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概率模型与信息熵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
1
作者 刘远红 毋毓斌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43-650,共8页
局部线性嵌入算法采用欧氏距离选择邻域点,这通常会损失数据集本身的非线性特征,造成邻域点选取错误,且仅使用欧氏距离构造权重会导致信息挖掘不充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概率模型与信息熵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Probability informatio... 局部线性嵌入算法采用欧氏距离选择邻域点,这通常会损失数据集本身的非线性特征,造成邻域点选取错误,且仅使用欧氏距离构造权重会导致信息挖掘不充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概率模型与信息熵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Probability information entropy-LLE,PIE-LLE)。首先,为了使邻域点选择更加合理,从数据集的概率分布角度出发,考虑样本点及其邻域的概率分布,为样本点构造符合局部分布的邻域集合。其次,为了充分提取样本的局部结构信息,在权重构造阶段,分别计算样本所属邻域概率以及每个样本的信息熵,融合二者信息重构低维样本。最后,在两个轴承故障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方法故障识别准确度最高达到了100%,高于其他对比算法;在邻域点个数5~15范围内,PIE-LLE算法展现出良好的低维可视化效果;在参数敏感性实验中,该算法可以保持Fisher指标较大,有效提高了算法的分类准确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线性嵌入算法 概率模型 信息熵 特征提取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 Engine的石油工程师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任伟建 张东旭 +1 位作者 邢姝 陶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4期848-850,共3页
以ArcGIS 9.3为开发平台,C#为编程语言,将原来孤立的石油工程师所需的日常工作系统,集成在统一的平台上。通过ArcGIS Engine的二次开发,将GIS功能嵌入到平台中,并利用现有的关系库来管理地理信息,同时增加了辅助分析功能。阐述了系统的... 以ArcGIS 9.3为开发平台,C#为编程语言,将原来孤立的石油工程师所需的日常工作系统,集成在统一的平台上。通过ArcGIS Engine的二次开发,将GIS功能嵌入到平台中,并利用现有的关系库来管理地理信息,同时增加了辅助分析功能。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及各模块的功能设计,详细介绍了系统中油井综合曲线的开发及宏观控制分析等模块的技术关键和实现流程。现场实际应用表明,本系统能够满足石油工程师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下对数据的需求,为分析决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ENGINE C# 油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v8n网络的番茄成熟度实时检测算法 被引量:4
3
作者 任晶秋 万恩晗 +2 位作者 单蜜 张光华 卢为党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382,450,共10页
为应对番茄采摘面临的果农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和人工成本上涨等挑战,解决在复杂果园环境下番茄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成熟度检测精度低和实例分割不准确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8n网络的番茄成熟度实时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在YOLO... 为应对番茄采摘面临的果农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和人工成本上涨等挑战,解决在复杂果园环境下番茄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成熟度检测精度低和实例分割不准确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 v8n网络的番茄成熟度实时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在YOLO v8n网络中引入通道嵌入位置注意力模块和改进大核卷积块注意力模块,能够在浅层网络保留番茄目标位置信息,建立目标区域之间的长距离依赖关系,从而增加YOLO v8n网络对显著番茄特征的关注。然后,在LaboroTomato数据集上进行了对比实验,改进YOLO v8n相较于原YOLO v8n网络,检测和分割的mAP@50和mAP@50-95分别提高0.4、1.4个百分点和0.3、1.2个百分点。最后,实现了改进YOLO v8n网络在低成本、低算力和低功耗的Jetson Nano平台上的轻量化部署,模型内存占用量由满溢减少到2.4 GB,推理速度加倍。该研究可为番茄采摘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下实时、准确检测番茄成熟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成熟度 目标检测 YOLO v8n 注意力模块 轻量化 Jetson Na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NN-GRU神经网络补全测井曲线和可解释性的智能岩性识别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婷婷 王振豪 +2 位作者 赵万春 蔡萌 史晓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针对传统岩性识别方法在处理测井曲线缺失、准确性以及模型可解释性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MSCNN-GRU神经网络补全测井曲线和Optuna超参数优化的XGBoost模型的可解释性的岩性识别方法。首先,针对测井曲线在特定层段丢失或失真的问... 针对传统岩性识别方法在处理测井曲线缺失、准确性以及模型可解释性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MSCNN-GRU神经网络补全测井曲线和Optuna超参数优化的XGBoost模型的可解释性的岩性识别方法。首先,针对测井曲线在特定层段丢失或失真的问题,引入了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SCNN)与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曲线重构方法,为后续的岩性识别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基础;其次,利用小波包自适应阈值方法对数据进行去噪和归一化处理,以减少噪声对岩性识别的影响;然后,采用Optuna框架确定XGBoost算法的超参数,建立了高效的岩性识别模型;最后,利用SHAP可解释性方法对XGBoost模型进行归因分析,揭示了不同特征对于岩性识别的贡献度,提升了模型的可解释性。结果表明,Optuna-XGBoost模型综合岩性识别准确率为79.91%,分别高于支持向量机(SVM)、朴素贝叶斯、随机森林三种神经网络模型24.89%、12.45%、6.33%。基于Optuna-XGBoost模型的SHAP可解释性的岩性识别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识别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 XGBoost 超参数优化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tiny的无人机航拍图像小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光华 李聪发 +1 位作者 李钢硬 卢为党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5-246,共12页
无人机航拍图像目标检测是无人机应用的一项重要技术,针对无人机航拍图像中目标尺度变化大、小尺寸目标分布密集、背景复杂而导致的漏检和误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YOLOv7-tiny带ConvMixer检测头的无人机航拍图像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 无人机航拍图像目标检测是无人机应用的一项重要技术,针对无人机航拍图像中目标尺度变化大、小尺寸目标分布密集、背景复杂而导致的漏检和误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YOLOv7-tiny带ConvMixer检测头的无人机航拍图像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将激活函数LeakyReLU替换为SiLU,弥补LeakyReLU缺少的非线性表达,提升模型训练时的收敛速度与模型泛化能力;其次,为了增强对多尺度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额外设计了小目标检测层,并衍生出一个微小目标检测头,增大了模型感受野,更好地解决目标尺度剧烈变化带来的大尺度方差问题,提升了小目标的检测能力;此外,在预测头部分集成ConvMixer层,ConvMixer中的深度卷积和逐点卷积有助于找到传递给预测头的特征信息中的空间和通道关系,提升对微小目标的处理能力;最后,将YOLOv7-tiny的耦合检测头替换为更高效的解耦头,对定位与分类任务解耦出单独的特征通道,增强对目标的分类和定位能力。为了全面验证每个改进点的有效性,本文从两个方向设计了消融实验,并对比分析了改进算法与其他算法的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Visdrone2021数据集上平均精度均值(mAP)达到40.9%,较基线算法提升了3.7%,模型内存为28.2 MB,检测速度达到35.8帧/s,改进算法综合性能与对比的主流先进算法相比更优。通过检测效果分析可知,本文算法在无人机航拍图像检测上的误检和漏检问题得到较大改善。综上,本文算法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能胜任航拍图像小目标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航拍图像 小目标检测 SiLU ConvMixer 更高效的解耦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的露头区岩石裂缝检测识别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婷婷 王洪涛 +3 位作者 黄志贤 杨明昊 赵万春 郑雄杰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野外露头区岩石裂缝的检测对于裂缝性油气藏的地质勘测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图像处理算法对岩石裂缝检测效果欠佳,经典的深度学习模型检测效率与复杂地质环境的岩石裂缝检测精度较低,因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露头区岩石裂缝检测算法YOLOv7... 野外露头区岩石裂缝的检测对于裂缝性油气藏的地质勘测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图像处理算法对岩石裂缝检测效果欠佳,经典的深度学习模型检测效率与复杂地质环境的岩石裂缝检测精度较低,因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露头区岩石裂缝检测算法YOLOv7-PCN。首先,融入PConv(partial convolution)模块替换主干网络的部分标准卷积,从而降低网络计算量,提高网络检测速度;其次,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coordinate attention,简称CA),增强对裂缝关键边缘与密集分布位置特征的提取能力;最后,边界框回归损失函数使用NWD(normalized Wasserstein distance)度量方式,优化了网络训练的收敛速度,提高了复杂地质环境岩石图像分辨率较低与小目标裂缝的定位检测精度。同时在数据处理方面结合数据增强方法构建了露头区岩石裂缝数据集,提高了网络模型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4种岩石类别(白云岩、灰岩、泥岩和砂岩)的裂缝检测上mAP值(平均精确率的均值)达到82.5%,相比于原YOLOv7算法,提升了7.7%,同时模型参数量减少了29.6%,模型计算量节省了31.2%,模型检测速度提升了39.2%。本研究提出的改进YOLOv7岩石裂缝检测算法,在实现轻量化同时使得复杂环境下的裂缝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为地质岩石裂缝识别与勘测任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检测 YOLOv7 PConv NWD 注意力机制 露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时电价下基于改进蛇算法的混合能源微电网群低碳经济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宏玉 续海宝 +1 位作者 张浪 周刚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40,共9页
在考虑风光不确定性条件下建立一个低碳背景下含电转气的多微网架构分层管理的能量调度模型。上层构建一个混合能源运营商模型,利用改进的蛇算法寻求运营商与微电网群的最优内部电价,在进行功率交换和主网应用分时电价条件下,实现电氢互... 在考虑风光不确定性条件下建立一个低碳背景下含电转气的多微网架构分层管理的能量调度模型。上层构建一个混合能源运营商模型,利用改进的蛇算法寻求运营商与微电网群的最优内部电价,在进行功率交换和主网应用分时电价条件下,实现电氢互转,分别协调与主网和微网群调度;下层利用求解器构建微网群间实现相互协作调度模型,将梯度碳交易机制引入各微电网调度阶段。通过仿真验证,该模型最终通过分时电价以及运营商储能储氢实现对主网削峰填谷的作用,同时在阶梯式碳交易模式下,降低碳排,考虑到环境成本,实现微网群与协同运营商的合作联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管理系统 电力市场 储氢 碳交易 微电网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运行时MMC电容电压纹波抑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伟 赵诗坛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低频运行时,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存在较大的低频电容电压纹波,使输出电压波形畸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高频注入策略。首先针对调制过程中模块电压计算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一定偏差的问题,选... 低频运行时,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存在较大的低频电容电压纹波,使输出电压波形畸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高频注入策略。首先针对调制过程中模块电压计算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一定偏差的问题,选择采用基于实际值的调制方法。接着分析电容电压波动机理,并对高频注入基本原理进行分析,为了在现有高频注入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高频环流幅值,提出方波和梯形波相结合的高频注入方法。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对所提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实现低频电压纹波抑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高频环流和桥臂电流幅值,减小系统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低频运行 调制方法 高频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管道泄漏孔径识别研究
9
作者 刘伟 孙雨 +5 位作者 姜春雷 刘海旭 李鹏宇 刘源 单祝鹏 王秀芳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18-1726,共9页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是检测小泄漏的有效方法。然而,检测方法涉及复杂的数据处理,导致手动处理数据花费大量时间。提出了一种将微纳光纤传感器和一种改进的Transformer模型相结合,实现管道泄漏不同工况的自动化检测的方...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是检测小泄漏的有效方法。然而,检测方法涉及复杂的数据处理,导致手动处理数据花费大量时间。提出了一种将微纳光纤传感器和一种改进的Transformer模型相结合,实现管道泄漏不同工况的自动化检测的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马赫-曾德尔结构的微纳光纤传感器,采集获取到包含不同特征信息的管道泄漏数据,然后将其输入到改进后的Transformer模型,实现对不同泄漏孔径的自动、高效、准确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对0.1 mm、0.4 mm、1 mm、2 mm、4 mm、6 mm等6种类型的孔径进行分类和识别,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6%以上,平均识别时间为0.14 s,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信息与控制工程 管道泄漏检测 光纤传感 神经网络 孔径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裂信号和数据增强的脆性智能预测方法
10
作者 王婷婷 杜学童 +2 位作者 赵万春 蔡萌 史晓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4-1027,共14页
储层脆性的精确预测对地下岩土工程灾害预警和油气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岩石受压破裂时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提出一种脆性智能预测方法。实验制备4类尺寸相同但脆性不同的岩石进行室内单轴岩石压裂,将采集到的破裂信号经预处理后制作样... 储层脆性的精确预测对地下岩土工程灾害预警和油气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岩石受压破裂时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提出一种脆性智能预测方法。实验制备4类尺寸相同但脆性不同的岩石进行室内单轴岩石压裂,将采集到的破裂信号经预处理后制作样本数据集。针对训练数据不足和传统数据增强方法的局限性等问题,在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DCGAN)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一种基于谱归一化的深度卷积注意力生成对抗网络(CS-DCGAN)模型,输出高质量样本时频图像,丰富原始样本数据集,作为残差网络的输入;对图像的有效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学习、迭代训练以建立脆性智能预测模型,通过不断调整模型的超参数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最后进行多指标评估。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DCGAN,CS-DCGAN生成的样本质量较高,FID(Frechet inception distance)最小值为67.96,能够缓解过拟合等问题,提高了残差网络的性能,对不同脆性的平均识别准确率最高可达94.95%,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脆性 声发射信号 生成对抗网络 残差网络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空洞卷积的甲烷浓度实时检测装置设计
11
作者 阚玲玲 叶炀 +1 位作者 苗凯 梁洪卫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197,共7页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需要人工筛选二次谐波后拟合数据,且人为因素会影响拟合曲线的预测结果,因此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空洞卷积的甲烷浓度检测装置。首先,利用一维空洞卷积提取二次谐波信号特征;其次,利用反残差模块提高模型收...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需要人工筛选二次谐波后拟合数据,且人为因素会影响拟合曲线的预测结果,因此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空洞卷积的甲烷浓度检测装置。首先,利用一维空洞卷积提取二次谐波信号特征;其次,利用反残差模块提高模型收敛速度,减少训练时间;再次,加入宽卷积核感受野模块,在保证检测准确率的前提下扩大感受野,减少模型参数;最后,将模型部署在Jetson Nano上实时检测甲烷浓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准确率为99.89%,模型参数为12768个。与其他模型相比,该模型检测精度高、参数量少、实时性强,适用于实验室甲烷浓度实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 JetsonNano 深度学习 轻量化 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自驱动下的有源配电网协同优化调度策略
12
作者 闫丽梅 解山岳 汤奕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103,共13页
电力系统在时间维度上具有动态性与不确定性,导致配电网在不同状态下的调度重点各有差异,需要针对不同场景的具体需求进行优化调整。为此提出基于目标自驱动下的有源配电网协同优化调度策略,通过动态调整调度目标,充分利用分布式能源与... 电力系统在时间维度上具有动态性与不确定性,导致配电网在不同状态下的调度重点各有差异,需要针对不同场景的具体需求进行优化调整。为此提出基于目标自驱动下的有源配电网协同优化调度策略,通过动态调整调度目标,充分利用分布式能源与柔性负荷之间的协同关系从而有效协调配电网中多元化可控资源参与调度。首先,基于电网运行特征构建动态目标;其次,构建多类型柔性负荷与各类分布式资源模型并建立基于二阶锥松弛的配电网潮流模型;最后,建立目标优先级动态调整的有源配电网调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追踪电网运行状态的变化,满足不同时段调度需求并维持系统优化目标间的动态平衡;此外对多类型柔性负荷参与调度的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二阶锥松弛 目标自驱动 优化调度 柔性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ConvNeXt V2的岩石薄片岩性识别方法
13
作者 王婷婷 蒋静怡 +2 位作者 赵万春 秦依凡 李廷礼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2-301,共10页
在油气勘探领域,通过岩石微观结构可知油气资源的赋存状态,其精度和效率的提高依赖于有效的岩性识别方法。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ConvNeXt V2的岩石薄片岩性识别方法。首先,以ConvNeXt V2-T为核心特征提取网络,嵌入全局注意力机制,提升对... 在油气勘探领域,通过岩石微观结构可知油气资源的赋存状态,其精度和效率的提高依赖于有效的岩性识别方法。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ConvNeXt V2的岩石薄片岩性识别方法。首先,以ConvNeXt V2-T为核心特征提取网络,嵌入全局注意力机制,提升对全局特征的感知能力;然后,设计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可以在不同尺度上对特征图进行有效融合;最后,使用Lion优化器代替原本的AdamW优化器以改进模型优化器,从而使速度更快、能够取得更好的泛化性能且更省内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特异度及F1值平均值分别为96.1%、95.5%、96.2%、99.1%、95.8%;改进后的算法收敛速度更快,准确性更高,可以实现岩石薄片图像的精准分类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识别 ConvNeXt V2 全局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特征融合 Lion优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损失函数的低信噪比微地震信号去噪方法
14
作者 高宏宇 宋雪岩 +1 位作者 张译文 郝枫桦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2-532,共11页
检波器采集的实际微地震数据所包含的噪声类型复杂,数据的信噪比极低,传统的去噪方法无法清晰识别有效信号和噪声。为此,提出了一种优化损失函数约束的融合残差注意力的深度卷积自编码网络(RADNet)去噪方法。该方法使用深度卷积自编码... 检波器采集的实际微地震数据所包含的噪声类型复杂,数据的信噪比极低,传统的去噪方法无法清晰识别有效信号和噪声。为此,提出了一种优化损失函数约束的融合残差注意力的深度卷积自编码网络(RADNet)去噪方法。该方法使用深度卷积自编码结构对含噪数据进行局部特征提取并融合全局特征,利用注意力机制对不同特征进行权重分配,同时引入优化后的损失函数指导网络训练,最后基于残差网络构建去噪后的有效信号。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分别将RADNet方法应用于仿真和实际微地震数据处理,并与现有的去噪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RADNet去噪方法相较于基准的去噪卷积神经网络(DnCNN)和深度卷积自编码网络峰值信噪比(PSNR)分别提升了2.783 dB和8.099 dB,结构相似度(SSIM)分别提升了0.031和0.065。此外,与同类方法相比,提出的RADNet去噪方法均方误差(MSE)更低,并且能够更好地保留微地震数据中的有效信号及同相轴波形纹理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微地震 随机噪声 低信噪比 损失函数 深度卷积自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球面投影局部线性嵌入的抽油机故障诊断
15
作者 殷海双 马佳伟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4-179,共6页
当前流形学习在故障诊断应用中,通常认为数据集由高维空间中的流形构成。对于未知结构的流形,直接采用欧氏距离来衡量数据相似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球面投影的角度局部线性嵌入算法(spherical projection angular lo... 当前流形学习在故障诊断应用中,通常认为数据集由高维空间中的流形构成。对于未知结构的流形,直接采用欧氏距离来衡量数据相似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球面投影的角度局部线性嵌入算法(spherical projection angular locally linear embedding,SALLE)。该算法旨在重构未知流形,并挖掘已知流形中的局部结构信息。首先,为了保留整体结构信息,我们求取代表全局平均信息的中心点;其次,以该中心点为球心,将原始流形重构为一个半径为R的球面流形;然后,对具有已知结构的球面流形进行局部切向量计算,从而实现局部线性嵌入降维;最后,我们将该算法应用于某油田抽油机数据集和凯斯西储大学轴承数据集,以验证其在故障诊断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形结构 球面投影 局部线性嵌入 切向量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注意力机制的时空网络设计及孔隙度可靠性预测
16
作者 李艳辉 陶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5-563,共9页
孔隙度是评价储层和计算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传统取芯方法获取孔隙度成本较高,基于回归分析和统计学模型预测的孔隙度误差较大。为此,构建一种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和注意力机制的储层孔隙度预测模... 孔隙度是评价储层和计算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传统取芯方法获取孔隙度成本较高,基于回归分析和统计学模型预测的孔隙度误差较大。为此,构建一种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和注意力机制的储层孔隙度预测模型,并利用实际的测井数据验证其性能。首先通过CNN和BiLSTM捕获测井数据的复杂非线性时空关系;然后嵌入卷积自注意力机制,通过因果卷积产生查询和键,使局部信息更好地融入注意力机制中,相比传统自注意力机制,避免了异常数据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最后采用蒙特卡洛dropout的方法量化模型的不确定性,提供储层孔隙度预测的置信区间,进一步评估预测的可信度。多个模型对比实验表明,所提方法预测储层孔隙度的准确度较高;通过两口不同特性井的实验揭示,该方法泛化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孔隙度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不确定性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O和分数阶滑模的四旋翼无人机轨迹跟踪
17
作者 邵克勇 栗铭雪 +1 位作者 刘家鑫 王炳淇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2-107,共6页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系统强耦合、非线性导致期望轨迹难以精准跟踪的问题,设计一种结合改进的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和分数阶积分滑模的控制器。采用滑模控制法设计姿态内环和位置外环控制器,选取控制器输出和跟踪...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系统强耦合、非线性导致期望轨迹难以精准跟踪的问题,设计一种结合改进的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和分数阶积分滑模的控制器。采用滑模控制法设计姿态内环和位置外环控制器,选取控制器输出和跟踪误差的函数作为优化目标函数;为改善系统中高频抖振问题,引入分数阶指数趋近律来提高控制效果,并给出了系统能够有限时间稳定的充分条件;针对滑模参数和误差系数难整定问题,采用PSO算法优化了滑模参数,加快了收敛速度。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较好地满足四旋翼轨迹跟踪控制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四旋翼无人机 轨迹跟踪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收缩自编码器和局部保持投影的机械故障特征提取 被引量:1
18
作者 郝宇星 刘庆强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3,137,共11页
局部保持投影算法的性能主要依赖于构造的最近邻图,而构造最近邻图时容易受到原始数据冗余信息的干扰,以及没有良好的依据选择合适的热核参数带来的影响,导致不能充分挖掘高维数据的局部结构信息,在低维嵌入过程中也易对噪声和异常值较... 局部保持投影算法的性能主要依赖于构造的最近邻图,而构造最近邻图时容易受到原始数据冗余信息的干扰,以及没有良好的依据选择合适的热核参数带来的影响,导致不能充分挖掘高维数据的局部结构信息,在低维嵌入过程中也易对噪声和异常值较为敏感,影响其在故障诊断应用中的特征提取能力。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收缩自编码器和流形排序的局部保持投影算法(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 algorithm based on Contractive Auto-Encoder and Manifold Ranking,CAE-MRLPP),并用于机械设备故障诊断。首先,将样本标签信息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结合,预调整样本间距;其次,引入流形排序思想,根据样本点与邻域点在彼此邻域集中的排序位置信息以及二者的互邻个数信息来构造权重;最后,将收缩自编码器与基于流形排序的局部保持投影相融合,通过梯度下降法迭代优化求解出最优的投影矩阵,进而得到故障数据的低维表示。分别在滚动轴承数据集和抽油机数据集上进行了多项验证,故障识别准确度均在98%以上,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特征提取能力,能够有效提高故障识别准确度,同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保持投影 特征提取 故障诊断 收缩自编码器 抽油机 滚动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U-Net的微地震事件识别方法
19
作者 董春峰 张岩 +1 位作者 刘小秋 董宏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0-986,共17页
微地震事件识别是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数据处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微地震事件识别方法在有效事件特征提取和抗噪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无法满足后续微地震震源定位、反演等工作的要求。本文提出基于改进U-Net的微地震事件... 微地震事件识别是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数据处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微地震事件识别方法在有效事件特征提取和抗噪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无法满足后续微地震震源定位、反演等工作的要求。本文提出基于改进U-Net的微地震事件识别方法,该方法在U-Net下采样过程中引入残差收缩模块,通过残差块实现网络结构的跨层连接以减少模型训练时特征信息的损失,结合软阈值收缩技术削弱微地震数据中噪声特征的干扰,增强模型的抗噪能力;在上采样过程中引入注意力门机制,通过门控信号对提取到的微地震数据特征向量进行加权,使模型重点关注数据中含有微地震事件的区域,提高模型有效特征的提取能力与识别精度。合成和实际微地震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充分提取有效微地震事件特征,相比于传统卷积神经网和残差网络能更准确地识别出微地震事件,测试集准确率分别提高6.28%、3.70%,尤其对能量弱的微地震信号的识别精度高于同类网络模型,并具有较好的抗噪与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事件识别 U-Net 残差收缩模块 注意力门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xt工程教育理念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梁洪卫 陈雪松 +2 位作者 高丙坤 王秀芳 阚玲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5-178,共4页
从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着手,借鉴next工程教育理念,提出了崭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进方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校企协作计划。从直观、交互、生动三个方面着手,提出崭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出"平台+模块"化... 从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着手,借鉴next工程教育理念,提出了崭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进方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校企协作计划。从直观、交互、生动三个方面着手,提出崭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出"平台+模块"化实验平台建设,并提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针对绝大多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新的思路;并提出三加一的校企合作模式。本文提出的教改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意识、创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和推广价值,凸显了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优势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工程教育 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