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备路由的电力通信网关键链路识别算法
1
作者 姜万昌 王涛 +1 位作者 郑国男 郭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3-215,共13页
随着电网智能化的发展,电力通信网络结构日趋复杂,业务数量日益增多。为识别电力通信网关键链路,提出基于主备路由的电力通信网关键链路识别算法。首先,根据各业务重要度、带宽以及主备路由分布情况,在电力通信网络模型基础上融入电路模... 随着电网智能化的发展,电力通信网络结构日趋复杂,业务数量日益增多。为识别电力通信网关键链路,提出基于主备路由的电力通信网关键链路识别算法。首先,根据各业务重要度、带宽以及主备路由分布情况,在电力通信网络模型基础上融入电路模型,得到网络服务层和传输层的初始可靠性。然后,根据链路失效后对原本流经失效链路的业务重新分配路由后的网络服务层和传输层可靠性的下降程度,计算链路重要度。最后,设计关键链路识别算法,根据链路重要度值识别关键链路。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某市和江苏省某市电力通信网进行仿真实验,并与不同关键链路识别算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所提算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通信网 关键链路识别 主备路由 链路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物理社会数据融合处理的电力物联网运行风险预测
2
作者 李国强 王冲 +3 位作者 高秀芝 王华 徐绮 李泠聪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6,共12页
为避免因外界干扰而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本文提出基于集成学习的电力物联网运行风险预测方法。首先,以时间序列为基准融合得到数据集,基于自适应综合过采样算法对训练集进行过采样处理;然后,联合考虑特征对分类的贡献度和特征间的相关度... 为避免因外界干扰而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本文提出基于集成学习的电力物联网运行风险预测方法。首先,以时间序列为基准融合得到数据集,基于自适应综合过采样算法对训练集进行过采样处理;然后,联合考虑特征对分类的贡献度和特征间的相关度,对冗余特征进行有效剔除,提出基于ReliefF-S的最优特征子集选择方法;最后,建立基于BO-CatBoost的电力物联网运行风险预测模型。算例分析表明,该风险预测方案可快速、准确地预测出影响电力物联网运行的风险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物联网 风险预测 数据平衡 特征选择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信任管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攻击检测算法
3
作者 李建坡 丁昱竹 +1 位作者 梁杨帆 任舒扬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6-1023,共8页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特性,解决分簇路由过程中网络攻击带来的数据异常、数据丢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节点信任管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攻击检测算法。通过建立信任管理模型,利用节点通信参数进行信任计算,设定分类管理阈值,对节点...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特性,解决分簇路由过程中网络攻击带来的数据异常、数据丢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节点信任管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攻击检测算法。通过建立信任管理模型,利用节点通信参数进行信任计算,设定分类管理阈值,对节点进行信任等级分类;通过分析不同种类网络攻击特点,提取相应节点通信参量,对信任管理模型判定为可疑的节点进行检测,及时恶意节点剔除网络;通过对节点的信任管理及网络攻击检测,制定安全路由数据传输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够有效检测并隔离出网络中的受攻击节点,提高数据传输率,在系统面临极端网络威胁条件下,所提算法数据包投递率同比提高约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与信息系统 无线传感器网络 信任管理 安全路由 网络攻击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IAMCAR模型的红外小目标跟踪算法
4
作者 白昆 宋琼 +3 位作者 郭晓东 马龙 姜学峰 常冠男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1-286,302,共7页
红外小目标跟踪已经成为反无人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无人机的小尺寸、低对比度、强机动性以及复杂背景干扰对红外弱小目标跟踪算法提出了诸多挑战。针对以上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ISIAMCAR(siamese context-aware R-CNN)网络... 红外小目标跟踪已经成为反无人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无人机的小尺寸、低对比度、强机动性以及复杂背景干扰对红外弱小目标跟踪算法提出了诸多挑战。针对以上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ISIAMCAR(siamese context-aware R-CNN)网络的红外小目标跟踪算法。首先将侧窗滤波器整合到模型中以提高神经网络对小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其次增加了位置感知模块以保证小目标特征传递的效率,进而提高对红外小目标的跟踪能力。定性与定量的实验表明,ISIAMCAR网络相比于现有方法有效提高了小目标跟踪的成功率和精确性。再次完成了算法实时性测试与统计,文中提出的算法可满足反无人机目标跟踪任务实时性要求。最后设计并开展了相关消融实验,验证了提出ISIAMCAR红外小目标跟踪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小目标跟踪 侧窗滤波 位置感知模块 反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关键支配结构的电力光缆网骨干网络挖掘算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姜万昌 刘艳辉 +2 位作者 郭健 王圣达 刘丹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81-187,共7页
电力光缆网骨干网络为包含重要通信站点、枢纽站点、桥接链路等关键实体,且满足连通约束的最小规模电力光缆网主干网架。为挖掘电力光缆网骨干网络,设计基于最小关键支配结构的骨干网络挖掘算法。首先,根据省级电力光缆网物理拓扑结构,... 电力光缆网骨干网络为包含重要通信站点、枢纽站点、桥接链路等关键实体,且满足连通约束的最小规模电力光缆网主干网架。为挖掘电力光缆网骨干网络,设计基于最小关键支配结构的骨干网络挖掘算法。首先,根据省级电力光缆网物理拓扑结构,构建电力光缆网表示模型。其次,提出基于最小关键支配结构的关键边度量方法,识别电力光缆网关键边。最后,设计基于最小关键支配结构的电力光缆网骨干网络挖掘算法,实现对电力光缆网骨干网络的挖掘。使用吉林省省级和南部电力光缆网设计两组实验,运用所提算法和两种经典方法挖掘骨干网络,据此对电力光缆网模拟蓄意攻击,对比分析网络连通性的变化趋势,以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关键支配结构 复杂网络 电力光缆网 骨干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电力光传输网运行状态评估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姜万昌 黄松 郭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30-143,共14页
针对现有电力光传输网评估方法考虑方面单一、主观性占比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力光传输网运行状态评估方法。首先从设备、光缆和系统3个维度选取指标,从网络规模、运行质量和管理因素3个方面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设计重叠信息分析法对评... 针对现有电力光传输网评估方法考虑方面单一、主观性占比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力光传输网运行状态评估方法。首先从设备、光缆和系统3个维度选取指标,从网络规模、运行质量和管理因素3个方面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设计重叠信息分析法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其次改进基于区间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主客观组合权重赋值法计算指标权重。然后设计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效用函数法、可拓耦合评价法以及组合评估方法的运行状态评估算法评估光传输网运行状态。通过真实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光传输网的运行状态,辨识电力光传输网薄弱环节,为运维、检修和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光传输网 重叠信息分析法 区间模糊层次分析法 主客观组合权重 运行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免疫学方法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安全技术 被引量:22
7
作者 曲朝阳 董运昌 +3 位作者 刘帅 沈志欣 于建友 李育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2,共12页
由于泛在电力物联网融入了社会的不可预知因素,导致互联环境复杂多样,终端设备接入类型与数量激增,时刻面临网络攻击和非安全数据入侵等安全隐患。因此,已有的安全检测与防护技术不再完全适用于如今的泛在电力物联网,文中从生物免疫学... 由于泛在电力物联网融入了社会的不可预知因素,导致互联环境复杂多样,终端设备接入类型与数量激增,时刻面临网络攻击和非安全数据入侵等安全隐患。因此,已有的安全检测与防护技术不再完全适用于如今的泛在电力物联网,文中从生物免疫学新视角探讨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安全技术。首先,类比病原体入侵生物体时免疫系统的免疫过程,阐述了生物免疫学与泛在电力物联安全防护的关联;其次,分析了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面临的安全挑战,并基于免疫学归纳了抗原识别、免疫响应和免疫记忆3方面的关键技术;最后,构想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全方位智能联动的安全免疫体系,并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电力物联网 信息-物理-社会系统 生物免疫学 安全防护 网络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渗流理论的电力CPS网络风险传播阈值确定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曲朝阳 赵腾月 +3 位作者 张玉 曲楠 刘宇晴 孙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3,共8页
由于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PS)网络的非均匀性及风险传播过程的动态性,使得风险爆发的临界点难以数值确定。从相依网络视角出发,提出一种基于渗流理论的电力CPS网络风险传播阈值确定方法。首先,根据拓扑关联和耦合逻辑将电力CPS网络抽象为... 由于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PS)网络的非均匀性及风险传播过程的动态性,使得风险爆发的临界点难以数值确定。从相依网络视角出发,提出一种基于渗流理论的电力CPS网络风险传播阈值确定方法。首先,根据拓扑关联和耦合逻辑将电力CPS网络抽象为双层复杂网络有向图,并采用非对称balls-into-bins分配方法建立"一对多"及"部分耦合"的非均匀电力CPS表征模型。然后,考虑信息层与物理层链接之间的方向性及依赖关系,引入渗流概率对各层内部耦合关系建立传播动力学方程。最后,通过定义电力CPS网络节点的生存函数对风险传播阈值进行数值求解,并以IEEE 30节点系统和150节点的Barabsi-Albert模型算例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 复杂网络 渗流概率 传播阈值 传播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邴英澳 王文婷 +3 位作者 孙圣泽 刘鑫 聂其贵 刘京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774-780,共7页
网络攻击层出不穷,电力行业风险管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复杂新式的网络攻击手段、生产设备存在遗漏的系统漏洞、物理-信息网络融合的复杂性,无疑对电力监控系统的风险管控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如何全面准确合理地判断多因素综合影... 网络攻击层出不穷,电力行业风险管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复杂新式的网络攻击手段、生产设备存在遗漏的系统漏洞、物理-信息网络融合的复杂性,无疑对电力监控系统的风险管控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如何全面准确合理地判断多因素综合影响下的电力监控系统网络的可靠性,建立一个健全的可靠性评估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评价的电力监控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文中从电力监控系统设备节点存在的漏洞入手,综合分析系统内的风险与系统所处的环境风险,使电力监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进行安全定级从而进行安全决策。该方法首先采用网络安全定级标准,结合工业系统漏洞库建立评估指标体系,从网络通信可靠性、业务可靠性、系统可靠性3个方面确定可靠性评估指标;然后采用改进灰狼优化算法优化调整层次分析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电力监控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加强维护,在评估过程中使用更精确的量化指标,以达到细粒度级的风险评估;最后,针对电力搭建了一套半虚拟系统环境,综合分析评价电力监控系统的风险等级和可靠性验证该可靠性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监控系统 灰狼优化算法 模糊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网络可靠性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节点异质性和故障函数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风险传播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崔鸣石 张勇生 +3 位作者 杜娜 沈志欣 吴飞 李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6063-6073,共11页
由于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耦合建模方法大多数依赖网络拓扑结构划分节点类型,未考虑节点信息的属性,同时也忽略了不同节点类型对风险传播的影响,削弱了对风险预测的能力。因此,提出了一种考虑节点异质性和故障函数的电力信息系统风险传播... 由于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耦合建模方法大多数依赖网络拓扑结构划分节点类型,未考虑节点信息的属性,同时也忽略了不同节点类型对风险传播的影响,削弱了对风险预测的能力。因此,提出了一种考虑节点异质性和故障函数的电力信息系统风险传播模型。首先对实际电力网络节点特性以及耦合性特点进行分析,结合节点异质性提出双网节点的表征方法,基于双网物理和逻辑依赖关系,设计了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s,CPS)表征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双网状态交互影响的方向性及节点的依赖性,分析影响风险传播的因素,通过定义基于节点度的故障概率函数,构建了电力CPS风险传播模型。以合成网络和意大利真实数据所建立的耦合网络进行实验分析,证明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 风险传播模型 节点异质性 故障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建坡 李烁 +1 位作者 王一钧 朱伟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共11页
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文中对WPT技术的几种主要传输形式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MCR-WPT)。针... 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文中对WPT技术的几种主要传输形式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MCR-WPT)。针对MCR-WPT技术,介绍了系统的基本结构,并对其建模方式和机理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MCR-WPT的关键技术与热门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对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磁耦合谐振 系统建模 性能优化 阻抗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的小样本虹膜图像分割 被引量:9
12
作者 霍光 林大为 +2 位作者 刘元宁 朱晓冬 袁梦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3-591,共9页
针对复杂分割网络在小样本虹膜数据集上无法收敛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的虹膜分割模型.首先,该模型采用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的特征提取模块提取虹膜图像特征,可在保持分割精度的同时显著减少模型参数;其次,在编码器和解... 针对复杂分割网络在小样本虹膜数据集上无法收敛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的虹膜分割模型.首先,该模型采用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的特征提取模块提取虹膜图像特征,可在保持分割精度的同时显著减少模型参数;其次,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引入一个高效的注意力机制模块,可有效获取丰富的上下文信息,并提高虹膜区域像素的可辨别性;最后,在虹膜数据库UBIRIS.V2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在小样本数据库上性能优势显著,且在大样本数据库上也具有较高的分割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分割 深度学习 虹膜识别 小样本 轻量级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720°全景相机底部图像拼接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一帆 王新华 +5 位作者 张广 王少鑫 李明达 穆全全 宣丽 李大禹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12-1419,共8页
针对支架等遮挡物对720°全景相机底部图像造成遮挡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步拍摄的消除底部支架遮挡方法。通过对侧面、顶部一次拍摄和对底部两次拍摄消除底部遮挡。在此基础上,针对侧面、顶部、底部图像亮度不一致问题进行... 针对支架等遮挡物对720°全景相机底部图像造成遮挡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步拍摄的消除底部支架遮挡方法。通过对侧面、顶部一次拍摄和对底部两次拍摄消除底部遮挡。在此基础上,针对侧面、顶部、底部图像亮度不一致问题进行了优化。基于全局的匀色算法会导致不同区域的图像互相影响,造成匀色结果的偏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生长法图像分割的Wallis匀色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消除底部图像遮挡;使用本文算法匀色,图像颜色差异较使用基于全局算法减小5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景相机 全景图像拼接 匀色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燃性粉尘云的图像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欣然 张琪 +1 位作者 王卫东 徐志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3,共6页
近年来粉尘爆炸引起的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在线检测粉尘易集聚场所的粉尘云浓度并进行预警,成为控制粉尘爆炸的关键手段,而目前粉尘浓度传感器在大空间粉尘云聚集场所存在安装与识别局限性。为此,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可燃性粉尘云图像... 近年来粉尘爆炸引起的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在线检测粉尘易集聚场所的粉尘云浓度并进行预警,成为控制粉尘爆炸的关键手段,而目前粉尘浓度传感器在大空间粉尘云聚集场所存在安装与识别局限性。为此,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可燃性粉尘云图像检测方法;采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Faster R-CNN模型,对可燃性粉尘云进行端到端的检测与识别;并通过建立的粉尘云标准浓度图像数据库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Faster R-CNN模型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性粉尘云 图像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CNN) 深度学习 Faster R-CN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率射频能量收集系统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建坡 赵佳琪 +1 位作者 尹月琴 张华健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5-200,共6页
为了实现环境中低功率射频信号能量收集,设计了一种无线射频能收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天线、倍压整流电路和匹配电路组成。为了提高射频信号能量收集效率,提出了基于二极管的低输入倍压整流系统数学模型;为了实现天线阻抗与倍压整流电路... 为了实现环境中低功率射频信号能量收集,设计了一种无线射频能收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天线、倍压整流电路和匹配电路组成。为了提高射频信号能量收集效率,提出了基于二极管的低输入倍压整流系统数学模型;为了实现天线阻抗与倍压整流电路输入阻抗相匹配,采用量子粒子群算法实现了匹配电路参数的优化;在仿真软件对该优化方法进行了仿真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射频能收集系统,可有效提高射频信号能量收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能量收集 低功率射频信号 匹配电路 倍压整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团划分的有向加权类依赖软件网络脆弱类节点挖掘 被引量:2
16
作者 姜万昌 代宁 张晓茜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5-244,共10页
针对现有脆弱类挖掘方法缺乏对类间依赖关系的考虑,导致软件维护难的问题,运用软件中类间依赖关系与频次,构建有向加权类依赖软件网络。通过定义类依赖加权熵,结合节点出度、节点介数与类节点脆弱性的关系,设计类节点脆弱性度量。针对... 针对现有脆弱类挖掘方法缺乏对类间依赖关系的考虑,导致软件维护难的问题,运用软件中类间依赖关系与频次,构建有向加权类依赖软件网络。通过定义类依赖加权熵,结合节点出度、节点介数与类节点脆弱性的关系,设计类节点脆弱性度量。针对类节点脆弱性度量值高的类节点采取蓄意攻击,提出基于模块度的有向加权类依赖软件网络社团划分算法,分析类依赖软件网络社团划分过程中社团数和模块度变化机理,挖掘类依赖软件网络中的脆弱类,对脆弱性节点加以保护,提高软件质量。设计脆弱类挖掘实验,与随机攻击15个类节点相比,对本方法得到的脆弱性度量值前15的类节点开展蓄意攻击,发现类依赖软件网络的平均模块度提高12.7%,平均社团数提高60.12%,验证了类依赖软件网络脆弱类挖掘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网络 脆弱类 社团划分 加权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堆栈降噪自编码器的锅炉设备在线监测数据清洗方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娄建楼 李燕 +2 位作者 王琦 孙博 贾俊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181-3190,共10页
数据清洗过程是对锅炉设备在线监测数据预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数据清洗步骤繁琐,易导致连续性数据被破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自适应性矩估计和随机梯度下降算法优化的堆栈降噪自编码器的数据清洗方法。首先,引入自适应性矩阵估... 数据清洗过程是对锅炉设备在线监测数据预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数据清洗步骤繁琐,易导致连续性数据被破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自适应性矩估计和随机梯度下降算法优化的堆栈降噪自编码器的数据清洗方法。首先,引入自适应性矩阵估计和随机梯度下降的混合算法,以不断调整堆栈降噪自编码器模型的网络参数。其次,利用模型训练正常状态数据,获取数据的隐藏特征,得到正常状态下的重构误差。再次,用该模型检测异常状态数据,根据其重构误差分析各种类型的数据对模型的影响,并对“脏数据”和反映设备故障的异常数据进行快速分类清洗修复。通过某电厂锅炉监测数据的清洗修补实验,证明了该方法能准确识别出“脏数据”,修补后的数据亦能遵循数据整体的分布规律,满足了数据的清洗要求,为后续数据分析挖掘和设备故障诊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设备 在线监测数据 数据清洗 深度学习 堆栈降噪自编码器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负载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特性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李建坡 王一钧 +2 位作者 杨涛 马强 王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22-729,共8页
为解决单一电能发送端为多个负载同时提供电能的问题,文章基于磁耦合谐振工作原理,对多负载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建模,对线圈方位特性、线圈品质因数特性和系统功效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推导得出在存在径向偏移的情况下... 为解决单一电能发送端为多个负载同时提供电能的问题,文章基于磁耦合谐振工作原理,对多负载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建模,对线圈方位特性、线圈品质因数特性和系统功效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推导得出在存在径向偏移的情况下,适度角度偏移会使互感增大,其次通过公式推导和仿真验证,实现了多负载MCR-WPT系统功效最大同步。然后在保证系统传输距离和负载输出功率前提下,运用自适应度粒子群寻优算法获取多负载磁耦合系统对应传输效率最大值;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与实物系统搭建的方法,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谐振 无线电能传输 多负载 传输特性 效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采样和级联机器学习的电网虚假数据注入攻击识别 被引量:19
19
作者 董运昌 王启明 +3 位作者 曹杰 杨渊博 余通 薄小永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9-188,共10页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FDIA)因其高隐蔽性和破坏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攻击样本与正常样本的不平衡特性会影响模型的攻击检测精度,同时多类型FDIA的出现使得现有算法在识别攻击种类上具有局限性。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基...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FDIA)因其高隐蔽性和破坏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攻击样本与正常样本的不平衡特性会影响模型的攻击检测精度,同时多类型FDIA的出现使得现有算法在识别攻击种类上具有局限性。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基于过采样和级联机器学习的电网多类型FDIA识别方法。首先,探究了电网耦合交互过程中的FDIA攻击路径,分析了多类型攻击行为;然后,通过聚类、过滤和线性插值过程生成攻击伪样本,设计基于K均值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K-means-Smote)的量测数据平衡算法;最后,结合细粒度特征扫描和多个分类器的集成学习策略,构建基于改进级联机器学习的多类型FDIA识别模型。仿真实验表明,所提识别方法可有效辨识多种FDIA类型,且辨识精度高、误报率较低、性能稳定,在小样本下性能仍然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 攻击检测 过采样 级联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rk框架的电网运行异常数据辨识与修正方法 被引量:23
20
作者 曲朝阳 朱润泽 +3 位作者 曲楠 曹令军 吕洪波 胡可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5期211-219,共9页
由于电网运行数据具有多源、异构、高维等典型大数据特征,使得传统检测方法已无法实现异常数据高效辨识;因此提出一种基于Spark框架的电网运行异常数据辨识与修正新方法。首先,提出了并行化最小生成树方法对待检测数据进行初始聚类;在... 由于电网运行数据具有多源、异构、高维等典型大数据特征,使得传统检测方法已无法实现异常数据高效辨识;因此提出一种基于Spark框架的电网运行异常数据辨识与修正新方法。首先,提出了并行化最小生成树方法对待检测数据进行初始聚类;在此基础上结合并行K-means算法对数据进行二次聚类实现异常数据辨识;然后,在Spark框架下设计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异常数据修正模型,实现对异常数据修正。最后,利用某省调度中心SCADA数据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处理电网运行异常数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运行异常数据 Spark框架 最小生成树 K-MEANS 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