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地区乡村旅游中典型元素的识别与分析——基于ZMET(隐喻抽取技术)进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谢彦君 陈焕炯 +1 位作者 潘莉 常红旭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1-45,6,共6页
目前乡村旅游研究可谓如火如荼,在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等方面均有不菲成果,但进一步细化的问题尚缺乏思考和实证。本文在比较扎根理论和ZEMT隐喻抽取技术两种质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借用ZMET隐喻抽取技术对东北地区乡村旅游中... 目前乡村旅游研究可谓如火如荼,在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等方面均有不菲成果,但进一步细化的问题尚缺乏思考和实证。本文在比较扎根理论和ZEMT隐喻抽取技术两种质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借用ZMET隐喻抽取技术对东北地区乡村旅游中的典型元素进行识别和分类,旨在挖掘出乡村旅游者对东北地区乡村旅游体验的潜在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东北地区 ZMET隐喻抽取 扎根理论 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传片、在线评论和游记对目的地形象改变的实证研究——以大学生对台湾旅游形象认知变化为例 被引量:19
2
作者 谢彦君 马天 卫银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77-84,共8页
借助实验法进行研究设计,使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本文对比研究了宣传片、在线评论和游记对目的地形象改变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验前后,3种媒介显著改变了目的地形象。各组间对认知形象的改变不存在显著差异,对情感形象、前往意向的改变... 借助实验法进行研究设计,使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本文对比研究了宣传片、在线评论和游记对目的地形象改变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验前后,3种媒介显著改变了目的地形象。各组间对认知形象的改变不存在显著差异,对情感形象、前往意向的改变存在显著差异,正面的在线评论和游记有助于产生积极的情感形象、加强前往意向。对访谈资料的质性分析可知: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信源的可信性及受众个人因素影响目的地形象的改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传片 在线评论 游记 目的地形象 台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产一体 培养高质量的酒店管理人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力 孟庆杰 +1 位作者 崔卫华 任保英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63-66,共4页
教产一体培养高质量的酒店管理人才□李力孟庆杰崔卫华任保英酒店管理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与社会性。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实施教产一体,实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教育目标,是酒店... 教产一体培养高质量的酒店管理人才□李力孟庆杰崔卫华任保英酒店管理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与社会性。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实施教产一体,实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教育目标,是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核心问题。自1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店管理专业 教产一体化 教育目标体系 教学体系 东北财经大学 高质量 专业教学 酒店业 开放办学 教学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变革与创造:入境旅游恢复与发展中的企业响应 被引量:3
4
作者 韵江 易慧玲 梁春媚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共3页
2023年以来,三大旅游市场表现不一,在国内游快速回升和出境游逐步复苏中,入境旅游却增长缓慢,其不温不火已成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掣肘之一。2023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提... 2023年以来,三大旅游市场表现不一,在国内游快速回升和出境游逐步复苏中,入境旅游却增长缓慢,其不温不火已成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掣肘之一。2023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入境旅游工作”的举措,为入境游的恢复提供了制度保障。旅游企业作为入境游的参与者,通过连接入境客源和产品供给,为快速响应入境游并激发市场活力奠定了基础。本文将从旅游企业入境游恢复面临的困境、响应机制以及响应行为等三方面展开,从企业视角提供助力入境游恢复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游 消费潜力 企业视角 入境旅游 市场活力 产品供给 旅游业 响应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宅”现象与旅游:基于大学生样本的旅游偏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凯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78-81,共4页
本文基于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设计了一个度量"宅"程度的量表,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学生"宅"的程度与旅游偏好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宅男/宅女"总体上不喜欢外出旅游;大学生中的"宅男/宅女"... 本文基于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设计了一个度量"宅"程度的量表,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学生"宅"的程度与旅游偏好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宅男/宅女"总体上不喜欢外出旅游;大学生中的"宅男/宅女"喜欢距离较近、文化差异较小的旅游目的地;不喜欢以参与性活动为主的旅游目的地,不喜欢以农村为主题的旅游目的地,也不喜欢挑战极限的旅游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宅男 宅女” 旅游者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演理论视域下乡村旅游者的类型及表演风格研究——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玥 余志远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142,共16页
旅游表演理论通过引入戏剧学语言,为解读游客体验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并逐渐为旅游学界所关注。文章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案例地,借助表演理论分析乡村旅游者的表演风格问题。研究发现,伴随着各种现代性要素的增长,旅游者试图努力挣... 旅游表演理论通过引入戏剧学语言,为解读游客体验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并逐渐为旅游学界所关注。文章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案例地,借助表演理论分析乡村旅游者的表演风格问题。研究发现,伴随着各种现代性要素的增长,旅游者试图努力挣脱现代性所造成的精神世界坍塌,努力通过旅游活动重新审视本真的存在;旅游体验过程中,旅游者的表演风格呈现出漫不经心者、旁观者、他人角色扮演者、文化粉、情境演员、镜中人、怀旧者、流浪人和神职者9种类型;日常生活世界与旅游世界并不能完全割裂看待,双方存在相互作用,穿梭于其中的旅游者需要实现心境上的跨越,从旅游伊始时的观看,到旅游结束时的自我照映,在整个旅游活动中,角色的扮演亦会发生流动与改变。据此,文章构建旅游者表演风格模型,以期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为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表演 表演风格 乡村旅游 角色流动 心境跨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店住宿体验中的价值共创机制研究
7
作者 王志文 张小妮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11,共16页
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和体验经济来临,酒店服务围绕着价值共创理念开始更新,但实践中取得的价值共创效果并未达到预期。其根本原因在于对酒店环境下住宿体验价值共创的目标尚不清晰,对共创活动的推进过程和必要条件研究不足。鉴于此,文章... 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和体验经济来临,酒店服务围绕着价值共创理念开始更新,但实践中取得的价值共创效果并未达到预期。其根本原因在于对酒店环境下住宿体验价值共创的目标尚不清晰,对共创活动的推进过程和必要条件研究不足。鉴于此,文章以顾客体验为分析单位透视互动共创的住宿系统,通过扎根理论方法揭示价值共创机制。研究发现:(1)酒店住宿中的共创价值不局限于顾客中心,而是由顾客向外围扩散,形成由个体价值、关系价值和情境价值组成的价值体系;(2)共创价值的产生一般经过体验前的期待有形、体验中的互动响应和体验后的体验分享阶段;(3)有形性、响应度和分享力在各阶段的价值共创中起着关键作用。文章规避了对价值共创理论的直接跨领域移植,立足酒店住宿情境的独特性和具体性生成价值共创模型,有望推进相关理论认识,并为酒店共创实践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宿体验 价值共创 共创机制 住宿价值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研究中的科学与哲学路线:分层、分野与合流——《旅游学刊》海南大学理论创新工作坊首期论坛观点综述 被引量:5
8
作者 于佳 吴巧红 +1 位作者 李梦瑶 周小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1-154,共14页
伴随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旅游产业40余年的发展历程,旅游研究已经累积起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如何审视和利用这些研究成果的认识论问题也逐渐演变成一个重要的学术议题。为了回应这一诉求",《旅游学刊》海南大学理论创... 伴随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旅游产业40余年的发展历程,旅游研究已经累积起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如何审视和利用这些研究成果的认识论问题也逐渐演变成一个重要的学术议题。为了回应这一诉求",《旅游学刊》海南大学理论创新工作坊首期论坛"以"旅游研究中的科学与哲学路线:分层、分野与合流"为主题,从旅游研究实践的现实问题出发,反思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理解哲学作为科学的基础以及知识创新的一种研究方法对科学可能和应该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旅游科学与旅游哲学的关系省视,引导出本论坛的核心观点,即旅游研究应该是科学与哲学两种路径的融合与贯通。该次论坛对旅游学科的发展以及未来旅游研究的效率或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科学 旅游哲学 理论创新 旅游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旅游协同发展的困境与突破:动能转换视角 被引量:5
9
作者 朱志胜 李朋波 常雯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0,共3页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明确提出要“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更好促进“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②共同发展”。《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则指出,要加快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壮大新动能,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明确提出要“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更好促进“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②共同发展”。《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则指出,要加快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壮大新动能,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动力系统,打造引领东北高质量振兴的区域动力源。以上科学论断不仅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了指引,而且更为实现东北地区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快推进东北地区旅游协同发展,既是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内涵,同时也是旅游领域落实区域协同发展的具体实践。如何突破现行体制机制和资源要素等多重约束,在培育发展新动能中实现路径突破,是促进东北旅游协同发展的核心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发展 新旧动能转换 东北振兴 路径突破 动力系统 多重约束 资源要素 实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经济与生态系统服务协调效应及其障碍因素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黄子璇 史达 马淑花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08,共16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科学衡量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厘清影响其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次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测算,并在方法层面对现有的静态测算模型进行动态化创新,定量测度2000—2020年中国旅游经济与生态...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科学衡量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厘清影响其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次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测算,并在方法层面对现有的静态测算模型进行动态化创新,定量测度2000—2020年中国旅游经济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协调度,科学度量其空间演化格局,并识别影响其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旅游经济综合指数总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表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2)中国生态系统服务有一定的改善,整体呈现增长态势,表现出东高西低,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格局;3)中国旅游经济与生态系统服务长期处于高水平磨合阶段,耦合协调效应稳步增强,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极核特征明显;4)旅游经济效益、支持服务、旅游经济规模和调节服务是制约旅游经济与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生态系统服务 耦合协调 障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黑色旅游的愉悦性:一种体验视角下的死亡观照 被引量:48
11
作者 谢彦君 孙佼佼 卫银栋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6-94,共9页
黑色旅游是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其开发实践和理论发展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尽管相关学术研究已开展20多年,但这一领域所存在的一些根本性理论问题至今仍未解决,许多理论观点尚未形成共识。文章针对黑色旅游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以动机... 黑色旅游是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其开发实践和理论发展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尽管相关学术研究已开展20多年,但这一领域所存在的一些根本性理论问题至今仍未解决,许多理论观点尚未形成共识。文章针对黑色旅游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以动机和内驱力为出发点,试图系统地探讨黑色旅游的本质规定性,厘定黑色旅游与死亡主题之间所具有的特殊而复杂的关系,并借助审美和审丑、悲剧和喜剧、优美和壮美等范畴,在美学框架下拓展了Stone的黑色旅游谱模型,从更广泛和深入的意义上论证了"黑色旅游是一种既符合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愉悦体验又属于具有独特的死亡观照特性的旅游类型"这一核心命题,从而将死亡观照这一美学范畴纳入黑色旅游愉悦体验的理论分析视野。在此基础上,重新界定了黑色旅游这一概念,探讨了其类型,梳理了黑色旅游的完整谱系,试图在体验视角下对黑色旅游的概念框架及核心命题作出系统阐释,对国内外黑色旅游研究中的诸多争议给出全面的回应,以期为黑色旅游的开发实践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旅游 死亡主题 死亡观照 愉悦性 旅游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旅游发展决策中的权力呈现——对上九山村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樊友猛 谢彦君 王志文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36,共15页
既有研究侧重于成熟旅游目的地内的权力问题,但对新兴旅游地发展决策中的权力运作有所忽视。文章以山东省上九山村为案例地,以相关新闻报道为分析对象,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探索该村由前旅游地向旅游地转变过程中利益各方的权力博弈过... 既有研究侧重于成熟旅游目的地内的权力问题,但对新兴旅游地发展决策中的权力运作有所忽视。文章以山东省上九山村为案例地,以相关新闻报道为分析对象,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探索该村由前旅游地向旅游地转变过程中利益各方的权力博弈过程和运作策略。研究认为,空间生产是权力运作的表现形式,由传统村落向旅游村落的转变是伴随所有权转移的新一轮空间实践过程;资本交换是权力博弈的基础,村民文化资本、企业经济资本和政府社会资本的相互转换难以执行同一标准;身份变迁是权力流动的结果,表现为社区居民身份表征的他者化和女性身份的符号化。不同群体、地方和社会在意识形态层面具有的"异质的现代性",既是推动旅游发展决策的原始动力之一,也是造成旅游决策场域中权力冲突的根本原因。要实现旅游发展的公正,需结合中国特殊的经济状况、产权意识和文化传统,保证目的地社区的空间正义、资本正义和身份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决策 权力 现代性 上九山村 批评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战略对策 被引量:21
13
作者 吴殿廷 王丽华 +2 位作者 王素娟 朱桃杏 王瑜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共7页
以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演变理论为指导,对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内涵和旅游业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意义及可能性做了深入剖析,运用多模型对国务院决策目标的实现可能性进行了测算。旅游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略产业,目前我国的旅游业规模也... 以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演变理论为指导,对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内涵和旅游业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意义及可能性做了深入剖析,运用多模型对国务院决策目标的实现可能性进行了测算。旅游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略产业,目前我国的旅游业规模也远没有达到支柱性产业的地位。提高城市化,推进工业化,增强制造业竞争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工业,避免泡沫经济,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在出口受阻、就业压力巨大、碳排放瓶颈制约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有着特殊的意义,文件中关于2015年旅游业发展目标是基本可行的,也是完全必要的。要突破旅游业发展瓶颈,加强旅游学基础研究,建设和完善金旅工程,推动"华人游中国"和城里人"上山下乡"活动,坚持政府主导与企业化运作相结合,遵循地域分异规律,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有序推进全国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支柱产业 战略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五星级酒店效率评价研究 被引量:45
14
作者 谢春山 王恩旭 朱易兰 《旅游科学》 CSSCI 2012年第1期60-71,共12页
本文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中国2002~2009年的五星级酒店效率进行测度,依据DEA的BCC模型将五星级酒店的综合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同时按照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对中国五星级酒店的综合效率变化趋势进行收敛检验。结果显示... 本文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中国2002~2009年的五星级酒店效率进行测度,依据DEA的BCC模型将五星级酒店的综合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同时按照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对中国五星级酒店的综合效率变化趋势进行收敛检验。结果显示:2002~2009年中国五星级酒店的综合效率较低,呈上升趋势,但也有所波动,效率均值的高低排序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其中东部与中部地区酒店综合效率值高于全国均值,西部与东北地区酒店综合效率值低于全国均值。综合效率值分解显示,中国五星级酒店的规模效率明显高于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贡献较大,同时收敛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东部与西部差距逐渐增大,导致2002~2009年间,中国五星级酒店综合效率呈较小的发散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五星级酒店 经营效率 评价研究 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身欲求与身体失范:旅游不文明现象的一种理论解释 被引量:43
15
作者 樊友猛 谢彦君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6,共3页
我们通常会注意到这一情况: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个体一般意识不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但当外界情境、条件突然改变,使人产生超出正常范围的身体反应,继而可能引发身体机能的失调,这时人会充分感觉到自我身体的存在。对于这一现象,莱德提出... 我们通常会注意到这一情况: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个体一般意识不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但当外界情境、条件突然改变,使人产生超出正常范围的身体反应,继而可能引发身体机能的失调,这时人会充分感觉到自我身体的存在。对于这一现象,莱德提出了病显(dys-appearance)概念,用以指称身体复显为人们体验的主题焦点和感觉焦点,但却是以病态的或偏离的形式[1]。旅游活动伴随着从日常世界到旅游世界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文明现象 旅游体验 莱德 理论解释 APPEARANCE 使人 航班延误 登机口 社会角色 航空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验”的内涵与旅游体验属性新探 被引量:116
16
作者 樊友猛 谢彦君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25,共10页
在旅游体验基础理论研究中,对作为中间层次的体验特征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使得体验内涵的相对统一性和体验类型的多样化之间常难以有效协调。文章首先从体验与经验相区别的角度,对体验的概念进行词源学和语义学辨析,继而借鉴狄尔泰、梅洛... 在旅游体验基础理论研究中,对作为中间层次的体验特征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使得体验内涵的相对统一性和体验类型的多样化之间常难以有效协调。文章首先从体验与经验相区别的角度,对体验的概念进行词源学和语义学辨析,继而借鉴狄尔泰、梅洛-庞蒂和杜威有关体验的代表性观点,进一步厘清体验的学术内涵,最后结合具体的旅游行为和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旅游体验具有具身性、情境性、流动性和生成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提出旅游体验研究要回归旅游者这一主体,加强对自然场景下游客的实时体验的研究,在非表征理论范式下关注游客的具身感知、情感和行为,并注意感官民族志等方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 旅游体验 具身性 情境性 流动性 生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世界的旅游体验: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 被引量:107
17
作者 谢彦君 谢中田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18,共6页
本文从基础理论研究的角度探讨了旅游现象研究的几个基本范畴。作者认为,旅游现象是一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而构成这种复杂现象的内核的元素就是旅游体验。这种旅游体验过程是一个有一定自组织能力的连续系统。它由一个个富有特色... 本文从基础理论研究的角度探讨了旅游现象研究的几个基本范畴。作者认为,旅游现象是一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而构成这种复杂现象的内核的元素就是旅游体验。这种旅游体验过程是一个有一定自组织能力的连续系统。它由一个个富有特色和专门意义的情境串联组合而成,这些情境则共同构成了一个有别于人们日常生活世界的另类行为环境:旅游世界。通过对旅游世界结构性要素的分析和描述,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解旅游现象的新的视角,而这种视角的哲学渊源来自现象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体验 旅游世界 旅游情境 现象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场中的互动仪式:旅游体验情感能量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02
18
作者 谢彦君 徐英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5,共15页
在旅游体验研究领域,旅游场已经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范畴。然而,针对旅游场内旅游体验的内容、机制和规律的深入研究依然还有很多学术上的空白或薄弱之处,其中,以互动仪式为研究对象并探讨其对旅游体验情感能量的影响的研究即属此类。为... 在旅游体验研究领域,旅游场已经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范畴。然而,针对旅游场内旅游体验的内容、机制和规律的深入研究依然还有很多学术上的空白或薄弱之处,其中,以互动仪式为研究对象并探讨其对旅游体验情感能量的影响的研究即属此类。为了拓展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全面探讨了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在解释旅游体验情感能量聚集现象时所具有的可能性及其局限性,并借助于特纳的"反结构"理论对柯林斯"结构观"下的情感能量匹配理论做了修正,进而将这种改进纳入格雷本的神圣游程模型,使之成为可以系统解释旅游体验情感能量的聚集、形成和衰减现象的动力机制模型。这一模型,概括了旅游体验中群体互动行为发生的原动力,建立起了旅游场、互动仪式和情感能量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使旅游体验研究中关于旅游场的深度探讨具备了进一步理论演绎的一个基本假设。同时,本文还将"旅游体验共睦态"这一概念与"集体欢腾"概念结合,用以解释旅游场互动仪式中旅游体验达到高峰状态时情感能量聚集的路径和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场 旅游体验 互动仪式 情感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旅游具身体验模型:具身障碍、障碍移除和具身实现 被引量:63
19
作者 谢彦君 胡迎春 王丹平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6,共16页
针对工业旅游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具身理论为指导,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实现了以下理论和实践目标:第一,研究发现工业企业的本体功能(如生产与销售)形成了制约工业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因素——具身障碍,具体包括功能性障碍和连带... 针对工业旅游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具身理论为指导,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实现了以下理论和实践目标:第一,研究发现工业企业的本体功能(如生产与销售)形成了制约工业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因素——具身障碍,具体包括功能性障碍和连带性障碍。第二,具身障碍的移除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其中一些障碍移除困难,而另一些障碍可以通过克服和遮蔽等手段来消除;同时发现,场景组织以及旅游者的移情参与也是具身实现的途径。第三,具身体验的实现需要身体、场景以及二者之间互动的协同作用,这样的过程可以表示为一个三维谱系。第四,运用以上新范畴和相关命题构建出的工业旅游具身体验模型可以指导工业旅游发展实践,即供给方可以通过障碍移除、场景组织唤起游客的移情参与,进而提供高质量的工业旅游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旅游 具身理论 具身障碍 障碍移除 具身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展示与凝视: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协同研究 被引量:85
20
作者 樊友猛 谢彦君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4,87,共15页
社会变革的加速、文化思潮的演进和大众需求的转向使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协同呈现为当前迫切的问题。本文吸收文化记忆等理论,建立起乡村遗产的"文化记忆-展示-凝视"模型,认为,乡村文化记忆是文化展示的基础,乡村遗产的... 社会变革的加速、文化思潮的演进和大众需求的转向使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协同呈现为当前迫切的问题。本文吸收文化记忆等理论,建立起乡村遗产的"文化记忆-展示-凝视"模型,认为,乡村文化记忆是文化展示的基础,乡村遗产的主题化展示为凝视确立了具体的视觉焦点,文化凝视又以获取文化记忆为旨归。继而,在城市与乡村的结构张力下,本文从主人与客人、实践与表征、历时与共时的双重维度考察了乡村遗产的主体、性质和构成。本文并以鲁西南3个典型村落为例,从记忆符号梳理、展示主题定位和凝视目标强化等方面,构建起乡村遗产保护利用的实现路径,提出乡村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型、乡村地方感培育、乡村文化记忆载体化及遗产"展示-凝视"模式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遗产 文化记忆 文化展示 旅游凝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