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突破式创新抑或渐进式创新——基于长三角41个地级市的考察 |
张慧一
祝滨滨
张香宁
|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就业效应研究 |
石玉堂
王晓丹
周十同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7
|
|
3
|
我国算力经济发展前景、挑战与对策 |
孙德尔
谷国锋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公共数据开放能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吗?——来自政府数据平台上线的准自然实验 |
王晓丹
石玉堂
刘达
|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4
|
|
5
|
新质生产力与城市经济韧性: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 |
石玉堂
王晓丹
陈凯旋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8
|
|
6
|
物流业智慧化发展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机制 |
谷城
张树山
|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7
|
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风险承担与创新投入 |
王泷
吕康银
张浩睿
范雪媛
邵东
|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8
|
耐心资本投资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 |
唐亮
杨国玉
|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16
|
|
9
|
地区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机制 |
张树山
刘赵宁
|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10
|
岗位数字化会加剧过度劳动吗?——来自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证据 |
陈思
吕康银
梁孝成
|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1
|
智能制造与企业韧性:机制与效应 |
张树山
夏铭璐
谷城
|
《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12
|
跨境资本极端流动与中国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传染 |
王立荣
杨梅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国家审计何以促进城市碳减排? |
陈春林
何信刚
|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社会信用体系改革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唐亮
杨国玉
|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实现碳定价“三重红利”——政策工具选择与规则设计 |
刘海波
谢佳庆
|
《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数据资产信息披露何以影响股价崩盘风险 |
张树山
刘赵宁
姚欣妍
|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韧性--基于新型生产关系与生产要素的分析框架 |
刘达
王晓丹
王淑瑶
石玉堂
|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
2025 |
10
|
|
18
|
数实融合背景下数据要素何以赋能企业供应链韧性与安全? |
王淑瑶
刘达
汤吉军
石玉堂
|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19
|
新农保对中老年个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来自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证据 |
唐志东
吕康银
陈思
|
《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东道国金融发展、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溢出效应 |
王雪
马野驰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