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教育研究中的系统科学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刘菊
钟绍春
解月光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
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1年第1期26-32,共7页
-
基金
东北师范大学"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重大攻关项目"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支撑体系与方法研究"(编号:nenu_skb2007)成果之一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编号:BCA100097)资助
-
文摘
系统科学作为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论,也是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它虽然已经历了一般系统论、自组织理论、复杂性理论三个发展阶段,但就目前教育理论研究情况来看,系统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应用仍多停留在一般系统论的初级阶段,对系统科学的新近研究成果显得不够重视,尤其是有着丰富内涵与教育应用巨大潜力的自组织理论代表——耗散结构理论。随着后现代主义教育研究的深入,耗散结构理论已越来越多地受到课程研究领域专家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初步显现。另外,数字化学习理论Connectivism新近获得了较大发展,它的主要观点正是耗散结构理论主要思想方法的重要体现。由此,我们相信在系统梳理系统科学自身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研究系统科学代表性观点的教育应用已显得十分必要。另外,积极吸纳耗散结构理论的思想观点去分析教学系统,有助于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角度审视教育的弊病,查找深层次原因,摸索规律,促进信息时代教育的新发展。
-
关键词
系统科学
耗散结构理论
开放系统
教学设计
学习理论
教学事件
-
Keywords
System science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Open system
Instructional design
Teaching event.
-
分类号
G40-0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适应性学习系统构建中的双向适应问题研究
被引量:7
- 2
-
-
作者
边联
解月光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2,共4页
-
文摘
随着信息技术与社会科学的飞速发展,适应性学习成为远程教育发展的趋势,而适应性学习系统更加成为研究焦点。本文提出在适应性学习系统构建中应该确立"双向适应"的思想。并且通过"双向适应"的理论分析获得启示,在智能诊断、信息组织和呈现、导航策略这几个层面上加以设计,为系统构建给予尊重个别差异,符合学习适应心理的援助策略与方法。
-
关键词
双向适应
适应性学习系统
适应性学习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面向e-Learning领域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被引量:2
- 3
-
-
作者
路鹏
周东岱
解月光
钟绍春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5-131,共7页
-
基金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实践性教学虚拟仿真实验室开发平台"(项目编号:20080321)
长春市科技成果转化百亿增值工程项目"无编码学科教学动画生成平台"(项目编号:09BZ01)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目前e,-Learning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以其个性化的课程设置、灵活的学习时间安排等,赢得了世人的青睐。但是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单一软件功能不够丰富,难以完全满足教学中的应用需求;为了满足教学中更多的应用需求,需要把不同系统中的功能整合起来,但是由于采用不同的开发技术、设计不够灵活等因素,导致系统难以整合。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软件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缺少一个好的软件体系结构。在本文中,我们建立了e-Learning的领域模型e、-Learning系统的构件模型,以及基于WebService的构件集成方法。并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提出了能够有效表达构件间语义关系、实现更高层次重用的e-Learning领域抽象框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面向e-Learning领域,具有构件库层、应用框架层和应用层的层次化软件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具有分层复用且不依赖于开发语言和工具等特点。基于该软件体系结构,通过框架选择、构件的组装和替换可以像搭积木那样灵活地构建个性化的e-Learning系统。此外,我们以实例说明基于该体系结构如何构建具体的e-Learning系统。
-
关键词
E-LEARNING
软件体系结构
构件
WEB服务
教学模式
-
分类号
TP311.5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