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钎焊时间对钛/铝基复合材料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志鹏 闫久春 +1 位作者 毕凤琴 张旭昀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61,共4页
采用Zn-Al钎料实现了TC4钛合金和55%SiCp/Al复合材料的非真空刮涂钎焊。借助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测试手段,分析了接头的显微组织结构。借助电子万能试验机对接头的剪切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接头中复合材料侧界面氧化膜完全消失;... 采用Zn-Al钎料实现了TC4钛合金和55%SiCp/Al复合材料的非真空刮涂钎焊。借助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测试手段,分析了接头的显微组织结构。借助电子万能试验机对接头的剪切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接头中复合材料侧界面氧化膜完全消失;当焊接保温时间为5 min,复合材料中的SiC颗粒向钎缝中少量迁移;当焊接保温时间为20 min,复合材料中两种尺寸为10、50μm的SiC颗粒大量向钎缝中迁移;在钛合金侧表面只生成了一种金属间化合物TiAl3相,平均厚为2~10μm;剪切强度测试时试样接头均断裂于钎缝中,最高剪切强度可达16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铝基复合材料 钎焊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空化驱动石英玻璃表面液态Ga铺展机制研究
2
作者 马志鹏 张妍 +2 位作者 张茗瑄 于心泷 周佳楠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9-63,共5页
在不同超声振幅下进行液态Ga在石英玻璃表面的铺展实验,采用CCD摄影记录仪观察并记录其过程。发现随着超声波振幅的增大,液态Ga的铺展速度和最大铺展面积均增大,并伴有雾化现象。采用Matlab软件求解液态Ga内空化泡壁的运动方程,对空化... 在不同超声振幅下进行液态Ga在石英玻璃表面的铺展实验,采用CCD摄影记录仪观察并记录其过程。发现随着超声波振幅的增大,液态Ga的铺展速度和最大铺展面积均增大,并伴有雾化现象。采用Matlab软件求解液态Ga内空化泡壁的运动方程,对空化泡的成长与破裂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空化泡初始半径增大,空化阈值下降,液态Ga的表面张力降低,空化效应容易发生。超声波振幅和空化泡的初始半径的增大均会促进在液态Ga中产生空化效应,从而去除液态Ga表面的氧化膜,促进其铺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Ga 超声 空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和Cu添加对13Cr不锈钢组织和抗CO_2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旭昀 高明浩 +2 位作者 徐子怡 王勇 毕凤琴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6-41,49,共7页
采用正交实验法,通过等离子电弧炉制备添加不同含量Ni,Mo和Cu元素的13Cr不锈钢,研究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以及饱和CO2油田采出液中的腐蚀电化学和高温高压浸泡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合金组织主要为马氏体和铁素体,随Ni,Mo和Cu含量不... 采用正交实验法,通过等离子电弧炉制备添加不同含量Ni,Mo和Cu元素的13Cr不锈钢,研究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以及饱和CO2油田采出液中的腐蚀电化学和高温高压浸泡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合金组织主要为马氏体和铁素体,随Ni,Mo和Cu含量不同而变化;Ni4Mo1.2Cu1.4合金中马氏体含量较高,硬度达到296.48HV1.0;所有合金均呈现出明显钝化特征,Ni4Mo1.2Cu1.4合金具有最低的维钝电流密度2.99×10-6A.cm-2和最高的点蚀电位0.35V(SCE),钝化稳定性最高;制备合金在高温高压下的浸泡腐蚀速率为0.041~0.053mm/a,低于0.076mm/a;Ni,Mo和Cu元素加入提高了合金的自腐蚀电位,降低了腐蚀倾向,其中Cu对于改善合金耐蚀性能作用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化 13Cr 组织 二氧化碳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蚀缺陷管道剩余强度ANSYS有限元模拟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勇 李洋 +3 位作者 孙世斌 张旭昀 徐子怡 毕凤琴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16,共5页
以管道实测腐蚀缺陷为依据,用ANSYS有限元法计算含长方形、椭圆形和组合形腐蚀缺陷管道的应力、应变状态,根据第三强度失效准则确定腐蚀管道剩余强度,并结合室内管道承压实验进行了结果验证。结果表明:多个腐蚀缺陷间距对于最大等效应... 以管道实测腐蚀缺陷为依据,用ANSYS有限元法计算含长方形、椭圆形和组合形腐蚀缺陷管道的应力、应变状态,根据第三强度失效准则确定腐蚀管道剩余强度,并结合室内管道承压实验进行了结果验证。结果表明:多个腐蚀缺陷间距对于最大等效应力存在临界值,当双点长方形腐蚀缺陷间距小于60 mm时存在干涉,其最大等效应力高于含单个缺陷管道;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模方法可靠,可以模拟含复杂腐蚀缺陷形状管道的受力状态;模拟结果与室内管道承压实验有较好的吻合度,相同条件下最大偏差小于8.6%。ANSYS有限元分析对于含复杂腐蚀缺陷管道模拟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缺陷 双点腐蚀 剩余强度 ANSYS 承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10钢在含Cl-介质中的冲刷与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旭昀 朱闯 +3 位作者 孙丽丽 李强 王勇 毕凤琴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旋转圆盘装置并辅以电化学工作站测试P110钢在含Cl-溶液中的冲刷腐蚀行为。研究不同流速、不同含砂量对P110钢冲刷腐蚀质量损失速率和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冲刷腐蚀后试样表面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 采用旋转圆盘装置并辅以电化学工作站测试P110钢在含Cl-溶液中的冲刷腐蚀行为。研究不同流速、不同含砂量对P110钢冲刷腐蚀质量损失速率和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冲刷腐蚀后试样表面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P110钢在含Cl-溶液中的冲刷腐蚀形貌为典型的颗粒切削痕迹,并伴有少量腐蚀坑,冲刷腐蚀机理为机械和腐蚀相互协同作用;冲刷腐蚀过程存在一临界流速,当流速较低时主要体现为腐蚀作用,当流速超过4 m/s时材料冲刷腐蚀质量损失速率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机械作用;含砂量对P110钢冲刷腐蚀起着重要影响,随含砂量增大,砂粒的机械冲刷作用增加导致冲刷腐蚀过程加剧,但过多的砂含量会形成"屏蔽作用"降低冲刷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10钢 冲刷腐蚀 质量损失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溶液组分对P110钢腐蚀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旭昀 苏毅 +2 位作者 刘长利 王勇 毕凤琴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26,共5页
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P110油管钢在强碱(NaOH)三元复合驱(ASP)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研究ASP中不同组分、不同含量对P110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对P110钢在ASP溶液中静态浸泡后的腐蚀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P110油管钢在强碱(NaOH)三元复合驱(ASP)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研究ASP中不同组分、不同含量对P110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对P110钢在ASP溶液中静态浸泡后的腐蚀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P110钢在ASP、AS、A、AP溶液中,腐蚀速率依次增大。在实验浓度内,P110钢在强碱ASP溶液中钢表面形成保护性良好的钝化膜,耐蚀性随碱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加入表面活性剂起到抑制P110钢腐蚀的作用,且抑制作用随加入量增加而增强。加入聚丙烯酰胺后,耐蚀性随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经80℃在ASP溶液中静态浸泡20 d后,P110钢主要发生均匀腐蚀,腐蚀产物主要为Fe(OH)3、FeCO3、Fe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10钢 三元复合驱 腐蚀 电化学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输油管道腐蚀及防腐层失效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梁亚宁 孟庆武 毕凤琴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2期8038-8041,共4页
对"庆-哈"输油管线管体进行腐蚀漏磁检测,管线腐蚀属于氧去极化腐蚀,主要形式为局部腐蚀。测试了管线经过地段土壤的土壤电阻率和管地电位等,土壤属于强腐蚀类。管线焊口部位的裂纹、残余应力及管道在穿、跨越附近侧下方土壤... 对"庆-哈"输油管线管体进行腐蚀漏磁检测,管线腐蚀属于氧去极化腐蚀,主要形式为局部腐蚀。测试了管线经过地段土壤的土壤电阻率和管地电位等,土壤属于强腐蚀类。管线焊口部位的裂纹、残余应力及管道在穿、跨越附近侧下方土壤的氧浓差电池是引起穿孔的主要部位,而防腐层破损加上杂散电流作用是引起防腐层开裂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腐蚀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FC中YSZ与金属的钎焊封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于心泷 马志鹏 +2 位作者 张妍 夏杨嘉雯 张茗瑄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0-126,共7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新型的高温电化学装置,封接问题是制约固体氧化物燃料发展的主要技术难点之一。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YSZ陶瓷和金属连接体可通过钎焊封接,防止电池产生泄漏。本文描述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YSZ陶瓷与金...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新型的高温电化学装置,封接问题是制约固体氧化物燃料发展的主要技术难点之一。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YSZ陶瓷和金属连接体可通过钎焊封接,防止电池产生泄漏。本文描述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YSZ陶瓷与金属连接体的钎焊封接技术,阐述了活性金属钎焊和空气反应钎焊实现YSZ陶瓷与金属材料连接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YSZ陶瓷与金属材料的钎焊封接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钎焊 YSZ陶瓷 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钢和P110钢CO_2腐蚀静态及动态缓蚀性能研究
9
作者 王勇 李洋 +3 位作者 孙世斌 张旭昀 徐子怡 毕凤琴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8,共5页
借助高温高压腐蚀反应釜,测试了咪唑啉和有机胺类缓蚀剂在饱和CO2油田采出液对20和P110钢的静态和动态缓蚀行为,并对表面腐蚀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钢静态电化学行为呈现活性溶解而P110钢发生钝化,缓蚀剂加入后均降低了腐蚀电流。... 借助高温高压腐蚀反应釜,测试了咪唑啉和有机胺类缓蚀剂在饱和CO2油田采出液对20和P110钢的静态和动态缓蚀行为,并对表面腐蚀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钢静态电化学行为呈现活性溶解而P110钢发生钝化,缓蚀剂加入后均降低了腐蚀电流。缓蚀剂浓度是影响20和P110钢动态缓蚀行为的显著因素,材料表面均匀致密的产物膜层直接影响其缓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腐蚀 缓蚀剂 电化学 动态 20 P1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铝异种合金电弧熔钎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断裂行为 被引量:13
10
作者 马志鹏 于心泷 孟庆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67-3076,共10页
采用Al-Si共晶钎料对TC4钛合金与2A12铝合金异种合金进行钨极氩弧焊接,研究焊接电流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焊接电流为110~120 A时,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最高可达158 MPa,此时焊接接头上部断裂在焊缝中,下部断... 采用Al-Si共晶钎料对TC4钛合金与2A12铝合金异种合金进行钨极氩弧焊接,研究焊接电流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焊接电流为110~120 A时,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最高可达158 MPa,此时焊接接头上部断裂在焊缝中,下部断裂在钛合金与焊缝的界面上。焊缝组织主要由α(A1)基体和在晶界析出的A1-Si共晶相组成,而钛合金与液态钎料在接头界面上部化学反应形成3种不同形态的Ti Al3金属间化合物,而在接头界面下部只形成针状的τ1金属间化合物。当焊接电流达到并超过140 A时,接头界面化合物厚度显著增至300μm左右,导致抗拉强度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铝异种合金 钨极氩弧焊 界面组织 断裂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太阳能供热技术对比研究
11
作者 杨忠国 王兆宇 葛冠男 《南方农业》 2015年第18期119-120,共2页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大,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生活用能不断增加,能源商品化特征显著,对农村住宅太阳能供热技术的研究有助于利用我国寒冷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基于此,选用平板集热器,在TRNSYS平台下,以...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大,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生活用能不断增加,能源商品化特征显著,对农村住宅太阳能供热技术的研究有助于利用我国寒冷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基于此,选用平板集热器,在TRNSYS平台下,以太阳能蓄热和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对两种形式下无太阳能对住宅的供暖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我国寒冷农村地区更适宜推广利用太阳能集热蓄热系统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供热 太阳能蓄热 空气源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钎焊用锌基合金钎料的制备及钎焊接头的组织和抗剪强度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志鹏 闫久春 +1 位作者 张旭昀 郭光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5-89,共5页
采用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制备了锌基合金钎料,并以纯铝为母材进行润湿试验,并采用该钎料分别对2A12铝合金、55%SiCp/Al复合材料进行钎焊,分析了合金钎料的显微组织、成分、熔化温度范围,并对合金钎料及钎焊接头的拉剪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 采用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制备了锌基合金钎料,并以纯铝为母材进行润湿试验,并采用该钎料分别对2A12铝合金、55%SiCp/Al复合材料进行钎焊,分析了合金钎料的显微组织、成分、熔化温度范围,并对合金钎料及钎焊接头的拉剪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自制锌基合金钎料主要由α-Al固溶体、η-Zn固溶体和共晶组织组成,熔化温度区间为361~398℃;锌基合金钎料在纯铝上具有较好的润湿性;使用锌基合金钎料钎焊铝合金,其钎缝组织为η-Zn相、细小的共晶组织、树枝状及块状的α-Al相;钎焊55%SiCp/Al复合材料,其钎缝组织由铝的共析组织、η-Zn相、条纹状共晶组织及细小的共晶组织组成;钎料、2A12铝合金钎焊接头以及55%SiCp/Al复合材料钎焊接头的抗剪强度分别为237,127,10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基钎料 钎焊 铝合金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与铝合金异种金属焊接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志鹏 张旭昀 郭光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8-133,共6页
随着异种金属复合构件的应用日益广泛,钛与铝的焊接连接方法在工程应用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综述了熔化焊、固相焊及钎焊3个方面对国内外钛合金与铝合金的焊接研究现状。钛合金与铝合金能够实现良好的冶金连接,但在钛侧界面会生成金属间... 随着异种金属复合构件的应用日益广泛,钛与铝的焊接连接方法在工程应用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综述了熔化焊、固相焊及钎焊3个方面对国内外钛合金与铝合金的焊接研究现状。钛合金与铝合金能够实现良好的冶金连接,但在钛侧界面会生成金属间化合物。由于母材中的元素不同、焊接工艺不同,接头界面的化合物生长机制会有很大的差别。不同的化合物会导致接头出现不同的力学性能。通过分析金属间化合物与力学性能的关系,进一步展望了钛合金与铝合金焊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铝合金 焊接 异种金属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陶瓷与Zn界面结合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志鹏 夏杨嘉雯 +3 位作者 李昊宣 张茗瑄 许志武 于心泷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7-52,共6页
低温焊接SiC陶瓷是金属/陶瓷连接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而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相对匮乏,同时,通过实验手段难以描述金属/陶瓷界面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低温Zn基钎料与SiC陶瓷的界面结合方式,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Zn(0001)和... 低温焊接SiC陶瓷是金属/陶瓷连接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而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相对匮乏,同时,通过实验手段难以描述金属/陶瓷界面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低温Zn基钎料与SiC陶瓷的界面结合方式,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Zn(0001)和SiC(0001)的表面能,6种不同堆垛方式的Zn(0001)/SiC(0001)界面模型的分离功,并分析了其中最稳定两种模型的电荷密度图、电荷密度差分图和Mulliken布局。结果表明:Zn/SiC界面只形成了Zn-Si离子键,Si终端孔穴型界面的Zn-Si键结合强度高于C终端孔穴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陶瓷 纯Zn钎料 界面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作用下SiC陶瓷表面振动强度分布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志鹏 张茗瑄 +2 位作者 于海洋 许志武 闫久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0015-20021,共7页
采用ANSYS有限元模拟软件进行超声作用下SiC陶瓷的瞬态分析及谐响应分析。利用激光测振仪对超声作用下SiC陶瓷表面的振动强度和振动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加超声后SiC陶瓷表面的超声振动沿超声工具头向四周扩散,SiC陶瓷表面的振... 采用ANSYS有限元模拟软件进行超声作用下SiC陶瓷的瞬态分析及谐响应分析。利用激光测振仪对超声作用下SiC陶瓷表面的振动强度和振动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加超声后SiC陶瓷表面的超声振动沿超声工具头向四周扩散,SiC陶瓷表面的振动强度分布迅速变化,振动首先到达距工具头较近的三个边界,随后到达较远的边界,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SiC陶瓷表面的振动达到谐响应稳定状态。随着超声振幅的增加,SiC陶瓷表面的振动强度增加,当超声振幅为4μm时在一周期内SiC陶瓷表面振动强度幅值可达18.6μm,当超声振幅为8μm时振动强度幅值为36.6μm。施加超声后,SiC陶瓷表面振动强度在水平中心线上,沿超声工具头向右边界逐渐增大,并沿水平中心线向两边界逐渐增大;在超声的作用下,SiC陶瓷表面超声工具头圆心位置处的振动为正弦波动,沿远离工具头的方向,振动不再是正弦分布,但也呈现出正弦波动的部分特性。研究超声作用下SiC陶瓷表面的振动分布特性及传播规律,有助于掌握超声波辅助钎焊SiC陶瓷的连接方法与机理,使得超声波技术在SiC陶瓷钎焊工业中的应用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SIC陶瓷 振动强度 钎料铺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CrMo4套管钢在三元复合驱溶液的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秦开明 张再良 +1 位作者 张成果 毕凤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881-5883,5887,共4页
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P110级套管钢(26CrMo4)在三元复合驱(ASP)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研究了ASP中各主要成分、浓度和温度对26CrMo4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对静态浸泡腐蚀后的试件表面进行了测试分析。结... 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P110级套管钢(26CrMo4)在三元复合驱(ASP)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研究了ASP中各主要成分、浓度和温度对26CrMo4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对静态浸泡腐蚀后的试件表面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26CrMo4钢在ASP、AS、A、AP溶液中,腐蚀速率依次增大。随ASP浓度增加,腐蚀电位增大,腐蚀电流密度减小,腐蚀速率也随之减小。无论对于强碱或弱碱ASP溶液,随着温度增加,26CrMo4钢的腐蚀电流密度增加,腐蚀速率加快。经80℃静态浸泡192 h后,26CrMo4钢主要发生均匀腐蚀,腐蚀产物主要为Fe(OH)3、FeCO3、Fe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6CrMo4 P110钢 三元复合驱 腐蚀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Sn与4H-SiC界面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志鹏 李昊宣 +1 位作者 张茗瑄 许志武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20,共4页
为研究金属钎料与SiC陶瓷的界面结合方式,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Sn(001)/4H-SiC(0001)界面进行几何优化,得到优化后界面体系的结构,从分离功表征结合强度以及电子结构布居分析的角度解释界面结合本质和键合方式。结... 为研究金属钎料与SiC陶瓷的界面结合方式,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Sn(001)/4H-SiC(0001)界面进行几何优化,得到优化后界面体系的结构,从分离功表征结合强度以及电子结构布居分析的角度解释界面结合本质和键合方式。结果表明:SiC陶瓷中C封端界面的分离功高于Si封端界面的分离功,Sn原子与C原子间形成的离子共价键在界面结合的成键中占有主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陶瓷 Sn基钎料 界面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振幅对石英玻璃表面钎料铺展行为的影响
18
作者 马志鹏 于海洋 +3 位作者 许志武 袁月 崔巍 闫久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2-781,共10页
研究不同振幅超声作用下Sn-9Zn共晶钎料液滴在石英玻璃表面动态铺展行为,并利用ANSYS ICEM CFD软件构建石英玻璃/钎料液滴二维流-固耦合的网格模型,在Fluent的2D求解器中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振幅的超声对钎料液滴内部压力变化的影响... 研究不同振幅超声作用下Sn-9Zn共晶钎料液滴在石英玻璃表面动态铺展行为,并利用ANSYS ICEM CFD软件构建石英玻璃/钎料液滴二维流-固耦合的网格模型,在Fluent的2D求解器中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振幅的超声对钎料液滴内部压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超声振幅为4μm时,钎料液滴最终铺展面积为0.193 cm^2;随超声振幅增加,最终铺展面积增大,超声振幅为6μm和8μm时,钎料液滴最终铺展面积分别为0.242 cm^2和0.395 cm^2。超声振幅一定时,随时间延长,钎料液滴铺展速率逐渐降低;随超声振幅增加,同一时刻钎料液滴铺展速率增大。未施加超声时钎料液滴内各位置压力均为正压,且压力值小于400 Pa,而施加超声后钎料液滴内部压力产生周期性正负交替变化,且随超声振幅增加,钎料液滴内部压力绝对值显著增加。当超声振幅为4μm时,钎料液滴内部压力绝对值最大约为700 kPa;超声振幅为8μm时,钎料液滴内部压力绝对值最大可达1400 kPa。钎料液滴上各点均存在类正弦变化压力,其声压偏移量沿液滴顶部向下逐渐增大,在下边缘位置处达到最大。由于钎料液滴受类正弦变化且偏移量不同的压力,液滴沿偏移量梯度方向流动,从而导致钎料液滴发生铺展,最终钎料液滴外观形态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石英玻璃 钎料液滴 铺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与铝钨极氩弧熔钎焊接头界面组织分析
19
作者 马志鹏 闫久春 +1 位作者 李淑华 赵晓京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72-174,177,共4页
采用药芯Al-Si共晶钎料实现钛合金/铝合金钨极氩弧熔钎焊连接,获得具有熔焊与钎焊双重性质成形良好的对接接头,运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接头的微观组织及成分。结果表明:铝合金局部熔化,与液态Al-Si钎料混合后凝固形成焊缝,焊缝组织... 采用药芯Al-Si共晶钎料实现钛合金/铝合金钨极氩弧熔钎焊连接,获得具有熔焊与钎焊双重性质成形良好的对接接头,运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接头的微观组织及成分。结果表明:铝合金局部熔化,与液态Al-Si钎料混合后凝固形成焊缝,焊缝组织主要由α-A1基体和在晶界析出的A1-Si共晶相组成;而高熔点的钛合金不发生熔化,与液态钎料相互反应形成金属间化合物。钛合金/焊缝界面上部金属间化合物较厚,平均厚度约为10μm,反应层包括两种化合物,即靠近焊缝一侧的TiAl3相和靠近钛合金一侧的Ti7Al5Si12层;界面中下部金属间化合物较薄,平均厚度小于1μm,仅为Ti7Al5Si12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铝合金 钨极氩弧焊 界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