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林业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武亚斌 魏崇 赵晏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6-108,共3页
文章介绍了对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物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新形势下的新认识、新理解;调整教学理念,摒弃学科本位主义,将大学物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探索一条适应新世纪的农、林科大学物理教学体系... 文章介绍了对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物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新形势下的新认识、新理解;调整教学理念,摒弃学科本位主义,将大学物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探索一条适应新世纪的农、林科大学物理教学体系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本位主义 大学物理 综合素质 创新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雪路面条件下多场景自动驾驶车辆主动避障路径规划
2
作者 裴玉龙 翟双柱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针对自动驾驶车辆在冰雪路面易失稳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快速扩展随机树(RRT)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建立冰雪路面车辆动力学模型,引入路面附着系数;然后,采用结合车头指向及转向角的全局目标偏向性采样,结合避撞检测与速度-附着系数下的最大... 针对自动驾驶车辆在冰雪路面易失稳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快速扩展随机树(RRT)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建立冰雪路面车辆动力学模型,引入路面附着系数;然后,采用结合车头指向及转向角的全局目标偏向性采样,结合避撞检测与速度-附着系数下的最大曲率约束,改善传统RRT算法问题;最后,使用双五次多项式平滑路径,满足稳定性、制动器约束及舒适性.通过MATLAB-Simulink与CarSim联合仿真,比较改进RRT算法与传统算法在多场景条件下的性能.实验表明,改进RRT算法显著提升路径平滑度,降低曲率突变,用时短、成功率高,且在冰雪路面行驶时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车辆 路径规划 快速扩展随机树 冰雪路面 多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红豆杉幼苗光合和荧光特性对不同光照条件的响应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彤 崔海娇 +2 位作者 吴淑杰 祝佳媛 周志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70,共6页
以4年生东北红豆杉为材料,研究了全光照(FL)、50%全光照(L1)、30%全光照(L2)和15%全光照(L3)4种光照条件下东北红豆杉幼苗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L2条件下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最高,全光照使幼... 以4年生东北红豆杉为材料,研究了全光照(FL)、50%全光照(L1)、30%全光照(L2)和15%全光照(L3)4种光照条件下东北红豆杉幼苗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L2条件下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最高,全光照使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显著减少;L3条件下的叶绿素a/b值最低为2.203,显著低于正常值。3种遮荫条件下的东北红豆杉幼苗的光响应曲线趋势基本一致,随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加净光合速率(Pn)先快速增加后趋于平缓,L2幼苗的Pn最高,L3次之,L1最低;FL幼苗在PAR>1000μmol/(m2·s)时Pn出现明显下降。L2条件下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平均净光合速率(Pa)、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气孔导度(Gs)最高,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相对较低;FL条件下,LSP、AQY最低,LCP、Rd最高。FL条件下幼苗荧光参数与遮荫条件相比,初始荧光(F0)显著升高,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潜在活性(Fv/F0)和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显著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略高,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电子传递速率(ETR)略低;L2和L3条件下幼苗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差不大,也都比L1适宜。结果表明,全光照破坏了幼苗的光合机构,30%左右的全光照条件对幼苗更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光照条件 光合作用 荧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终身教育背景下构建可持续性的大学数学教学体系 被引量:4
4
作者 马晓剑 申花实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1-173,共3页
人的教育是终身的,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大学数学教育应该是可持续的。文章详细分析了构建可持续性的大学数学教学体系的必要性,给出了分阶段、可持续性的大学数学教育模式,指出了这一模式的特点:一方面,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习能力的... 人的教育是终身的,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大学数学教育应该是可持续的。文章详细分析了构建可持续性的大学数学教学体系的必要性,给出了分阶段、可持续性的大学数学教育模式,指出了这一模式的特点:一方面,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利;另一方面,关注教师的自我实现,强调大学数学教育应该为个人未来继续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教育 可持续性 大学数学 教学体系 终身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导行教育的内涵与实践
5
作者 侯利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30,共3页
大学导行教育不同于大学适应性教育,更不仅仅是大学新生导行教育,其实质是传承大学精神,培育新时代知识分子,这需要高校通过加强导行课程体系建设、主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重视实践教育功能等三个方面来创新大学导行教育机制。
关键词 大学导行教育 大学精神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检测的东北虎个体自动识别 被引量:12
6
作者 史春妹 谢佳君 +2 位作者 顾佳音 刘丹 姜广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685-4693,共9页
东北虎个体的自动识别是种群数量评估和制定有效保护策略的重要基础。以东北虎林园和怪坡虎园38只虎为研究对象,将目标检测方法首次应用到东北虎个体识别研究中,采用多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实现虎个体的自动识别。首先通过相机在... 东北虎个体的自动识别是种群数量评估和制定有效保护策略的重要基础。以东北虎林园和怪坡虎园38只虎为研究对象,将目标检测方法首次应用到东北虎个体识别研究中,采用多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实现虎个体的自动识别。首先通过相机在不同角度对38只东北虎进行拍摄取样,建立包含13579张图像的虎样本数据集。由于虎的体侧条纹信息不具有对称性,所以运用单次多盒目标检测(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 SSD)方法,对虎的躯干左侧条纹、右侧条纹以及脸部等不同部位图像,进行自动检测并分割提取,极大节省手工截取时间。在检测分割出的左右侧及脸部不同部位图片基础上,运用上、下、左、右平移变换进行数据增强,使图片数目扩大为原来的5倍。采用LeNet、AlexNet、ZFNet、VGG16、ResNet34共5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个体自动识别。为了提高识别准确率,运用平均值和最大值不同组合方式来优化池化操作,并在全连接层引入概率分别为0.1、0.2、0.3、0.4的丢弃(Dropout)操作防止过拟合。实验表明,目标检测模型耗时较少,截取分割老虎不同部位条纹能达到0.6 s/张,远快于人工截取速度,并且在测试集上准确率能达到97.4%。不同姿态下的目标部位都能正确识别并分割。ResNet34模型的准确率优于其他网络模型,左右侧条纹以及脸部图像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3.75%、97.01%和86.28%,右侧条纹识别准确率优于左侧条纹和脸部图像。研究为野生虎自动相机影像的识别提供技术参考。在未来研究中,对东北虎个体影响数据进行扩充,选取更多影像数据进行训练,使网络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从而实现更准确的个体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虎 个体自动识别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对产业结构型综合发展系数的研究——以黑龙江省林业产业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延龙 臧睿 张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0期263-265,共3页
灰色发展系数是灰色GM(1,1)模型的核心,在运用灰色GM(1,1)模型进行预测时,灰色发展系数一般为定值,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发展系数往往是变动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产业结构的变动。该研究通过将次级产业发展系数进行产值... 灰色发展系数是灰色GM(1,1)模型的核心,在运用灰色GM(1,1)模型进行预测时,灰色发展系数一般为定值,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发展系数往往是变动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产业结构的变动。该研究通过将次级产业发展系数进行产值加权,得到灰色产业结构型综合发展系数和灰色产业综合发展模型,并将其运用于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分析与预测中,计算得出2013~2017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型综合发展系数分别为0.2431、0.2593、0.276、0.2952、0.3149,并据此对其相应年份的林业总产值进行了预测,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分析产业结构型综合发展系数使产业发展情况更能体现出产业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动 产业结构型综合发展系数 灰色产业综合发展模型 林业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菜基多色发光碳点及手性荧光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胜慧 何雨萱 +3 位作者 杜友全 魏智鹏 李玉 程倩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78-1487,共10页
多色发光碳点(CDs)在生物成像、传感、发光二极管、催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迄今为止,以生物质材料为碳源制备荧光可调的多色发光CDs仍有很大挑战。本文以天然菠菜为碳源,采用不同反应溶剂成功制备了6种单波长激发、发射波长... 多色发光碳点(CDs)在生物成像、传感、发光二极管、催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迄今为止,以生物质材料为碳源制备荧光可调的多色发光CDs仍有很大挑战。本文以天然菠菜为碳源,采用不同反应溶剂成功制备了6种单波长激发、发射波长在450~680 nm范围内的生物质碳点(BCDs),这些BCDs具有类球形形貌,可发射能覆盖整个可见光区的荧光。其中制得的蓝、黄、粉和红BCDs的平均粒径分别为2.25,4.15,1.73,7.96 nm,具有较高量子产率(12.68%~30.77%)。通过对可调BCDs的结构、组成和光学性质的分析,发现可调BCDs的荧光机理主要是碳核共轭度与表面官能团相互作用的结果。选用纤维素纳米晶(CNC)分别与B-、Y-和R-BCDs混合,利用蒸发诱导自组装法制备了具有彩虹色的蓝色、黄色和红色手性荧光膜,并对其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分析。本研究为多色BCDs在应用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多色发光 多峰发射 纤维素纳米晶体 圆偏振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对木粉-HDPE复合材料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邵博 张志军 +1 位作者 王清文 宋永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3-96,100,共5页
以聚磷酸铵(APP)对木粉-HDPE复合材料(WF-HDPE)进行阻燃处理,用锥形量热仪系统评价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并进行等温燃烧反应动力学分析,用万能力学试验机进行静态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在35 kW/m2热辐射流量下,APP添加量达到15%时,WF-HDPE... 以聚磷酸铵(APP)对木粉-HDPE复合材料(WF-HDPE)进行阻燃处理,用锥形量热仪系统评价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并进行等温燃烧反应动力学分析,用万能力学试验机进行静态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在35 kW/m2热辐射流量下,APP添加量达到15%时,WF-HDPE燃烧热释放速率(RHR)峰值和总热释放量(THR)均降低约50%、成炭率提高150%,表现出显著的阻燃作用;可用动力学模型ln(1-α)=-kt+C描述WF-HDPE的等温燃烧反应,APP的加入使反应速率常数k降低、半衰期延长。APP对WF-HDPE的冲击性能有显著的不利影响,但能改善刚性,对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影响不大。综合阻燃性能与力学实验结果,APP的适宜添加量为1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粉-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 锥形量热仪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聚磷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铝对PE-HD/木粉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李斌 姜洪丽 +2 位作者 张淑芬 王玉峰 隋小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1-23,共3页
对Al(OH) 3 阻燃的高密度聚乙烯 /木粉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 :随木粉和Al(OH) 3 添加量的增加 ,Al(OH) 3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效率增加 ,高木粉添加量的复合材料氧指数达 2 7.1% ,Al(OH ) 3 的阻燃效率达 0 2 0 3。增加木粉含量 ,复合材料... 对Al(OH) 3 阻燃的高密度聚乙烯 /木粉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 :随木粉和Al(OH) 3 添加量的增加 ,Al(OH) 3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效率增加 ,高木粉添加量的复合材料氧指数达 2 7.1% ,Al(OH ) 3 的阻燃效率达 0 2 0 3。增加木粉含量 ,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明显提高 ;但Al(OH) 3 对拉伸强度的影响不大 ,而明显提高弯曲强度。增加木粉和Al(OH) 3 的含量 ,均能明显降低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破坏复合材料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铝 PE-HD/木粉复合材料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高密度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阻燃剂对EVA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贾贺 李斌 +4 位作者 李艳涛 戴进峰 邴柏春 高苏亮 白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9-112,共4页
以聚磷酸铵(APP)、三嗪系成炭发泡剂(CFA)和4A分子筛(4AZEO)作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膨胀阻燃剂(IFR)。采用氧指数、垂直燃烧研究了APP与CFA的不同配比、IFR不同添加量对阻燃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当IF... 以聚磷酸铵(APP)、三嗪系成炭发泡剂(CFA)和4A分子筛(4AZEO)作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膨胀阻燃剂(IFR)。采用氧指数、垂直燃烧研究了APP与CFA的不同配比、IFR不同添加量对阻燃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当IFR总添加量为28%,APP/CFA质量比为3∶1时阻燃EVA材料显示出较好的阻燃效果,其氧指数为33.8,垂直燃烧达到UL-94V0级。采用热失重法证实了配比合理的膨胀阻燃剂能够促进EVA在高温时的成炭,最后采用扫描电镜法对残炭外貌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阻燃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热降解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黑木耳硒多糖超声–微波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春延 赵博 +3 位作者 张国财 郑煜 李建顺 刘丛荣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5-440,共6页
以富硒黑木耳中的硒多糖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微波提取法,分别设超声时间、微波时间、超声功率、微波功率、料液比5个单因素试验,再选择对富硒黑木耳中硒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的4个因素(超声时间、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和料液比)进行响... 以富硒黑木耳中的硒多糖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微波提取法,分别设超声时间、微波时间、超声功率、微波功率、料液比5个单因素试验,再选择对富硒黑木耳中硒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的4个因素(超声时间、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和料液比)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富硒黑木耳硒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超声–微波提取富硒黑木耳中硒多糖,在超声时间26 min、微波时间22 min、微波功率350 W以及料液比1∶58(g/m L)时,硒多糖提取率最高,为11.79%,与传统水提法相比,提高了4.1%,提取时间缩短了56.67%。以传统水提法提取的富硒黑木耳中硒多糖为对照,进一步研究超声–微波提取富硒黑木耳中硒多糖的总还原力以及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超声–微波提取的富硒黑木耳硒多糖和传统水提法提取的硒多糖的还原力吸光值分别为0.431和0.410,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3.81、4.91 mg/m L,对DPPH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分别为4.59、5.70 mg/m L,说明超声–微波提取的富硒黑木耳硒多糖抗氧化活性优于传统水提法提取的硒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硒多糖 超声波 微波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浓度对阻燃木材发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清文 张志军 +1 位作者 陈琳 王奉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5-100,共6页
采用可控气氛锥形量热仪,在辐射功率为50kW·m^-2,氧浓度为15%-21%的条件下,对磷酸二氢铵(MAP)阻燃紫椴木材及其素材的燃烧发烟性能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烟释放速率(RSR)、总烟释放量(TSR)、比消光面积(SEA)以及一氧... 采用可控气氛锥形量热仪,在辐射功率为50kW·m^-2,氧浓度为15%-21%的条件下,对磷酸二氢铵(MAP)阻燃紫椴木材及其素材的燃烧发烟性能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烟释放速率(RSR)、总烟释放量(TSR)、比消光面积(SEA)以及一氧化碳(CO)生成速率(PCO)和CO产率(YCO)等相关动态烟参数的综合分析,总结不同氧浓度下。MAP阻燃紫椴木材及其素材燃烧时的浓烟和有毒气体CO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对于所有试样,有焰燃烧阶段的浓烟释放(RSR、TSR和sEA)要远大于红热燃烧阶段。当氧浓度在16%左右时,MAP阻燃木材和素材的烟释放(RSR、TSR和sEA)相当。在相同的氧浓度下,当氧浓度在16%以上时,MAP阻燃木材燃烧过程中的浓烟释放(RSR、TSR和SEA)小于素材;而当氧浓度在16%以下时,MAP阻燃木材燃烧过程中的浓烟释放(RSR、TSR和SEA)反而高于素材。在试验氧浓度范围内,MAP阻燃木材的CO释放(PCO和YCO)要高于素材。随着氧浓度的增加,MAP阻燃木材燃烧过程中的烟释放(RSR、TSR和SEA)和CO释放(PCO和YCO)均降低;素材燃烧过程中的烟释放(RSR、TSR和SEA)和CO生成速率(PCO)均增加,但CO产率(YCO)降低,前者主要是由于素材燃烧过快而使体系缺氧造成的,而后者主要是由于在单位木材质量损失下热解产物更充分燃烧。总之,随着空气中氧浓度的降低,MAP阻燃木材燃烧时的烟(包括CO)释放均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 氧浓度 可控气氛锥形量热仪 发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催化氧化法脱色处理刚果红染料废水 被引量:11
14
作者 方涛 徐霞 +3 位作者 邓丽娟 曲美洁 吴君 李鑫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5-519,共5页
采用阴极还原法制备了泡沫镍负载纳米ZnO(ZnO/Ni)电极,采用SEM和XRD技术对ZnO/Ni电极进行了表征。以高压汞灯为光源,ZnO/Ni电极为阳极,铂电极为阴极,对模拟刚果红染料废水进行了光电催化脱色处理。考察了催化工艺、电解质种类及浓度、... 采用阴极还原法制备了泡沫镍负载纳米ZnO(ZnO/Ni)电极,采用SEM和XRD技术对ZnO/Ni电极进行了表征。以高压汞灯为光源,ZnO/Ni电极为阳极,铂电极为阴极,对模拟刚果红染料废水进行了光电催化脱色处理。考察了催化工艺、电解质种类及浓度、初始废水pH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刚果红降解率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制备的纳米Zn O呈六方晶系结构,平均粒径为23.6 nm。实验结果表明,当外加电流为1.0 m A时,在初始刚果红质量浓度为30 mg/L、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050mol/L、初始废水p H为5、反应温度为50℃的条件下,光电催化反应60 min后,刚果红降解率为86.36%,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0.56%和9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催化 刚果红 染料废水 氧化锌 泡沫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磷酸铵的疏水改性及聚丙烯阻燃性能 被引量:24
15
作者 刘建超 许苗军 李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8-1235,共8页
首先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聚磷酸铵(APP)进行表面化学修饰,然后用水解后的正硅酸四乙酯在其表面引发原位聚合,最后用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氟硅烷)进行外表面修饰,制备了疏水聚磷酸铵(M-APP).M-APP的静态接触角为134... 首先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聚磷酸铵(APP)进行表面化学修饰,然后用水解后的正硅酸四乙酯在其表面引发原位聚合,最后用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氟硅烷)进行外表面修饰,制备了疏水聚磷酸铵(M-APP).M-APP的静态接触角为134°,表明M-APP具有很好的疏水性.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M-APP的结构及表面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APP即为目标产物.将M-APP与三嗪成炭发泡剂(CFA)以质量比4∶1复配制备改性膨胀型阻燃剂(M-APP/CFA),并添加到聚丙烯(PP)中,制备阻燃PP(PP/M-APP/CFA).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和垂直燃烧(UL-94)研究了其阻燃性能,用热重分析(TGA)研究了材料的热降解行为,通过耐水测试研究了耐水性能,通过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研究了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改性膨胀型阻燃剂与聚合物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当m IFR的添加量为23%时,PP/M-APP/CFA通过UL-94 V-0级,LOI值达到30.8%,且经过耐水测试后,依然能通过UL-94 V-0级,PP/M-APP/CFA的失重率仅为0.92%.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由APP制备的PP/M-APP/CFA材料在耐水测试后UL-94测试无级别,失重率达2.45%,表明APP的表面疏水改性大大提高了PP/M-APP/CFA材料的耐水性能.M-APP/CFA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热稳定性及成炭性能,燃烧时形成的膨胀炭层能很好地保护内部材料的降解和燃烧,从而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性能.APP的改性提高了M-APP/CFA与PP的相容性,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表面疏水改性 膨胀阻燃 聚丙烯 耐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嗪阻燃剂的合成及阻燃ABS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许苗军 李斌 +2 位作者 李晓丽 陈成 张秀成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1-84,共4页
合成了一种含溴、氮的三嗪阻燃剂——— 2 ,4,6-三 (2 ,4,6-三溴苯氧基 ) -1,3 ,5 -三嗪 ,利用FTIR、NMR和TG对其结构和热分解行为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在三氧化锑协效剂的存在下 ,本阻燃剂和十溴二苯醚对ABS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合成了一种含溴、氮的三嗪阻燃剂——— 2 ,4,6-三 (2 ,4,6-三溴苯氧基 ) -1,3 ,5 -三嗪 ,利用FTIR、NMR和TG对其结构和热分解行为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在三氧化锑协效剂的存在下 ,本阻燃剂和十溴二苯醚对ABS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三嗪阻燃剂的合成产率为 99.4% ,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 ,用其阻燃的ABS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都优于十溴二苯醚。在该阻燃体系中 ,低的Sb/Br比有利于提高ABS的阻燃性 ,氮、溴表现出协同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嗪阻燃剂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十溴二苯醚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炭黑/膨胀石墨/聚磷酸铵阻燃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郭垂根 陈永祥 +1 位作者 白钢 李丽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8-73,共6页
采用改性炭黑(M-CB)、膨胀石墨(EG)、聚磷酸铵(APP)三者复合与木粉及聚丙烯(PP)制备阻燃抗静电木塑复合材料。通过ZC-36型高阻计、JF-3型氧指数测定仪、CZF-3水平垂直燃烧测定仪、锥形量热仪、热重分析(TGA)测定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 采用改性炭黑(M-CB)、膨胀石墨(EG)、聚磷酸铵(APP)三者复合与木粉及聚丙烯(PP)制备阻燃抗静电木塑复合材料。通过ZC-36型高阻计、JF-3型氧指数测定仪、CZF-3水平垂直燃烧测定仪、锥形量热仪、热重分析(TGA)测定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氧指数及燃烧性能、阻燃性能、热失重行为。研究结果表明M-CB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使材料表面电阻率由约1014Ω降低到约108Ω;锥形量热及氧指数结果等表明M-CB/EG/APP三者复合阻燃体系的阻燃性能优于单一组分,同时TGA结果表明样品材料热稳定性能高于单一阻燃体系,残炭量显著提高,可以保护PP,使PP分解温度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粉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协效阻燃 抗静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镍负载TiO_2电极光电催化降解废水中的农药敌百虫 被引量:8
18
作者 方涛 吴小亮 +3 位作者 王丹 贺周元 任晓斌 廖丽霞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3,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泡沫镍负载TiO2电极,并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RD仪对其表面形貌、颗粒大小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以紫外灯为光源,负载TiO2的泡沫镍电极为阳极,Pt电极为阴极,建立光电催化体系,对废水中的农药敌百虫进行降解。当...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泡沫镍负载TiO2电极,并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RD仪对其表面形貌、颗粒大小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以紫外灯为光源,负载TiO2的泡沫镍电极为阳极,Pt电极为阴极,建立光电催化体系,对废水中的农药敌百虫进行降解。当采用浓度0.02 mol/L的NaCl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初始废水pH为6.0、电流密度为2.5 mA/cm2、降解时间为120 min时进行光电催化反应,模拟敌百虫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8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催化 二氧化钛 泡沫镍 敌百虫 农药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对聚乙烯膨胀阻燃体系热降解和阻燃的影响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斌 张秀成 孙才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5-157,共3页
以淀粉作为膨胀阻燃体系中的成炭剂 ,取代或部分取代了膨胀型阻燃剂 (IFR)中的季戊四醇 (PER) ,研究了淀粉对膨胀阻燃剂及其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 LDPE)膨胀体系的热降解行为 (TGA)和阻燃性。研究表明 ,聚磷酸铵 (APP)可明显地改变淀... 以淀粉作为膨胀阻燃体系中的成炭剂 ,取代或部分取代了膨胀型阻燃剂 (IFR)中的季戊四醇 (PER) ,研究了淀粉对膨胀阻燃剂及其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 LDPE)膨胀体系的热降解行为 (TGA)和阻燃性。研究表明 ,聚磷酸铵 (APP)可明显地改变淀粉的热降解行为促进成炭 ;尽管淀粉可提高 IFR的成炭量和膨胀体系的膨胀倍数 ,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LLDPE的膨胀体系的阻燃性 ,也即是降低了极限氧指数 (LOI)和提高了热释放速率峰值(pk-HRR) ,而用淀粉部分取代 PER,对其阻燃性很小 ,可用淀粉部分取代 PER作为膨胀体系中的成炭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聚乙烯 阻燃剂 热降解 膨胀型 阻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锥形量热仪研究聚乙烯膨胀阻燃体系的燃烧性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李斌 孙才英 张秀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6-149,共4页
利用锥形量热仪在50kW·m-2热辐照条件下,研究了含淀粉膨胀阻燃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体系的燃烧性,获得了最大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有效燃烧热、最大烟产生速率、总烟释放量及质量损失速度等参数.实验结果表... 利用锥形量热仪在50kW·m-2热辐照条件下,研究了含淀粉膨胀阻燃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体系的燃烧性,获得了最大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有效燃烧热、最大烟产生速率、总烟释放量及质量损失速度等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含淀粉膨胀阻燃剂能明显降低LLDPE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和有效燃烧热,淀粉作为膨胀型阻燃剂中的成炭剂,可以部分代替季戊四醇,而对热释放速率影响不大,达到了阻燃和降低成本的目的.该膨胀体系使烟释放变得缓慢,但总烟释放量明显增大.在燃烧时使LLDPE更早地发生热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膨胀型 阻燃剂 LLDPE 燃烧性 锥形量热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