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师范专业实习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4
- 1
-
-
作者
郑燕林
李卢一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系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5,共5页
-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国家青年基金课题"知识管理视角下基于网络的教育实习共同体的实证研究"(课题编号:CCA090126)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基金项目"实习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课题编号:DSJSJY20090216)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本文对11个非教育技术学专业的279名师范专业实习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师范专业实习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实习生的教育技术应用意识水平、对现代信息化教学媒体的应用水平、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实习生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整体准备存在不足;部分实习学校未能为实习生教育技术应用提供充分的条件;现有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途径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问题分析,本文建议师范院校要多途径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应用意识;构建合理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重视教育技术实践环节;建设较为系统的信息化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资源,促进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构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评价体系,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提供正确导向;在进行教育实习安排工作时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教育技术应用环境并将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列入教育实习成绩评价体系。同时也建议师范生自身要制定合理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规划实现自主发展。
-
关键词
实习生
教育技术能力
现状调查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整合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6
- 2
-
-
作者
郑燕林
李卢一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系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8-61,71,共5页
-
文摘
面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整合型"培训模式涉及到三个层面的整合:一是在目标层面对"提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能力、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培训目标的整合;二是在规划层面对"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方案制定、培训团队与资源建设、培训实施、培训评价与反馈"等五个培训阶段的整合;三是在操作层面对"信息技术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等专题化培训内容的整合;对"专家讲座、观摩研讨、实地考察、学员论坛、成果展示"等培训方式的整合;对"面向个体、面向小组、面向班级"三种培训策略的整合;对"组织管理、资源建设、网络平台、人力资源"等支持体系的整合。以"国培计划(2010)——吉林省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为例,本文在实践层面探讨了"整合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的应用效果。
-
关键词
整合型
信息技术教师
培训模式
实践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即时通讯网络支持的分布式教育实习共同体培育研究
被引量:4
- 3
-
-
作者
郑燕林
李卢一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系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74-79,共6页
-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知识管理视角下基于网络的教育实习共同体的实证研究"(CCA090126)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教育实习是职前教师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综合实践环节,教育实习共同体是实践共同体在教育实习情境下的具体化。即时通讯技术和平台支持分布式教育实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即时联系,利于分布式共同体的培育和发展。即时通讯网络支持的分布式教育实习共同体培育模型包括四个核心要素:定义实践领域、明确共同体成员、界定共同体实践行为以及发挥即时通讯网络的关键作用。基于这一模型,利用手机媒体和中国移动飞信平台,从实证层面验证了教育实习共同体培育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即时通讯网络切实有效地支持了分布式教育实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即时、持续互动,能够促进共同体实践成果的丰富与发展。
-
关键词
分布式教育实习共同体
培育模型
即时通迅网络
实证研究
-
Keywords
Distributed Community of Teaching Practice
Cultivation Model
Instant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mpirical Study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