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细长钢筋混凝土柱整体吊装“双机五点吊”绳系方案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树堂 李占军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8-272,共5页
研究大型细长钢筋混凝土 (R.C.)柱整体吊装“双机五点吊”绳系方案的最优绳系型式、最优吊点位置、最优绳元高度 (对应最优绳长 ) ,以解决大中型火电厂的大型细长钢筋混凝土柱整体吊装问题 .基于“吊装弯曲应变能力最小”准则确定了吊... 研究大型细长钢筋混凝土 (R.C.)柱整体吊装“双机五点吊”绳系方案的最优绳系型式、最优吊点位置、最优绳元高度 (对应最优绳长 ) ,以解决大中型火电厂的大型细长钢筋混凝土柱整体吊装问题 .基于“吊装弯曲应变能力最小”准则确定了吊件最优吊点 ,进而获得最优绳系型式和最优绳元高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机五点吊” 大型细长钢筋混凝土柱 整体吊装 最优绳系 最优吊点 吊装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进小波变换在建筑结构振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建斌 鞠彦忠 潘颖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1年第3期180-185,共6页
探讨了二进小波变换在建筑结构振动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检测结构受到冲击的新的小波方法 ,利用该方法有效地完成了结构振动特征信号的提取。首先分析了二进小波的定义、特性及检测突变的原理 ,之后以一典型信号作检测原理的数值模拟 ,... 探讨了二进小波变换在建筑结构振动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检测结构受到冲击的新的小波方法 ,利用该方法有效地完成了结构振动特征信号的提取。首先分析了二进小波的定义、特性及检测突变的原理 ,之后以一典型信号作检测原理的数值模拟 ,最后通过一框架模型实验对该法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 ,二进小波变换方法在建筑物受到冲击或振动等非平稳信号作用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 二进小波 特征提取 非平稳信号 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机开式复合约束绳系吊装的动点坐标与绳力的通用程序算法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树堂 李才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2-497,504,共7页
主要介绍单机开式复合约束绳系吊装计算的通用程序算法。利用 Picard迭代法建立了单机开式复合约束绳系动点坐标的通用迭代算式 ,以及绳力计算的通用算式 ,并描述了实现通用算法的关键编程技术 ;典型算例结果分析表明 ,通用程序算法是... 主要介绍单机开式复合约束绳系吊装计算的通用程序算法。利用 Picard迭代法建立了单机开式复合约束绳系动点坐标的通用迭代算式 ,以及绳力计算的通用算式 ,并描述了实现通用算法的关键编程技术 ;典型算例结果分析表明 ,通用程序算法是非常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机吊装 动点坐标计算 开式复合约束绳系 比卡迭代法 绳力 通用程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滑模控制的一种指数趋近律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盛严 王超 +1 位作者 陈建斌 刘玉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2年第4期31-34,共4页
提出了一种指数趋近律 ,当正常运动段远离切换面时 ,能快速地趋向切换面 ;当运动接近切换面时 ,趋近速度又大大降低。这样与常用指数趋近律相比 ,过渡时间、系统的抖动以及所需控制力都能进一步减小。最后将这一理论应用到三层剪切型框... 提出了一种指数趋近律 ,当正常运动段远离切换面时 ,能快速地趋向切换面 ;当运动接近切换面时 ,趋近速度又大大降低。这样与常用指数趋近律相比 ,过渡时间、系统的抖动以及所需控制力都能进一步减小。最后将这一理论应用到三层剪切型框架进行数值模拟 ,振动控制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滑模控制 结构主动控制 滑移模态控制 指数趋近律方法 振动控制 振动系统 运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筋钢筋混凝土桥墩M-φ曲线的计算 被引量:8
5
作者 鞠彦忠 阎贵平 +1 位作者 张杰 王显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3-65,共3页
应用有限条法 ,对圆端形桥墩正截面弯矩 -曲率 (M φ)关系曲线进行计算。计算中针对桥墩截面低配筋率情况考虑了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抗拉强度计算及钢筋的弹性段、屈服平台段和强化段计算。应用MATLAB编写了计算程序 ,并分析了受拉区... 应用有限条法 ,对圆端形桥墩正截面弯矩 -曲率 (M φ)关系曲线进行计算。计算中针对桥墩截面低配筋率情况考虑了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抗拉强度计算及钢筋的弹性段、屈服平台段和强化段计算。应用MATLAB编写了计算程序 ,并分析了受拉区混凝土抗拉强度对低配筋率钢筋混凝土桥墩M φ曲线的影响。最后用理论M φ骨架曲线验推得位移 -内力曲线与试验实测数据对比 ,证实了理论M φ曲线计算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端形桥墩 钢筋混凝土 M-Φ曲线 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ART2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结构的损伤识别 被引量:5
6
作者 鞠彦忠 阎贵平 +2 位作者 陈建斌 陈景彦 陈建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用ART2神经网络方法对建筑结构的损伤进行了识别 ,实验证明该方法的识别精度高 ,具有自动从环境中学习的能力 ,对未知的损伤 ,ART2网络将能自动地给出新的识别输出 。
关键词 损伤识别 神经网络 建筑结构 ART2神经网络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配置线性主动结构的模态属性 被引量:3
7
作者 龚靖 张景绘 +1 位作者 鞠彦忠 贾瑞庆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7-670,共4页
阐明了传感器和作动器同位配置的线性主动结构模态的基本属性,讨论了同位主动结构在不同反馈率作用下闭环零、极点分布及根轨迹的特点,使用一阶和二阶滤波器对闭环系统进行补偿,使得主动结构获得更大的阻尼和稳定性。
关键词 同为配置 主动结构 传感器 作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锅炉烟气量在线软测量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建国 彭雅轩 +2 位作者 孙灵芳 徐志明 杨善让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2期756-757,共2页
针对电站锅炉的烟气流量难于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易测参数的在线软测量模型,并以管式空气预热器作为监测对象,给出了具有通用性的模型计算方法。利用工控机与IDCB-893相结合的分布式计算机数据采集方法,实现了在线监测过程的工程应用。
关键词 烟气流量 软测量 电站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混凝土电杆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宋永发 宋玉普 +1 位作者 金载南 李利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1-96,共6页
研究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电杆产生纵向裂缝的机理,并采用钢纤维来抑制或限制电杆纵向裂缝的发生和发展;进行了电杆纵向裂缝控制措施的试验研究;还对钢筋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电杆试件进行了抗冻性和抗腐蚀性的对比试验。
关键词 混凝土 电杆 裂缝 耐久性 钢纤维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送电线路岩石锚杆基础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宋永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9-94,共6页
本文根据原型试验结果,分析了强风化地区岩石锚杆基础中锚筋滑移与屈服、砂浆柱体抗拔、岩体剪切破坏机理及破坏形式、锚筋内力分布、水平力对直锚式群锚和承台式群锚的影响以及影响承载力的因素,计算了相应地粘结应力,提出了因内力... 本文根据原型试验结果,分析了强风化地区岩石锚杆基础中锚筋滑移与屈服、砂浆柱体抗拔、岩体剪切破坏机理及破坏形式、锚筋内力分布、水平力对直锚式群锚和承台式群锚的影响以及影响承载力的因素,计算了相应地粘结应力,提出了因内力分配导致锚杆基础薄弱环节最先破坏的观点,并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锚杆 基础 试验 送电线路 粘结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传感器及数据融合的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龚靖 张景绘 李新民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54-57,共4页
传统的经典动力学研究对象是一种被动结构 ,在被动结构中引入控制器件或机敏元件后 ,被动结构变成主动结构。但在原结构上附加的传感器和作动器 ,使得结构过于庞大和复杂 ;同时 ,主动结构为非自伴随结构 ,导致结构和系统的可靠性低。虚... 传统的经典动力学研究对象是一种被动结构 ,在被动结构中引入控制器件或机敏元件后 ,被动结构变成主动结构。但在原结构上附加的传感器和作动器 ,使得结构过于庞大和复杂 ;同时 ,主动结构为非自伴随结构 ,导致结构和系统的可靠性低。虚拟传感器和融合理论的应用 ,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介绍了虚拟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模型 ,给出了虚拟传感器的计算方法 ;介绍了融合理论、融合结构和融合算法 ;列举了虚拟传感器及融合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传感器 融合 主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地条件和抗震设防烈度的中高层住宅结构方案优选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力 宋玉普 程志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0-95,共6页
基于场地条件和抗震设防烈度的中高层住宅结构选型优化可用于住宅的初步设计.综合考虑一次投资费用、灾后损失及维修费用、结构整体刚度、结构整体延性、施工工期等多项条件,建立了多目标结构优化模型,并提出了三标度模糊层次分析法(T-F... 基于场地条件和抗震设防烈度的中高层住宅结构选型优化可用于住宅的初步设计.综合考虑一次投资费用、灾后损失及维修费用、结构整体刚度、结构整体延性、施工工期等多项条件,建立了多目标结构优化模型,并提出了三标度模糊层次分析法(T-FAHP),即采用(0,1,2)三标度法对每一元素进行两两比较后,建立一个比较矩阵并计算出各元素的排序指数,通过变换将比较矩阵转化为判断矩阵,并证明其完全满足一致性要求.另外,由于在咨询过程中只需采用3个标度,有关专家就很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更易于被决策者接受.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可选择出适合给定场地条件和抗震设防烈度的中高层住宅最佳结构型式,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条件 抗震设防烈度 中高层住宅 三标度模糊层次分析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垂直荷载共同作用下拉门塔的工作特性和设计计算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树堂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28-31,共4页
介绍了拉门塔在横向垂直荷载作用下,内力分析简化、工作特性和设计计算。建立的拉门塔侧移与拉线截面的关系式有效地描述了拉门塔的主要工作特性,对拉门塔的设计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计算公式可供设计参考使用。
关键词 拉门塔 送电线路 拉线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正交法配制60MPa高强混凝土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永发 李树瑶 《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8-31,共4页
多年来我国对高强混凝土的研究工作主要局限在80~100MPa强度等级的范围内。但国内一些专家指出,根据我国目前的建筑施工条件,大量推广应用80MPa以上的高强混凝土尚有困难。因此,开展对80MPa以下例如60MPa高强混凝土材料及构件性能的研... 多年来我国对高强混凝土的研究工作主要局限在80~100MPa强度等级的范围内。但国内一些专家指出,根据我国目前的建筑施工条件,大量推广应用80MPa以上的高强混凝土尚有困难。因此,开展对80MPa以下例如60MPa高强混凝土材料及构件性能的研究,也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法 高强度 60MPa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业管理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营销策略的选择
15
作者 刘卫星 王莉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48,共2页
目前国内物业管理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很多物业管理企业不考虑自身实力和特点 ,只顾眼前利益 ,造成盲目竞争。本文针对物业管理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营销策略 ,希望对物业管理企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物业管理企业 营销策略 中国 企业形象 服务质量 低成本竞争战略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阻尼间隔棒阻尼性能测试技术的开发研究与应用
16
作者 陈建华 陈景彦 杨湘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1-43,共3页
论述了500kV阻尼间隔棒阻尼性能(能耗和刚度)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功能,利用数据自动采集系统,测得大量数据,通过高级语言编程,计算出测试结果,为500kV阻尼间隔棒的设计制造、运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阻尼间隔棒 阻尼性能 测试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发电机组动平衡的微机仿真
17
作者 鞠彦忠 陈建华 韩余才 《中国电力》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19,共3页
用新的等效动刚度系数法对汽轮发电机组动平衡进行研究,对转子系统只需一次加重便可通过微机模拟预测出各组配重的残余振动,方便地找到最合适的配重。对 200 MW机组的成功应用证明了该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动刚度系数 动平衡 微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塔整体两点吊最优吊点的研究分析
18
作者 甘凤林 刘旭 鞠彦忠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52,共3页
根据架空输电线路杆塔施工的实际工程需要,研究分析杆塔整体两点吊最优吊点位置的求解方法。建立杆塔。整体两点吊的数学模型,编制微机软件。利用该方法解决杆塔整体两点吊方案设计中,长期存在的最优吊点确定的问题。
关键词 杆塔 施工 架空输电线路 数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混凝土早龄期约束受拉徐变的试验方法设计
19
作者 高森 柳献 +1 位作者 袁勇 侯景鹏 《隧道建设》 2010年第3期251-256,共6页
比较分析现今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的测试方法,自行设计一套可用于测试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的框架系统,实现对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的定量评价。以水灰比为0.58的普通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验证该试验方法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系... 比较分析现今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的测试方法,自行设计一套可用于测试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的框架系统,实现对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的定量评价。以水灰比为0.58的普通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验证该试验方法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系统可有效测试出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的大小,符合试验设计原理与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早龄期 主动约束 试验框架 拉伸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