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棒线材多道次轧制过程的静力隐式有限元模拟及模型优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原思宇 张立文 +5 位作者 廖舒纶 李茂 于永泗 齐民 甄玉 郭书奇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57,共4页
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采用三维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和静力隐式算法,对多道次连轧稳态轧制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模型中轧辊间距采用真实尺寸。基于静力隐式算法的特性,在优化模型中引入刚性推动体,实现模型的简化。比较优化前后两种... 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采用三维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和静力隐式算法,对多道次连轧稳态轧制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模型中轧辊间距采用真实尺寸。基于静力隐式算法的特性,在优化模型中引入刚性推动体,实现模型的简化。比较优化前后两种有限元模型的模拟结果及参数,表明该文所建立的优化模型可以在保证较好的计算精度前提下,显著地提高运算效率。应用优化模型模拟粗轧六道次连轧过程,温度变化模拟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线材 连轧 静力隐式 有限元 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r15热变形行为与流变应力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廖舒纶 张立文 +2 位作者 岳重祥 郭书奇 甄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0,14,共4页
在热力模拟实验机Gleeble-3800上,对GCr15钢进行了单道次压缩实验,研究了其热变形行为。变形温度从950℃到1150℃范围变化,应变率从1s-1到10s-1范围变化。采用双曲正弦方程描述了GCr15钢的峰值流变应力与Ze-ner-Hollomon参数的关系,方... 在热力模拟实验机Gleeble-3800上,对GCr15钢进行了单道次压缩实验,研究了其热变形行为。变形温度从950℃到1150℃范围变化,应变率从1s-1到10s-1范围变化。采用双曲正弦方程描述了GCr15钢的峰值流变应力与Ze-ner-Hollomon参数的关系,方程中变形激活能的大小和其他常数采用回归分析得到。同时还得到了峰值应变方程以及流变应力模型,流变应力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应力 峰值应变 热变形 轴承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例推理的钢铁生产工艺设计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晓冰 薄洪光 +1 位作者 马跃 张敬雷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189-2195,共7页
针对钢铁行业工艺设计复杂、工艺设计知识难于表达和工艺实例库庞大不易检索的问题,通过分析其工艺设计鲜明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特点,提出了基于分段分层实例推理的钢铁行业工艺设计策略。通过对工艺设计问题的逐段分解和逐层细化,降低了... 针对钢铁行业工艺设计复杂、工艺设计知识难于表达和工艺实例库庞大不易检索的问题,通过分析其工艺设计鲜明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特点,提出了基于分段分层实例推理的钢铁行业工艺设计策略。通过对工艺设计问题的逐段分解和逐层细化,降低了实例检索的空间,实现了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多实例重用。设计了基于实例检索网络模型的钢铁行业工艺实例检索程序,以及分段分层实例推理的工艺设计流程和工艺设计算法,并以实际应用加以验证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设计 分段分层 实例推理 钢铁行业 实例检索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r15钢动态组织演化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5
4
作者 廖舒纶 张立文 +3 位作者 岳重祥 裴继斌 高惠菊 郭书奇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9-162,共4页
通过在Gleeble-3800热力模拟实验机上进行单道次压缩试验,分析了GCr15钢的动态组织演化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变形试样组织分布不均匀;在一定应变速率下,温度升高,动态再结晶晶粒增大,且应变速率越高,增长趋势越慢;在一定温度下,升高应变... 通过在Gleeble-3800热力模拟实验机上进行单道次压缩试验,分析了GCr15钢的动态组织演化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变形试样组织分布不均匀;在一定应变速率下,温度升高,动态再结晶晶粒增大,且应变速率越高,增长趋势越慢;在一定温度下,升高应变率会使动态再结晶晶粒变小,但这种趋势在较高的温度下才比较敏感。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GCr15的动态组织演化模型,将其耦合到MSC.Marc软件子程序中计算,模拟了应变、动态再结晶份数及平均晶粒尺寸分布。模拟的晶粒尺寸和测量晶粒尺寸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钢 组织演化 动态再结晶 晶粒尺寸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线材粗轧过程的模拟及辊径大小对轧制参数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廖舒纶 张立文 +4 位作者 原思宇 李茂 于永泗 郭书奇 甄玉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11-1413,共3页
借助商业有限元软件MSC.M arc,建立了预测GCr15棒线材粗轧过程的三维弹塑性模型。分析了GCr15棒线材连轧过程中总等效塑性应变变化,等效塑性应变率分布及轧制各道次出口处的表面温度变化等结果。同时,模型被用来调查了辊径变化对粗轧过... 借助商业有限元软件MSC.M arc,建立了预测GCr15棒线材粗轧过程的三维弹塑性模型。分析了GCr15棒线材连轧过程中总等效塑性应变变化,等效塑性应变率分布及轧制各道次出口处的表面温度变化等结果。同时,模型被用来调查了辊径变化对粗轧过程轧制参数的影响。表面温度的预测结果与测量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温度 棒线材 连轧 辊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SI403马氏体不锈钢的热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马龙腾 王立民 +2 位作者 胡劲 刘正东 张秀丽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43,共6页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AISI403马氏体不锈钢进行高温热压缩实验,结合金相组织观察,对其流变应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03钢在950~1150℃,应变速率为0.01~0.1s-1的条件下,发生了较明显的动态再结晶;利用Zener-Hollomon参数...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AISI403马氏体不锈钢进行高温热压缩实验,结合金相组织观察,对其流变应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03钢在950~1150℃,应变速率为0.01~0.1s-1的条件下,发生了较明显的动态再结晶;利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对数函数能较好地描述403钢的流变行为;经回归得到了403钢峰值应力σP的表达式和热变形激活能Q值;通过热加工图的建立获得最佳热变形条件及预测流变失稳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SI403马氏体不锈钢 动态再结晶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r15钢单道次压缩实验分析及三维模拟 被引量:5
7
作者 廖舒纶 张立文 +4 位作者 岳重祥 裴继斌 高惠菊 贾元伟 廉晓洁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1-34,共4页
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试验机对GCr15钢进行了单道次压缩实验,实验温度从950~1150℃变化,实验应变速率从0.1~10s^-1变化。获得了实验钢种的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模型、动态微观组织演变模型。借助MSC.Marc软件及其子程序代码... 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试验机对GCr15钢进行了单道次压缩实验,实验温度从950~1150℃变化,实验应变速率从0.1~10s^-1变化。获得了实验钢种的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模型、动态微观组织演变模型。借助MSC.Marc软件及其子程序代码,发展了一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压缩过程,分析了试样的应变分布,并评估了变形参数对动态再结晶分数与晶粒大小的影响。所得晶粒尺寸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演化 动态再结晶 晶粒尺寸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作业基础标准成本制定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晓冰 周世宽 +2 位作者 薄洪光 蒙秋男 常剑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87-2296,共10页
为解决传统标准成本制定过程中存在的主观经验性、不及时性和平均化带来的误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邻域粗糙集、随机分布理论和支持向量机的作业标准成本制定方法。首先通过邻域粗糙集理论进行属性约简,确定影响作业成本的属性因素,依... 为解决传统标准成本制定过程中存在的主观经验性、不及时性和平均化带来的误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邻域粗糙集、随机分布理论和支持向量机的作业标准成本制定方法。首先通过邻域粗糙集理论进行属性约简,确定影响作业成本的属性因素,依据约简属性集从实例库中抽样并分析随机属性的分布规律,确定置信区间;然后用支持向量机建立随机属性和作业成本的回归模型,利用随机属性的置信区间确定作业标准成本的区间范围并最终确定作业标准成本值;最后建立作业标准成本的回归模型,预测小批量或新产品的标准成本。通过钢铁企业的应用实例,给出了该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并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成本制定 粗糙集 随机分布 支持向量机 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推拉结合的生产计划与调度模型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巍巍 刘晓冰 +2 位作者 李忠凯 张萍 黄学文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85-1388,共4页
通过分析混合流程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的实际需求特点,提出生产工艺流程图和一种推拉结合的生产计划与调度模型。模型以订单、库存和预投为综合需求起点,以拉式补货的方式制订有限产能的主生产计划,依据工艺流程图分解生成可行的流程作业... 通过分析混合流程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的实际需求特点,提出生产工艺流程图和一种推拉结合的生产计划与调度模型。模型以订单、库存和预投为综合需求起点,以拉式补货的方式制订有限产能的主生产计划,依据工艺流程图分解生成可行的流程作业计划和离散作业计划,以及车间级物料需求计划等。在生产执行中则结合工序流转卡等方式进行推式生产,以保证生产过程的良好连续性和均衡性。本模型在生产管理系统软件中得以应用,并已在企业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计划 调度 推拉结合 混合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r15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4
10
作者 岳重祥 张立文 +4 位作者 廖舒纶 裴继斌 高惠菊 贾元伟 廉晓洁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8-90,共3页
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GCr15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影响,得到了描述GCr15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的数学模型;并将该模型写入Marc的子程序,利用大型商业有限元软件Marc模拟了加热保温过程中GCr15钢奥氏... 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GCr15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影响,得到了描述GCr15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的数学模型;并将该模型写入Marc的子程序,利用大型商业有限元软件Marc模拟了加热保温过程中GCr15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过程。结果表明:晶粒长大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钢 奥氏体晶粒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传递方法在GCr15棒线材连轧过程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廖舒纶 张立文 +4 位作者 原思宇 李茂 于永泗 郭书奇 甄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59-162,共4页
借助商业软件MSC. Marc及其子程序功能,提出了一种可以在不同有限元模型之间传递数据的方法.该方法能根据插值函数,按照节点量传递两个不同模型网格之间的温度值.在该方法的基础上,文章用多个连续有限元模型完成了GCr15钢棒线材从加热... 借助商业软件MSC. Marc及其子程序功能,提出了一种可以在不同有限元模型之间传递数据的方法.该方法能根据插值函数,按照节点量传递两个不同模型网格之间的温度值.在该方法的基础上,文章用多个连续有限元模型完成了GCr15钢棒线材从加热炉到终轧共26道次连轧过程的模拟.轧件温度的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相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传递 棒线材 连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棒材粗轧过程晶粒尺寸影响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岳重祥 张立文 +3 位作者 阮金华 顾森东 廖舒纶 高惠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2-666,共5页
利用商业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建立了轴承钢GCr15棒材六道次粗轧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借助MSC.Marc的二次开发功能,将轴承钢GCr15的微观组织演变模型与棒材粗轧过程的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相结合,模拟了不同工艺参数下奥氏体晶... 利用商业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建立了轴承钢GCr15棒材六道次粗轧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借助MSC.Marc的二次开发功能,将轴承钢GCr15的微观组织演变模型与棒材粗轧过程的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相结合,模拟了不同工艺参数下奥氏体晶粒尺寸的演变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粗轧过程中轧件中心奥氏体的晶粒尺寸随着轧制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轧制速度对晶粒尺寸的演交基本没有影响;初始晶粒尺寸和轧辊辊缝的大小对奥氏体晶粒尺寸的演变过程有一定影响,但对六道次粗轧后的晶粒尺寸影响不大.实际工艺参数下模拟得到的轧件内部晶粒尺寸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材 晶粒尺寸 工艺参数 粗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耐蠕变马氏体热强钢的试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淑娟 杨清凯 +1 位作者 张秀丽 韩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3-86,89,共5页
采用双真空冶炼、快锻机以及锻造成型工艺,成功地制备了新型耐蠕变马氏体不锈钢1Cr10Co6MoVNbN。结果表明:抚顺特钢的生产工艺合理可行,钢的内在冶金质量优良,淬回火状态下组织均匀、稳定,具有良好的热强性、抗蠕变及热稳定性,低的缺口... 采用双真空冶炼、快锻机以及锻造成型工艺,成功地制备了新型耐蠕变马氏体不锈钢1Cr10Co6MoVNbN。结果表明:抚顺特钢的生产工艺合理可行,钢的内在冶金质量优良,淬回火状态下组织均匀、稳定,具有良好的热强性、抗蠕变及热稳定性,低的缺口敏感性和良好的塑韧性,可满足航空用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马氏体 热强钢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射流辅助动力沉桩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京印 张振禹 +3 位作者 王艳丽 董燕 黄勇 朱丽红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6-121,共6页
水射流破坏桩内土塞辅助动力沉桩是一种有效处理土塞问题使桩达到标准贯入深度的辅助沉桩方法,而该项技术的关键是水射流对桩内土塞的破坏。借助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模型实验进行水射流破坏桩内土塞辅助动力沉桩研究。首先进行射流破... 水射流破坏桩内土塞辅助动力沉桩是一种有效处理土塞问题使桩达到标准贯入深度的辅助沉桩方法,而该项技术的关键是水射流对桩内土塞的破坏。借助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模型实验进行水射流破坏桩内土塞辅助动力沉桩研究。首先进行射流破坏土塞理论分析,定性地说明水射流破坏土塞能力与水射流压力、流量等参数有关;然后对不同形状喷嘴形成的射流的破坏土塞能力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六种喷嘴射流作用下土塞内的最大、最小应力;再通过模型实验对有无射流辅助沉桩的沉桩锤击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水射流辅助沉桩的锤击数少于无射流辅助沉桩的锤击数,说明水射流可用于辅助动力沉桩。最后设计出水射流破坏桩内土塞辅助动力沉桩工艺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射流 动力沉桩 土塞 锤击数 贯入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石油桩基平台射流辅助沉桩实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勇 张振禹 +1 位作者 陈新勇 邢永超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8-101,共4页
针对海上沉桩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停锤后打桩困难甚至拒锤现象,提出了高压水射流辅助沉桩的技术设想,并设计了海洋石油桩基平台射流辅助沉桩模型实验装置。通过该实验装置测试了6种不同形状喷嘴产生的射流对土塞表面的作用力,并对土体内应... 针对海上沉桩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停锤后打桩困难甚至拒锤现象,提出了高压水射流辅助沉桩的技术设想,并设计了海洋石油桩基平台射流辅助沉桩模型实验装置。通过该实验装置测试了6种不同形状喷嘴产生的射流对土塞表面的作用力,并对土体内应力分布状态进行数值模拟实验,得到了6种喷嘴射流作用下土体内的最大应力和最小应力,验证了模型实验结果。海洋石油桩基平台桩基建设过程中,采用高压水射流辅助沉桩提高桩基建设效率是完全可行的。等变速型喷嘴有限喷距最长,作用在土塞表面中心处的压力也最大。研究结果为海洋石油桩基平台射流辅助沉桩原理样机试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石油桩基平台 高压水射流 辅助沉桩 数值模拟实验 模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成分对马氏体不锈钢эп 866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淑娟 闫伟 张秀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4期3471-3474,共4页
采用双真空冶炼工艺,分别研究了不同的CrE、NiE配比对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E/NiE比值越低时,钢淬回火后组织中马氏体越完全,铁素体数量越少,同时钢的综合性能指标越理想。针对CrE/NiE比值较高的情况,可以通过调整淬... 采用双真空冶炼工艺,分别研究了不同的CrE、NiE配比对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E/NiE比值越低时,钢淬回火后组织中马氏体越完全,铁素体数量越少,同时钢的综合性能指标越理想。针对CrE/NiE比值较高的情况,可以通过调整淬回火制度,来弥补性能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真空 马氏体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加工工艺对D2钢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淑娟 才丽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33,40,共4页
通过设计D2钢的锻、轧热加工工艺,分别研究了钢锭锻造、钢锭轧制及锻轧联合三种工艺生产的坯料及成品扁钢的共晶碳化物分布情况,并针对热加工锻比对碳化物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轧材的碳化物颗粒度较小,但碳化物分布略呈带状;锻... 通过设计D2钢的锻、轧热加工工艺,分别研究了钢锭锻造、钢锭轧制及锻轧联合三种工艺生产的坯料及成品扁钢的共晶碳化物分布情况,并针对热加工锻比对碳化物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轧材的碳化物颗粒度较小,但碳化物分布略呈带状;锻造加工后碳化物颗粒度较轧材稍大,但是均匀性较好;锻坯轧制联合成型在改善碳化物颗粒度与分布方面比较理想;锻比对D2钢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影响显著,锻比在2~8的范围内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评级随锻比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加工工艺 共晶碳化物 不均匀度 锻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成分对冷作模具钢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淑娟 才丽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4-66,69,共4页
以7种不同成分的冷作模具钢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了Cr、Mo、V、W、Si及稀土元素等对模具钢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Mo、V使钢中碳化物形态分散,且加热时不易溶入奥氏体中,起到细化晶粒、提高韧性的作用;钢中碳化物数量随Cr含量的增加... 以7种不同成分的冷作模具钢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了Cr、Mo、V、W、Si及稀土元素等对模具钢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Mo、V使钢中碳化物形态分散,且加热时不易溶入奥氏体中,起到细化晶粒、提高韧性的作用;钢中碳化物数量随Cr含量的增加而增加;Si可阻止碳元素溶入钢中,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0.05%镧铈合金和0.05%稀土镁可使实验钢莱氏体及共晶碳化物形态更加圆润、不构成网状,可提高钢的热塑性,便于热加工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冷作模具钢 组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D2钢冶金质量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淑娟 曹军 +1 位作者 王林 杨清凯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8期1959-1961,共3页
研究了锻比和锭型尺寸对D2钢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以及精炼工艺和重熔电极表面条件对钢中氧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锻比和锭型尺寸对D2钢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显著影响:锻比在2—8的范围内D2钢Φ1100mm电渣锭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评级随着... 研究了锻比和锭型尺寸对D2钢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以及精炼工艺和重熔电极表面条件对钢中氧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锻比和锭型尺寸对D2钢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显著影响:锻比在2—8的范围内D2钢Φ1100mm电渣锭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评级随着锻比的增加而降低,而同一锻比条件下D2钢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则随着锭型尺寸的增加而增加;LF+VD精炼工艺可以控制D2钢中氧含量≤16×10-6(ppm);电极表面状况对D2电渣钢含氧量有较大影响:采用黑皮电极重熔成的电渣锭氧含量比车光电极多增加了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锻比 共晶碳化物 氧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冷等温球化退火工艺对Cr12型模具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淑娟 才丽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8期1705-1708,共4页
通过对Cr12型模具钢常规球化退火工艺的改进,得到了预冷等温球化退火新工艺。并对不同球化温度、不同退火保温时间对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改进的预冷等温球化退火新工艺合理可行,可获得硬度低于200HB、碳化物颗粒均匀... 通过对Cr12型模具钢常规球化退火工艺的改进,得到了预冷等温球化退火新工艺。并对不同球化温度、不同退火保温时间对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改进的预冷等温球化退火新工艺合理可行,可获得硬度低于200HB、碳化物颗粒均匀细小的球化效果。球化温度和退火保温时间对组织性能均有一定影响。Cr12型模具钢理想的球化退火工艺为:球化温度940℃,保温至透烧,出炉油冷到400℃,进行730℃等温退火处理,冷却速度为<30℃/h至200℃出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球化退火 模具钢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