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万象》杂志看上海沦陷时期的都市文化
1
作者
王军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87-89,共3页
剖析了上海沦陷时期最受市民欢迎的文学性刊物《万象》代表的都市文化形态,指出在对新文学的吸收、部分的反思和现代市民精神的汲取中,具有直面婚姻质量问题;表现恋爱的心理迷宫;对家庭老人给以温情等特性。
关键词
万象杂志
直面婚姻质量
恋爱心理
关怀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欲望的文化审视——论孙惠芬小说创作的欲望主题
2
作者
栗丹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5-28,35,共5页
市场经济体制的导入引发了人的精神世界的极大变化。人们潜藏的欲望被激发,失去了往日安宁和谐的心灵平衡。孙惠芬的小说创作对此有着集中的反映。小说透过文本表层的欲望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以及人的灵魂...
市场经济体制的导入引发了人的精神世界的极大变化。人们潜藏的欲望被激发,失去了往日安宁和谐的心灵平衡。孙惠芬的小说创作对此有着集中的反映。小说透过文本表层的欲望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以及人的灵魂在欲望主使下的扭曲、变形、无奈、静美。从而使孙惠芬小说迥别于那些剔除了精神因素的性的沉溺之作,在更广阔的生活背景下表现出对人的精神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欲望
主题
精神
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虚拟世界及其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徐祥运
冉鸿燕
+1 位作者
陈勇
张岩
《大连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18-21,共4页
当代人类在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上,第一次为自身的现实生活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即网络虚拟世界。虚拟世界与现实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虚拟世界的出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如为人类提供了新的中介系统等。虚拟世界在引起人...
当代人类在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上,第一次为自身的现实生活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即网络虚拟世界。虚拟世界与现实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虚拟世界的出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如为人类提供了新的中介系统等。虚拟世界在引起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变化的同时,也要求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其包括承认并接受客观实在的多样性,以及具体的客观实在形式与主体实践活动的相关性;必须从整体上思考问题;自觉地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理性与感性统一起来;要创造性地进行思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世界
客观实在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井冈山道路的胜利凯歌——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赏析
4
作者
鲁春梅
《政工学刊》
2003年第9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毛泽东
《清平乐·蒋桂战争》
诗词
文学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虚假的沉醉——评葛红兵《沙床》的时尚性和虚伪性
5
作者
栗丹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8,15,共4页
《沙床》是一个青年学者的内心倾诉。这种看似真诚的倾诉,实际上具有时尚性和虚伪性。其原因在于作者的创作动机与文本之间发生了游离,结果使作品染上了大众文化的特征。它反映出作者人格的分裂状态,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对市场的屈从以及...
《沙床》是一个青年学者的内心倾诉。这种看似真诚的倾诉,实际上具有时尚性和虚伪性。其原因在于作者的创作动机与文本之间发生了游离,结果使作品染上了大众文化的特征。它反映出作者人格的分裂状态,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对市场的屈从以及缺少精神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
时尚性
虚伪性
倾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韩诗外传》与《论语》异同浅议
6
作者
张岩
《大连大学学报》
2004年第5期27-28,共2页
从《韩诗外传》与《论语》相比较的角度,剖析《韩诗外传》内容和形式上的一些特点,及其与《论语》的传承关系,浅析其相同与不同,并进而肯定了《韩诗外传》的价值。
关键词
《韩诗外传》
《论语》
孔子
韩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海沦陷时期《万象》杂志中的都市小人物灵魂透视
7
作者
王军
《大连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35-39,共5页
在日本帝国扩张所支配的社会秩序下上海有着广泛的影响,以知识分子立场言说的后期《万象》,在都市文学话语上,立足市民利益,汲取左翼文学社会批判精神,又增加中国特有的家庭伦理维度,透视沦陷都市中的人性人心,表现沦陷都市小人物灵魂...
在日本帝国扩张所支配的社会秩序下上海有着广泛的影响,以知识分子立场言说的后期《万象》,在都市文学话语上,立足市民利益,汲取左翼文学社会批判精神,又增加中国特有的家庭伦理维度,透视沦陷都市中的人性人心,表现沦陷都市小人物灵魂的种种面向:知识者、求学者精神追求被生活重担压扁;底层人艰难求生中的人性挣扎;令人震颤的人性扭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象》
都市小人物
求生挣扎
人性扭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万象》杂志看上海沦陷时期的都市文化
1
作者
王军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文化传播系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87-89,共3页
文摘
剖析了上海沦陷时期最受市民欢迎的文学性刊物《万象》代表的都市文化形态,指出在对新文学的吸收、部分的反思和现代市民精神的汲取中,具有直面婚姻质量问题;表现恋爱的心理迷宫;对家庭老人给以温情等特性。
关键词
万象杂志
直面婚姻质量
恋爱心理
关怀老人
Keywords
the magazine Wanxiang
facing the marriage quality straightly
love psychology
care for the elder
分类号
I24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欲望的文化审视——论孙惠芬小说创作的欲望主题
2
作者
栗丹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文化传播系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5-28,35,共5页
文摘
市场经济体制的导入引发了人的精神世界的极大变化。人们潜藏的欲望被激发,失去了往日安宁和谐的心灵平衡。孙惠芬的小说创作对此有着集中的反映。小说透过文本表层的欲望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以及人的灵魂在欲望主使下的扭曲、变形、无奈、静美。从而使孙惠芬小说迥别于那些剔除了精神因素的性的沉溺之作,在更广阔的生活背景下表现出对人的精神关怀。
关键词
欲望
主题
精神
关怀
Keywords
desire
main topics
spirit
hope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虚拟世界及其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徐祥运
冉鸿燕
陈勇
张岩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
社会学
系
辽宁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东北财经大学文化传播系
出处
《大连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18-21,共4页
文摘
当代人类在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上,第一次为自身的现实生活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即网络虚拟世界。虚拟世界与现实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虚拟世界的出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如为人类提供了新的中介系统等。虚拟世界在引起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变化的同时,也要求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其包括承认并接受客观实在的多样性,以及具体的客观实在形式与主体实践活动的相关性;必须从整体上思考问题;自觉地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理性与感性统一起来;要创造性地进行思考等。
关键词
虚拟世界
客观实在
思维方式
Keywords
virtual world
objective existence
way of thinking
分类号
B26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804 [哲学宗教—思维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井冈山道路的胜利凯歌——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赏析
4
作者
鲁春梅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文化传播系
出处
《政工学刊》
2003年第9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毛泽东
《清平乐·蒋桂战争》
诗词
文学评论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假的沉醉——评葛红兵《沙床》的时尚性和虚伪性
5
作者
栗丹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文化传播系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8,15,共4页
文摘
《沙床》是一个青年学者的内心倾诉。这种看似真诚的倾诉,实际上具有时尚性和虚伪性。其原因在于作者的创作动机与文本之间发生了游离,结果使作品染上了大众文化的特征。它反映出作者人格的分裂状态,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对市场的屈从以及缺少精神的提升。
关键词
游离
时尚性
虚伪性
倾诉
Keywords
deviation
vogue
false
confidence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诗外传》与《论语》异同浅议
6
作者
张岩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文化传播系
出处
《大连大学学报》
2004年第5期27-28,共2页
文摘
从《韩诗外传》与《论语》相比较的角度,剖析《韩诗外传》内容和形式上的一些特点,及其与《论语》的传承关系,浅析其相同与不同,并进而肯定了《韩诗外传》的价值。
关键词
《韩诗外传》
《论语》
孔子
韩婴
Keywords
Hanshi Unofficial Commentaries
Lunyu
Confucius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沦陷时期《万象》杂志中的都市小人物灵魂透视
7
作者
王军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文化传播系
出处
《大连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35-39,共5页
文摘
在日本帝国扩张所支配的社会秩序下上海有着广泛的影响,以知识分子立场言说的后期《万象》,在都市文学话语上,立足市民利益,汲取左翼文学社会批判精神,又增加中国特有的家庭伦理维度,透视沦陷都市中的人性人心,表现沦陷都市小人物灵魂的种种面向:知识者、求学者精神追求被生活重担压扁;底层人艰难求生中的人性挣扎;令人震颤的人性扭曲。
关键词
《万象》
都市小人物
求生挣扎
人性扭曲
Keywords
Wanxiang
urban ciphers in the city occupied
struggling for life
distortion of human nature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万象》杂志看上海沦陷时期的都市文化
王军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欲望的文化审视——论孙惠芬小说创作的欲望主题
栗丹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网络虚拟世界及其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
徐祥运
冉鸿燕
陈勇
张岩
《大连大学学报》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井冈山道路的胜利凯歌——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赏析
鲁春梅
《政工学刊》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虚假的沉醉——评葛红兵《沙床》的时尚性和虚伪性
栗丹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韩诗外传》与《论语》异同浅议
张岩
《大连大学学报》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上海沦陷时期《万象》杂志中的都市小人物灵魂透视
王军
《大连大学学报》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