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儒家“德治-德育”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澍军 张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3-47,53,共6页
儒家德育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实施“以德治国”的中介手段和本质内容,也是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基本原因之一。儒家认为, 以道德教育作为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比刑罚治国更得民心, 更易于长治久安。这一理论可称... 儒家德育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实施“以德治国”的中介手段和本质内容,也是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基本原因之一。儒家认为, 以道德教育作为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比刑罚治国更得民心, 更易于长治久安。这一理论可称为“德治- 德育”理论。儒家德育思想中的“学而优则仕”和君子人格等内容, 对中国封建社会发生了深远影响。研究和评析儒家的传统德育思想, 或许给我们今天宏观认识德育事业的深远意义, 提供一种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德治-德育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游击战评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颖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6-70,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除正面战场外,国民党在敌后开展了游击战争,但由于国民党的阶级本性决定,其既抗日又反共,也没有真正发动群众,又无法摆脱军队间貌和神离、互不配合的痼疾。因此,国民党敌后游击战对整个抗日战争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除正面战场外,国民党在敌后开展了游击战争,但由于国民党的阶级本性决定,其既抗日又反共,也没有真正发动群众,又无法摆脱军队间貌和神离、互不配合的痼疾。因此,国民党敌后游击战对整个抗日战争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大批游击力量投降日伪,进攻我党领导的根据地,给我国抗日力量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国民党 游击战 反共政策 敌后根据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与台湾问题的解决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成武 侯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11,共4页
97 香港回归, 标志着“一国两制”由构想变成现实, 是祖国统一大业的良好开端。虽然台湾问题与香港问题的性质不同, 但核心都是祖国统一问题, 都可按“一国两制”方针加以解决。“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 对解决台湾问题、... 97 香港回归, 标志着“一国两制”由构想变成现实, 是祖国统一大业的良好开端。虽然台湾问题与香港问题的性质不同, 但核心都是祖国统一问题, 都可按“一国两制”方针加以解决。“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 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香港 台湾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鸿章“以夷制夷”新论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世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120-124,共5页
李鸿章面对史无前例的“变局”和“强敌”,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主张,试图通过“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争取实现自强的安定环境,具有一定的积极性。他赋予传统的“以夷制夷”以新的内涵,大胆地利用国际均势主义、利用矛盾... 李鸿章面对史无前例的“变局”和“强敌”,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主张,试图通过“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争取实现自强的安定环境,具有一定的积极性。他赋予传统的“以夷制夷”以新的内涵,大胆地利用国际均势主义、利用矛盾,为中国赢得了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的相对和平,这是应当肯定的。清末自强运动失败,李鸿章的外交政策亦随之破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以夷制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理论发展与创新 被引量:1
5
作者 栾雪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38,共6页
能否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不仅是个理论创新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败的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要求理论必须创新,必须严格体现和反映理论作为精神生产所具有的... 能否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不仅是个理论创新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败的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要求理论必须创新,必须严格体现和反映理论作为精神生产所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理论创新性、理论指导性和理论相对独立性的特征;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实践和发展的观点,科学的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同时科学的理论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这样的理论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有指导作用;理论创新需要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要敢于冲破传统习惯势力和保守思想的束缚,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发展与创新 继承性 创新性 指导性 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鸿章与日本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世华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4-48,共5页
李鸿章与日本刘世华李鸿章是晚清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考查李鸿章政治生涯与日本的密切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全面地了解李鸿章,公正地评价李鸿章。同时,反思李鸿章与日本竞争失败的原因,可以启迪肩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一代中国人... 李鸿章与日本刘世华李鸿章是晚清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考查李鸿章政治生涯与日本的密切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全面地了解李鸿章,公正地评价李鸿章。同时,反思李鸿章与日本竞争失败的原因,可以启迪肩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一代中国人。一李鸿章签订的《中日修好条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日本侵台事件 清政府 自强运动 中日《修好条规》 总理衙门 《中日修好条规》 壬午兵变 最惠国待遇 清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过去立足现实展望未来——“面向21世纪的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7
作者 张森林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面向21世纪 研讨会综述 立足现实 邓小平理论 跨世纪战略目标 基本经验 历史性巨变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昭庆与曾国藩——与贾熟村先生商榷几个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陆方 刘世华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32,共7页
曾国藩为清朝钦差大臣 ,先后负责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李鸿章的六弟昭庆曾带淮军继招的新勇协助曾国藩守安徽芜湖、无为、庐江 ,其军事才能初露头角 ,曾欲用之为统领 ,以备他日栋梁之选 ,李鸿章以禀商“家慈” ,代辞。但正在谋发展... 曾国藩为清朝钦差大臣 ,先后负责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李鸿章的六弟昭庆曾带淮军继招的新勇协助曾国藩守安徽芜湖、无为、庐江 ,其军事才能初露头角 ,曾欲用之为统领 ,以备他日栋梁之选 ,李鸿章以禀商“家慈” ,代辞。但正在谋发展的李昭庆与其三哥鹤章成为李鸿章“平吴”的左右手。曾国藩奉令北上剿捻后 ,为了笼络淮军诸将 ,请李昭庆办理营务。曾国藩为了对付捻军的运动战术 ,于四省十三府州设四重镇驻兵 ,以静制动 ,并筹建游击之师一支 ,以李昭庆为游击之师统领。李昭庆带兵作战不力 ,请为曾国藩护卫。曾国藩辞掉钦差大臣后 ,清廷以李鸿章为钦差大臣督军剿捻 ,曾勉励其助兄完成“剿捻大业” ,李昭庆表示要大干一场 ,但不久又打了退堂鼓 ,要求“卸营务、统军两差”。曾国藩想到昭庆“时前时却” ,不肯“苦战” ,又“于官阶、功名二者不甚歆慕” ,只好劝李鸿章另择统领 ,接替他。文章说明 :曾国藩希望落空 ,李昭庆自毁仕途前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昭庆 曾国藩 李鸿章 剿捻战争 淮系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两次历史性飞跃对接的理论思考
9
作者 冯绍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12,共5页
马克思主义具有旺盛活力和强大生命力。由于时代提出的任务不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阶段。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是胜利实现两次历史性飞跃完成对接的历史。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中国式的马克... 马克思主义具有旺盛活力和强大生命力。由于时代提出的任务不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阶段。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是胜利实现两次历史性飞跃完成对接的历史。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点和优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经得住风浪检验的历史对接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创新精神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历史性飞跃 对接 时代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崭新的视野 全新的课题 初步的探索——《经济全球化与两制关系》一书评介
10
作者 阎志才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F003-F003,共1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新的主题,并且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产生着新的内容的主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虽然国内外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多,...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新的主题,并且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产生着新的内容的主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虽然国内外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多,但还欠深入、系统,尤其是缺乏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与两制关系》 经济全球化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