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装改性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艳吉 陈晶 +1 位作者 姜丽丽 汪怀远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1-65,共5页
采用十八烷基磷酸酯对碳纤维表面进行组装改性,用红外光谱仪对改性前后的碳纤维进行表征,并测量其静态接触角;研究组装改性碳纤维增强PEEK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纯十八烷基磷酸酯组装改性的碳纤维粉体接触角高达120°,展... 采用十八烷基磷酸酯对碳纤维表面进行组装改性,用红外光谱仪对改性前后的碳纤维进行表征,并测量其静态接触角;研究组装改性碳纤维增强PEEK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纯十八烷基磷酸酯组装改性的碳纤维粉体接触角高达120°,展现强疏水性;干摩擦条件下,组装改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磨损率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碳纤维质量分数为10%时磨损率和摩擦因数均达到最低,并且纯十八烷基磷酸酯改性效果最好,改性后的复合材料磨损面光滑,耐磨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表面组装改性 聚醚醚酮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双氧水氧化-萃取耦合法生产超低硫戊烷
2
作者 宋华 常凯 +1 位作者 蒋博龙 方海翔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7-741,共5页
以双氧水为氧化剂,研究混合戊烷催化氧化-萃取耦合脱硫技术,考察了催化剂及其用量、氧化剂用量、甲醇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混合戊烷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和萃取过程可以相互促进达到更好的脱硫效果;在混合戊烷10 mL、双... 以双氧水为氧化剂,研究混合戊烷催化氧化-萃取耦合脱硫技术,考察了催化剂及其用量、氧化剂用量、甲醇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混合戊烷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和萃取过程可以相互促进达到更好的脱硫效果;在混合戊烷10 mL、双氧水0.1 mL、催化剂钨酸0.012 g、甲醇1.6 mL、温度70℃、时间50 min的条件下,混合戊烷中硫的质量浓度由187.3 mg/L降至7.9 mg/L,脱硫率可达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萃取耦合 脱硫 过氧化氢 戊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VPO催化剂及其环己烷液相氧化反应性能
3
作者 仇念海 史运国 宋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74-1478,1512,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铋改性钒磷氧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FTIR、S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环己烷为原料,H2O2为氧化剂,铋改性的钒磷氧化物为催化剂,研究了氧化合成环己醇和环己酮反应,研究了Bi/V比率、P/V比率、溶剂和反应...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铋改性钒磷氧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FTIR、S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环己烷为原料,H2O2为氧化剂,铋改性的钒磷氧化物为催化剂,研究了氧化合成环己醇和环己酮反应,研究了Bi/V比率、P/V比率、溶剂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其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i/V比率提高时,环己烷转化率,尤其是环己酮的选择性明显提高。P/V比对改性催化剂活性和结构影响较大,P的加入破坏了V2O5的晶型结构,形成大量磷酸盐物种。在Bi/V摩尔比为0.1、P/V摩尔比为0.92、丙酮为溶剂、65℃的反应条件下,反应8h,环己烷转化率为81.4%,环己酮和环己醇的收率分别为58.2%和2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烷 液相氧化 钒磷氧化物 过氧化氢 铋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