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期裂陷盆地斜向伸展变形主控因素分析--来自砂箱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
1
作者 王琦 孙永河 +3 位作者 巩磊 王有功 常德双 张万福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1-450,共10页
为了探讨多期裂陷盆地中先存断裂及其与不同伸展方向之间夹角(斜度α)对斜向伸展变形和洼槽结构的影响,利用砂箱物理模拟实验,基于相似性原理,设计了三组物理模拟实验,即不同斜度(α)斜向伸展物理模拟实验和两组斜向伸展—走滑叠加变形... 为了探讨多期裂陷盆地中先存断裂及其与不同伸展方向之间夹角(斜度α)对斜向伸展变形和洼槽结构的影响,利用砂箱物理模拟实验,基于相似性原理,设计了三组物理模拟实验,即不同斜度(α)斜向伸展物理模拟实验和两组斜向伸展—走滑叠加变形物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多期裂陷盆地中,伸展方向与先存断裂之间的夹角变化控制着走向滑动分量和倾向滑动分量的比例,影响洼槽结构,夹角越大,倾向滑动分量越大,洼槽宽度越大;反之,洼槽宽度减小。(2)受先存断裂分布的影响,不同演化阶段,先存断裂再活动方式不同,对于斜向伸展—走滑叠加变形过程,先存走滑断裂与边界断裂之间的距离较大时,洼槽呈单断半地堑特征;二者间距较小时,走滑断裂也控陷,洼槽呈现双断地堑结构。(3)多方位展布的先存边界断裂再活动控制形成的洼槽深度和压扭褶皱幅度也受二者距离的影响,随着先存边界断裂与走滑断裂距离的增加,张扭区洼槽深度逐渐增大,压扭区褶皱幅度逐渐增加;反之,洼槽深度越小,褶皱幅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向伸展变形 断裂变形 盆地构造 物理模拟 多期裂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单轴压缩表面裂纹分布的一致分形特征
2
作者 吴剑锋 黄雨悦 +2 位作者 李赫赫 马德源 王彩华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00,共7页
通过分形理论对表征混凝土单轴压缩表面裂纹分布一致分形特征的单一分形维数进行了定量计算。探讨了混凝土峰值应力、峰值应变、试样尺寸、粗骨料粒径、应力水平、单位体积吸收能、脆性指标等因素与其表面裂纹分布的单一分形维数的关系... 通过分形理论对表征混凝土单轴压缩表面裂纹分布一致分形特征的单一分形维数进行了定量计算。探讨了混凝土峰值应力、峰值应变、试样尺寸、粗骨料粒径、应力水平、单位体积吸收能、脆性指标等因素与其表面裂纹分布的单一分形维数的关系。建立了基于表面裂纹分布单一分形维数的混凝土单轴压缩弹性分形损伤本构方程。结果表明,混凝土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表面裂纹分布具有一致分形特征,满足自相似性;单一分形维数介于1.60~1.80,且单一分形维数越大,表面裂纹分布越复杂;单一分形维数随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单位体积吸收能、应力水平的增大而增大,随粗骨料粒径、试样尺寸、脆性指标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基于单一分形维数的混凝土弹性分形损伤本构方程,理论曲线与应力-应变试验曲线吻合良好。研究结果可为分析混凝土裂纹演化规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单轴压缩 表面裂纹 一致分形 单一分形维数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o-P/CeO_(2)纳米复合镀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郑立辉 杜博奥 +1 位作者 冯薪宇 郭富斌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81,共8页
选用CeO_(2)颗粒作为增强相添加到镀液中,采用电沉积工艺制备Co-Mo-P/CeO_(2)纳米复合镀层,并探讨CeO_(2)颗粒添加量对复合镀层的成分、物相结构、形貌、耐腐蚀性能与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eO_(2)颗粒添加量从4 g/L增加... 选用CeO_(2)颗粒作为增强相添加到镀液中,采用电沉积工艺制备Co-Mo-P/CeO_(2)纳米复合镀层,并探讨CeO_(2)颗粒添加量对复合镀层的成分、物相结构、形貌、耐腐蚀性能与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eO_(2)颗粒添加量从4 g/L增加至12 g/L,复合镀层表面缺陷减少,致密性改善,CeO_(2)颗粒含量由1.52%升高到3.41%,耐腐蚀性能与高温抗氧化性能逐步提高,但物相结构未发生改变。当CeO_(2)颗粒添加量为12 g/L,采用电沉积工艺制备出平均晶粒尺寸为48.2 nm且成分为Co、Mo、P、Ce和O元素、表面无明显缺陷、致密性良好的Co-Mo-P/CeO_(2)纳米复合镀层,其腐蚀电流密度和腐蚀速率仅为6.58×10^(‒7)A/cm^(2)、1.06 g/(cm^(2)·d),并且在高温环境中表面氧化程度最轻,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优于Co-Mo-P合金镀层以及CeO_(2)颗粒添加量较低或过高情况下制备的Co-Mo-P/CeO_(2)复合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o-P/CeO_(2)纳米复合镀层 CeO_(2)颗粒 电沉积 耐腐蚀性能 高温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纯追踪控制与广义预测控制的插秧机路径跟踪融合方法
4
作者 刘文龙 徐伟东 李俊 《农业工程》 2025年第7期36-41,共6页
为提高插秧机在复杂田间环境下作业精度,将纯追踪控制算法与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相融合设计路径跟踪控制器。采用纯追踪控制算法设计主控制器,获得插秧机前轮转角基础值,通过带遗忘因子的最小二乘法辨识得到插秧机受控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 为提高插秧机在复杂田间环境下作业精度,将纯追踪控制算法与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相融合设计路径跟踪控制器。采用纯追踪控制算法设计主控制器,获得插秧机前轮转角基础值,通过带遗忘因子的最小二乘法辨识得到插秧机受控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利用广义预测控制算法设计辅助转向控制器,求得前轮转角补偿值,并将基础值与补偿值求和得到插秧机路径跟踪所需的最终前轮转角值。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在S型和直线型路径跟踪的平均横向绝对误差分别为4.83和3.75cm,较补偿前分别降低34%和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机 路径跟踪 纯追踪控制 系统辨识 广义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树叶衍生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5
作者 郑立辉 杜博澳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5-954,共10页
以火炬树叶为原料,K_(2)CO_(3)为活化剂,以“碳化-活化”两步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多孔碳材料TLPC-x(x=0,1,2,3,4,x为活化剂与碳源的质量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 以火炬树叶为原料,K_(2)CO_(3)为活化剂,以“碳化-活化”两步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多孔碳材料TLPC-x(x=0,1,2,3,4,x为活化剂与碳源的质量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比表面积分析(BET)等对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循环充放电测试(GCD)等电化学测试手段测试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K_(2)CO_(3)有较好的造孔作用,其中TLPC-3孔道结构最为丰富,比表面积高达2193.9m^(2)/g;三电极体系下,TLPC-3在0.5A/g下比电容达287.8F/g,是TLPC-0的3.2倍。在两电极体系中,功率密度125W/kg时能量密度达8.05Wh/kg,且在10A/g条件下历经10000次循环充放电测试后,电容仍有98.7%的保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树叶 多孔碳 K_(2)CO_(3)活化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网络结构镍钴氢氧化物/石墨烯水凝胶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亭亭 田国兴 +4 位作者 赵欣 余新勇 毛超 于雪寒 陈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10,共7页
本工作采用化学还原法对氧化石墨烯进行预还原,再将其与Ni(NO_(3))_(2)·6H_(2)O、Co(NO_(3))_(2)·6H_(2)O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得到三维网络结构镍钴氢氧化物/石墨烯水凝胶复合材料,通过调节氧化石墨烯的量获得电化学性能最佳的... 本工作采用化学还原法对氧化石墨烯进行预还原,再将其与Ni(NO_(3))_(2)·6H_(2)O、Co(NO_(3))_(2)·6H_(2)O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得到三维网络结构镍钴氢氧化物/石墨烯水凝胶复合材料,通过调节氧化石墨烯的量获得电化学性能最佳的镍钴氢氧化物/石墨烯水凝胶(NiCo-OH/GH_(100)),镍钴氢氧化物纳米片均匀分布在石墨烯表面。0.5 A/g电流密度下NiCo-OH/GH_(100)的比容量为590 F/g,电流密度增加到10 A/g时比容量保持率为76.1%,展现出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倍率性能。组装的NiCo-OH/GH_(100)//碳纳米管复合氮掺杂石墨烯水凝胶(NCGH)非对称超级电容器(ASC)在20 A/g下充放电循环10 000次,比容量保持率达92.9%,功率密度为375 W/kg时的能量密度达23.9 Wh/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氢氧化物 石墨烯水凝胶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瞄模型的农机路径跟踪模糊PID控制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文龙 王晨旭 徐伟东 《农业工程》 2024年第7期31-36,共6页
为提高农机路径跟踪控制性能,提出一种基于预瞄模型的模糊PID控制方法。以农机预瞄模型中的预瞄航向角偏差为输入、前轮转角为输出构建农机路径跟踪PID控制律,再将预瞄航向角偏差作为航向角变化量的目标值引入农机运动学模型,得到能够... 为提高农机路径跟踪控制性能,提出一种基于预瞄模型的模糊PID控制方法。以农机预瞄模型中的预瞄航向角偏差为输入、前轮转角为输出构建农机路径跟踪PID控制律,再将预瞄航向角偏差作为航向角变化量的目标值引入农机运动学模型,得到能够适应速度变化的前轮转角基础值,并替换PID控制律中的比例部分,最后使用模糊控制实时动态调整控制参数。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分析表明,当初始横向偏差3 m时,在作业速度1.5、2.0和3.0 m/s情况下,农机上线时间分别为10.85、8.35和5.15s。与传统预瞄控制相比,该方法在确保跟踪精度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导航 路径跟踪 预瞄模型 模糊PID 路径优化 农机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馈线性化的插秧机路径跟踪模糊预测函数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文龙 郭锐 赵静一 《农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51-61,共11页
为了提高插秧机路径跟踪系统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反馈线性化的模糊预测函数控制方法。在Frenet坐标系下建立插秧机运动学模型,并采用状态反馈方法对模型进行精确线性化处理,通过选取Morlet小波函数作为基函数,以及依... 为了提高插秧机路径跟踪系统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反馈线性化的模糊预测函数控制方法。在Frenet坐标系下建立插秧机运动学模型,并采用状态反馈方法对模型进行精确线性化处理,通过选取Morlet小波函数作为基函数,以及依据横向误差、横向误差变化率和参考路径曲率设计模糊规则在线调整性能指标函数中的加权系数,进而运用预测函数控制算法求解路径跟踪控制律。Matlab/Simulink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当插秧机作业速度为0.5、1.0、1.5 m/s时,对于直线路径跟踪情况,模糊预测函数控制的横向误差均渐近趋于0,行驶轨迹皆无超调,上线距离分别为1.2、2.3和3.3 m;对于曲线路径跟踪情况,模糊预测函数控制的横向最大绝对误差分别为0.7、2.4和5.1 cm,横向标准差分别为0.4、1.5和2.8 cm。与常规模型预测控制相比,模糊预测函数控制在确保路径跟踪系统实时性的前提下,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并且对作业速度与参考路径曲率变化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水田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模糊预测函数控制能够使插秧机在不同作业速度下平稳有效地跟踪参考路径,并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当插秧机作业速度为0.5、1.0与1.5 m/s时,模糊预测函数控制的横向最大绝对误差分别为5.9、7.5和9.8 cm,直线路径横向标准差分别为1.4、1.7和2.7 cm,曲线路径横向标准差分别为2.5、3.6和5.5 cm,跟踪效果满足插秧机实际作业要求。该研究可为插秧机路径跟踪预测控制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机 自动驾驶 路径跟踪 预测函数控制 模糊控制 反馈线性化 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生混凝土吸油污技术及植物适生性探究
9
作者 袁丽丽 王冬丽 张景辉 《现代园艺》 2024年第4期173-175,共3页
植生混凝土吸油污技术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高效的雨水处理方案,通过结合植物生长和混凝土构建,旨在减少雨水中的油污物质,但是该技术的应用受到植物适生性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分析了植生混凝土的特点以及吸收油污的基本原理,探讨了植生混凝... 植生混凝土吸油污技术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高效的雨水处理方案,通过结合植物生长和混凝土构建,旨在减少雨水中的油污物质,但是该技术的应用受到植物适生性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分析了植生混凝土的特点以及吸收油污的基本原理,探讨了植生混凝土吸油污技术的应用方法,由于植物种类、植被密度和环境条件是影响植生混凝土吸油污性能的重要因素,而不同植物对城市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也存在差异,植生混凝土吸油污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植物适生性研究能够为城市污水排放和改善城市水体质量提供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生混凝土 吸油污技术 植物适生性 城市环境 水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壳垃圾透水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冬丽 杨策 +3 位作者 赵庆新 李通 杨方芳 周密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2-156,182,共6页
为研究我国北方沿海不同贝壳垃圾透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选取秦皇岛海域生长的贝壳,对其制备的透水植生混凝土进行了研究。采用慢冻法,以质量损失率、强度等评价指标,结合扫描电镜(SEM)、背散射电子成像(BSE)等微观试验,分别研究了厨余... 为研究我国北方沿海不同贝壳垃圾透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选取秦皇岛海域生长的贝壳,对其制备的透水植生混凝土进行了研究。采用慢冻法,以质量损失率、强度等评价指标,结合扫描电镜(SEM)、背散射电子成像(BSE)等微观试验,分别研究了厨余牡蛎垃圾、工厂牡蛎垃圾、厨余扇贝垃圾、工厂扇贝垃圾所制备透水混凝土的冻融耐久性。结果表明:工厂垃圾相对厨余垃圾具有更好的抗冻融性能和强度;掺入硅灰可降低碱度,显著提高抗压强度,但对抗冻融性能的提高有限,经微观分析与多因素比对,确定硅灰掺量为5%;扇贝垃圾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其抗冻融耐久性优于牡蛎垃圾透水混凝土,扇贝壳微观致密的表层结构为其抗冻性能提供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混凝土 贝壳垃圾 冻融循环 质量损失率 硅灰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单轴压缩短时蠕变破坏幂律行为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剑锋 李慧剑 +2 位作者 王彩华 孟德亮 李佶芩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08-3212,3229,共6页
依据Voight经验公式对混凝土蠕变破坏幂律行为进行了理论研究,设计了两种形状、两种配合比的试样,通过单轴压缩分级加载短时蠕变试验对混凝土蠕变破坏幂律行为进行了验证,讨论了幂指数α与混凝土单轴压缩峰值应力、脆性指标、蠕变破坏... 依据Voight经验公式对混凝土蠕变破坏幂律行为进行了理论研究,设计了两种形状、两种配合比的试样,通过单轴压缩分级加载短时蠕变试验对混凝土蠕变破坏幂律行为进行了验证,讨论了幂指数α与混凝土单轴压缩峰值应力、脆性指标、蠕变破坏强度、单位体积吸收能的关联。结果表明:混凝土单轴压缩分级加载短时蠕变破坏会呈现幂律行为;棱柱体试样的幂指数α均高于同配合比B、C的立方体试样;同形状试样的幂指数α随配合比的变化、脆性指标的降低呈降低趋势;同配合比试样的幂指数α随脆性指标的降低呈降低趋势;幂指数α还随混凝土单轴压缩峰值应力的提高、蠕变破坏强度的提高、单位体积吸收能的增大呈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压缩蠕变 高应力 幂律 单位体积吸收能 脆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单轴压缩破碎分形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剑锋 李慧剑 +2 位作者 王彩华 孟德亮 李佶芩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72-2177,共6页
针对混凝土单轴压缩破碎后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依据Turcotte研究成果,对混凝土破碎分形维数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了粗骨料粒径、试样形状对混凝土破碎分形维数的影响,探讨了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单位体积吸收能、脆性指标与破碎分形... 针对混凝土单轴压缩破碎后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依据Turcotte研究成果,对混凝土破碎分形维数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了粗骨料粒径、试样形状对混凝土破碎分形维数的影响,探讨了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单位体积吸收能、脆性指标与破碎分形维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凝土单轴压缩破坏后的碎块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单轴压缩破碎分形维数随粗骨料粒径的增大呈下降趋势,随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高呈增大趋势,随峰值应变的提高、单位体积吸收能的增加、脆性指标的减小而增大;圆柱体试样的破碎分形维数与同粒径的棱柱体试样相比呈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骨料粒径 试样形状 混凝土 破碎分形 单位体积吸收能 脆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O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自适应聚类算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原大明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1期99-102,共4页
为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类项过于繁杂的问题,将相似信息参量整合成独立的簇类对象集合,提出基于改进PSO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自适应聚类算法。按照改进PSO算法的作用机制,确定欧氏距离指标的计算数值,实现对网络数据的处理。在无线传... 为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类项过于繁杂的问题,将相似信息参量整合成独立的簇类对象集合,提出基于改进PSO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自适应聚类算法。按照改进PSO算法的作用机制,确定欧氏距离指标的计算数值,实现对网络数据的处理。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中定义聚类排序原则,结合相关数据样本求解自适应期望熵,完成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自适应聚类算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改进PSO算法作用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经过整合后的簇类对象集合数量由20个减少到6个,能够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类项过于繁杂的问题,满足按需整合相似信息参量的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PSO算法 无线传感器网络 自适应聚类 惯性权重 测试函数 欧氏距离 期望熵 簇类对象集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路微振动信号的光纤F-P腔干涉测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忖 刘径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3-357,共5页
法布里-珀罗(F-P)腔传感器结构简单,复用能力强,对导致其腔长发生变化的物理量灵敏度高,在超精密测量领域日益受到重视。为了使用一套光纤F-P腔测量两个目标,设计了两路反馈信号光纤F-P腔干涉系统,同时开展两路微振动信号测量。对两路... 法布里-珀罗(F-P)腔传感器结构简单,复用能力强,对导致其腔长发生变化的物理量灵敏度高,在超精密测量领域日益受到重视。为了使用一套光纤F-P腔测量两个目标,设计了两路反馈信号光纤F-P腔干涉系统,同时开展两路微振动信号测量。对两路微振动反馈F-P腔干涉信号,经多次取包络分解,得到了高、低频信号频谱,进而计算出待测目标振幅。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低频信号恢复待测目标振幅的误差为1.32%,通过高频信号恢复待测目标振幅的误差为6.63%。该方法有效实现了两路反馈光纤F-P腔干涉信号的分离,拓展了测量通道,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F-P腔干涉 微振动 两路反馈 取包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彩液晶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聪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82-689,共8页
采用手性剂掺杂向列相混合液晶制备出具备类似胆甾相液晶温变显色性能的液晶混合物.通过控制向列相液晶中手性剂的添加量,调节混合液晶的颜色,制备出系列室温下呈颜色转变的液晶混合物.在此基础上,探究3种不同添加剂对混合液晶显色性能... 采用手性剂掺杂向列相混合液晶制备出具备类似胆甾相液晶温变显色性能的液晶混合物.通过控制向列相液晶中手性剂的添加量,调节混合液晶的颜色,制备出系列室温下呈颜色转变的液晶混合物.在此基础上,探究3种不同添加剂对混合液晶显色性能的影响,确定具备最佳温变显色性能的液晶混合物配方.以上述液晶混合物为芯材、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壁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备出一系列液晶微胶囊,并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下,制备的液晶微胶囊粒径范围在50~105μm之间,平均粒径在68.06μm左右,囊芯材料含量约占35%.液晶微胶囊呈规则球形,粒径比较均匀,具有良好的温变显色性能,且热稳定性较高,热分解温度达3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列相液晶 手性剂 掺杂 微胶囊 界面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氮掺杂石墨烯水凝胶及其超电容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季鸣童 郑伟超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43-648,共6页
采用水热法,以三聚氰胺为氮源,制备了氮掺石墨烯水凝胶(H-NGH)。H-NGH具有三维交联网状多孔结构,孔径大多在0.5~1μm。所得H-NGH的含水率为96.5%,含氮量8.61at%,且氮元素分布均匀,以吡啶氮和吡咯氮为主。将所得H-NGH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 采用水热法,以三聚氰胺为氮源,制备了氮掺石墨烯水凝胶(H-NGH)。H-NGH具有三维交联网状多孔结构,孔径大多在0.5~1μm。所得H-NGH的含水率为96.5%,含氮量8.61at%,且氮元素分布均匀,以吡啶氮和吡咯氮为主。将所得H-NGH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表现出了优异的超电容性能。0.5 A/g电流密度下,H-NGH的比电容为335.5 F/g;从0.5 A/g到10 A/g,H-NGH的电容保持率为76.8%。10 A/g下,经20000圈循环,H-NGH的比电容未见衰减,库伦效率始终在1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水凝胶 水热法 超级电容器 氮掺杂 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基材料超早期弹性模量研究进展
17
作者 赵庆新 王冬丽 潘慧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835-2841,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水泥基材料超早期弹性模量理论和试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定义了水泥基材料的超早期,论述了压入理论与细观力学在超早期水泥基材料弹性模量理论计算中的应用。梳理了超声波法、共振频率法、应力应变法、纳米压痕...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水泥基材料超早期弹性模量理论和试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定义了水泥基材料的超早期,论述了压入理论与细观力学在超早期水泥基材料弹性模量理论计算中的应用。梳理了超声波法、共振频率法、应力应变法、纳米压痕法等超早期弹性模量的测试方法,着重阐述了静弹性模量的现有测试方法及研究进展。分析了在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超早期 弹性模量 力学性能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F-P腔干涉纳米级位移高分辨率测量
18
作者 史国军 华震 赵忖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90-1394,共5页
激光抗干扰性好、复用能力强,光纤F-P腔干涉仪结构简单、灵敏度高,适于纳米级位移测量。为了进一步提高分辨率,扩展测量范围,本文对光纤F-P腔干涉信号的相位和功率进行分析。首先给出了二倍次方功率和分辨率的关系,找出了提高分辨率的... 激光抗干扰性好、复用能力强,光纤F-P腔干涉仪结构简单、灵敏度高,适于纳米级位移测量。为了进一步提高分辨率,扩展测量范围,本文对光纤F-P腔干涉信号的相位和功率进行分析。首先给出了二倍次方功率和分辨率的关系,找出了提高分辨率的途径。然后给出了二倍次方功率和干涉条纹变化的关系,确定了测量条件。最后根据光纤波在F-P腔内干涉形成的滞后相位,通过多次希尔伯特变换,实现了待测物体位移重构。数值模拟和实验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实现高分辨率纳米级位移测量,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F-P干涉 纳米位移测量 二倍次方 多重希尔伯特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F-P腔干涉双路信号解包裹相位恢复
19
作者 赵忖 刘径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83-1387,共5页
利用一套光纤F-P干涉仪同时测量双路不同幅度和频率正弦信号,分析了光纤F-P腔干涉信号相位特性。弱反馈环境中,开展了双路反馈光纤F-P腔干涉测量,进行了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基于多次解包络方法,对预处理信号实施了分离。采用多次希尔伯... 利用一套光纤F-P干涉仪同时测量双路不同幅度和频率正弦信号,分析了光纤F-P腔干涉信号相位特性。弱反馈环境中,开展了双路反馈光纤F-P腔干涉测量,进行了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基于多次解包络方法,对预处理信号实施了分离。采用多次希尔伯特变换相位提取法,从光纤F-P腔干涉分离信号实现了原始信号的恢复。为了进一步提高信号恢复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跳变点检测方法,对应峰峰值2μm、频率60 Hz的正弦信号,该方法最大误差为0.095μm;对应峰峰值4μm、频率0.5 Hz的正弦信号,其最大误差为0.14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F-P腔干涉 双外腔反馈 微振动 相位解包裹 信号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氮掺杂石墨烯/MnO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20
作者 季鸣童 王晓爽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814-3821,共8页
用双氧水造孔得到多孔氧化石墨,以尿素为氮源,通过水热法得到了多孔氮掺杂石墨烯(HNG)与MnO2的复合物HNG/MnO2。结果表明:HNG/MnO2在0. 5 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可以达到246 F/g,当电流密度达10 A/g,比电容为172 F/g,可以保留70%的比电... 用双氧水造孔得到多孔氧化石墨,以尿素为氮源,通过水热法得到了多孔氮掺杂石墨烯(HNG)与MnO2的复合物HNG/MnO2。结果表明:HNG/MnO2在0. 5 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可以达到246 F/g,当电流密度达10 A/g,比电容为172 F/g,可以保留70%的比电容。将HNG/MnO2作为正极与石墨烯水凝胶负极组装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在0. 5 A/g可以贡献71 F/g的比电容,当电流升至5 A/g仍可有43 F/g的比电容,保持率为62%。此外,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在5 A/g的电流密度下,稳定循环3000圈后仍可保留90. 8%的初始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石墨烯 MNO2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