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国际经验研究:基于国际教育枢纽建设的视角 被引量:8
1
作者 徐一渌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7,共10页
“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是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如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是当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国际教育枢纽因能够统筹发展学生枢纽、高技能人才枢纽以及知识和创新枢纽而被广泛接受。从国际教... “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是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如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是当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国际教育枢纽因能够统筹发展学生枢纽、高技能人才枢纽以及知识和创新枢纽而被广泛接受。从国际教育枢纽理论出发,以卡塔尔、新加坡以及日本为案例,探索三者在建设国际教育枢纽过程中“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的经验。研究发现:从目标上,尽管从学生枢纽到高技能人才枢纽,再到知识和创新枢纽不存在线性关系,但是高技能人才枢纽以及知识和创新枢纽往往以学生枢纽为基础;在战略上,三种枢纽往往需要不同的总体规划、实施项目以及支持政策;在政策部门上,三种枢纽建设既需要总体负责机构,又需要不同部门的协作;在参与者方面,本土和国外的不同参与者之间的互联、互动以及合作往往会产生附加价值。借鉴国际教育枢纽建设经验,我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应该:将一体化推进的横向目标和分阶段发展的纵向目标相结合;采用总体规划、项目设计、支持政策协调发展的战略规划;建立交叉立体的组织领导结构;培育境内外的互联、互动以及合作的伙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 国际教育枢纽 学生枢纽 高技能人才枢纽 知识和创新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情境性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 被引量:2
2
作者 徐一渌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9,共9页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地理性”被广泛讨论,而其“情境性”却被忽略。以欧洲国家、美国以及马来西亚为案例,探索在地国际化的“情境性”,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发展。研究发现:在理念层面,欧洲国家提出的在地国际化...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地理性”被广泛讨论,而其“情境性”却被忽略。以欧洲国家、美国以及马来西亚为案例,探索在地国际化的“情境性”,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发展。研究发现:在理念层面,欧洲国家提出的在地国际化、美国提出的全面国际化、马来西亚提出的国际教育枢纽建设,均是由三者在全球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在实践层面,三者均注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土化发展。欧洲国家的在地国际化是在欧洲国际教育协会的主导下,通过对“伊拉斯谟计划”的政策发展实现的;美国的全面国际化是在美国教育委员会的推动下,通过组织结构和制度性变革实现的;马来西亚的国际教育枢纽建设是在政府的政策驱动下,通过引进国际分校和学分转移课程的方式实现的。借鉴三者经验,我国应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时代语境下重构在地国际化理念,在全球学术知识体系的“中心—边缘”格局中,汲取西方知识体系的有益成分并对其加以超越;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推进在地国际化实践,服务好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国际化 全面国际化 国际教育枢纽 理念生成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