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成分对马氏体不锈钢эп 866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淑娟 闫伟 张秀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4期3471-3474,共4页
采用双真空冶炼工艺,分别研究了不同的CrE、NiE配比对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E/NiE比值越低时,钢淬回火后组织中马氏体越完全,铁素体数量越少,同时钢的综合性能指标越理想。针对CrE/NiE比值较高的情况,可以通过调整淬... 采用双真空冶炼工艺,分别研究了不同的CrE、NiE配比对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E/NiE比值越低时,钢淬回火后组织中马氏体越完全,铁素体数量越少,同时钢的综合性能指标越理想。针对CrE/NiE比值较高的情况,可以通过调整淬回火制度,来弥补性能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真空 马氏体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加工工艺对D2钢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郭淑娟 才丽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33,40,共4页
通过设计D2钢的锻、轧热加工工艺,分别研究了钢锭锻造、钢锭轧制及锻轧联合三种工艺生产的坯料及成品扁钢的共晶碳化物分布情况,并针对热加工锻比对碳化物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轧材的碳化物颗粒度较小,但碳化物分布略呈带状;锻... 通过设计D2钢的锻、轧热加工工艺,分别研究了钢锭锻造、钢锭轧制及锻轧联合三种工艺生产的坯料及成品扁钢的共晶碳化物分布情况,并针对热加工锻比对碳化物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轧材的碳化物颗粒度较小,但碳化物分布略呈带状;锻造加工后碳化物颗粒度较轧材稍大,但是均匀性较好;锻坯轧制联合成型在改善碳化物颗粒度与分布方面比较理想;锻比对D2钢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影响显著,锻比在2~8的范围内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评级随锻比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加工工艺 共晶碳化物 不均匀度 锻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成分对冷作模具钢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郭淑娟 才丽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4-66,69,共4页
以7种不同成分的冷作模具钢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了Cr、Mo、V、W、Si及稀土元素等对模具钢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Mo、V使钢中碳化物形态分散,且加热时不易溶入奥氏体中,起到细化晶粒、提高韧性的作用;钢中碳化物数量随Cr含量的增加... 以7种不同成分的冷作模具钢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了Cr、Mo、V、W、Si及稀土元素等对模具钢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Mo、V使钢中碳化物形态分散,且加热时不易溶入奥氏体中,起到细化晶粒、提高韧性的作用;钢中碳化物数量随Cr含量的增加而增加;Si可阻止碳元素溶入钢中,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0.05%镧铈合金和0.05%稀土镁可使实验钢莱氏体及共晶碳化物形态更加圆润、不构成网状,可提高钢的热塑性,便于热加工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冷作模具钢 组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冷等温球化退火工艺对Cr12型模具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郭淑娟 才丽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8期1705-1708,共4页
通过对Cr12型模具钢常规球化退火工艺的改进,得到了预冷等温球化退火新工艺。并对不同球化温度、不同退火保温时间对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改进的预冷等温球化退火新工艺合理可行,可获得硬度低于200HB、碳化物颗粒均匀... 通过对Cr12型模具钢常规球化退火工艺的改进,得到了预冷等温球化退火新工艺。并对不同球化温度、不同退火保温时间对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改进的预冷等温球化退火新工艺合理可行,可获得硬度低于200HB、碳化物颗粒均匀细小的球化效果。球化温度和退火保温时间对组织性能均有一定影响。Cr12型模具钢理想的球化退火工艺为:球化温度940℃,保温至透烧,出炉油冷到400℃,进行730℃等温退火处理,冷却速度为<30℃/h至200℃出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球化退火 模具钢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Mg对高碳轴承钢S8Cr4Mo4V碳化物及热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淑娟 才丽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73,共3页
对添加不同Mg含量的S8Cr4Mo4V钢锭淬火组织和高温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金属Mg可改善钢的结晶组织,破坏碳化物的网状结构,并能提高钢的高温热塑性。另外,Mg的加入对高碳轴承钢S8Cr4Mo4V的内部质量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 金属Mg 碳化物 热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工具钢6CrSi2MoV退火工艺研究及应用
6
作者 陈保东 郭淑娟 才丽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70-172,176,共4页
通过对轧态和不同球化退火工艺下的6CrSi2MoV钢进行组织观察和硬度检验,确定了6CrSi2MoV钢的相变点,并根据相变点制定了完全退火和不完全退火工艺,同时在实践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6CrSi2MoV钢轧态的组织分布不均匀,其带状组织可在退... 通过对轧态和不同球化退火工艺下的6CrSi2MoV钢进行组织观察和硬度检验,确定了6CrSi2MoV钢的相变点,并根据相变点制定了完全退火和不完全退火工艺,同时在实践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6CrSi2MoV钢轧态的组织分布不均匀,其带状组织可在退火后得到改善;不完全球化退火工艺优于完全退火工艺,实际生产时采用不完全球化退火工艺可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具钢 退火工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扁钢P80R表面轧制裂纹原因分析
7
作者 郭淑娟 才丽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939-2941,2946,共4页
通过生产试验、金相分析等手段,结合钢的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对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扁钢成品表面轧制裂纹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P80R钢表面轧制裂纹是由于扁坯开坯轧制时产生了过热组织造成的,与钢的化学成分及表面液态Cu富集并无... 通过生产试验、金相分析等手段,结合钢的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对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扁钢成品表面轧制裂纹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P80R钢表面轧制裂纹是由于扁坯开坯轧制时产生了过热组织造成的,与钢的化学成分及表面液态Cu富集并无直接关系。通过采取合适的工艺措施,可成功解决P80R钢轧制表面裂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80R 时效硬化 过热组织 轧制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2HQA钢的冷变形硬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童金涛 张麦仓 +2 位作者 董建新 曾燕屏 高惠菊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18,共3页
通过Gleeble-1500上的室温压缩实验、微观组织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磁性测量等手段,系统研究了302HQA钢的冷变形规律。结果表明,302HQA钢冷变形过程的冷作硬化是位错塞积和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综合作用的结果;减少冷变形过程中形变马... 通过Gleeble-1500上的室温压缩实验、微观组织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磁性测量等手段,系统研究了302HQA钢的冷变形规律。结果表明,302HQA钢冷变形过程的冷作硬化是位错塞积和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综合作用的结果;减少冷变形过程中形变马氏体的含量,可以降低冷镦钢成型过程的开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2HQA 冷变形 形变马氏体 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钼铁中磷铜硅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静娴 徐怀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64-665,共2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快速测定钼铁中磷、铜、硅。采用王水溶解样品,在配制工作曲线时采用在试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Ⅲ)和钼(Ⅵ)的基体匹配方法,消除基体干扰,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小于4%,回收率在95.0%~110.0%...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快速测定钼铁中磷、铜、硅。采用王水溶解样品,在配制工作曲线时采用在试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Ⅲ)和钼(Ⅵ)的基体匹配方法,消除基体干扰,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小于4%,回收率在95.0%~110.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钼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