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海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8-79,共2页
文章通过对电力高校的450名2010级新生进行大学生适应性问卷调查,了解到电力高校新生适应情况主要表现为现实生活与期望值落差较大,学习和人际关系问题是影响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开展形式多... 文章通过对电力高校的450名2010级新生进行大学生适应性问卷调查,了解到电力高校新生适应情况主要表现为现实生活与期望值落差较大,学习和人际关系问题是影响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目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使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适应性 学生调查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海峰 张瑛洁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15-117,共3页
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进... 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 培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时代视野下手机对学风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7
3
作者 钟莉 刘海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188-190,共3页
微时代背景下,手机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其覆盖面越来越大。在大学当中,手机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很多学生几乎"机不离手",尤其是3G网络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出现,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个性心理发展等方... 微时代背景下,手机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其覆盖面越来越大。在大学当中,手机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很多学生几乎"机不离手",尤其是3G网络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出现,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个性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现象十分普遍,给高校课堂教学以及学风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座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手机对学风建设影响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手机 学风建设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娜 刘海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62-63,共2页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在于其教育方法的隐蔽性、教育过程的浸润性、教育对象的弥散性和教育结果的愉悦性,微博平台的隐蔽性、浸润性、弥散性、愉悦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等特点,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契合并成为重要教育平台。通过隐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在于其教育方法的隐蔽性、教育过程的浸润性、教育对象的弥散性和教育结果的愉悦性,微博平台的隐蔽性、浸润性、弥散性、愉悦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等特点,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契合并成为重要教育平台。通过隐性微博团队的创设、跟进和管理微博的教育艺术以及及时的网络舆情的监察三个关键因素,有效发挥隐性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大学生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前高校寝室文化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海峰 宋晨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4-176,共3页
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不重视寝室文化建设,就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当前高校寝室文化受到各种各样社会思潮的冲击,传统的寝室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章从解释高校寝室文化的内涵入手... 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不重视寝室文化建设,就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当前高校寝室文化受到各种各样社会思潮的冲击,传统的寝室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章从解释高校寝室文化的内涵入手,对当前高校寝室文化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重构高校寝室文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寝室文化 反思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