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生态位对鸟类肠道寄生虫组成的影响
- 1
-
-
作者
宋茜
侯志军
王震
-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东北林业大学司法鉴定所
-
出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65,共12页
-
基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野生动物保护技术支持项目(HFW220200050)。
-
文摘
影响鸟类肠道寄生虫种类的因素包括宿主、饮食习性和栖息地等,然而这些因素均由宿主特定的生态位决定。为研究不同生态位对鸟类肠道寄生虫种类的影响,通过18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东北地区石鸡(Alectoris chukar)、红尾斑鸫(Turdus naumanni)和金鸻(Pluvialis fulva)3种不同生态位的野生鸟类肠道寄生虫进行研究。研究样本共61只个体,包括25只石鸡、12只红尾斑鸫和24只金鸻,采集全部个体直肠内粪样用于高通量测序,同时剖检12只石鸡检查鸡异刺线虫(Heterakis gallinarum)。结果显示:61只鸟类个体寄生虫总检出率为60.66%,3种鸟类肠道寄生虫检出率相近;共检出21种寄生虫,其中原虫15种,蠕虫6种;3种鸟类肠道寄生虫种类差异显著,石鸡、红尾斑鸫和金鸻肠道寄生虫种类分别为6、11、5种,除石鸡和红尾斑鸫均检出同一种簇虫(Gregarina caledia)外,其他寄生虫种类均为每种鸟类独有。此外,在剖检的12只石鸡中,在7只个体盲肠内检出同一种蠕虫,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鸡异刺线虫,并利用特异性引物检出鸡四毛滴虫(Tetratrichomonas gallinarum),剖检和鉴定结果与18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相符。研究结果表明,3种野生鸟类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较普遍。本研究填补了这3种鸟类肠道感染寄生虫的数据,可为研究不同生态位鸟类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提供借鉴。
-
关键词
鸟类
寄生虫
肠道
高通量测序
18S
rRNA
-
Keywords
Birds
Parasites
Intestine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18S rRNA
-
分类号
Q958.9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雪豹种群结构及遗传多样性
- 2
-
-
作者
周颖娜
李金霖
马跃
王震
-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
东北林业大学司法鉴定所
-
出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9-708,共10页
-
基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机关业务委托项目(HFW220200050)。
-
文摘
掌握雪豹(Panthera uncia)的遗传多样性信息对其保护和管理有重要意义。对104只雪豹个体的组织样品提取DNA,结合文献中提供的70个雪豹基因分型数据,利用9个微卫星多态性位点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当样本量从70个增加到174个时,雪豹种群有分化为2个种群的趋势,即西北部群和中部群;共检测到45个等位基因(Na),中部、西北部2个种群平均每个位点Na分别为4.556和4.667,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74和0.591,平均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517和0.498。雪豹群体的平均近交系数(FIS)为0.137,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6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02,种群间遗传变异为15.24%,种群内遗传变异为84.76%。9个微卫星位点具有中高程度多态性,与其他雪豹研究相比,2个雪豹种群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种群间遗传分化水平处于中等程度,遗传变异大部分来源于群体内部。研究结果对全球雪豹的种群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雪豹未来的科学保护提供可靠的遗传背景。
-
关键词
雪豹
种群结构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标记
-
Keywords
Snow leopard(Panthera uncia)
Population structure
Genetic diversity
Microsatellite markers
-
分类号
Q953
[生物学—动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