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国东北地区森林碳源汇时空格局变化及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
甄贞
黄杰
刘佳宇
魏庆彬
赵颖慧
|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病虫害干扰对森林碳汇影响的研究进展 |
陈汝婷
迟德富
|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3
|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逆转搜索的森林空间经营规划 |
孙云霞
刘兆刚
董灵波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
4
|
采伐限额对大兴安岭盘古林场森林碳汇强度的长期影响 |
董灵波
蔺雪莹
刘兆刚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5
|
大兴安岭盘古林场森林碳汇木材复合经营规划 |
董灵波
蔺雪莹
刘兆刚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
6
|
长期氮添加对兴安落叶松和水曲柳人工林叶片磷组分重吸收特征的影响 |
赵莹
刘志
王东男
任浩
谷加存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森林可燃物调控技术及其评价方法 |
李保中
杨光
宁吉彬
于宏洲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8
|
云冷杉红松林优势树种生态位、种间联结及群落稳定性 |
栾宜通
李念森
乔璐靖
琚存勇
蔡体久
孙佩丽
|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9
|
基于局部回归模型的森林生物量动态变化分析 |
卢士欣
贾炜玮
孙毓蔓
张小勇
吴思敏
肖锐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0
|
帽儿山天然硬阔叶林发育阶段划分及林分结构特征 |
张凌峰
刘兆刚
董灵波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1
|
采伐方式对白桦次生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 |
刘晟玮
翟凯涛
高明龙
刘磊
王子瑞
王冰
刘洋
萨如拉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不同初生休眠类型林木种子适宜萌发温度及其对热休眠诱导的响应 |
王喆
李明月
朱美如
张鹏
|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乔、灌木叶、枝及细根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杨昕瑜
张硕
张曦文
郑青山
苏日力格
谷加存
|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多年冻土区森林大火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
李晓英
金会军
何瑞霞
黄亚冬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0
|
|
|
15
|
不同比例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
王思琪
田佳歆
董利虎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大兴安岭不同演替阶段天然林优势树种空间分布格局 |
肖云友
蔺雪莹
董灵波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基于树种分类的阔叶混交林单木枝下高预测模型 |
李晨
董利虎
苗铮
|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小兴安岭林下植被及幼树碳储量分布及模型构建 |
吕学洲
贾炜玮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基于Landsat TM数据的大兴安岭盘古林场森林健康评价 |
董灵波
高小龙
朱宇
刘兆刚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
20
|
凉水自然保护区森林类型斑块的空间格局及关联性动态 |
董灵波
王鹤智
刘兆刚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