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唯物史观哲学叙事的三重逻辑及其中国式现代化意义 |
胡海波
王卓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国家有机体的辩证法前提批判——辨析马克思颠倒黑格尔“国家”的进路 |
陈士聪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3
|
马克思人性观的三重维度及其内在张力 |
陈迎
胡海波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4
|
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
常江
|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5
|
论“创造的教育”理念之哲学内涵 |
赵振羽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6
|
中国哲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人生态度 |
胡海波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7
|
从“物的关系”到“人的关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社会观革命 |
王一闳
胡海波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8
|
论敬重作为道德动机的可能性 |
何佳慕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9
|
从“抽象人性观”到“具体人性观”——《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人性观革命 |
陈迎
胡海波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0
|
儒家的困境与君子的责任--以狄百瑞论君子为线索 |
曾筱琪
荆雨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1
|
现代性批判的文化向度及其思想演进 |
刘伟斌
胡海波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2
|
意见“doxa”与知识“epistēmē”的张力——论柏拉图辩证法思想的前后期差异 |
陈士聪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3
|
《王朝的女人·杨贵妃》:盛唐女性的精神格局与家国情怀 |
胡海波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4
|
王阳明的情感政治论 |
隋思喜
武萌
|
《学术研究》
|
20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