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历史脉络梳理与简析
1
作者 高来龙 高志栋 《农电管理》 2024年第12期4-8,共5页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重要保障,电力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工业进入了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电力工业体系,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管理体制与法律政...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重要保障,电力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工业进入了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电力工业体系,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管理体制与法律政策体系。梳理新中国电力发展历程,电力工业一直在不断变革中发展壮大,电力管理体制演进大致可分为五个主要阶段,本文对五个阶段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供大家了解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历史沿革和改革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体制改革 基础产业 中国电力工业 电力管理体制 脉络梳理 历史沿革 工业体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置翼墙法加固弱节点型RC框架试验研究
2
作者 李曰兵 王航 +2 位作者 严琪 单良 邢爽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89-1899,共11页
国内外震害表明,大量钢筋混凝土(RC)框架建筑梁-柱节点或柱发生严重破坏,未能形成设计期望的梁端铰破坏机制。在柱内侧增设RC翼墙,能够同时加固既有框架的柱和节点,促进梁铰机构形成,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加固方式。本文制作两个1/2缩尺的... 国内外震害表明,大量钢筋混凝土(RC)框架建筑梁-柱节点或柱发生严重破坏,未能形成设计期望的梁端铰破坏机制。在柱内侧增设RC翼墙,能够同时加固既有框架的柱和节点,促进梁铰机构形成,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加固方式。本文制作两个1/2缩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并对其中一个采用后置翼墙法进行抗震加固。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了两试件的滞回性能、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及破坏模式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加固后框架的的刚度、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试件由节点剪切破坏转变为理想的梁屈服破坏,验证了在节点抗剪承载力严重不足的极端情况下,通过增设翼墙加固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抗震加固 后置翼墙 梁-柱节点 拟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的近海淤泥质地层基坑工程变形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榕 黄毅 +1 位作者 霍旭恒 武科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6-193,共8页
针对深厚淤泥质软土基坑变形过大的问题,采用了水泥土搅拌桩与地下连续墙组合支护方案,为了解该支护方案中地下连续墙的变形特征,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深圳地铁十号线地铁停车场深基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拟... 针对深厚淤泥质软土基坑变形过大的问题,采用了水泥土搅拌桩与地下连续墙组合支护方案,为了解该支护方案中地下连续墙的变形特征,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深圳地铁十号线地铁停车场深基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拟合较好,预测开挖完成后基坑周围土体最终沉降为22.91 mm,小于警戒值。在水泥土搅拌桩支护条件下,除按原工况1 200 mm厚地连墙条件外,分别模拟了1 100 mm、1 000 mm、900 mm、800 mm、700 mm不同地下连续墙厚度条件下的变形情况,第一层开挖时各条件下土体沉降相差不大。随着开挖的进行,沉降值开始发生变化,土体沉降值最小为47.33 mm,发生在1 100 mm厚条件下,最大为93.85 mm发生在700 mm厚条件下。地下连续墙水平变形最大值均发生在距墙顶15 m处左右。在700 mm条件下变形值最大达到了42.58 mm,1 100 mm条件下最小,其值为25.71 mm。因此,该深基坑工程在水泥土搅拌桩支护成槽条件下,可适当减少地连墙厚度,采用1 100 mm厚地连墙能保证基坑安全的前提下降低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工程 数值模拟 变形 基坑工程 工程地质灾害 岩土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负刚度的调谐惯容质量减振系统的参数优化解析及设计公式
4
作者 苏宁 陈昭庆 +1 位作者 边菁 曾聪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3-815,共13页
惯容器和负刚度装置能够提高减振器的耗能性能,被越来越多地融入新型高性能减振装置中。本文对含负刚度的调谐惯容质量减振系统(NS⁃TIMS)进行了参数优化解析研究。建立了NS⁃TIMS在不同安装位置、应用场景(层间吸振、基底隔振)、激励类... 惯容器和负刚度装置能够提高减振器的耗能性能,被越来越多地融入新型高性能减振装置中。本文对含负刚度的调谐惯容质量减振系统(NS⁃TIMS)进行了参数优化解析研究。建立了NS⁃TIMS在不同安装位置、应用场景(层间吸振、基底隔振)、激励类型下的运动方程及传递函数统一模型。在定点理论的基础上,得到了综合考虑H_(∞)和H_(2)范数的NS⁃TIMS最优参数解析解。考虑典型的应用条件,对优化参数解析公式进行分析和简化,得到了一种基于“等效惯质比”的NS⁃TIMS参数设计公式,并讨论了设计公式的适用条件。风振控制和基础隔振实际算例分析验证了考虑实际结构阻尼比和随机荷载频谱特性条件下的设计公式的有效性。同时发现NS⁃TIMS在高柔结构吸振和辅助基础隔振方面均具有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振 动力吸振器 负刚度 惯容 H_(∞)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城市污水厂运营状况与稳定运行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郭静波 马放 +4 位作者 李云生 山丹 夏罡 赵娜 薛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44,共5页
为进一步推进东北地区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松花江及辽河流域水环境安全,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对辽宁、吉林及黑龙江3省32家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污水厂普遍存在着科学运营管理水平不高、污... 为进一步推进东北地区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松花江及辽河流域水环境安全,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对辽宁、吉林及黑龙江3省32家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污水厂普遍存在着科学运营管理水平不高、污水回用率低、污泥处理处置不当等突出问题.今后,在技术及管理层面上,应改进运营模式、完善排水体制、推进污水的资源化、积极寻求技术创新,从而最终实现城市水资源健康循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城市污水处理厂 稳定运行 水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结构边节点抗震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魏春明 杨建辉 马潇潇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7-31,共5页
为了研究高层建筑结构边节点的抗震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7个高强混凝土梁柱边节点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各构件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并将骨架曲线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高强混凝土梁柱边节点在不同轴压比、... 为了研究高层建筑结构边节点的抗震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7个高强混凝土梁柱边节点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各构件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并将骨架曲线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高强混凝土梁柱边节点在不同轴压比、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柱中混凝土在梁中的延伸长度等影响因素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节点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随各影响因素变化的规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 边节点 抗震性能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送电线路工程群桩基础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涛 王丽欢 +1 位作者 秦力 陈浩 《陕西电力》 2012年第9期28-33,共6页
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一个群桩-土体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同时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对桩周土采用Mohr-Coulomb模型以模拟土体的非线性,桩土接触面则设置了接触单元以考虑桩与土的滑移和开裂,结合某线路实例,根据输电线路中输电铁塔基... 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一个群桩-土体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同时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对桩周土采用Mohr-Coulomb模型以模拟土体的非线性,桩土接触面则设置了接触单元以考虑桩与土的滑移和开裂,结合某线路实例,根据输电线路中输电铁塔基础的受力特点,进行水平力与下压力以及水平力与上拔力这2种荷载工况下的群桩基础工作性状的分析,得出各根桩大约在桩身深度10 m处所受应力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有限元模型 数值分析 荷载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影响下碳纤维导线分层力学特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祝贺 袁鸣 郭鑫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0-711,共12页
为探明温度对碳纤维导线分层力学特性的影响,考虑拐点温度,利用电热模块施加不同电压得到多种温度,并计算分析不同温度和拉断力条件下碳纤维导线的各层、各股和各截面应力应变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拐点温度后,碳芯受到正向应力但铝绞线承... 为探明温度对碳纤维导线分层力学特性的影响,考虑拐点温度,利用电热模块施加不同电压得到多种温度,并计算分析不同温度和拉断力条件下碳纤维导线的各层、各股和各截面应力应变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拐点温度后,碳芯受到正向应力但铝绞线承受负向应力,使碳纤维导线失去了承担拉断力的作用;各股线的最大应力和应变均出现在线的两端,倒角位置的应力和应变结果略大于对应股线主体上的应力;碳纤维导线各个截面的最大应力均为正值,均出现在碳芯上,其靠近外力施加端截面的最大应力出现突然下降的现象;碳纤维导线更适用于各种温度条件,但应注意导线两端夹持位置和梯形截面中小截面的力学特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导线 温度效应 分层力学 温度-力学模型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分裂导线输电线路覆冰舞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春城 姜涛 王梦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13,23,共14页
输电线路舞动是在覆冰和大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低频、大幅的振动现象,严重危害电网的安全。针对500 kV输电线路,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覆冰分裂导线的舞动响应和控制研究。以新月形、扇形和D形覆冰分裂导线为例,研究了不同覆冰形状下分... 输电线路舞动是在覆冰和大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低频、大幅的振动现象,严重危害电网的安全。针对500 kV输电线路,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覆冰分裂导线的舞动响应和控制研究。以新月形、扇形和D形覆冰分裂导线为例,研究了不同覆冰形状下分裂导线尾流效应和风攻角对导线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根据得到的气动力系数计算气动荷载,进行了覆冰分裂导线舞动响应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防舞线间间隔棒和相间间隔棒的舞动控制方法。通过与安装普通防舞线间间隔棒的档距中央导线舞动位移响应对比,安装新型防舞线间间隔棒可以使单相分裂导线舞动响应减小93.18%(垂直方向)、60.30%(水平方向);而安装新型防舞线间间隔棒和相间间隔棒可以使三相分裂导线舞动响应减小90.73%(垂直方向)、86.05%(水平方向),舞动控制效果显著。研究结果为覆冰分裂导线的舞动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覆冰四分裂导线 气动特性 防舞间隔棒 舞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导线-相间间隔体系直流融冰热特性有限元及脱冰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祝贺 廖汉梁 +1 位作者 张仁奇 刘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4,201,共8页
为研究输电线路导线直流融冰非对称运行特性,以LGJ-400/50输电导线为研究对象,建立不同运行条件下的输电导线实体模型,采用COMSOL软件探究不同覆冰厚度对导线温度分布的影响,并对不同环境温度和不同风速对导线中心点温度变化进行分析,... 为研究输电线路导线直流融冰非对称运行特性,以LGJ-400/50输电导线为研究对象,建立不同运行条件下的输电导线实体模型,采用COMSOL软件探究不同覆冰厚度对导线温度分布的影响,并对不同环境温度和不同风速对导线中心点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得到脱冰时刻导线温度作为初始条件施加,应用ANSYS LS-DYNA PrepPost非线性结构动力学模型,建立实际运行过程三相导线-相间间隔体系有限元模型,分析导线体系直流融冰非对称脱冰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在采用不同融冰方案工况下,不同脱冰相数下导线体系最大脱冰跳跃高度不同,三相导线-相间间隔导线体系在融冰过程中相比单导线脱冰情况具有非对称性,依据间隔棒布置条件对导线体系脱冰动力响应影响规律,能够优化导线相间距进而保证直流融冰过程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间间隔 三相导线体系 直流融冰 温度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囊形气膜结构风致气弹响应及风振系数研究
11
作者 陈昭庆 宋鹏飞 +3 位作者 闫科晔 武岳 苏宁 曾聪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9,共9页
针对1/3矢跨比胶囊形气膜结构进行了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结构的风致气弹响应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可供设计参考的风振系数。研究发现:结构平均变形呈迎风面凹陷,顶部隆起,横风向向外凸出的趋势,且这种变形趋势随着内压减小和风速增大... 针对1/3矢跨比胶囊形气膜结构进行了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结构的风致气弹响应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可供设计参考的风振系数。研究发现:结构平均变形呈迎风面凹陷,顶部隆起,横风向向外凸出的趋势,且这种变形趋势随着内压减小和风速增大越来越明显。0°风向角时的平均变形和振幅大于45°风向角时的平均变形和振幅大于90°风向角时的平均变形和振幅,结构合位移均值的极值出现在迎风面与顶面中心点;0°和45°风向角下,顶点竖向振幅>顺风向振幅>横风向振幅,结构以1阶模态振动为主;90°风向角下,顶点横风向振幅大于其他两个方向,结构以1阶和2阶模态叠加振动为主。各工况下结构的内压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最后给出了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响应风振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致气弹响应 胶囊形气膜 气弹模型 风洞试验 响应风振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砂中单盘螺旋锚安装效应对抗拔能力影响的数值分析
12
作者 陈榕 刘虎 +1 位作者 郝冬雪 刘赵果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2-440,共9页
目的研究密砂中单盘螺旋锚安装过程中锚周土体变形特性及其对抗拔能力的影响,为螺旋锚基础精细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MatDEM软件建立密砂中螺旋锚安装及拉拔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通过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对比标定颗粒微观力学参数... 目的研究密砂中单盘螺旋锚安装过程中锚周土体变形特性及其对抗拔能力的影响,为螺旋锚基础精细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MatDEM软件建立密砂中螺旋锚安装及拉拔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通过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对比标定颗粒微观力学参数,进而分析钻入和预埋两种安装方式下不同埋深和盘径的螺旋锚安装效应及上拔承载力。结果当H/d w≤10时,钻入安装的极限上拔力较预埋低,当H/d w>10后,安装方式带来承载力差别不再随埋深增加而增加;随着盘径增大,两种安装方式下螺旋锚的承载能力均表现出增大的趋势,钻入方式下的Q ut比预埋下的Q up降低量从33%增至53%,预埋方式螺旋锚的承载能力高于钻入。结论钻入安装螺旋锚的上拔承载力低于预埋方式的承载力,但当埋深比超过10后,安装扰动对承载力的影响随着深度变化很小;随着盘径增加,安装扰动对极限上拔承载力的影响增大,相较于埋深变化带来的安装扰动差异,盘径变化带来的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锚 安装效应 上拔承载力 离散元 密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平面投影气膜结构风振响应特性及风振系数研究
13
作者 陈昭庆 魏超 +3 位作者 王爽 赵军宾 武岳 苏宁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5-1125,共11页
近年来,矩形平面投影气膜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气膜煤仓等设施中,但是规范中尚无该类结构的风振系数。本文通过风洞测压试验,测量了典型矢跨比矩形平面投影气膜结构的风荷载;运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法分析了结构的风振响应。研究了风... 近年来,矩形平面投影气膜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气膜煤仓等设施中,但是规范中尚无该类结构的风振系数。本文通过风洞测压试验,测量了典型矢跨比矩形平面投影气膜结构的风荷载;运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法分析了结构的风振响应。研究了风速、风向、跨度、矢跨比和内压等参数对结构变形和响应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呈现迎风面及背风面凹陷、顶部和两侧向外凸的平均变形特征;极值响应的分布受结构参数和风向角的影响;响应的大小与跨度和矢跨比呈正相关;增大内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结构的抗风性,内压调控区间建议为400~500Pa;给出了可供抗风设计参考的位移风振系数及应力风振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膜结构 风洞试验 风振响应 风振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木质素基碳量子点在次氯酸根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晓君 武佳龙 +3 位作者 乔楠 于大禹 孙墨杰 陈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84-88,共5页
采用三聚氰胺提供氮源,对碳量子点(CQDs)进行氮掺杂,利用一步水热法制备氮掺杂木质素基碳量子点(N-CQDs)。通过氮掺杂形成共轭体系并引入氨基,达到提高其荧光强度的目的。对N-CQDs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N-CQDs的平均粒径为2.7 nm,由... 采用三聚氰胺提供氮源,对碳量子点(CQDs)进行氮掺杂,利用一步水热法制备氮掺杂木质素基碳量子点(N-CQDs)。通过氮掺杂形成共轭体系并引入氨基,达到提高其荧光强度的目的。对N-CQDs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N-CQDs的平均粒径为2.7 nm,由许多官能团构成,如氨基、羟基、羧基、醚键、碳氮单键、碳氮双键、以及苯环结构等。其最佳激发、发射波长分别为400 nm、500 nm,紫外可见光谱中位于260 nm处的吸收峰是酶解木质素的C=O键与苯环结构的π-π*共轭吸收峰和来自三聚氰胺C=N键的π-π*共轭吸收峰,在315 nm处的吸收峰归因于酶解木质素C=O键或苯环的n-π*跃迁,以及三聚氰胺的C-N键和C=N键的n-π*跃迁。将N-CQDs应用于离子检测,其对次氯酸根(ClO^(-))有猝灭作用,对ClO^(-)具有特异性检测,检测限为1.21μmol/L。N-CQDs可以成功进入活细胞,对活体细胞无害,并能观察到细胞质中的亮绿色荧光。N-CQDs具有良好的次氯酸根离子检测效果和荧光效应,且对细胞无毒性,在离子检测和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氮掺杂 ClO^(-)检测 木质素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10再生混凝土承重砌块力学性能与抗冻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齐云鹏 王秋生 +1 位作者 秦力 商效瑀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7-103,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废弃混凝土利用率,促进严寒地区应用再生混凝土承重砌块,在分析再生骨料物理性能的基础上,考虑了100%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水胶比、用水量及粉煤灰掺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了C30再生混凝土配合比来制备MU10再生混凝土承... 为进一步提高废弃混凝土利用率,促进严寒地区应用再生混凝土承重砌块,在分析再生骨料物理性能的基础上,考虑了100%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水胶比、用水量及粉煤灰掺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了C30再生混凝土配合比来制备MU10再生混凝土承重砌块,通过分析MU10再生混凝土承重砌块的力学性能,确定了MU10再生混凝土承重砌块的最佳配合比,利用环境模拟箱验证了MU10再生混凝土承重砌块的抗冻性。结果表明: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相比表面较粗糙,附着部分旧水泥砂浆,具有低密度,高孔隙率、吸水率和含泥量,压碎指标是天然骨料的两倍左右;MU10再生混凝土承重砌块的最佳配合比为再生粗骨料1 172 kg/m^(3)、天然河砂578 kg/m^(3)、水泥400 kg/m^(3)、粉煤灰100 kg/m^(3)、水150 kg/m^(3),其抗压强度为11.4 MPa,抗折强度为2.1 MPa,可用于承重及有抗震要求的砌体结构;经过50次冻融循环后,MU10再生混凝土承重砌块的质量损失为1.2%、强度损失为18.1%,抗冻性能符合要求,可以作为严寒地区新型墙体材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再生混凝土承重砌块 配合比 力学性能 抗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热-化学耦合的NEPE推进剂固化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国庆 惠维维 +2 位作者 聂嘉良 曹鹏 王健儒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492,共8页
采用热-化学耦合模型表征热传导和固化动力学反应,利用物理试验测定硝酸酯增塑聚醚(NEPE)推进剂在不同固化度下的热参数和密度,研究了NEPE推进剂药柱在固化过程中温度场和固化度的分布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因推进剂固化反应的生热速率... 采用热-化学耦合模型表征热传导和固化动力学反应,利用物理试验测定硝酸酯增塑聚醚(NEPE)推进剂在不同固化度下的热参数和密度,研究了NEPE推进剂药柱在固化过程中温度场和固化度的分布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因推进剂固化反应的生热速率与外界热量传递速率存在差异,导致固化过程中出现内部温度场和固化度场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固化时间为1~4 d时,药柱中心位置的温度较高(最高57.6℃),外侧较低;固化时间大于等于5 d时,药柱温度场慢慢与环境温度(50℃)趋向于平衡。推进剂固化度-时间曲线近似为“S”型,固化时间小于1 d时和大于4 d时,固化速率缓慢;固化时间2~4 d时,固化速率快。固体发动机的m数对推进剂固化温度和固化速率有一定影响,m数越大,推进剂的最高温度越高,同时温差也越大,温度差会导致推进剂药柱内部固化速率产生差异,造成推进剂达到指定固化度的时间变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PE推进剂 药柱 热-化学耦合模型 固化动力学反应 温度场 固化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露天铁矿开采地表移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齐栋梁 高重阳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采用模糊测度理论对海南某大型露天铁矿开采引起的周围地表变形进行预测分析,并与随机介质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糊测度理论在分析露天开采对周围环境影响方面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露天开采 模糊测度理论 随机介质理论 地表移动 铁矿山 开挖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排凹曲面屋盖的风荷载特性试验研究
18
作者 郝树仁 李天娥 +4 位作者 彭辉 武海全 闫月勤 李海旺 苏宁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67-1478,共12页
为了探究凹曲面屋盖的风荷载特性并为实际工程提供抗风设计参考,对3种联排凹曲面屋盖进行刚性模型风洞测压试验,系统分析联排数及风向角对凹曲面屋盖升力系数、平均风压系数和极值风压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屋盖整体升力系数随着联排数... 为了探究凹曲面屋盖的风荷载特性并为实际工程提供抗风设计参考,对3种联排凹曲面屋盖进行刚性模型风洞测压试验,系统分析联排数及风向角对凹曲面屋盖升力系数、平均风压系数和极值风压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屋盖整体升力系数随着联排数的增加不断降低,各屋盖的升力系数受风向角影响较大.在不同联排数及风向角下,屋盖整体承受向上的风吸力,屋盖的平均风压系数表现出复杂的波动性;在迎风屋盖边缘处的气流分离现象明显,导致该处存在较大风吸力;越远离迎风侧的屋盖,平均风压系数的波动越小,稳定于-0.1.联排数对极值风压系数的影响不可忽略,尤其是极小值负压系数,边缘屋盖分区极小值负压系数的最小值为-5.1,中间屋盖分区极小值负压系数的最小值为-3.3.基于试验结果,总结给出不同联排凹曲面屋盖分区的平均风压系数和极值风压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曲面屋盖 风洞试验 风荷载 干扰效应 风压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态羟基铝的植物毒性研究
19
作者 孙鹏 徐元强 +4 位作者 余钰泽 周浩 胡爱彬 赵海军 张伟军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1-258,共8页
聚合态羟基铝Al_(13)和Al_(30)是聚合氯化铝(PAC)在水处理过程中的优势形态,水处理后溶液中的残余铝会通过土地利用进入到土壤中。已有研究报道活性铝是酸性土壤中限制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对于不同聚合形态羟基铝对植物的... 聚合态羟基铝Al_(13)和Al_(30)是聚合氯化铝(PAC)在水处理过程中的优势形态,水处理后溶液中的残余铝会通过土地利用进入到土壤中。已有研究报道活性铝是酸性土壤中限制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对于不同聚合形态羟基铝对植物的影响及其致毒机制仍缺乏具体和深入的研究。以小白菜种子发芽指数作为衡量3种不同形态铝(Al^(^(3+))、Al_(13)和Al_(30))对植物毒性的指标,开展了聚合态羟基铝的植物毒性效应试验,并通过小白菜发芽过程中根尖细胞核染色(PI)分布、根内活性氧(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等生化指标测定,开展了小白菜根对聚合态羟基铝生理性质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浓度为100 mg/L的条件下,3种形态铝对小白菜根系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聚合态羟基铝Al_(13)和Al_(30)的毒性弱于单核Al^(^(3+)),但3种形态铝对小白菜的发芽率则无显著影响;铝毒性促进了小白菜根细胞内ROS的积累,引起SOD活性增高,根细胞内过氧化造成了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及细胞质膜损伤,导致细胞内MDA含量增加。本研究可为更好地控制土壤铝毒害问题提供基础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 聚合态羟基铝 铝形态 植物毒性 毒性机制 土壤铝毒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角钢塔塔段模型加固试验研究
20
作者 王丽欢 任亚宁 +3 位作者 郜帆 刘春城 王梦 颜召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142,共13页
角钢铁塔是高压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输电角钢塔在强风、重覆冰以及强对流极端气象条件下容易发生承载力不足,造成倒塌事故,导致输电线路停电。针对运行中输电塔的主材和斜材提出了2种新型夹具来实现主材和斜材的加固设计,主材夹具... 角钢铁塔是高压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输电角钢塔在强风、重覆冰以及强对流极端气象条件下容易发生承载力不足,造成倒塌事故,导致输电线路停电。针对运行中输电塔的主材和斜材提出了2种新型夹具来实现主材和斜材的加固设计,主材夹具由十字连接板、L型连接板、加劲肋和螺栓组成,斜材夹具由L型连接板、连接平板和螺栓组成,采用2种夹具将加固主材、加固斜材和原主材、原斜材进行可靠连接,且不破坏原主材和斜材构件,实现了无损加固。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输电塔加固前后塔段模型试验,通过试验分析可知,输电塔的失效模式由原来的主材与斜材发生压弯屈曲失稳,转变为受压斜材与横隔共同发生压弯屈曲失稳,加固后塔段主材和斜材的承载力大幅提升,加固主材及斜材与原主材及斜材的协同受力性能良好,加固后塔段刚度和极限承载力提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 风荷载 加固 失效模式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