技术溢出视角试图揭示"有核"集群的技术溢出效应和集群创新绩效的关系,考察不同依赖关系情境下二者的变化规律。本文利用调查168个科技特色产业集群获得的419个样本数据,就存在合作关系的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双向技术溢出活动对集群创新绩效的主效应、组织间依赖的调节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双向技术溢出对集群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联合依赖越高,双向技术溢出对集群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越大;非对称依赖越高,双向技术溢出对集群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越小。本文更为细致地刻画了产业集群技术溢出对集群创新活动的作用机制和约束条件,在确保集群创新绩效提升方面提出重要管理启示,即核心企业应有意识强化与配套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共享,集群内企业应构建拥有较高联合依赖和较低非对称依赖的关系管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双向技术溢出 组织间依赖 集群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下的价值共创机制:基于产业链循环依赖的视角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宇 陈宇曦 王征远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6-198,共13页
数智化时代,以价值共创为导向的制造业企业,其服务化转型的关键在于转变为涵盖整个价值链的面向需求的场景化服务。正视这种转变引起的产业链重构,分析在产品与服务的集成方式的转变下产业链各环节循环依赖式的互动逻辑,构建产业链循环... 数智化时代,以价值共创为导向的制造业企业,其服务化转型的关键在于转变为涵盖整个价值链的面向需求的场景化服务。正视这种转变引起的产业链重构,分析在产品与服务的集成方式的转变下产业链各环节循环依赖式的互动逻辑,构建产业链循环依赖与价值共创间的作用关系,弥补现有研究对产业链整合理论认识的局限。基于对中国405家企业的调研数据,加以实证分析,对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与对话。研究发现,知识型循环依赖、结构型循环依赖、关系型循环依赖这3种循环依赖与价值共创的作用关系均呈现倒U型。知识型循环依赖的两个维度——知识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依赖在结构型循环依赖与价值共创间、关系型循环依赖与价值共创间均发挥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基于以上结论,进一步探讨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背景下,企业围绕价值链重构设计产业链进而形成创新链的依据以及风险规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化转型 循环依赖 价值共创 产业链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设计、需求变动与产业技术升级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晓丹 蒲光宇 王帆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9-118,共10页
以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为例研究补贴设计对市场均衡、产业技术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基于城市级的中国乘用车微观销售数据,应用结构估计方法估算汽车产品的需求参数,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反事实方法模拟不同补贴政策设计对新能源汽车产... 以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为例研究补贴设计对市场均衡、产业技术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基于城市级的中国乘用车微观销售数据,应用结构估计方法估算汽车产品的需求参数,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反事实方法模拟不同补贴政策设计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升级的作用,并基于此评价现有补贴政策,提出政策优化建议。研究发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有效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及产业技术升级,但仍存在政策优化空间。在长航化方面,现行补贴政策设计有效促进了高续航里程技术的发展,但基于里程线性的补贴设计更具效率;在轻量化方面,现行政策引导纯电动汽车向低功率重量比的方向聚集,其原因是基于续航里程的补贴设计促使企业堆叠电池组导致单车重量增加;在节能化方面,补贴对中等电能能耗强度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更为明显,对其他能耗的影响相对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贴政策设计 市场需求 产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导向与模式的匹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马文甲 张琳琳 巩丽娟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7-173,共7页
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中,不同企业为何会采用不同的模式一直是该领域中探讨的热点问题,现有研究更多关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的外部驱动因素,但是忽略了企业自身导向的作用。研究针对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导向和模式的匹配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中,不同企业为何会采用不同的模式一直是该领域中探讨的热点问题,现有研究更多关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的外部驱动因素,但是忽略了企业自身导向的作用。研究针对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导向和模式的匹配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通过选择314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所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导向和模式均对企业绩效有差异性影响,针对不同的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导向,企业应选取不同的外向型开放式创新模式,使二者匹配以实现最佳企业绩效。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开放式创新理论,尤其弥补了对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导向和模式研究的不足,而且能够为企业的创新实践提供具体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导向 模式 企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derson营销思想拾遗——兼论营销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
20
作者 吕怀涛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29,共9页
Alderson作为在营销思想史领域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营销学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奠基人”的里程碑式人物,其营销思想在当今营销学界几近被遗忘的现象值得反思。如果营销理论研究欠缺“科学研究所特有的一致或连贯传统”,那么可能会造... Alderson作为在营销思想史领域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营销学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奠基人”的里程碑式人物,其营销思想在当今营销学界几近被遗忘的现象值得反思。如果营销理论研究欠缺“科学研究所特有的一致或连贯传统”,那么可能会造成理论脉络和逻辑秩序的混乱。关于Alderson营销思想理论价值的认识,不能仅局限于其在营销思想史领域的历史贡献,更应深入考察其对当时学科体系、理论问题的讨论,并关注其在建构一般营销理论之前对基本问题的辨析过程。笔者认为,Alderson关于异质性市场、功能主义方法、组织行为系统、差别竞争优势、备货物和备货的讨论,反映出他在市场性质、营销学科属性及理论范式、营销活动基本性质方面具有创造力的理解,构成其营销思想和营销理论的根本基础,并对营销理论发展以及当前营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derson 营销思想 营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