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媒体时代职业院校的传播策略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润萍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2-34,共3页
职业教育对中国经济腾飞和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职业院校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传播策略,导致整个社会特别是相关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缺乏了解,阻碍了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解决该问题,本文从传播学视阈出发,采用理论分析... 职业教育对中国经济腾飞和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职业院校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传播策略,导致整个社会特别是相关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缺乏了解,阻碍了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解决该问题,本文从传播学视阈出发,采用理论分析和具体案例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全媒体时代职业院校传播策略的具体方案:首先要学会利用媒体赢得关注;其次要善用新旧媒体结合形成的强大优势,对内对外宣传双管齐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传播策略 职业院校 长尾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传播历程及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寰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结合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企业品牌成长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传播,大致经历了前国际化传播时期(1984—1994)、国际化传播酝酿期(1995—2001)、国际化传播试水期(2002—2008)、国际化传播融入期(2009至今)四个阶段。到目前... 结合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企业品牌成长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传播,大致经历了前国际化传播时期(1984—1994)、国际化传播酝酿期(1995—2001)、国际化传播试水期(2002—2008)、国际化传播融入期(2009至今)四个阶段。到目前为止,由于品牌影响力较低,尚未形成有行业领导性的全球性品牌,中国企业品牌传播的全球化进程,还未能进入全球化品牌发展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企业 品牌国际化 传播 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语文教学层面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鲁春梅 《航海教育研究》 2008年第1期73-75,共3页
在概述大学语文课程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从工具性、人文教育及审美教育三个层面,探讨大学语文教学的功能,指出大学语文应该淡化工具性的功能,强化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功能。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教学层面 工具性 人文教育 审美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课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郭志艳 朱润萍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5期28-30,共3页
目前艺术学院艺术生作为英语学习群体的特殊性尚未引起英语教育界足够的重视。文章将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对比运用"系统直接讲授法"和"任务教学法",尝试探索一条适合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 艺术生 系统直接讲授法 任务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的品牌传播研究
5
作者 宋子暄 《现代营销(下)》 2016年第12期69-69,共1页
新媒体环境的出现及发展催生了微信的诞生。微信作为目前国内同类产品中影响最大的通讯软件,使用潮流已然形成。本文对微信中的品牌传播进行分析,分析其现状结合传播策略,试图为日后在微信中将要进行品牌传播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 微信 品牌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纠缠中的乡村书写——《后上塘书》论 被引量:4
6
作者 韩传喜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2-147,共6页
小说的独特魅力恰如一个人的气质,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复合融铸而成,因而除题材、情节、语言等可分析要素外,多来自于内在种种因素的纠缠交融而产生的独特张力,正是这种种复杂的纠缠共生,使得小说充满了矛盾、悖论,充满了繁复多样的意义生... 小说的独特魅力恰如一个人的气质,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复合融铸而成,因而除题材、情节、语言等可分析要素外,多来自于内在种种因素的纠缠交融而产生的独特张力,正是这种种复杂的纠缠共生,使得小说充满了矛盾、悖论,充满了繁复多样的意义生成的可能性。孙惠芬的长篇小说《后上塘书》,正是因此种多重纠缠中生成的叙事文本,而成为当今文坛上书写乡土生活的独特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惠芬 叙事文本 杰夫 乡土伦理 现代性 叙述视角 乡土中国 田园牧歌式 王鲁彦 许钦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文化时代的革命想象:去政治化的政治——中国当下主旋律商业电影叙事美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栗丹 王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4-7,共4页
消费文化时代的商业电影对革命历史主旋律的表达,掺杂进了更为时尚和具有观赏性的元素。对身体、性和情欲的夸示性展示,对城市空间与琐碎日常生活的炫耀性表现,对战争、死亡、暴力的刺激性叙事,使得革命想象呈现出去政治化、去革命... 消费文化时代的商业电影对革命历史主旋律的表达,掺杂进了更为时尚和具有观赏性的元素。对身体、性和情欲的夸示性展示,对城市空间与琐碎日常生活的炫耀性表现,对战争、死亡、暴力的刺激性叙事,使得革命想象呈现出去政治化、去革命化的异质性特征。这样的革命叙事方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消解着宏大叙事模式,对革命的讲述也存在逃避、篡改和转场的嫌疑,但是革命与消费的媾和、政治与商业的共谋并没有达到对政治价值、意识形态和革命遗产的充分颠覆,而是对消费社会独辟蹊径的迎合与妥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文化 革命叙事 去政治化 主旋律商业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的历史想象——论乔叶《认罪书》的“文革叙事” 被引量:1
8
作者 韩传喜 张洪波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5年第4期46-51,共6页
在2013年第5期《人民文学》首发的《认罪书》,是"70后"女作家乔叶的最新长篇小说,作者自承此作经四年凝练,四易其稿,为其目前最看重的小说之一。其后读者的反响、专家的评论、奖项的获颁,似在不断印证同期卷首语中的预判:"对今日的... 在2013年第5期《人民文学》首发的《认罪书》,是"70后"女作家乔叶的最新长篇小说,作者自承此作经四年凝练,四易其稿,为其目前最看重的小说之一。其后读者的反响、专家的评论、奖项的获颁,似在不断印证同期卷首语中的预判:"对今日的文学形貌而言,这部长篇小说必将留下一个格外扎实的印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叶 历史想象 卷首语 《人民文学》 传达方式 自承 预判 其特 创作动机 “伤痕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迪厄对高等教育系统的社会学分析及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祥运 吴琼 张岩 《大连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布迪厄分别从制度性机构、主要行动者以及运行机制三个方面对法国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社会学分析,其分析的意图与所达到的思想理论深度,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实践具有借鉴意义:庇护性学校和学位病现象的出现,是中国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的特殊... 布迪厄分别从制度性机构、主要行动者以及运行机制三个方面对法国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社会学分析,其分析的意图与所达到的思想理论深度,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实践具有借鉴意义:庇护性学校和学位病现象的出现,是中国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的特殊现象;高等教育扩张中的教育不公平,从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以及教育前途方面都有所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迪厄 高等教育系统 高等教育扩张 教育公平 教育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权主义和存在主义的混合剂——残雪小说女性形象类型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栗丹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65-70,共6页
作为女性作家,残雪的小说中不自觉地体现着女性的理念。但是残雪又不同于其他的女性作家,她的创作避开了以往女性的创作模式,以怪诞的女性感觉、体验和幻觉,消解了传统的以男权主义为中心的女性想象,创造了一个充满梦幻的诡秘的女性世... 作为女性作家,残雪的小说中不自觉地体现着女性的理念。但是残雪又不同于其他的女性作家,她的创作避开了以往女性的创作模式,以怪诞的女性感觉、体验和幻觉,消解了传统的以男权主义为中心的女性想象,创造了一个充满梦幻的诡秘的女性世界。残雪文本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恶魔式母亲、复仇式女性、圣洁化女神。通过这几类女性形象的塑造,将男权主义的中心话语和审美趣味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和解构,打破了"母性神话",显现了女性自我的主体意识。残雪的女性形象设计是和残雪关于女性的自我存在和人类存在的思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其女性主义观点是女权主义和存在主义的混合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女性形象 传统 颠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抗的意义及其限度——先锋派作家创作精神转向考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传喜 《艺术广角》 2011年第3期46-49,68,共5页
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坛,余华、苏童、马原、残雪、潘军等先锋派作家曾名噪一时,他们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观念和技巧,在文学理念和文学形式等方面对既有的文学传统进行了颠覆,给中国读者带来了异常新奇的阅读体验,他们创作的... 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坛,余华、苏童、马原、残雪、潘军等先锋派作家曾名噪一时,他们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观念和技巧,在文学理念和文学形式等方面对既有的文学传统进行了颠覆,给中国读者带来了异常新奇的阅读体验,他们创作的极具形式主义狂欢性质的文本也被评论界贴上了“先锋小说”的标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派作家 创作精神 20世纪80年代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意义 反抗 中国文坛 文学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叙述及其新的可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传喜 《艺术广角》 2010年第3期37-40,共4页
汉娜·阿伦特在《论革命》中曾不无感慨地指出:“战争与革命决定了二十世纪的面貌。”阿伦特的这一论断是就世界范围而言的,却无意中切中了中国的实际。中国长期的革命战争虽在1949年即宣告结束,但战争思维却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 汉娜·阿伦特在《论革命》中曾不无感慨地指出:“战争与革命决定了二十世纪的面貌。”阿伦特的这一论断是就世界范围而言的,却无意中切中了中国的实际。中国长期的革命战争虽在1949年即宣告结束,但战争思维却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仍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生活。与战争相较,革命更是20世纪中国的核心浯汇,它不但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革命时代 叙述 革命战争 政治生活 1949年 二十世纪 世界范围 战争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者如何识别与把握创业机会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美玉 郑北雁 《新财经》 2009年第10期88-89,共2页
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的进步,创业活动作为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集中体现,对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创业活动也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关键词 创业机会 创业者 识别 科技进步 企业家精神 国际竞争力 世界经济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入历史的方式与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以《建国大业》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传喜 《艺术广角》 2009年第6期9-11,共3页
近些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国家形象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在国际关系、新闻传播、法律乃至文艺诸领域,这一问题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建国60周年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对这一问题的深度讨论无疑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关键词 国家形象 历史 影像 全球化趋势 国际关系 新闻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伤痛中眷恋:消费文化时代的人性追求——试论孙惠芬小说的主题倾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栗丹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4-18,共5页
孙惠芬在文学创作中以写"乡下人进城"见长,面对乡村现代化征程上的惨烈与温情,她执着地坚守着自己的民间立场,密切关注着乡下人在乡土与城市的徘徊中的危机与困惑,并在作品里透露出鲜明的态度和情感倾向。城市对乡下人来说具... 孙惠芬在文学创作中以写"乡下人进城"见长,面对乡村现代化征程上的惨烈与温情,她执着地坚守着自己的民间立场,密切关注着乡下人在乡土与城市的徘徊中的危机与困惑,并在作品里透露出鲜明的态度和情感倾向。城市对乡下人来说具有天堂幻境般的召唤力量,他们渴望这个幻境中的体面与尊严,却在商业社会的舒服与挑战中屡屡感到挫败和落寞,这是存在的悖谬,生存的伤痛。孙惠芬从最初的逃离乡土到现时直面这种伤痛,体现了一个作家在坚守中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惠芬 主题倾向 城市伤痛 人性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沦陷时期的平襟亚与“故事新编”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军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42-46,共5页
在上海沦陷时期最具影响的刊物《万象》上,“故事新编”由平襟亚发起,每期一篇,深受市民的欢迎。其特点是:抓取日伪统治下普通市民最关切的生活问题,讽刺、揭露日伪及国人败类中的无耻行经,在古今交糅讽刺现实的构思上,都是古人今装,以... 在上海沦陷时期最具影响的刊物《万象》上,“故事新编”由平襟亚发起,每期一篇,深受市民的欢迎。其特点是:抓取日伪统治下普通市民最关切的生活问题,讽刺、揭露日伪及国人败类中的无耻行经,在古今交糅讽刺现实的构思上,都是古人今装,以上海的沦陷现实瓦解为人熟知的原有故事发展逻辑,构成新的情节链条讽刺现实;在叙述视点上或是将古人面貌作以改写,行状与令人关联,或是平行影射,讽刺意旨相对隐晦,或是借古人的视角来讽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象》 故事新编 平襟亚 沦陷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看国家标准执行问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岩 《大连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89-94,共6页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的执行对我国公文的标准化、统一化、科学化具有重大意义。《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乃国家法规性文件或标准,理应全面、严谨、规范,然研读《党...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的执行对我国公文的标准化、统一化、科学化具有重大意义。《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乃国家法规性文件或标准,理应全面、严谨、规范,然研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笔者发现很多问题。首先,内容上还不够全面。其次,表述上有不准确、不严密之处。其三,个别概念内涵不明或概念前后不一。其四,局部层次安排欠妥。其五,个别图示与文字表述不符。笔者认为对这些问题和不足的发现和探讨将有助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场书写的“结构性困境”——老藤小说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传喜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6-19,共4页
中国当下的小说对官场的书写存在一种"结构性困境",这种困境表现为如何处理与表达其中所包含的日常经验与文学书写、现实精神与理想情怀、政治空间与乡土世界等多重矛盾纠缠关系。既要传达出此种困境,又要超越于此种困境,老... 中国当下的小说对官场的书写存在一种"结构性困境",这种困境表现为如何处理与表达其中所包含的日常经验与文学书写、现实精神与理想情怀、政治空间与乡土世界等多重矛盾纠缠关系。既要传达出此种困境,又要超越于此种困境,老藤的小说显示出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藤 官场小说 “结构性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国三部诸子著作中孔子形象的变异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岩 《大连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41-45,共5页
在战国诸子的著作中,孔子形象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异。一方面诸子的著作都程度不同地对孔子的本然形象有所揭示,但另一方面,也是更为普遍和突出的特点,则是诸子典籍中孔子形象的变异,即孔子形象与其本然形象相比,开始产生偏离、矛盾乃致... 在战国诸子的著作中,孔子形象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异。一方面诸子的著作都程度不同地对孔子的本然形象有所揭示,但另一方面,也是更为普遍和突出的特点,则是诸子典籍中孔子形象的变异,即孔子形象与其本然形象相比,开始产生偏离、矛盾乃致对立。战国三部子书——《墨子》、《庄子》和《韩非子》中孔子的形象均发生了变异。《墨子》中的孔子在墨子后学笔下被描绘成了叛乱者的形象,《庄子》中的孔子则成了由儒而道转变中的人物或道家的代言人,而《韩非子》中的孔子则又成了法家式的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庄子》 《韩非子》 孔子形象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告的魅力与境界——在收与放之间看广告写作的特殊性和特殊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迟伟红 《写作》 2016年第10期63-67,共5页
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告文案的写作,在整个应用写作"大家族"中是个"另类"。这是因为,它与严格意义上的具有惯用格式和法定约束力的公务文书写作有很大的反差;与此同时,又与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创作也有很大的区别。那么,... 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告文案的写作,在整个应用写作"大家族"中是个"另类"。这是因为,它与严格意义上的具有惯用格式和法定约束力的公务文书写作有很大的反差;与此同时,又与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创作也有很大的区别。那么,了解和掌握广告在创作手法和应用效果等方面的特殊性,对指导广告的写作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广告文案作品,应该始终以真实性为广告创作的灵魂和生命,在表达方式上切实注意广告写作的特殊性和特殊方法。唯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赋予广告作品以鲜明的活力,使其具有不同于其它实用文体的特殊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文案写作 特殊性 特殊方法 魅力 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