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9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物期权在石油工程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曹艳 刘永建 孙彦彬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59,共4页
介绍了石油工程中实物期权的类型,并建立了实物期权的应用模型.总结出应用实物期权思想的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的一般框架.通过应用实例的计算分析,表明将实物期权方法用于石油工程投资决策时,不确定性并不仅仅被看作是风险,还被看作是一种... 介绍了石油工程中实物期权的类型,并建立了实物期权的应用模型.总结出应用实物期权思想的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的一般框架.通过应用实例的计算分析,表明将实物期权方法用于石油工程投资决策时,不确定性并不仅仅被看作是风险,还被看作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物期权 不确定性 BLACK-SCHOLES模型 投资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工程项目投资决策中复合期权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曹艳 孙彦彬 +1 位作者 张博 刘永建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9-102,共4页
研究了实物期权价值的基本特征和定价方法,介绍了复合期权的基本概念,认为在金融领域中,对于复合期权最有效的评价方法是盖斯克模型,并把盖斯克评价模型应用到石油工程的投资决策中。结果表明,评价复合期权的盖斯克模型对评估石油工程... 研究了实物期权价值的基本特征和定价方法,介绍了复合期权的基本概念,认为在金融领域中,对于复合期权最有效的评价方法是盖斯克模型,并把盖斯克评价模型应用到石油工程的投资决策中。结果表明,评价复合期权的盖斯克模型对评估石油工程投资项目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避免传统评价方法造成的机会损失,并可使投资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物期权 复合期权 盖斯克模型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启停特性的制氢系统日前生产计划:以东北地区某制氢掺氢系统为例
3
作者 高宇航 魏立新 +2 位作者 许诺 周强 王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721-3729,共9页
氢能在使用过程中只有水产生,是一种优秀的二次能源,但其环保性应考虑制氢所用的一次能源以及运输等环节,利用电网无法消纳的弃光电解水制绿氢并掺入天然气中,利用天然气管网输送,可保证氢能的环保清洁。建立了一种考虑质子交换膜(proto... 氢能在使用过程中只有水产生,是一种优秀的二次能源,但其环保性应考虑制氢所用的一次能源以及运输等环节,利用电网无法消纳的弃光电解水制绿氢并掺入天然气中,利用天然气管网输送,可保证氢能的环保清洁。建立了一种考虑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电解槽启停特性的优化运行模型,该模型在处理间歇性能源、氢气需求量波动和时变电价时能够得到最优生产计划,实现时变电价、氢气生产、光伏出力和运行成本四者的平衡;生产计划显示不同时段电解槽负载,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改变约束条件中的最低负载,结果表明,待机和空闲状态的比例随着最低负载的降低而降低,运行成本随之也有小幅度减小,当到达临界值6.1%后,运行成本不再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PEM电解槽 启停特性 最低负载 生产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油酸钼和石油磺酸盐强化辽河油田稠油降粘的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刘永建 陈尔跃 +1 位作者 闻守斌 刘春天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1-512,共2页
以室内合成的油溶性油酸钼作为稠油水热裂解反应的催化剂,与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复配,达到了水热裂解降粘和乳化降粘的综合功效,反应温度在200℃,反应时间为24h,催化剂及表面活性剂加入量分别为0.5%(w)和0.1%(w)时,可使辽河稠油降粘90... 以室内合成的油溶性油酸钼作为稠油水热裂解反应的催化剂,与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复配,达到了水热裂解降粘和乳化降粘的综合功效,反应温度在200℃,反应时间为24h,催化剂及表面活性剂加入量分别为0.5%(w)和0.1%(w)时,可使辽河稠油降粘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溶性催化剂 水热裂解反应 稠油 降粘 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布光纤式石油管道防盗监测系统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忠东 王宝辉 +1 位作者 闫铁 衣实贤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72,84,共4页
为解决石油管道频繁发生的被挖掘、钻孔、盗油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对石油管道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的技术.在石油管道附近铺设一条光缆,利用光纤作为传感器,拾取管道周围的振动信号.当发生人为破坏事件时,所产生的振动... 为解决石油管道频繁发生的被挖掘、钻孔、盗油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对石油管道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的技术.在石油管道附近铺设一条光缆,利用光纤作为传感器,拾取管道周围的振动信号.当发生人为破坏事件时,所产生的振动、压力等扰动信号导致在光纤中传输的后向瑞利散射光产生明显的损耗特征.在入射端利用光时域反射技术(ODT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测量瑞利散射光的损耗变化,检测管道受到的扰动破坏和实现扰动点的定位,进而在破坏的初期即可实现报警.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已达到主要技术指标:光纤长度为5km(可延长),定位偏差小于20m,分辨率为1m,可有效提高石油管道的防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光纤传感器 瑞利散射 ODTR 石油管道 防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石油微生物处理石油污水的初步实验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清心 康从宝 +1 位作者 王浩 张长铠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3-16,共4页
从油井的油层水中筛选到一株利用原油为碳源生长的芽孢杆菌M-1,当将其应用于石油污水处理时,在接种量为10%的条件下,能将污水的CODCr降低70%左右.当在污水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 g/L的(NH4)2SO4时,能使M-1对污水CODCr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M-... 从油井的油层水中筛选到一株利用原油为碳源生长的芽孢杆菌M-1,当将其应用于石油污水处理时,在接种量为10%的条件下,能将污水的CODCr降低70%左右.当在污水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 g/L的(NH4)2SO4时,能使M-1对污水CODCr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M-1在室内条件下最适处理污水的温度为45℃.利用固定化的M-1也可以使加入(NH4)2SO4污水的CODcr降低70%.经M-1处理后的污水在210~300nm范围内的光吸收明显降低.因此,M-1在石油污水处理中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水 微生物 污水处理 化学耗氧量 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东部高含蜡、含胶质石油在低渗介质内的流动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贾振岐 范士娟 +1 位作者 范学军 龙黔胜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1-93,共3页
研究了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流度随压力梯度的变化关系.分析了低渗透油藏内的胶凝结构,高分子石蜡、胶质和沥青质的特点及其对石油结构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注水开发非均质低渗透油藏时,油藏系统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和... 研究了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流度随压力梯度的变化关系.分析了低渗透油藏内的胶凝结构,高分子石蜡、胶质和沥青质的特点及其对石油结构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注水开发非均质低渗透油藏时,油藏系统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油藏内胶凝结构的形成、破坏和移动等均使得介质的稳固性和流体的均衡性起变化,在一定条件下,油藏内流度随时空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结构 渗流场 油田注水 低渗透油藏 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尔可夫链在石油企业科技人才数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友俊 贾振歧 覃生高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4-107,共4页
石油企业各层次科技人才数量变化具有无后效性特点,可以采用马尔可夫链对其变动趋势进行预测.根据马尔可夫链的基本原理,建立石油企业科技人才数量预测模型,确定转移概率矩阵,并对某石油企业2008~2010年各类科技人员数量进行预测.
关键词 石油企业 科技人才 数量预测 马尔可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范洪富 李忠宝 马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286,共4页
总结了离子液体的分类、合成方法以及其主要的物化特性,重点介绍了离子液体在石油开采、稠油改质降黏及油品改善、含油污水处理等领域中的应用。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反应-分离耦合作用,因而在萃取分离、催化降解、有机物水处理等方面具... 总结了离子液体的分类、合成方法以及其主要的物化特性,重点介绍了离子液体在石油开采、稠油改质降黏及油品改善、含油污水处理等领域中的应用。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反应-分离耦合作用,因而在萃取分离、催化降解、有机物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离子液体在稠油等非常规能源的催化降解工艺、油品的脱硫、除氮及油田采出水处理的应用中效果明显。分析了离子液体应用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展望了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图1参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催化剂 稠油改质 萃取分离 油田污水处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及其在石油机械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大伟 雷廷权 田贵福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0-64,共5页
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激光熔覆处理设备的发展状况、当前激光熔覆金属陶瓷涂层所常使用的涂层材料、激光涂层时所采取的主要方法及其工艺比较、熔覆区的组织特征及影响因素、硬度与耐磨性及其它表面性能的改善,概括叙述了激光涂层的主要技... 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激光熔覆处理设备的发展状况、当前激光熔覆金属陶瓷涂层所常使用的涂层材料、激光涂层时所采取的主要方法及其工艺比较、熔覆区的组织特征及影响因素、硬度与耐磨性及其它表面性能的改善,概括叙述了激光涂层的主要技术特点以及在石油机械行业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石油机械 表面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和天然气生物脱硫技术分析和展望 被引量:24
11
作者 易成高 于寒颖 +1 位作者 赵欢 白建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1-687,共7页
综述了石油和天然气生物脱硫工艺应用的最新进展,对石油和天然气生物脱硫的原理、使用的微生物种类和工艺设计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展望了生物脱硫技术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可能的发展与应用。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原料... 综述了石油和天然气生物脱硫工艺应用的最新进展,对石油和天然气生物脱硫的原理、使用的微生物种类和工艺设计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展望了生物脱硫技术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可能的发展与应用。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原料生物脱硫机理的不同和联系,以及各种工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边远地区、低含硫油气藏的开采和微生物脱硫能力的提高及其工艺的改善,将促使生物除硫技术在石油和天然气开发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天然气 脱硫工艺 生物脱硫 红串红球菌 硫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海涛博寻新理 心系油田求创新——理论与采油生产结合 助推石油工业发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振岐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86,169,共8页
阐述大庆油田注水开发过程的水驱规律曲线、油井流入动态关系(IPR)曲线、水平井采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特征、提高原油采收率过程的活化集成涌现理论等油藏工程前沿理论与技术,提出用数学归纳法实现水驱规律曲线的迭加性证明、注水... 阐述大庆油田注水开发过程的水驱规律曲线、油井流入动态关系(IPR)曲线、水平井采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特征、提高原油采收率过程的活化集成涌现理论等油藏工程前沿理论与技术,提出用数学归纳法实现水驱规律曲线的迭加性证明、注水开发油藏的IPR方程的推导与应用,裂缝长度不对称及裂缝沿井筒分布不均匀条件下的水平井产能方程、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的压力分布与产能方程的建立,以及激活迁移束缚滞留油的活化集成涌现理论的提出与论述等创新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规律曲线 流入动态关系 水平井采油 非线性渗流 活化集成涌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钻井中钻具失效的支持向量机技术
13
作者 阎铁 王长江 +2 位作者 毕雪亮 陈要辉 刘维凯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2,共3页
针对钻具失效影响因素多,隐蔽性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运用支持向量机技术分析钻具失效的新方法;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技术的钻具失效模型,通过小样本数据优化,利用该模型对现场数据进行了模拟预测实验.实验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关键词 钻井工程 钻具失效 统计学习理论 支持向量机 最优分类面 核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企业内网安全隐患及控制策略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路坤桥 王金和 +1 位作者 邓涛 李红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451-452 478,478,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石油企业内部网络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起到日益重要的支撑作用,这对网络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立一个合格的内网安全系统,保证内部核心数据安全,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新疆油田采油二厂内网建设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石油企业内部网络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起到日益重要的支撑作用,这对网络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立一个合格的内网安全系统,保证内部核心数据安全,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新疆油田采油二厂内网建设和管理为例,分析了内网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从优化完善网络架构、部署安全防护系统、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3个方面提出安全控制策略,为油田企业网络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企业 内网 安全隐患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作用下割理发育煤岩失稳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欧阳勇 谢文敏 +5 位作者 丁吉平 冯福平 王鹤远 杨冬临 马驰 吕海川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1,共8页
煤岩割理裂缝的发育导致其强度较低,钻井过程中钻井液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加井壁失稳的风险。采用室内实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钻井液作用下割理发育煤岩失稳机理:①煤岩黏土矿物主要由不易水化的高岭石组成,无易水... 煤岩割理裂缝的发育导致其强度较低,钻井过程中钻井液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加井壁失稳的风险。采用室内实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钻井液作用下割理发育煤岩失稳机理:①煤岩黏土矿物主要由不易水化的高岭石组成,无易水化的蒙脱石存在且伊蒙混层的占比不高,因此水化膨胀(平均值为0.35%)和滚动分散性能(平均值为89.64%)较弱,煤岩失稳机制以力学作用为主。②垂直交错的面割理和端割理为钻井液侵入煤岩地层提供了流动通道,面割理的尺寸普遍大于端割理,因此,面割理更容易发生钻井液侵入造成井壁失稳。③钻井液侵入割理缝会导致井周地层压力上升,径向应力降低,增加井壁失稳的风险,其中对于高渗透率的面割理和穿过井眼的交叉割理,钻井液侵入更深,产生的井壁失稳风险更加严重。④割理缝的特征也会影响钻井液对煤岩割理的侵入深度。宽度更大、密度更高的割理缝中,钻井液侵入更深,并在井壁附近产生更高的压力,从而提高了井壁失稳的可能性。因此,应根据实际地层割理缝的尺寸大小设计钻井液随钻封堵粒子,且控制钻井液密度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减少钻井液侵入引起井壁失稳情况的发生。研究提供了深入理解钻井液作用下割理发育煤岩失稳机理的新视角,为割理发育煤岩井壁稳定性分析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面割理 端割理 煤岩 失稳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层型陆相页岩油储层压裂裂缝扩展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柴妮娜 李嘉瑞 +3 位作者 张力文 王俊杰 刘亚鹏 朱伦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0,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了一套泥页岩及细粒砂质岩,具有丰富的页岩油资源,勘探开发评估资源量合计达十几亿吨。但页岩油储层可动性差、地层埋深浅,水平段层理、断缝、断层发育,裂缝扩展形态未知,体积压裂改造难度大。针对长7段井下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了一套泥页岩及细粒砂质岩,具有丰富的页岩油资源,勘探开发评估资源量合计达十几亿吨。但页岩油储层可动性差、地层埋深浅,水平段层理、断缝、断层发育,裂缝扩展形态未知,体积压裂改造难度大。针对长7段井下储层获取的全直径致密砂泥岩岩心和页岩岩心,利用水泥包裹岩心方法开展真三轴室内压裂物模实验,获取水力裂缝形态,揭示弱应力场下页岩油储层水力裂缝扩展机理。实验发现,页岩油储层层状结构较密集,岩石颗粒之间胶结性较弱,压裂液容易沿着层理渗滤,在垂向应力与最小水平主应力之差小于2 MPa时,水力裂缝形态多为水平缝,压裂液主要沿层理或水平的天然裂缝渗滤;垂向应力与最小水平主应力之差增加到7 MPa时,会出现垂向穿层缝,形成局部台阶,最后被弱胶结层理面捕获后,沿层理渗滤延展。因此,压裂施工时,优选垂向应力与最小水平主应力差值较大的区域进行施工(井口位于山顶),有利于水力裂缝垂向延展,增加储层的体积压裂效果,提高页岩油产量和增大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型页岩油储层 水力压裂实验 最大水平主应力 水力裂缝形态 天然裂缝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抗盐纳米渗吸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17
作者 石芳 金韦彬 +3 位作者 吴景春 柏明星 张春龙 王浩然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2-508,共7页
以氨基化氧化石墨烯(sj-s)、乙二醛、对氨基苯磺酸钠为原料,通过共价键功能改性合成了一种耐高温抗盐氨基化氧化石墨烯纳米渗吸剂(sj-1),采用FTIR,Raman,TEM,粒径与Zeta电位分析等方法对sj-1进行表征,考察了sj-1的耐温性、抗盐性能、油... 以氨基化氧化石墨烯(sj-s)、乙二醛、对氨基苯磺酸钠为原料,通过共价键功能改性合成了一种耐高温抗盐氨基化氧化石墨烯纳米渗吸剂(sj-1),采用FTIR,Raman,TEM,粒径与Zeta电位分析等方法对sj-1进行表征,考察了sj-1的耐温性、抗盐性能、油水界面张力、稳定性及渗吸剂提高采收率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sj-s上成功接枝了对氨基苯磺酸钠,sj-1在水中具有良好的自分散性,在130℃和16×10^(4)mg/L矿化度环境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岩心渗透率为3.814×10^(-4)μm^(2)时,渗吸采收率最高可达37.9%,自发渗吸采收率效果优于sj-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藏 耐高温 抗盐 稳定性 氧化石墨烯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渗油藏高倍数水驱过程中水相渗透率变化特征
18
作者 马晓丽 毕永斌 +2 位作者 蒋明洁 李丹 顾潇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09,共7页
冀东油田G76断块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注水井注入压力升高,注水难度增加等问题。为了分析注水过程中储层物性的变化规律,开展了基于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的岩心高倍数水驱实验。对目标油藏岩心进行激光粒度测试分析,获得岩心的粒度分布;进行... 冀东油田G76断块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注水井注入压力升高,注水难度增加等问题。为了分析注水过程中储层物性的变化规律,开展了基于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的岩心高倍数水驱实验。对目标油藏岩心进行激光粒度测试分析,获得岩心的粒度分布;进行X射线衍射矿物含量分析,获得不同矿物含量占比;开展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高倍数水驱油实验,分析储层物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岩心5-1和岩心6-1分别为含中砂粉砂质细砂岩和含粉砂中砂质细砂岩,其细砂、细粉砂和黏土矿物含量较多。水相相对渗透率及核磁孔隙度随着注水倍数的增加上升到某一高值后呈下降趋势,核磁T_2谱中随着注水倍数的增加,右侧端点值及中、大孔隙对应的曲线左移,二维图谱中自由水信号强度随着注水倍数的不断增加而增加。注入水由束缚水状态至累计注水倍数为500PV时,束缚水信号不断增加;累计注水倍数为>500~1 000 PV时,岩心5-1的束缚水信号持续增强而岩心6-1的束缚水信号发生减弱。研究认为:注水前期由于黏土矿物发生微弱的水化作用,注水后期因受到水的冲刷,细粉砂粒以及胶结物中的黏土矿物容易脱落运移至喉道处发生堵塞,对孔隙喉道产生一定损害,导致水相渗透率降低。研究成果揭示了中低渗油藏注水井出现注水困难和注水压力增大等问题的原因,对有效降低污染、进一步提升注水开发油藏开发效果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渗油藏 水相渗透率 高倍水驱 在线核磁 黏土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B油田低渗透储层增效压驱效果评价及工艺参数优化
19
作者 刘进祥 李哲 +8 位作者 何欣 卢祥国 陈灿 刘义刚 兰夕堂 张丽平 鞠佳超 洪叙杰 闫坤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4-253,共10页
渤海B油田边部井组具有储层渗透率低和注水压力高等特点,水驱开发效果较差。为提高油田采收率,开展压驱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改善岩石润湿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增效压驱物理模拟和目标井工艺参数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压驱剂质... 渤海B油田边部井组具有储层渗透率低和注水压力高等特点,水驱开发效果较差。为提高油田采收率,开展压驱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改善岩石润湿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增效压驱物理模拟和目标井工艺参数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压驱剂质量分数≥0.2%时,TYT303、UST和GWQY压驱工作液与目标油藏原油间界面张力较低,经质量分数为0.3%的压驱剂浸泡过,ZF-6、SXJ-1和SXJ-2可使接触角降低超过60°,改变岩心润湿性能力较强。物理模拟实验优选出的增效压驱工艺条件为:压驱工作液为0.3%ZF-6、合理段塞尺寸为0.3 PV、闷井时间为48 h,注入轮次3次左右,适当增加裂缝长度和增加注入速度有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推荐目标井组采用“压裂-渗吸-驱油”的增产措施,关键工艺参数为:注入排量5 m^(3)/min,注液量18 000 m^(3),闷井时间1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低渗透储层 压驱剂 增效压驱 渗吸采油 物理模拟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岩心驱油图像识别自动计量方法
20
作者 郭玲玲 胡绍彬 钟会影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8-875,共8页
针对传统试管计量方法应用于低渗透岩心驱油实验时存在的问题,根据驱油时产出的油水在管线中呈油水段塞式流动的特征,提出基于计算机图像识别的低渗透岩心驱油自动计量方法:以等径透明毛细直管作为出口计量管,用摄像机拍摄其不同时刻的... 针对传统试管计量方法应用于低渗透岩心驱油实验时存在的问题,根据驱油时产出的油水在管线中呈油水段塞式流动的特征,提出基于计算机图像识别的低渗透岩心驱油自动计量方法:以等径透明毛细直管作为出口计量管,用摄像机拍摄其不同时刻的图像,按照油水的颜色特征从图像识别出油水段塞的长度,结合计量管的内径计算出相应时段驱出的油水体积。基于此方法进一步提出岩心出口管线“死体积”校正、流体计量滞后于压力记录处理、驱替结束条件判断等自动驱油实验关键环节的解决方案,设计了自动驱油实验装置。对相同条件下的驱油实验分别采用图像识别和传统方法进行计量。结果表明,图像识别计量方法得出的累产油量与实际驱出总油量近似相等,计量结果可靠;得出的驱替特征曲线形态与传统计量方法的曲线形态吻合,并且能更好地呈现驱替初期和末期采收率及含水率等参数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计量 低渗透岩心 图像识别 驱油 油水段塞 自动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