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向哲学视野的儿童研究:儿童世界的本质与教育的使命 被引量:13
1
作者 丛晓波 高玉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0-143,共4页
儿童时期是形成成人心理及人格特征的关键期。儿童世界的本质具有人的本质属性,通过人的诸关系表现出来。儿童世界的特点是教育最根本的依据: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儿童的世界是一个新奇的世界,教育的使命在于推动儿童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 儿童时期是形成成人心理及人格特征的关键期。儿童世界的本质具有人的本质属性,通过人的诸关系表现出来。儿童世界的特点是教育最根本的依据: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儿童的世界是一个新奇的世界,教育的使命在于推动儿童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儿童的世界是一个直接的纯粹世界,教育的使命在于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中,儿童世界是一个万能的世界,教育的使命在于张扬儿童的创造激情。在人与神(即终极关怀)的关系中,儿童世界是一个流动的世界,教育的使命在于引导儿童乐观向上的精神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世界 本质 教育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亲职教育的发展状况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93
2
作者 盖笑松 王海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4-158,共5页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对亲职教育的迫切需求,详细描述了当前我国亲职教育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反映了家长对亲职教育的迫切需求与当前亲职教育发展较为薄弱的现状之间的矛盾。从机构建设、责任分配、立法保障、形...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对亲职教育的迫切需求,详细描述了当前我国亲职教育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反映了家长对亲职教育的迫切需求与当前亲职教育发展较为薄弱的现状之间的矛盾。从机构建设、责任分配、立法保障、形式和内容,以及层级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关于推广和发展我国亲职教育事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职教育 家长教育 家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执行力:家长对落实幼儿《纲要》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向葵 王元 +1 位作者 刘佳 郭彦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7-191,共5页
笔者以教育执行力为切入点,调查了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分析了东北三省幼儿教育的现状,指出目前幼儿教育存在幼儿园环境发展、区域间、公立与私立幼儿园间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并进一步分析了产生三类(幼儿园环境发展、区域间、公立... 笔者以教育执行力为切入点,调查了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分析了东北三省幼儿教育的现状,指出目前幼儿教育存在幼儿园环境发展、区域间、公立与私立幼儿园间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并进一步分析了产生三类(幼儿园环境发展、区域间、公立园和私立园间)不平衡的成因,提出应从政府、幼儿园和幼教工作者三方寻求缩小差距的教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执行力 幼儿教育 发展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生态化的儿童研究:聚焦中国儿童成长环境 被引量:16
4
作者 盖笑松 张婵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5-139,共5页
儿童的发展受到其成长背景中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生态化取向是当今国际儿童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但国内有关研究开展得还很不充分。未来的中国儿童研究工作需要从生... 儿童的发展受到其成长背景中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生态化取向是当今国际儿童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但国内有关研究开展得还很不充分。未来的中国儿童研究工作需要从生态化观点出发,加强研究的系统性、动态性和行动性,以实现客观反映儿童成长背景,优化儿童成长环境,促进中国儿童健康成长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 儿童 成长背景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早期自尊的行为观察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双 张向葵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81-87,105,共8页
以自尊情感模型为理论起点,采用行为事件取样法,对58名1.5-4岁婴幼儿的掌控感和归属感事件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早期掌控感源于以动作为基础的掌控行为,包括掌控自我、掌控外物和掌控他人。而归属感一方面源于儿童以不同的行为方式... 以自尊情感模型为理论起点,采用行为事件取样法,对58名1.5-4岁婴幼儿的掌控感和归属感事件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早期掌控感源于以动作为基础的掌控行为,包括掌控自我、掌控外物和掌控他人。而归属感一方面源于儿童以不同的行为方式寻求归属,即主动归属感;另一方面源于不同情境下成人的行为使儿童获得了归属,即被动归属感。掌控感和归属感事件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反映了个体自尊的早期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自尊 掌控感 归属感 行为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中国儿童研究的战略构想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向葵 盖笑松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15,共3页
站在未来我国儿童研究发展的战略高度,从走向哲学视野的儿童研究、走向整合化的儿童研究、走向生态化的儿童研究及走向行动定向的儿童研究等四个方面构想了我国未来儿童研究的框架,以期为建立有当代中国特色的儿童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中国儿童 儿童研究 战略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整合的智力研究——Demetriou的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述评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元 张向葵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5-912,共8页
基于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的智力结构包含环境指向系统、超认知系统和加工系统三个层次。环境指向系统用于表征和加工不同领域的信息,加工系统是个体加工信息的操作平台,超认知系统负责监控和调节其他两个系统的认识活动。三个层次的... 基于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的智力结构包含环境指向系统、超认知系统和加工系统三个层次。环境指向系统用于表征和加工不同领域的信息,加工系统是个体加工信息的操作平台,超认知系统负责监控和调节其他两个系统的认识活动。三个层次的发展既具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影响。因此,该理论指出智力结构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存在三种发展变化模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平行变化。智力结构层次内和层次间的发展都要遵循四种变化的机制。该理论作为整合型智力理论有自己的优势,但在概念使用、超认知概念的提出以及执行功能在结构中定位等问题有待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 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 智力结构 智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祖辈抚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及改善措施 被引量:3
8
作者 闻明晶 滕树元 张向葵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4-128,共15页
祖辈抚养是由祖辈承担起对儿童实施教育、抚养的部分或全部责任的家庭抚养模式,是美国主要的家庭抚养模式之一。美国祖辈抚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和学业水平,可以促进儿童的社会适应性,降低儿童的适... 祖辈抚养是由祖辈承担起对儿童实施教育、抚养的部分或全部责任的家庭抚养模式,是美国主要的家庭抚养模式之一。美国祖辈抚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和学业水平,可以促进儿童的社会适应性,降低儿童的适应困难,可以减少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率。美国祖辈抚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儿童的认知、情绪和问题行为存在不良影响。美国祖辈抚养质量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要有空间距离、经济状况、孙辈、父辈和祖辈五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祖辈抚养质量可以通过政府制定各种支持政策,组织支持团体服务,采取具体的干预措施,并充分利用学校和家庭提升祖辈抚养的质量,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祖辈抚养 儿童 心理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干预效果的元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盖笑松 兰公瑞 刘希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90-1196,共7页
对国内过去12年间的62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干预研究结果进行了元分析,结果显示:(1)国内现有的ADHD干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干预效果;(2)在不同干预措施中,药物治疗与行为疗法或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具有最佳疗效,单独的药物治疗次之,单独的... 对国内过去12年间的62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干预研究结果进行了元分析,结果显示:(1)国内现有的ADHD干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干预效果;(2)在不同干预措施中,药物治疗与行为疗法或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具有最佳疗效,单独的药物治疗次之,单独的行为疗法或认知行为疗法效果较低;(3)在各种效果指标中,学业指标上的效果量是最大的,这一结果与国外已有的元分析研究发现不一致;(4)在各种效果信息来源中,来自客观观察的效果量最高,来自父母评价的效果量次之,来自教师评定的效果量最差。(5)各种干预措施在不同效果指标上有不同的表现。药物治疗对于学业和行为指标的效果最强烈,而认知行为疗法和脑电反馈疗法对认知指标的效果最明显。最后,结合干预措施的选择、效果指标的采用以及研究质量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HD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干预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理论模型与干预途径 被引量:60
10
作者 盖笑松 张向葵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4-622,共9页
入学准备状态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国外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研究的新进展:(1)儿童学校适应结果的早期预测因素和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生态学... 入学准备状态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国外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研究的新进展:(1)儿童学校适应结果的早期预测因素和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生态学模型;(2)入学准备状态评定工具的发展状况和效度评价;(3)国外针对入学准备状态不足儿童采用的干预措施及其效果评价。最后,对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并结合文化差异对开展中国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学准备状态 学校适应结果 早期预测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26
11
作者 李大维 刘秀丽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4-167,共4页
良好的早期教育经验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近年来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小学化”倾向正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痼疾,危害到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组围绕“幼儿教育小... 良好的早期教育经验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近年来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小学化”倾向正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痼疾,危害到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组围绕“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旨在反映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探寻其成因,分析其危害,进而提出改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学前教育 小学教育 小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现状及问题 被引量:46
12
作者 刘秀丽 刘航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2-195,共4页
家庭教育观念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特点的概念,它对儿童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笔者探讨了幼儿家庭教育观念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并立足于家庭教育观念所包括的几大成分如亲子观、发展观、教育观等分析了我国当前幼儿家长家庭教育教育观... 家庭教育观念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特点的概念,它对儿童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笔者探讨了幼儿家庭教育观念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并立足于家庭教育观念所包括的几大成分如亲子观、发展观、教育观等分析了我国当前幼儿家长家庭教育教育观念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改善或转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 教育观念 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家庭环境的特点:对高入学准备水平幼儿家长的访谈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蕾 邰宇 于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6-201,共6页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入学准备测试工具(SRTB)筛选出45名入学准备水平较高的幼儿,对其家长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其家庭环境中的积极因素。通过对访谈结果的分析,提出高入学准备水平幼儿的家庭环境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和谐的家庭氛...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入学准备测试工具(SRTB)筛选出45名入学准备水平较高的幼儿,对其家长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其家庭环境中的积极因素。通过对访谈结果的分析,提出高入学准备水平幼儿的家庭环境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和谐的家庭氛围和充裕的家庭文化资源是重要的背景条件;第二,科学的养育认知是父母有效组织自身育儿活动实践的基础;第三,权威而民主的教养风格是教育效果的保障;第四,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和丰富的活动经验是幼儿积极发展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学准备 家庭环境 养育认知 教养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依赖的大学生的情绪觉察特点 被引量:8
14
作者 祖静 张向葵 左恩玲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2-417,共6页
目的:调查手机依赖的大学生的情绪觉察特点,为未来手机依赖干预提供建议。方法:使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对548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合聚类分析和高低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的标准筛选出手机依赖组和非手机依赖组各40人。使用视觉搜索任... 目的:调查手机依赖的大学生的情绪觉察特点,为未来手机依赖干预提供建议。方法:使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对548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合聚类分析和高低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的标准筛选出手机依赖组和非手机依赖组各40人。使用视觉搜索任务比较两组对愉悦、中性和悲伤表情面孔觉察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结果:当呈现相同表情面孔时,面孔数量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468)=11.26,P<0.01],4个面孔的觉察速度快于8个面孔的觉察速度[(1079.1±187.9)ms vs.(1139.2±202.7)ms];当呈现的面孔图片不同时,表情面孔类型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312)=10.30,P<0.01],悲伤表情的觉察快于愉悦表情的觉察[(941.0±168.5)ms vs.(997.8±152.7)ms]。表情类型和被试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312)=16.55,P<0.01],手机依赖组对悲伤情绪的识别快于非手机依赖组[(975.5±112.4)ms vs(906.4±126.5)ms,P<0.05]。结论:手机依赖大学生对悲伤表情面孔觉察较快,其对愉悦和悲伤情绪的搜索是系列搜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依赖 情绪觉察 视觉搜索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的电视环境与儿童成长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向葵 曹华 刘志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0-153,共4页
电视环境处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交叉点,经常容易受到人们的忽视。笔者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电视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通过长期调研反映出中国儿童电视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建立儿童节目保护制度,扩大儿童... 电视环境处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交叉点,经常容易受到人们的忽视。笔者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电视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通过长期调研反映出中国儿童电视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建立儿童节目保护制度,扩大儿童电视节目数量和提高质量,加强家长引导行为等方面提出了改善中国儿童电视环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环境 电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低体重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芳 闫裕 盖笑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65-765,共1页
关键词 出生低体重 入学准备 回溯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性并茂”的阳光教育: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向葵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35,共5页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这个阶段的基础不应该打在升学、发展特长上,而应该打在幼儿的天性、心性与个性和谐统一发展上。天性是人成长的内在动力,是自我本真、价值、追求的真实起点;心性是人的自我世界的心理生活方...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这个阶段的基础不应该打在升学、发展特长上,而应该打在幼儿的天性、心性与个性和谐统一发展上。天性是人成长的内在动力,是自我本真、价值、追求的真实起点;心性是人的自我世界的心理生活方式;个性是人在对象活动和交往活动中获得的,并表明在个体中表现社会关系水平和性质的系统的社会品质。幼儿教育只有繁茂这"三性",最终才能培养出阳光般的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性 心性 个性 阳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表扬对学前儿童字词掌握效果的影响:团队认同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沙晶莹 张向葵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1-337,共7页
以114名5-7岁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探究团体表扬对学前儿童字词掌握效果及任务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团体表扬能够有效提高学前儿童的字词掌握效果及坚持性;(2)团体表扬与个体表扬,均能有效激发学前儿童积极的情绪感受;(3)团队认... 以114名5-7岁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探究团体表扬对学前儿童字词掌握效果及任务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团体表扬能够有效提高学前儿童的字词掌握效果及坚持性;(2)团体表扬与个体表扬,均能有效激发学前儿童积极的情绪感受;(3)团队认同调节团体表扬对学前儿童字词掌握的影响,表现为团体表扬更能有效提升高团队认同者的字词掌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表扬 学前儿童 字词掌握 团队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控制训练对手机依赖大学生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34
19
作者 丁相玲 祖静 张向葵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2-348,共7页
依照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得分及手机使用时间记录从548名被试中筛选出60名手机依赖大学生,将其随机分配到抑制控制训练组和非训练组进行实验。预期通过抑制控制训练提升手机依赖大学生抑制控制能力,降低其手机依赖水平。结果发现:训练组被... 依照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得分及手机使用时间记录从548名被试中筛选出60名手机依赖大学生,将其随机分配到抑制控制训练组和非训练组进行实验。预期通过抑制控制训练提升手机依赖大学生抑制控制能力,降低其手机依赖水平。结果发现:训练组被试在接受为期8周的抑制控制训练任务后,手机依赖总分、手机使用时间和非训练组相比显著降低,抑制控制能力显著提升。结果表明抑制控制训练对手机依赖大学生的干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抑制控制训练 手机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伴关系:通向学校适应的关键路径 被引量:21
20
作者 高旭 王元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笔者在对中小学生同伴关系各成分的特征、功能总结基础上,分析了同伴关系对学校适应的影响: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学校适应的各个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友谊与同伴接纳在功能上存在差别,二者对学校适应各方面的影响略有不同。此外,从... 笔者在对中小学生同伴关系各成分的特征、功能总结基础上,分析了同伴关系对学校适应的影响: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学校适应的各个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友谊与同伴接纳在功能上存在差别,二者对学校适应各方面的影响略有不同。此外,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讨论了同伴关系对教育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关系 同伴接纳 友谊 学校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