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国际经验研究:基于国际教育枢纽建设的视角
被引量:
8
1
作者
徐一渌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7,共10页
“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是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如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是当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国际教育枢纽因能够统筹发展学生枢纽、高技能人才枢纽以及知识和创新枢纽而被广泛接受。从国际教...
“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是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如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是当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国际教育枢纽因能够统筹发展学生枢纽、高技能人才枢纽以及知识和创新枢纽而被广泛接受。从国际教育枢纽理论出发,以卡塔尔、新加坡以及日本为案例,探索三者在建设国际教育枢纽过程中“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的经验。研究发现:从目标上,尽管从学生枢纽到高技能人才枢纽,再到知识和创新枢纽不存在线性关系,但是高技能人才枢纽以及知识和创新枢纽往往以学生枢纽为基础;在战略上,三种枢纽往往需要不同的总体规划、实施项目以及支持政策;在政策部门上,三种枢纽建设既需要总体负责机构,又需要不同部门的协作;在参与者方面,本土和国外的不同参与者之间的互联、互动以及合作往往会产生附加价值。借鉴国际教育枢纽建设经验,我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应该:将一体化推进的横向目标和分阶段发展的纵向目标相结合;采用总体规划、项目设计、支持政策协调发展的战略规划;建立交叉立体的组织领导结构;培育境内外的互联、互动以及合作的伙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
国际教育枢纽
学生枢纽
高技能人才枢纽
知识和创新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情境性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一渌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9,共9页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地理性”被广泛讨论,而其“情境性”却被忽略。以欧洲国家、美国以及马来西亚为案例,探索在地国际化的“情境性”,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发展。研究发现:在理念层面,欧洲国家提出的在地国际化...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地理性”被广泛讨论,而其“情境性”却被忽略。以欧洲国家、美国以及马来西亚为案例,探索在地国际化的“情境性”,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发展。研究发现:在理念层面,欧洲国家提出的在地国际化、美国提出的全面国际化、马来西亚提出的国际教育枢纽建设,均是由三者在全球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在实践层面,三者均注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土化发展。欧洲国家的在地国际化是在欧洲国际教育协会的主导下,通过对“伊拉斯谟计划”的政策发展实现的;美国的全面国际化是在美国教育委员会的推动下,通过组织结构和制度性变革实现的;马来西亚的国际教育枢纽建设是在政府的政策驱动下,通过引进国际分校和学分转移课程的方式实现的。借鉴三者经验,我国应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时代语境下重构在地国际化理念,在全球学术知识体系的“中心—边缘”格局中,汲取西方知识体系的有益成分并对其加以超越;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推进在地国际化实践,服务好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国际化
全面国际化
国际教育枢纽
理念生成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国际经验研究:基于国际教育枢纽建设的视角
被引量:
8
1
作者
徐一渌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罗格斯大学纽瓦克学院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7,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国际比较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实施策略研究”(23YJC880120)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吉林省国际教育枢纽建设研究”(GH22734)
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022年度一般课题“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质量标准研究”(JJKH20231275SK)。
文摘
“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是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如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是当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国际教育枢纽因能够统筹发展学生枢纽、高技能人才枢纽以及知识和创新枢纽而被广泛接受。从国际教育枢纽理论出发,以卡塔尔、新加坡以及日本为案例,探索三者在建设国际教育枢纽过程中“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的经验。研究发现:从目标上,尽管从学生枢纽到高技能人才枢纽,再到知识和创新枢纽不存在线性关系,但是高技能人才枢纽以及知识和创新枢纽往往以学生枢纽为基础;在战略上,三种枢纽往往需要不同的总体规划、实施项目以及支持政策;在政策部门上,三种枢纽建设既需要总体负责机构,又需要不同部门的协作;在参与者方面,本土和国外的不同参与者之间的互联、互动以及合作往往会产生附加价值。借鉴国际教育枢纽建设经验,我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应该:将一体化推进的横向目标和分阶段发展的纵向目标相结合;采用总体规划、项目设计、支持政策协调发展的战略规划;建立交叉立体的组织领导结构;培育境内外的互联、互动以及合作的伙伴关系。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
国际教育枢纽
学生枢纽
高技能人才枢纽
知识和创新枢纽
Keyword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education,technology,and talent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Hub
students hub
highly skilled talents hub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hub
分类号
G64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情境性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一渌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罗格斯大学纽瓦克学院
出处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9,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国际比较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实施策略研究”(23YJC880120)。
文摘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地理性”被广泛讨论,而其“情境性”却被忽略。以欧洲国家、美国以及马来西亚为案例,探索在地国际化的“情境性”,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发展。研究发现:在理念层面,欧洲国家提出的在地国际化、美国提出的全面国际化、马来西亚提出的国际教育枢纽建设,均是由三者在全球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在实践层面,三者均注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土化发展。欧洲国家的在地国际化是在欧洲国际教育协会的主导下,通过对“伊拉斯谟计划”的政策发展实现的;美国的全面国际化是在美国教育委员会的推动下,通过组织结构和制度性变革实现的;马来西亚的国际教育枢纽建设是在政府的政策驱动下,通过引进国际分校和学分转移课程的方式实现的。借鉴三者经验,我国应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时代语境下重构在地国际化理念,在全球学术知识体系的“中心—边缘”格局中,汲取西方知识体系的有益成分并对其加以超越;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推进在地国际化实践,服务好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任务。
关键词
在地国际化
全面国际化
国际教育枢纽
理念生成
实施路径
Keywords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
comprehensive internationalizati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hub
idea generation
implementation path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国际经验研究:基于国际教育枢纽建设的视角
徐一渌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情境性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
徐一渌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