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肥对羊草有性生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俊锋 穆春生 +2 位作者 张继涛 高嵩 李晓宇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53-58,共6页
羊草是欧亚大陆东端草原带的主要建群种,然而在自然条件下有性繁殖能力低,种子产量少,严重制约着对它的人工利用。合理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不同时期施用N、P、K肥对羊草抽穗率、结实率... 羊草是欧亚大陆东端草原带的主要建群种,然而在自然条件下有性繁殖能力低,种子产量少,严重制约着对它的人工利用。合理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不同时期施用N、P、K肥对羊草抽穗率、结实率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施用N、P、K肥虽然对当年羊草的抽穗率和抽穗数均没有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羊草的结实率和结实粒数,从而提高羊草种子产量。从施肥种类和施肥时间上看,施用N、K肥和早期施肥对羊草结实和种子产量影响更大。经极差分析得出,理论上在5月羊草孕穗前期施用120 kg/hm2尿素、100 kg/hm2硫酸钾、不施用磷肥的组合为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N、P、K肥 施肥时间 有性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草根茎顶芽分生组织分化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兆军 穆春生 +3 位作者 张继涛 王俊锋 宋金辉 李晓宇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71-79,共9页
羊草以无性繁殖为主,抽穗率低,而抽穗率的多少实质上是花芽分化的数量和质量问题。本研究对羊草根茎顶芽采用石蜡切片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的根茎顶芽中,营养芽和花芽均存在,但春秋2季是花芽分化和发育的高峰;而秋季分化和发... 羊草以无性繁殖为主,抽穗率低,而抽穗率的多少实质上是花芽分化的数量和质量问题。本研究对羊草根茎顶芽采用石蜡切片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的根茎顶芽中,营养芽和花芽均存在,但春秋2季是花芽分化和发育的高峰;而秋季分化和发育花芽的早晚和多少,是限制羊草种群抽穗整齐度和抽穗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首次报道了羊草根茎分生组织分化的动态以及花芽分化的时间和所占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根茎顶芽分生组织 分化动态 营养芽 花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盐碱化草甸中5种豆科植物的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陶岩 周道玮 +1 位作者 江源 王耿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9-544,共6页
采用区组样方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松嫩平原盐碱化草甸中5种主要豆科植物的种群和群落分布格局,并研究了其生长参数与土壤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五脉山黎豆、山野豌豆、兴安胡枝子、细叶胡枝子的种群格局为聚集分布,扁蓿豆种群聚集程度... 采用区组样方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松嫩平原盐碱化草甸中5种主要豆科植物的种群和群落分布格局,并研究了其生长参数与土壤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五脉山黎豆、山野豌豆、兴安胡枝子、细叶胡枝子的种群格局为聚集分布,扁蓿豆种群聚集程度较低,并有随机分布的趋势;2)5种豆科植物的群落格局均为聚集分布,聚集强度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兴安胡枝子—五脉山黎豆—细叶胡枝子—山野豌豆—扁蓿豆;3)五脉山黎豆、山野豌豆、兴安胡枝子在群落内的平均聚集规模为72 m2,细叶胡枝子为144 m2,扁蓿豆为36 m2;4)盐碱化草甸中豆科植物的生长参数及群落物种组成受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化草甸 豆科植物 分布格局 生境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蓿豆荚果和种子发育及硬实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颖 侯宇 +3 位作者 李晓宇 蔺吉祥 杨光 穆春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3-307,共5页
通过对萹蓿豆不同发育阶段荚果和种子形态学特征和生理学特征的调查,来判断该物种硬实发生的时间及种子含水量与硬实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盛花后第33~36天荚果和种子几乎都变为棕色,种子的长、宽和厚显著减小,荚果大小变化也明显;此... 通过对萹蓿豆不同发育阶段荚果和种子形态学特征和生理学特征的调查,来判断该物种硬实发生的时间及种子含水量与硬实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盛花后第33~36天荚果和种子几乎都变为棕色,种子的长、宽和厚显著减小,荚果大小变化也明显;此阶段荚果和种子鲜重在达到最大值后下降到最小,荚果和种子含水量达到最小值(20%左右);此时种子开始出现硬实,种子硬实率与种子含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种子硬实受种子成熟度影响,而且与种子含水量有关。扁蓿豆荚果和种子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理学特征的变化可以作为指示硬实发生的指标,其中荚果和种子的形态学特征可以作为判断种子发生硬实时间的快速有效的指标,但荚果和种子的干重不能作为指示硬实发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蓿豆 形态学特征 生理学特征 硬实 荚果 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退化草原狼毒种子的种群分布格局与散布机制 被引量:23
5
作者 邢福 王艳红 郭继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3-148,共6页
狼毒 (Stellera chamaejasme)为瑞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主要的草地有毒植物种类之一。采用邻接格子样方法和分布指数 (DI)以及平均拥挤度 (m* )指标 ,研究了内蒙古西辽河平原北部典型草原区内的狼毒 (Stellera chamaejasme)种子种群... 狼毒 (Stellera chamaejasme)为瑞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主要的草地有毒植物种类之一。采用邻接格子样方法和分布指数 (DI)以及平均拥挤度 (m* )指标 ,研究了内蒙古西辽河平原北部典型草原区内的狼毒 (Stellera chamaejasme)种子种群分布格局强度、类型与规模 ;根据顺序远离母株的取样调查 ,定量地分析了狼毒种子在 8个方向上的散布格局。结果表明 ,狼毒种子在落种期之前为随机分布 ,而在落种期结束后为聚集分布 ,种子种群斑块大小平均为 0 .0 8m2 。狼毒种子在 8个方向上的散布表现为不同的散布格局模式。在不同方向随着累积面积增加狼毒种子散布数量变化符合 L ogistic曲线增长。各方向种子散布数量与顺风风向频率显著正相关。狼毒种群具有“近母株散布”的种子散布机制 ,基本散布半径为 0~ 5 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毒 种子种群 分布格局 散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苜蓿种质发芽及早期生长对NaCl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0
6
作者 田雨 武祎 +2 位作者 郑伟 张红香 周道玮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29,共5页
选取俄罗斯、蒙古国、中国3个地域的7份黄花苜蓿种质,比较其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0.25%、0.50%、0.75%、1.00%、1.25%、1.50%)发芽及早期幼苗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所有种质的发芽率、发芽速度及早期幼苗的胚根、胚轴长... 选取俄罗斯、蒙古国、中国3个地域的7份黄花苜蓿种质,比较其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0.25%、0.50%、0.75%、1.00%、1.25%、1.50%)发芽及早期幼苗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所有种质的发芽率、发芽速度及早期幼苗的胚根、胚轴长都显著降低;盐分解除后,未萌发的种子可迅速萌发,但种质间有差异;综合比较,俄罗斯的秋柳、雅酷、达菲耐盐性最强,蒙古国种质次之,我国的锡盟、呼盟、新疆种质对盐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苜蓿 发芽 复萌 胚根 胚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污染对不同生境芦苇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娜 杨双 +6 位作者 童非 朱阳春 范如芹 卢信 刘丽珠 穆春生 张振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3-339,共7页
为评估不同生境芦苇对铅污染的耐受或抵抗能力,采用盆栽试验模拟淹水和干旱生境,探究铅污染对不同生境芦苇体内蛋白质、丙二醛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铅处理浓度增加和胁迫时间增加,芦苇体内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但... 为评估不同生境芦苇对铅污染的耐受或抵抗能力,采用盆栽试验模拟淹水和干旱生境,探究铅污染对不同生境芦苇体内蛋白质、丙二醛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铅处理浓度增加和胁迫时间增加,芦苇体内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但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也均显著增强。相同浓度铅处理的干旱生境芦苇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小于淹水生境芦苇。胁迫60 d,铅处理的两种生境芦苇体内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增强;胁迫90 d,铅处理的两种生境芦苇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大于对照。说明水生芦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在抵抗铅诱导的氧化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淹水 干旱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赫 刘利 周道玮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37-441,共5页
本文用RAPD标记分析10份苜蓿属(Medicago L.)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苜蓿优秀种质资源开发保护和杂交育种提供基础信息。结果表明:33个引物在这10份材料间共扩增出353条带,其中263条带为多态性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4.5%,各引物... 本文用RAPD标记分析10份苜蓿属(Medicago L.)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苜蓿优秀种质资源开发保护和杂交育种提供基础信息。结果表明:33个引物在这10份材料间共扩增出353条带,其中263条带为多态性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4.5%,各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5~17条不等;遗传距离范围为:0.488~0.686,平均值0.59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份材料大体划分为3类:草原1号、草原3号、美国苜蓿王和达菲成为第1类;雅酷、呼盟、蒙古和锡盟是第2类;秋柳独自成为1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遗传多样性 RAPD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野艾蒿无性系种群根茎的年龄结构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邢福 杨允菲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21-25,共5页
将野艾蒿的根茎划分为不同的年龄级,按长度和生物量统计了野艾蒿根茎的年龄结构,分析了各龄级根茎数量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野艾蒿无性系种群根茎的最大存活年龄为4龄,根茎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单位长度根茎的干物质贮量以1龄级最小,... 将野艾蒿的根茎划分为不同的年龄级,按长度和生物量统计了野艾蒿根茎的年龄结构,分析了各龄级根茎数量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野艾蒿无性系种群根茎的最大存活年龄为4龄,根茎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单位长度根茎的干物质贮量以1龄级最小,并呈现随龄级的增加而不断增大的趋势;2龄级根茎对形成地上茎贡献较大;根茎长度比根茎生物量和干物质贮量具有更大的生态可塑性;生长季后期是野艾蒿根茎生长的重要时期,尤其是1龄级根茎生物量增长明显,对于实现种群更新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艾蒿 无性系植物 年龄结构 根茎 松嫩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氮沉降对虎尾草繁殖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王颖 薛洪海 +3 位作者 王春霞 刘滨硕 王春青 穆春生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19,共4页
通过分析穗生长、穗与非穗部分比率的变化及种子重量等研究了氮沉降对虎尾草繁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穗数在对照组最小,2.5~10.0g/m^2施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施氮可显著增大穗长度;抽穗率在对照最高,但穗与非穗部分比率在对照和施氮20.0... 通过分析穗生长、穗与非穗部分比率的变化及种子重量等研究了氮沉降对虎尾草繁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穗数在对照组最小,2.5~10.0g/m^2施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施氮可显著增大穗长度;抽穗率在对照最高,但穗与非穗部分比率在对照和施氮20.0g/m^2处理组最大.穗重和种子重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从2.5g/m^2施氮处理开始增大,随后无显著变化,穗重量与种子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施氮对虎尾草穗和种子特性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格局 繁殖 种子重 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