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省级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步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朱文洁 陈磊 徐聿枫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7-83,共17页
省级经济周期波动研究对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实际GDP增长率视为经济周期波动,基于时变相关系数测算我国2005—2023年31个省份的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分析其时变特征,借助时变一... 省级经济周期波动研究对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实际GDP增长率视为经济周期波动,基于时变相关系数测算我国2005—2023年31个省份的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分析其时变特征,借助时变一致度指数和FMM聚类,从周期阶段视角深入探究周期波动同步性的变动原因,并分析不同宏观经济因素对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样本期内,我国省级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步性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然后再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变化。其中,2011年2季度至2019年4季度的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经历了初期缓慢、中期加速、后期稳定的阶段性下滑;2020年后,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快速提升,并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稳定。在多个时间段,存在与其他省份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有较大差异的关键省份。产业结构异质性可能是这些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第二,在同步性下降阶段,各省份周期阶段的时间错位程度有所增加,但形态特征差异才是下滑的主要因素。以各省份平均周期阶段形态特征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除湖北因新冠疫情影响被单独划分为一类外,其余省份被划分为短周期低波动和长周期高波动两类。前者所含省份普遍有相对更强的经济韧性或更多元的产业布局,后者所含省份通常受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影响较大或产业结构布局相对单一。属于同一类别的省份并无显著的地域特征。第三,实证研究表明,地理距离的拉近并不能显著提升各省份的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放松地域限制后,属于同一周期阶段形态特征类别的省份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更高。经济规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相似度、物价水平差异、财政政策差异和对外贸易差异均会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步性产生影响。但在同步性的上升、下降和稳定阶段,具有显著影响的宏观因素存在一定差别。经济规模以及产业结构相似度的提升在任何阶段均会显著提高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基于此,应坚持推动各省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强区域内周期差异化省份的协调合作,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周期同步性 时变相关系数 时变一致度指数 有限混合聚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地产资本税对房地产业及国民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梁云芳 张同斌 高玲玲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46,共10页
本文构建了房地产资本税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考察了房地产资本税政策对房地产业及国民经济的影响。结论表明,房地产资本税率的提高可以拉动房地产业的发展,而房地产资本税率降低则有利于房地产业的内部结构优化。增加房地产资本... 本文构建了房地产资本税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考察了房地产资本税政策对房地产业及国民经济的影响。结论表明,房地产资本税率的提高可以拉动房地产业的发展,而房地产资本税率降低则有利于房地产业的内部结构优化。增加房地产资本税收能够促进与房地产业后向关联较大的原材料工业和金融业、前向关联较大的生产者服务业和消费者服务业的产出增长。房地产资本税率增加还会使得物价上升、政府和居民的收入增长,但税率上升导致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使得对资本要素的需求减少。此外,房地产资本税能够减缓房价变动对经济的冲击,并且具有典型的"内在稳定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资本税 国民经济 CGE模型 内在稳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央行干预视角下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美两国经济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高铁梅 杨程 谷宇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5-53,共9页
本文基于弹性价格货币理论和汇率生成的微观结构模型,使用1995年1月至2012年6月数据构建了包含人民币汇率、中美利率差、中美货币供应量差、中美实际收入差、央行干预变量以及汇率基本均衡值ft与汇率差的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EGARCH过程... 本文基于弹性价格货币理论和汇率生成的微观结构模型,使用1995年1月至2012年6月数据构建了包含人民币汇率、中美利率差、中美货币供应量差、中美实际收入差、央行干预变量以及汇率基本均衡值ft与汇率差的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EGARCH过程,衡量了市场的信息冲击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非对称影响。结果表明,利率、货币供应量、实际收入和央行的外汇干预都会对汇率波动产生显著性的影响,但是影响的程度不同。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相对稳定,人民币升值幅度将不会超过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波动 外汇干预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 微观结构模型 EGARC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转轨时期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特征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高铁梅 王金明 陈飞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9,共8页
本文筛选了反映国民经济各领域波动的多个重要宏观经济月度指标作为景气指标,首先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和Kalman滤波方法,构建了反映中国经济增长率循环的景气指数(SS_GR)和物价景气指数(SS_P);其次利用HP滤波和BP滤波计算景气指标的循环要... 本文筛选了反映国民经济各领域波动的多个重要宏观经济月度指标作为景气指标,首先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和Kalman滤波方法,构建了反映中国经济增长率循环的景气指数(SS_GR)和物价景气指数(SS_P);其次利用HP滤波和BP滤波计算景气指标的循环要素,并且进行比较,认为BP滤波更适合作为分解趋势循环要素的方法;最后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和Kalman滤波方法,构建了反映中国经济增长偏离长期趋势程度的增长循环景气指数(SS_BP),尝试把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与短期周期波动二者的研究结合起来,对反映两种不同类型增长周期波动的景气指数进行了比较,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周期波动 状态空间模型 KALMAN滤波 HP滤波 BP滤波 景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FA和DEA的区域经济环境效率评价——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费威 刘心 杨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797-3807,共11页
对经济与环境效率的科学评价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运用物质流分析将辽宁省经济系统中数据进行物质化处理,再利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环境和经济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物资消费不主要依赖于进口,向其它地区物... 对经济与环境效率的科学评价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运用物质流分析将辽宁省经济系统中数据进行物质化处理,再利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环境和经济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物资消费不主要依赖于进口,向其它地区物质输出量大;环境效率评价的综合效率主要受规模因素影响而显著低于纯技术效率,而整体经济的综合效率却主要受纯技术效率影响而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依然偏大的产业结构特征是导致上述结果的主因。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扩大环保规模,促进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将是辽宁省以及与之相似的资源依赖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流 数据包络分析 经济环境效率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促进碳减排的效应及机制 被引量:31
6
作者 王维国 王永玲 范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437-4448,共12页
测度了2011~2019年中国27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字经济,并从理论和实证双重维度探讨了数字经济促进碳减排的效应及其背后的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地降低了碳排放,数字经济每增长1%,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分别下降0.491%、0.966%.随着数... 测度了2011~2019年中国27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字经济,并从理论和实证双重维度探讨了数字经济促进碳减排的效应及其背后的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地降低了碳排放,数字经济每增长1%,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分别下降0.491%、0.966%.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减排效应更加明显.这一结论在选取地形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和选取“宽带中国”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等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此外,东部、非资源型和再生型城市能够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红利推进碳减排;且由于人口规模和城市创新能力的不同,数字经济对碳减排的积极影响存在阈值效应.作用机制分析显示:降低能耗强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和数字基建赋能是数字经济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机制.数字经济每增长1%,能耗强度效应降低0.154%,而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及数字基建赋能效应分别增加0.835%、1.032%、0.3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 宽带中国 面板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R&D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9
7
作者 王维国 谢兰云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8-115,共8页
本文利用panel data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R&D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区域R&D投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其R&D投入与经济发展存在倒"U"型关系,即中等投入地区的R&D投入对经济增... 本文利用panel data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R&D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区域R&D投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其R&D投入与经济发展存在倒"U"型关系,即中等投入地区的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高投入地区R&D投入的贡献次之,低投入地区R&D投入几乎没有贡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R&D投入 R&D强度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 被引量:8
8
作者 李玉杰 王庆石 张溪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0-216,229,共8页
运用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了OECD国家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以及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启示。国外房地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当房地产业发展到相对高级阶段时,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及房地... 运用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了OECD国家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以及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启示。国外房地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当房地产业发展到相对高级阶段时,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及房地产价格对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弹性都将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否则房地产业将有可能过热发展,对国民经济造成危害。基于国外房地产业发展的经验,我国房地产业总体上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并且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房地产业出现过热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业 国民经济 房地产价格 居民可支配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干预、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动力——兼论“简政放权”如何动态释放改革红利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同斌 刘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7,共11页
本文采用中国地市级数据,通过合理评价不同市场化阶段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增长中的差异化效应及其变动趋势,对"简政放权"如何释放改革红利给出解释说明。研究结论认为:总体而言,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不同,随... 本文采用中国地市级数据,通过合理评价不同市场化阶段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增长中的差异化效应及其变动趋势,对"简政放权"如何释放改革红利给出解释说明。研究结论认为:总体而言,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不同,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政府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先促进后阻碍的倒"V"型影响,市场摩擦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逐渐消失,在市场化程度较高时,政府支出的拥挤性凸显,"简政放权"可以充分释放市场活力。进一步地,将政府与市场在高市场化程度地区与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对比分析可得,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逐步破除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障碍,对于提升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干预 市场化 简政放权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维国 夏艳清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3-107,共5页
以表征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基础,分析辽宁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辽宁省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现“倒U型+U型”的形状,这与传统的库兹涅茨曲线不相符合。分析表明,辽宁省... 以表征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基础,分析辽宁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辽宁省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现“倒U型+U型”的形状,这与传统的库兹涅茨曲线不相符合。分析表明,辽宁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曲线出现这样的形状与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城市化速度、环境保护投资力度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技能偏态性技术变迁的实证检验:兼论大学教育溢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颜敏 王维国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5-62,共8页
本文利用中国2002-2010年地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技能偏态性技术进步的存在性。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技术呈现技能偏态特征,技术水平呈现东—中—西梯度发展格局;地区间的经济发展、要素投入以及人力资本水平... 本文利用中国2002-2010年地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技能偏态性技术进步的存在性。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技术呈现技能偏态特征,技术水平呈现东—中—西梯度发展格局;地区间的经济发展、要素投入以及人力资本水平呈现发散效应;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提出的规模报酬可变的总量生产函数可以更合理地逼近中国经济的增长过程,空间相关性的诊断使我们能更好地评价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是否存在技术异质性特征。最后结合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的事实,本文建议,应充分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分割特征,实现技能偏态技术与大学生供给的有效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偏态 大学教育溢价 总量生产函数 空间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宏观经济景气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恩德 陈飞 梁云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7-30,共4页
文章应用数据仓库技术,将目前辽宁省分散、独立的宏观经济相关数据统一到辽宁省宏观经济景气分析系统(LEMBAS)中来,并应用该系统中的景气分析功能,对2006~2007年1季度辽宁省的宏观经济运行状态、效益状况以及产业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 文章应用数据仓库技术,将目前辽宁省分散、独立的宏观经济相关数据统一到辽宁省宏观经济景气分析系统(LEMBAS)中来,并应用该系统中的景气分析功能,对2006~2007年1季度辽宁省的宏观经济运行状态、效益状况以及产业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为推动辽宁的改革与发展、加快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了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仓库 联机分析 决策支持 景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济增加值(EVA)的上市公司内在价值评估——以中国联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敏 何理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7-91,共5页
我国资本市场日趋走向成熟,价值投资将在中国资本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本文在这一背景下,探讨一种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评估方法,并以中国联通为例,向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基于经济增加值(EVA)理论的上市公司业绩评价和内在价值评估方法。在... 我国资本市场日趋走向成熟,价值投资将在中国资本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本文在这一背景下,探讨一种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评估方法,并以中国联通为例,向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基于经济增加值(EVA)理论的上市公司业绩评价和内在价值评估方法。在各指标的计算中,不同于通常采用的估算方法,而应用了较为精确的计算方法;考虑到现有的基于EVA的公司内在价值评估模型的三大缺陷,本文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将公司的内在价值与公司的经济增加值(EVA)、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联系起来,给出了评估公司内在价值的估价模型,并能据此给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加值(EVA) 内在价值 价值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经济增长 被引量:219
14
作者 范丹 孙晓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5-115,共11页
探寻合理的环境规制手段与适宜的环境规制强度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引领绿色经济转型是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将市场激励型和命令控制型两种环境规制手段、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经济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基于动态面板平滑转移... 探寻合理的环境规制手段与适宜的环境规制强度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引领绿色经济转型是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将市场激励型和命令控制型两种环境规制手段、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经济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基于动态面板平滑转移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以2006-2016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双重环境规制手段对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的非线性影响以及转移机制,并对其传导效应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①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不仅取决于环境规制强度,也取决于环境规制类型。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在超过阈值时呈现出线性向非线性转换的特征,并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②两种环境规制手段均在超过一定的阈值后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且环境规制强度与绿色经济发展在高、低体制转换中呈现非线性关系;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的推动作用显著大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且在东部地区市场激励型规制手段已跨越阈值且对绿色经济的推动作用最为显著。③传导机制分析表明,环境规制手段与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绿色经济的两大推手,且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政策通过激发绿色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因此,本文提出根据不同的规制手段设计差异化环境规制强度,发挥市场激励手段对绿色经济转型的推动作用,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本研究为完善绿色技术创新驱动的环境规制政策研究框架、推动绿色经济转型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经济 面板平滑转移模型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财政负担、公共服务供给与经济增长效应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同斌 张敏晗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2-74,共13页
本文构建了包括财政负担、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在财政负担较小或适度时,财政支出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且显著促进了公共服务水平的改善;反之,过高的财政负担使得财政支出对于公共服务的边际贡献逐渐降低... 本文构建了包括财政负担、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在财政负担较小或适度时,财政支出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且显著促进了公共服务水平的改善;反之,过高的财政负担使得财政支出对于公共服务的边际贡献逐渐降低,且财政负担上升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持续累积,甚至会降低经济产出水平。进一步地,本文基于全国1966个县级层面数据构建了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分解出财政负担与公共服务、经济增长之间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随着财政负担加大,县级财政负担对经济增长、公共服务的影响由正向的促进作用转变为负向的抑制作用。最后,通过将公共服务划分为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三类的稳健性检验,也验证了适度财政负担能够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公共服务目标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财政负担 公共服务 经济增长 面板联立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变参数的中国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估计 被引量:12
16
作者 颜敏 王维国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9年第7期72-78,共7页
利用中国1952-2005宏观经济数据,分别建立固定参数模型、时变参数模型估算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估计结果表明: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角度看,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为正;平均而言,样本期内滞后两期教育投入每增长1%,可使当期... 利用中国1952-2005宏观经济数据,分别建立固定参数模型、时变参数模型估算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估计结果表明: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角度看,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为正;平均而言,样本期内滞后两期教育投入每增长1%,可使当期的GDP大约增长0.1034%,但是教育投入弹性在样本期内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经济政策、教育体制、教育改革、教育政策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呈现较大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投入 经济增长 时变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上市公司绩效与宏观经济同步效应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斌 尹晓峰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6-82,共7页
本文在系统研究我国公司绩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公司收益从宏观层次进行考察,分析公司收益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同步效应,从实证结果上看,在我国公司收益波动中,宏观层面信息影响是相当大的,平均占到88%左右,公司收益的同步效应... 本文在系统研究我国公司绩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公司收益从宏观层次进行考察,分析公司收益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同步效应,从实证结果上看,在我国公司收益波动中,宏观层面信息影响是相当大的,平均占到88%左右,公司收益的同步效应非常强。同时,又测算了剔除宏观因素影响的公司绩效,进一步对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好的公司,其收益同步性则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益同步效应 收益信息含量 公司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及能源效率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6大产业部门的综列协整和PVECM模型 被引量:10
18
作者 徐刚 潘祺志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68,共6页
本文通过建立我国六大产业1989—2005年能源消费的综列协整模型和综列误差校正模型,实证分析了各产业能源消费与产业增长、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六大产业的能源消费、产业增长和能源效率指标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短期调整效... 本文通过建立我国六大产业1989—2005年能源消费的综列协整模型和综列误差校正模型,实证分析了各产业能源消费与产业增长、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六大产业的能源消费、产业增长和能源效率指标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短期调整效应显著,据此提出了"提高技术进步和加快进行产业调整"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综列协整 PVEC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经济的结构变化及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飞 高铁梅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5-111,共7页
本文利用时变参数模型,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个方面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及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总供给曲线变得较为平缓,东部地区总供给曲线更为平缓,扩大总需求不仅不会产生通货膨胀压力,而且还会带来产出的较... 本文利用时变参数模型,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个方面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及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总供给曲线变得较为平缓,东部地区总供给曲线更为平缓,扩大总需求不仅不会产生通货膨胀压力,而且还会带来产出的较大增长。东部地区的投资需求弹性呈倒U型曲线变化,表明东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发展较快,产业结构更为合理,正在向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更高阶段迈进。中、西部地区需求模式较为接近,其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需求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差异 结构变化 时变参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以房地产业企业所得税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谷成 王远林 《预测》 CSSCI 2008年第2期8-12,26,共6页
近年来中国税收收入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本文以房地产业企业所得税为对象,考察了经济性因素、管理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对税收超常增长的影响。税收增长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房地产业企业所得税的收入弹性约为1.21。税收征... 近年来中国税收收入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本文以房地产业企业所得税为对象,考察了经济性因素、管理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对税收超常增长的影响。税收增长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房地产业企业所得税的收入弹性约为1.21。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和税收政策的变动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税收的增长。其中,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对房地产业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业 企业所得税 税收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