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德荣 刘世华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1期14-18,共5页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在七大郑重地把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十五大又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十五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在七大郑重地把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十五大又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十五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不仅为我国进入新世纪举起了旗帜,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进一步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提供了权威性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两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革命 比较研究 时代特征 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关于农村根据地的战略思想论析
2
作者 郑德荣 阎治才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2-29,36,共9页
建立和发展农村根据地,积蓄、发展革命力量,最后夺取全国胜利,这是毛泽东关于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思想。关于这一思想的基本内容,早为学术界所熟知。而从中国革命的战略高度,从深度和广度上研究它的战略意义,研... 建立和发展农村根据地,积蓄、发展革命力量,最后夺取全国胜利,这是毛泽东关于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思想。关于这一思想的基本内容,早为学术界所熟知。而从中国革命的战略高度,从深度和广度上研究它的战略意义,研究它在不同的革命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和不同特点,以及它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努力。本文试对这些问题略述拙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体系 战略思想 中国革命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斗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产国际支持毛泽东中共中央领导地位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邱潇 郑德荣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6-81,共6页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在党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共产国际的支持对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巩固与最终确立至关重要。抗战初期,共产国际由一贯支持王明转为支持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是基于以下原因:毛泽东卓...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在党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共产国际的支持对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巩固与最终确立至关重要。抗战初期,共产国际由一贯支持王明转为支持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是基于以下原因:毛泽东卓越的领导能力、共产国际与毛泽东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与策略基本一致、毛泽东比王明更有领导实际斗争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 毛泽东 领导地位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次历史性巨变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德荣 柳国庆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4-19,共6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三次历史巨变 历史性巨变 中国共产党领导 马克思主义 中国革命 邓小平 毛泽东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独立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旗手与奠基人———毛泽东 被引量:7
5
作者 郑德荣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7,共6页
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真谛在于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固有属性和特点所要求的,也是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毛泽东率先吹响了“反对本本主义”的号角,顶住共产国际的压力,同“左”倾教条主义展开斗争。19... 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真谛在于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固有属性和特点所要求的,也是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毛泽东率先吹响了“反对本本主义”的号角,顶住共产国际的压力,同“左”倾教条主义展开斗争。1937年发表的《实践论》、《矛盾论》为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继而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延安整风又为全党树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风,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毛泽东开创了以新民主主义为主体的包括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进而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反对教条主义 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6
6
作者 郑德荣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6,共6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它赋予党的性质以时代精神,丰富了它的内涵,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建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党建上的必然要求,"三个规律"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它赋予党的性质以时代精神,丰富了它的内涵,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建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党建上的必然要求,"三个规律"在党建上的集中反映和高度概括,唯物史观在党建上的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形态和基本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郑德荣 梁继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总结中国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开辟的一条由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农业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和航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载体,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总结中国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开辟的一条由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农业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和航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载体,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的体制模式,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具有独立的社会形态、浓郁的中国特色、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道路 社会形态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情·道路·现代化 被引量:2
8
作者 郑德荣 孔德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8,共8页
国情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 ,决定着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 ,制约着现代化建设的走向。 80多年来 ,中国共产党在三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 ,深刻地认识中国的特殊国情 ,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 ,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 国情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 ,决定着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 ,制约着现代化建设的走向。 80多年来 ,中国共产党在三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 ,深刻地认识中国的特殊国情 ,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 ,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情 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近代 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 中央领导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三次巨变的历史结论 被引量:1
9
作者 郑德荣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1,共7页
以现代化为核心的 2 0世纪三次巨变 ,不仅超越了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变迁 ,而且也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三次巨变既各具不同的历史特点和历史地位 ,又有着历史逻辑的必然 ,是 2 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反映。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 三次巨变 历史特点 历史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改造与发展私有经济两种不同政策的论析
10
作者 郑德荣 吴敏先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7,共7页
关于改造与发展私有经济两种不同政策的论析郑德荣,吴敏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对私有经济,不同时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政策。在过渡时期,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使资本主义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关于改造与发展私有经济两种不同政策的论析郑德荣,吴敏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对私有经济,不同时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政策。在过渡时期,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使资本主义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则实行一定限度内的发展政策,使私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有经济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毛泽东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公有制经济 发展生产力 过渡时期总路线 国际环境 新民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德荣教授谈:把培养独立科研能力贯串于指导博士生工作的始终
11
作者 郑德荣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1年第4期20-20,共1页
培养独立科研能力是指导博士生工作的根本。但其并非一日之功,难以立竿见影,必须从博士生入学之日起,就着眼于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并把这项工作贯串于全部培养过程的始终,寓于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第一,掌握学术前沿,开阔视野... 培养独立科研能力是指导博士生工作的根本。但其并非一日之功,难以立竿见影,必须从博士生入学之日起,就着眼于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并把这项工作贯串于全部培养过程的始终,寓于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第一,掌握学术前沿,开阔视野,吸收学术界新成果。学术研究是社会性的工作,任何专家学者的学术成就、新创见,都是与学术界的状况、水平密切相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能力 新成果 开阔视野 社会性 教学内容 学术前沿 学术界 培养方案 学术成就 科研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学之道语丝
12
作者 郑德荣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0年第5期17-17,共1页
作为一名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想攀登科学高峰,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也不会马到功成。治学之道,古今中外名家各有千秋,但并没有什么奥秘与诀窍。中国的科学工作者,靠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树雄心立壮志和勤奋、毅力、进取... 作为一名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想攀登科学高峰,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也不会马到功成。治学之道,古今中外名家各有千秋,但并没有什么奥秘与诀窍。中国的科学工作者,靠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树雄心立壮志和勤奋、毅力、进取的顽强精神,严谨、求实、探索、刨新的科学态度。雄心壮志即抱负,就是要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精神境界、宏伟的奋斗目标,为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社会科学,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所作为,做出贡献;而不是鼠目寸光、胸无大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境界 治学之道 奋斗目标 社会科学工作者 毛泽东思想研究 马克思列宁主义 科学态度 宣传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3
作者 李洪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7-21,共5页
20世纪上半叶在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 ,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错综复杂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2 0世纪中国的两大历史主题等也是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重... 20世纪上半叶在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 ,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错综复杂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2 0世纪中国的两大历史主题等也是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正是由于对这四个因素的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 ,中华民族实现了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特征 社会形态 阶级结构 历史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双向互动
14
作者 王占仁 郑德荣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3,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的斗争实际,深刻地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完成了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完整概括,完整地论述了新民主... 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的斗争实际,深刻地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完成了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完整概括,完整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社会的需要,以中国革命独创性经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并且为中国人民所掌握,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实现双向互动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革命实践 双向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