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岸城市同腹地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爱珠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59-60,共2页
该文概括了我国口岸城市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阐述了口岸城市同腹地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性。指出口岸城市的发展与其辐射区域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动态的协同规律。并提出了加快口岸城市与腹地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 口岸城市 腹地经济 一体化发展 协同规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周淑景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2-45,共4页
1979年后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 ,外商直接投资是其中的重要因素这一 ,在弥补国内储蓄缺口、推动投资增长和扩大对外贸易、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985— 1 998年间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贡... 1979年后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 ,外商直接投资是其中的重要因素这一 ,在弥补国内储蓄缺口、推动投资增长和扩大对外贸易、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985— 1 998年间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贡献份额最小可达 1 5%以上 ,最大不超过 2 8%。而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外商投资的这一贡献份额估计至少在 3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中国 经济发展 研究 外资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状态下东北经济发展的模式构想及其政策选择
3
作者 朱乐尧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79-85,共7页
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及其使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选择何种结构模式,采取怎样的政策措施等等,所有这些都涉及到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在全国经济建设以至在世界经济特别是东北亚经济发展格局中所处地位及其所肩负... 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及其使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选择何种结构模式,采取怎样的政策措施等等,所有这些都涉及到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在全国经济建设以至在世界经济特别是东北亚经济发展格局中所处地位及其所肩负的功能或使命等基本问题的准确判断。如果这样看问题,那么指出以下几点就是重要的、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地区 地区经济发展 东北三省 工业总产值 政策措施 东北亚经济 经济的 工农业总产值 有效发展 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继续扩大利用外资的对策研究
4
作者 张爱珠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63-67,共5页
该文分析了近年来国际投资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东南亚金融风暴及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给我国扩大利用外资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论述了东北地区继续扩大利用外资的特殊有利条件。
关键词 国际投资环境 东北地区 外资利用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系统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杨晓鹏 张志良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9-77,共9页
以资源—资源生态—资源经济科学的理论为基础,从对青海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系统条件的综合分析入手,主要在三个层次(各类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农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的匹配关系、单产潜力的预测与总生产潜力的仿真)上进行人口与资源关系... 以资源—资源生态—资源经济科学的理论为基础,从对青海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系统条件的综合分析入手,主要在三个层次(各类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农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的匹配关系、单产潜力的预测与总生产潜力的仿真)上进行人口与资源关系的高层次、多侧面的综合研究,从而建立了该地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的动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人口 承载量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海洋资源核算促进海洋生态经济持续发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汤天滋 王文翰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8-11,共4页
阐述了海洋资源核算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分析了海洋资源破坏及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 ,探讨了我国海洋资源核算的理论方法及其主要内容。
关键词 中国 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核算 海洋生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发式发展论——一种新的地域经济理论 被引量:20
7
作者 刘伟东 梁秀山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17,共5页
“内发式发展论”是日本地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理论 ,成为日本经济成功的理论基础之一。“内发式发展论”的重要特征 ,是强调在开放的前提下 ,如何实现内发式发展 ,并注重强调本国、本地区的特色 ,全方位地思考一国及一个地区经济如何发... “内发式发展论”是日本地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理论 ,成为日本经济成功的理论基础之一。“内发式发展论”的重要特征 ,是强调在开放的前提下 ,如何实现内发式发展 ,并注重强调本国、本地区的特色 ,全方位地思考一国及一个地区经济如何发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 2 0多年了 ,尽管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但也存在若干问题 ,特别是中国即将加入WTO的今天 ,如何振兴中国民族经济将成为当前重要课题之一。因此 ,笔者相信“内发式发展论”对中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经济 内发式发展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文翰 杨坤 王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57-59,共3页
辽宁是全国重要的沿海省市之一 ,横跨黄渤两海 ,海洋资源丰富 ,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分析了辽宁沿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
关键词 海洋资源 海洋环境污染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格传导机制研究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冯云廷 李怀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6-59,共4页
价格传导机制研究及其现实意义冯云廷,李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之中。价格运动的轨迹显示出,它一般呈上升趋势,具有刚性特征。这已经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所证实。根据西方均衡价格理论,市场价格的运动是... 价格传导机制研究及其现实意义冯云廷,李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之中。价格运动的轨迹显示出,它一般呈上升趋势,具有刚性特征。这已经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所证实。根据西方均衡价格理论,市场价格的运动是在商品供求关系的作用下,通过价格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价格 价格运动 价格传导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公司市场进入战略研究——兼评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战略 被引量:9
10
作者 姜岩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4-42,共9页
“市场进入战略”是国际商务学的前沿课题之一, 也是决定跨国公司经营成败的一个重大因素。本文从跨国公司市场进入的一般方式出发, 具体分析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状况。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市场进入 企业 国际市场 战略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经济学科建设断想 被引量:9
11
作者 饶会林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49-53,共5页
城市经济学科建设断想饶会林(一)如果从80所代初算起,我国有城市经济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已十有五年。15年来,出了将近10本城市经济方面的专著和教科书,这是城市经济学科建设进程中取得的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是,近年来,随着... 城市经济学科建设断想饶会林(一)如果从80所代初算起,我国有城市经济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已十有五年。15年来,出了将近10本城市经济方面的专著和教科书,这是城市经济学科建设进程中取得的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是,近年来,随着学术空气的淡薄,曾一度形成的城市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学 理论研究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与模式取向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乐尧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9-66,共8页
文化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区别的一系列突出特征,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与模式的选择和确立必须同现代西方国家相区别。中国的经济发展,从管理上看,应当更加重视宏观经济的整体协调和国家对经... 文化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区别的一系列突出特征,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与模式的选择和确立必须同现代西方国家相区别。中国的经济发展,从管理上看,应当更加重视宏观经济的整体协调和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统一管理与干预;从要素进步与投入角度看,应当更加重视国家对科学研究、发展教育事业的资助和组织;从变化角度看,应当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经济变革的渐进性;从结构角度看,应当更加突出和重视农业的发展,避免过于倾斜于重化工业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经济发展道路 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 经济与社会 文化形态 文化现代化 文化传统 西方国家 相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和发展对劳动力人口需求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天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8-84,共7页
多年来,学术界就我国的人口、劳动力过剩等问题展开了讨论,都认为,劳动力供给过剩,就业将是90年代和下个世纪前一两个年代的大问题,也认识到就业与经济增长、投资等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经济发展方式也密切相关。那么,经济怎样增长... 多年来,学术界就我国的人口、劳动力过剩等问题展开了讨论,都认为,劳动力供给过剩,就业将是90年代和下个世纪前一两个年代的大问题,也认识到就业与经济增长、投资等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经济发展方式也密切相关。那么,经济怎样增长和发展,才能使劳动力就业问题解决得好一些呢?有必要从理论上分析经济增长速度、投资、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对劳动力人口需求、就业水平、失业率等等之间的关系,同时给其中一些问题的计量实证研究在理论上提供一种方法。劳动力是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劳动力人口的就业水平又是由经济增长和发展对劳动力人口的需求所决定的,其中经济增长决定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即需求水平;而经济发展决定整个国民经济对劳动力人口的需求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过剩 经济增长速度 劳动力需求量 经济发展 适度劳动力人口 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人口需求 就业机会 就业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门江三角洲地区的国际合作开发与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爱珠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8-51,共4页
近年来,关于图门江三角洲地区的国际合作开发令人嘱目。我国吉林省的珲春市位于图门江三角洲地区,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与未来。
关键词 图门江 三角洲地区 边境经济合作区 国际合作开发 东北亚经济合作 东北亚国际合作 自由经济区 跨国经济 日本海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的继续工业化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炜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2-71,共10页
辽宁省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安排下通过其他地区、部门资源的注入建立了工业化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价格的市场配置功能发挥作用,要素供给与需求结构发生变动,稀缺资源的外部注入出现障碍,使辽宁省传统的工业化进程受阻,比较优势下降,... 辽宁省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安排下通过其他地区、部门资源的注入建立了工业化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价格的市场配置功能发挥作用,要素供给与需求结构发生变动,稀缺资源的外部注入出现障碍,使辽宁省传统的工业化进程受阻,比较优势下降,工业竞争力减弱。在全球化背景下,继续推进工业化的策略应考虑通过进入国际分工体系,在全球产业梯度转移中重新引导稀缺资源的外部注入,并将工业品的供给与外部较高层次的需求水平连接,从而改善不利的供求条件,推动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策略 辽宁 工业化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经济联合的进展及主要成员的战略和态度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昌黎 《太平洋学报》 1996年第2期76-83,共8页
关键词 投资自由化 经济联合 贸易自由化 区域内贸易 资本自由化 世界贸易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 马来西亚 亚太地区 亚太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洵的经济思想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守军 杜艳萍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54-58,共5页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唐宋文坛八大家之一,苏洵自称家有“山田一顷,非凶岁可以无饥. ”所以平生守道安贫,不营仕进. 宋仁宗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苏洵年已四十余,才经欧阳修推荐,授秘书省校书郎.
关键词 苏洵 经济思想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秀岩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46,共5页
本文在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和日本等投资体制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投资体制的现状,提出了加快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三项建议:改造国有投资主体,大力培育非公有经济投资主体;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完善政府的服务职能... 本文在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和日本等投资体制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投资体制的现状,提出了加快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三项建议:改造国有投资主体,大力培育非公有经济投资主体;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完善政府的服务职能;提升中介组织的功能,为社会投资提供优质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体制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改革及其理论研究的若干问题
19
作者 朱乐尧 周淑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28,共8页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剩余索取权 理论研究 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资本结构 非国有企业 国有独资公司 蒙特爱迪生公司 市场经济条件 生产经营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立“大都市带”新的空间结构战略思想 再创大连区域经济发展新优势——试论大连区域农村城市化的战略选择
20
作者 柳中权 纪晓岚 杨白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4-29,共6页
当今世界城市化已经进入第二个国际城市时代,全球国际性城市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性城市,都在经历着一次经济结构的转换,其显著特点是: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原本高度集中的金融服务业进一步向大都市集中,而传统的制... 当今世界城市化已经进入第二个国际城市时代,全球国际性城市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性城市,都在经历着一次经济结构的转换,其显著特点是: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原本高度集中的金融服务业进一步向大都市集中,而传统的制造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则向城市边缘或城市以外的区域转移,从而发生了两个极其相反的变化:一是大都市群(带)出现,大都市区域结构向群体化方向发展;二是中心商务区(CBD)的强化,大都市内部结构由单一核心化向多核心化发展。这种相互依存的国际大都市布局,集中地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化和高新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城市化 空间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 发展新优势 大都市带 小城镇建设 乡镇企业 工业小区 战略思想 小城镇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