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00MPa级超高强度不锈钢的研制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振宝 杨志勇 +4 位作者 雍歧龙 梁剑雄 孙永庆 李文辉 卢伦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51,共4页
研制出一种Rm≥1900 MPa的铬-镍-钴-钼系大规格棒材(φ200 mm)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不锈钢,通过研究热处理工艺对八种不同成分的铬-镍-钴-钼系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合金成分。结果表明:优化成分后得到一种高强(Rm=... 研制出一种Rm≥1900 MPa的铬-镍-钴-钼系大规格棒材(φ200 mm)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不锈钢,通过研究热处理工艺对八种不同成分的铬-镍-钴-钼系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合金成分。结果表明:优化成分后得到一种高强(Rm=1940 MPa)、高韧(AKU2=55 J,KIC=104 MPa.m^(1/2))的马氏体时效不锈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时效不锈钢 析出相 超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36不锈钢基体溅射氮化铬薄膜的硬度和接触角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翠凤 邱锡荣 +2 位作者 康爱军 梁家豪 黄文荣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26,共6页
在不同的S136不锈钢基体上溅射制备了氮化铬(CrN)薄膜,通过接触角的测量、硬度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基材的组织、方向性、表面粗糙度、表面机械加工方法及溅射偏压对CrN薄膜接触角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 在不同的S136不锈钢基体上溅射制备了氮化铬(CrN)薄膜,通过接触角的测量、硬度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基材的组织、方向性、表面粗糙度、表面机械加工方法及溅射偏压对CrN薄膜接触角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溅射功率300 W、施加-120V偏压、氩气和氮气流量比9∶1溅射条件下,可得到Cr2N单相薄膜,呈现(111)面择优取向;溅射CrN薄膜显著提高S136不锈钢表面硬度和接触角;溅射时施加负偏压的CrN薄膜接触角明显大于未施加的;基材杂质少、碳化物细小、研磨后抛光、施加负偏压的纵向试样溅射CrN薄膜后硬度较高(1 177HV)、接触角较大(98.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N薄膜 接触角 S136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含量对3Cr2MnNiMoV钢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华耀 迟宏宵 +3 位作者 金青林 冯淑玲 周健 马党参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2,共5页
采用FORMASTOR-FII型相变仪测不同钼含量3Cr2MnNiMoV钢的临界相变点和热膨胀曲线,结合显微组织和硬度结果,绘制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研究了钼含量对该钢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3~16.2℃·s^(-1)冷却... 采用FORMASTOR-FII型相变仪测不同钼含量3Cr2MnNiMoV钢的临界相变点和热膨胀曲线,结合显微组织和硬度结果,绘制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研究了钼含量对该钢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3~16.2℃·s^(-1)冷却速率范围内,试验钢的CCT曲线都可以划分为中温转变区和低温转变区,相变产物分别为贝氏体和马氏体,均未发现珠光体;随着钼含量的增加,试验钢马氏体转变的临界冷却速率降低,CCT曲线右移,淬透性提高;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试验钢的显微硬度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当冷却速率大于0.14℃·s^(-1)时,在相同的冷却速率下,含有较多钼元素的试验钢具有更高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硬化塑料模具钢 钼元素 CCT曲线 硬度 淬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