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革命——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种研究 |
丁立卿
胡海波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2
|
马克思的人性论与当代主体性德育研究 |
竭长光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7 |
0 |
|
3
|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形成 |
钱风华
阎治才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4
|
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的发展 |
钱风华
阎治才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5
|
论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 |
涂良川
胡海波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6
|
内蒙古少数民族大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赵图雅
斯钦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7
|
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研究的综述与思考 |
孙伟
张森林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8
|
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之我见——对某些“实践→主体性”模式的当代反思 |
竭长光
张澍军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9
|
世界历史视阈的转换——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全球化的哲学思考 |
倪娜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0
|
马克思幸福思想的理论意蕴 |
于晓权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1
|
私有财产与人类解放--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倪娜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2
|
论人的“本质交换”--理解马克思人性观的一种视角 |
丁立卿
胡海波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3
|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及其人性价值 |
李树铭
袁晶明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4
|
斯坦福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点 |
高宗泽
蔡亭亭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0
|
|
15
|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综述 |
赵野田
张应平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09 |
16
|
|
16
|
乡村知识分子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论纲 |
雷家军
阎治才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1
|
|
17
|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性、价值性和实践性 |
崔永学
张澍军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8
|
论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逻辑基点 |
臧宏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11
|
|
19
|
近年来共和国史研究视点回顾 |
吴敏先
祝志男
朱昌裕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20
|
民初东北区域社会风气的演变论析 |
段妍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