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6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升林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创新教育水平的探究与实践——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高振华 赵阳 +3 位作者 韩世岩 朱晓冬 韦双颖 郭明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261-264,269,共5页
目前我国林业工程类本科教育仍存在重知识轻实践、科教融合不密切、创新氛围不浓厚、创新教育方法缺乏、学生创新意识不够强烈等问题。为了提升高校创新教育水平,助力“林业工程”一流学科建设、服务行业创新驱动发展,以东北林业大学林... 目前我国林业工程类本科教育仍存在重知识轻实践、科教融合不密切、创新氛围不浓厚、创新教育方法缺乏、学生创新意识不够强烈等问题。为了提升高校创新教育水平,助力“林业工程”一流学科建设、服务行业创新驱动发展,以东北林业大学林业工程类本科专业的创新教育实践为例,从创新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教育的改革对策,并列举了林业工程类本科专业的创新教育实践成果,阐述了创新教育改革取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 林业工程类本科专业 改革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高校材料化学专业考试方法改革探讨——以东北林业大学材料化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砥 刘志明 +2 位作者 王成毓 韩世岩 陈百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3期279-282,共4页
以东北林业大学材料化学专业的专业课为依托,分析了材料化学专业2015—2018年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平均成绩和成绩分布,研究了考核模式与成绩分布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对于含实验课的专业必修课,课程考试方法改革中的非卷面成绩对最... 以东北林业大学材料化学专业的专业课为依托,分析了材料化学专业2015—2018年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平均成绩和成绩分布,研究了考核模式与成绩分布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对于含实验课的专业必修课,课程考试方法改革中的非卷面成绩对最终成绩的区分度不明显,课程的最终成绩主要受卷面成绩的影响。对于纯理论教学的课程,非卷面成绩对最终成绩的影响较大,与最终成绩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化学 专业核心课程 考试方法改革 成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olb循环与4MAT模式的林业工程类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规划——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战剑锋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2年第1期81-86,共6页
基于近10年来在林业工程类本科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课程的教学实践,将“Kolb学习循环”与4MAT教学模式应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规划中,致力于针对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产生学习”代... 基于近10年来在林业工程类本科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课程的教学实践,将“Kolb学习循环”与4MAT教学模式应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规划中,致力于针对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产生学习”代替传统的“提供学习”,实现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工作中以AutodeskAutoCAD与TrimbleSketchUp为理论-实践技术平台,充分利用二者在二维工程设计-绘图与实用三维模型构建领域的优势,基于项目学习法原理并紧密结合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需求,分别以“移动终端产品外保护壳”、“木材干燥设备”的工程设计与虚拟实现为背景,设计研发教学课程模块。在特定的4MAT体系框架下,一个课程专题的学习周期内灵活布置“背景讨论”、“知识讲授”、“督促操练”、“自我发现”四个教学模块,分别对标“想象型”、“分析型”、“常识型”、“活动型”四种学习风格,创设自然-和谐的学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lb循环 4MAT模式 林业工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 课程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改进木材科学类“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理论思考——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符全香 菅智斌 +4 位作者 于洋 陈飞 秦语辰 魏童 战剑锋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8年第3期49-52,共4页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木材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的一门主要选修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设计思维、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实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笔者近5年来在讲授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体会,结合...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木材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的一门主要选修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设计思维、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实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笔者近5年来在讲授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体会,结合该课程的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夯实教学指导理念、现场实例(物)教学、基于任务导向的合作型课堂教学、基于项目学习法的多元化-自主型上机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或改进措施,为木材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院校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色发展
5
作者 张大伟 邸明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6期238-239,250,共3页
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基于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林业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认为主要措施是发掘自身优势,优化课程体系,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突出生物质材料及生物质复合材料方向,体... 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基于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林业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认为主要措施是发掘自身优势,优化课程体系,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突出生物质材料及生物质复合材料方向,体现林业工程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实验基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新出发,木材科学前沿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坚 甘文涛 +2 位作者 陈志俊 杨海月 王耀星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共39页
木材及其制品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包括家具制造、室内装饰和建筑等领域。木材工业的年产值总量已经超过3万亿元,是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然而,木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创新能力弱和生产供应链分散等问题,向新... 木材及其制品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包括家具制造、室内装饰和建筑等领域。木材工业的年产值总量已经超过3万亿元,是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然而,木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创新能力弱和生产供应链分散等问题,向新出发、向绿而行,孵化功能木质制造新技术、新材料,培育木业新质生产力是助推行业发展、蓄能助力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为此,聚焦木材科学前沿发展方向,针对木业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阐明科技创新对木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木材科学未来发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宏观拓展、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4个发展方向,并综述了现阶段具代表性研究成果,梳理代表性木质新产品和功能新材料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出我国木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科学 新质生产力 创新 智能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基光热转换功能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党奔 陈志俊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3,共13页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化石燃料的消耗,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目前,使用绿色、环保的能源和资源开发可持续的新型材料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共同趋势。光热转换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并应用于诸多领域,已成为解决这...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化石燃料的消耗,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目前,使用绿色、环保的能源和资源开发可持续的新型材料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共同趋势。光热转换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并应用于诸多领域,已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木材是地球上极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凭借储量丰富、可再生、可降解、简单易得等特点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双碳”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将光热转换技术和木材进行有效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还能实现林木资源低碳、高效的利用。本文介绍了木基光热转换材料的作用机理,简述了光热转换技术、木材构建光热转换材料在当前取得的进展,概述了木基光热转换材料在水处理、产电、产氢、相变储能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太阳能 光热转换 功能材料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平平 郭明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6期12945-12946,共2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有了新的探索方向,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同样需要属于自己的、创新的人才培养路径。文章论述了大数据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前景及路径探索,并对人才的测评体系和认证制度提出意见。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木材科学与工程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芳延 郭明辉 《森林工程》 2013年第5期158-160,共3页
随着木材产业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在教材教参、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问题,本文根据木材科学... 随着木材产业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在教材教参、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问题,本文根据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提出建立完善的教材教参体系、建设合格的师资队伍、科学的教学方式及灵活的考核方法等教学改革措施,以此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满足当今国际社会对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科学与工程 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流学科背景下家具设计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晓霆 陈姝元 +3 位作者 魏欣越 宋魁彦 朱晓冬 徐淑艳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7-140,共4页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林业工程学科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围绕家具设计与工程人才教学课程体系研究、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研究以及实践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内容,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实践平台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林业工程学科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围绕家具设计与工程人才教学课程体系研究、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研究以及实践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内容,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实践平台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并提出了相关建设策略。通过对新工科背景下“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实践的探索,以期为“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建设提供新想法、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晶手性光学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守新 安邦 +2 位作者 孙文野 徐明聪 李伟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8,共10页
利用来源广泛、绿色、可再生的纤维素纳米晶,与功能材料相结合,构建性能优异的生物质手性光学材料,在比色传感、信息加密、手性诱导和建筑节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手性向列液晶结构的自组装构建... 利用来源广泛、绿色、可再生的纤维素纳米晶,与功能材料相结合,构建性能优异的生物质手性光学材料,在比色传感、信息加密、手性诱导和建筑节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手性向列液晶结构的自组装构建及其手性光学性质,重点综述了纤维素纳米晶手性结构材料光学性质的调控策略以及手性光学应用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并展望了纤维素纳米晶手性光学材料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晶 手性向列结构 结构色 圆偏振光 光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课程“工程图学”教学实践体会
12
作者 杨永良 白玉梅 陈广元 《森林工程》 2013年第6期182-183,193,共3页
"工程图学"是东北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平行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制图工具仪器的用法,了解掌握家具制图、机械制图标准及绘图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培养学生初步图解空间几何问... "工程图学"是东北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平行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制图工具仪器的用法,了解掌握家具制图、机械制图标准及绘图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培养学生初步图解空间几何问题能力,空间分析能力、构思能力和表达能力、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能力。为工程制图和计算机绘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这里从制图基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教学中采用的直观教学手段和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位置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归纳总结一些适合于制图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可为从事制图教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图学 教学 制图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生物质材料改性酚醛泡沫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黄海兵 郝硕 +3 位作者 王伟宏 韩阳洋 吕蕾 王春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64-70,共7页
酚醛泡沫(PF泡沫)是研究最早、应用最广泛的热固性硬质泡沫材料之一,具有热稳定性、阻燃性、低发烟量和抗老化等多种优异特性,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建筑保温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然而由石油基衍生物制备得到的传统酚醛泡沫具有脆性较大... 酚醛泡沫(PF泡沫)是研究最早、应用最广泛的热固性硬质泡沫材料之一,具有热稳定性、阻燃性、低发烟量和抗老化等多种优异特性,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建筑保温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然而由石油基衍生物制备得到的传统酚醛泡沫具有脆性较大、不可再生等问题,导致其环境效益差的短板较为突出。采用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向酚醛泡沫中引入来源广泛、产量丰富、绿色可再生的天然生物质材料是改善其脆性和减少不可再生材料用量的有效途径。简要概述了酚醛泡沫的改性机制,研究了生物质材料改性酚醛泡沫的最新进展,最后展望了生物质改性酚醛泡沫的潜在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材料 酚醛泡沫 泡沫改性 改性机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纤维素基超疏水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鑫 张文博 +2 位作者 姜子帅 杨海月 王成毓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146,共13页
木质纤维素原料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资源,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木质纤维素替代无机/有机微纳米颗粒作为构建超疏水粗糙结构的原料成为超疏水改性研究的重点方向。木质纤维素基材料不仅在微观上包含了纤维素纳米晶、纤维素... 木质纤维素原料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资源,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木质纤维素替代无机/有机微纳米颗粒作为构建超疏水粗糙结构的原料成为超疏水改性研究的重点方向。木质纤维素基材料不仅在微观上包含了纤维素纳米晶、纤维素纳米纤维、α-纤维素、木质素微球等多种形态,在宏观上还包含了纤维素纸、纤维素涂层、纤维素薄膜、纤维素气凝胶等多种应用形式。木质纤维素基材料的超疏水改性赋予其在油水分离、防菌、可调谐光效应、辐射制冷和能量收集与传感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木质纤维素基材料超疏水改性的原理和反应类型,并对其应用进行回顾总结,以期为发展木质纤维素材料的先进超疏水改性技术和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超疏水改性 应用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方式的探索
15
作者 袁炳楠 郭明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6期13158-13159,共2页
分析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经济、贸易等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探索研究由大数据技术引领的人才培养和考核的新方式,以期为大数据应用于卓越工程师计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数据 人才培养 卓越工程师计划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iO-66-NH_(2)/wood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甲醛吸附性能研究
16
作者 房梦迪 丁佳蓉 +2 位作者 赵爱晨 胡泽文 刘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69-273,共5页
以巴沙木为载体,通过溶剂热法在木材管道内原位生成UiO-66-NH_(2)/wood复合材料;以甲醛为降解目标,对复合材料的甲醛吸附性能进行研究。并借助XRD、FT-IR、SEM和热重分析表征手段探讨了材料结构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木材为... 以巴沙木为载体,通过溶剂热法在木材管道内原位生成UiO-66-NH_(2)/wood复合材料;以甲醛为降解目标,对复合材料的甲醛吸附性能进行研究。并借助XRD、FT-IR、SEM和热重分析表征手段探讨了材料结构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木材为载体制备的UiO-66NH_(2)/wood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尺寸为木材的2倍,且其在200℃以下热稳定性较UiO-66-NH_(2)材料有明显提高,UiO-66-NH_(2)/wood复合材料对甲醛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100 min内对甲醛最高吸附效率为95.64%,其对甲醛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主要表现为物理吸附,经颗粒内扩散模型分析,其甲醛的吸附过程以内部扩散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UiO-66-NH_(2)/wood 甲醛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森林资源变化动态与发展趋势推演研究
17
作者 冯仲科 冯硕 +6 位作者 吕天娇 冯博熙 王珊 段佳丽 李幻 罗陶然 贺明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特殊国情和立地条件决定了中国式林情和林业发展,后备造林地少、森林生长量小、幼中龄多、过熟林少,是阻碍我国林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瓶颈。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森林资源宏观管控理论,突破精准管理瓶颈,揭示了林业发展调控中造林量、生长... 特殊国情和立地条件决定了中国式林情和林业发展,后备造林地少、森林生长量小、幼中龄多、过熟林少,是阻碍我国林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瓶颈。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森林资源宏观管控理论,突破精准管理瓶颈,揭示了林业发展调控中造林量、生长量、采伐量、现存量、蓄积量、消费量6个格局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关联效应规律;引入年龄法与改进型SEIR-F模型,模拟不同政策情境下森林资源演变路径,量化新增造林率、采伐率与现存率的关系,并提出理想年采伐率。结果表明:未来中国森林面积年均净增约170万hm^(2),森林覆盖率年均增加约0.18%,全面进入营林提升林业质量时期。预计在2050年前后实现最大生态承载覆盖率29.59%,进入林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时期,每年采伐利用且迹地更新造林184.67万hm^(2),占森林面积0.65%,而99.35%(2.82亿hm^(2))森林中实施精准的森林经营方案。2050年后,森林面积约2.87亿hm^(2),蓄积量231.6亿m^(3),年生长总量达20.4亿m^(3),年采伐木材3.62亿m^(3),使用理想年采伐率可实现63 a轮伐周期下的森林动态平衡与可持续更新,有效抑制资源透支与结构失衡。本研究创新性地建立了中国式的森林经理理论体系,对实现林业生态安全格局,全面形成木材自给自足,建成稳定、高效、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和高质量的产业系统,助力林业强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国家级、省级、县级林业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SEIR-F模拟 采伐模型 可持续发展 覆盖率 蓄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木材领域标准体系建设与展望
18
作者 张佳彬 张华 +1 位作者 徐林 何金存 《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67-70,共4页
本文旨在探讨“木材领域标准体系”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对林业行业转型的推动作用,通过分析体系构建的历程、结构特点、实施效果及面临的挑战,揭示其在促进技术创新、绿色转型及智能化发展方面的核心价值。文章强调,标准化作为新质生产... 本文旨在探讨“木材领域标准体系”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对林业行业转型的推动作用,通过分析体系构建的历程、结构特点、实施效果及面临的挑战,揭示其在促进技术创新、绿色转型及智能化发展方面的核心价值。文章强调,标准化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对于提升行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木材领域 标准体系 绿色转型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改性提高速生材尺寸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永贵 于凡钧 +2 位作者 赵怡杰 肖泽芳 谢延军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共12页
利用木材改性技术提升速生材的材质是缓解木材短缺问题的关键途径之一。浸渍改性技术通过改变木材细胞壁结构和/或填充细胞腔,不仅能有效提高木材的尺寸稳定性、耐久性和力学性能,还赋予木材阻燃、耐腐防虫等功能。常用的改性剂包括热... 利用木材改性技术提升速生材的材质是缓解木材短缺问题的关键途径之一。浸渍改性技术通过改变木材细胞壁结构和/或填充细胞腔,不仅能有效提高木材的尺寸稳定性、耐久性和力学性能,还赋予木材阻燃、耐腐防虫等功能。常用的改性剂包括热固性树脂、有机单体、生物质基改性剂和有机/无机复合改性剂等。改性剂提升木材尺寸稳定性的机理主要包括改性剂充胀细胞壁、降低水分吸附并阻止水分子进入木材,从而提升抗干缩湿胀的能力。生物质基改性剂,如糠醇树脂、小分子糖和木质素因其环保性和可降解性受到关注,提升木材性能,减少对化石资源的依赖。为进一步提升改性效果,建议未来的发展方向聚焦于新型改性剂的合成和改性工艺的优化,同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改性过程优化、性能预测和参数调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生材 浸渍改性 尺寸稳定性 改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木材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7
20
作者 谢成 刘志明 +2 位作者 吴鹏 王海英 孟围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0-126,共7页
以木材为骨架,聚乙二醇-10000为相变基元,通过木材的毛细管吸收效应,物理吸附聚乙二醇-10000,制备聚乙二醇木材复合相变储能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谱图分析官能团,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微观形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晶度,... 以木材为骨架,聚乙二醇-10000为相变基元,通过木材的毛细管吸收效应,物理吸附聚乙二醇-10000,制备聚乙二醇木材复合相变储能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谱图分析官能团,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微观形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晶度,可知木材与聚乙二醇能很好的相互结合,并且随着聚乙二醇-10000含量的增加,聚乙二醇木材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结晶度逐渐增加;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以及热重(TG)分析可知,聚乙二醇木材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焓先增加后减少,最大相变焓值为43.22J·g-1,热稳定性明显增加;聚乙二醇的无水乙醇溶液对木材渗透性的研究表明,木材吸附聚乙二醇主要为抛物线状三段式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聚乙二醇 相变焓 相变储能材料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