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9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价值观教育国际比较的立场、范式与难题——以东北师范大学“全球价值观教育调查”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任志锋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55,共6页
价值观教育国际比较是因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而产生的研究领域,在理论立场、方法范式、发展向度等方面存在诸多亟待探讨的问题。深入推进价值观教育国际比较,须超越自我与他者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确立以我为主、以人度人、人我互动的理论立... 价值观教育国际比较是因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而产生的研究领域,在理论立场、方法范式、发展向度等方面存在诸多亟待探讨的问题。深入推进价值观教育国际比较,须超越自我与他者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确立以我为主、以人度人、人我互动的理论立场,在合理保持主体性自觉的前提下,做到“真实认识他者与认识他者真实”的统一,探寻价值观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与中国之道;吸收借鉴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论,探索以描述性比较为基础、以分析性比较为中介、以解释性比较为目标的方法范式;更加聚焦“因果解释”这个突出难题,遵循有限归纳与理论演绎相结合的辩证逻辑,综合推进横纵两个方向上的因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教育 跨文化研究 比较方法论 因果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成功举办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 被引量:1
2
作者 林伟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7-128,共2页
2012年9月15日-16日,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在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届年会是由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主办,由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承办的。来自全国59所高等院校、数所中小学校、多个教育科学... 2012年9月15日-16日,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在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届年会是由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主办,由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承办的。来自全国59所高等院校、数所中小学校、多个教育科学研究单位和多家出版社、期刊杂志社、报社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十六届年会 中国教育学会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所 比较教育 国际 成功 科学研究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培养模式 提高培养质量--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培养的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0
3
作者 饶从满 秦春生 +1 位作者 高文财 刘国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12,共5页
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进行硕士生培养改革的做法,即"以增强硕士生的适应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进一步加强硕士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为主旨,以"拓宽培养口径,扩大自主选择,加强... 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进行硕士生培养改革的做法,即"以增强硕士生的适应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进一步加强硕士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为主旨,以"拓宽培养口径,扩大自主选择,加强实践教育,突出研究训练"为改革的基本思路,主要举措包括: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增强培养的针对性;优化培养方式,提高培养效益;改革课程设置,提高课程学习的效用;调整学位论文评价取向,突出研究训练;加强教师教育,适应社会和硕士生的需求。同时说明了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培养质量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确导向坚持公平 激励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国军 唐德先 +1 位作者 彭涛 申姗姗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5-39,共5页
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实践中,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奖励导向、规范评审程序等一系列措施,使国家奖学金真正起到激励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作用,并提出了对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 研究生 国家奖学金 评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执行跟踪研究:现状·成效·举措——以东北师范大学五届免费师范毕业生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商应美 于爽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5-199,共5页
为切实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要求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教育工作的指示,全面加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免费师范生教师队伍质量,在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实施10周年之际,课题组对东北师范大学连续五届免费师范毕业生... 为切实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要求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教育工作的指示,全面加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免费师范生教师队伍质量,在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实施10周年之际,课题组对东北师范大学连续五届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与政策执行现状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免费师范生就业总体状况良好,学生培养与就业品牌已确立;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执行总体效果良好,政策执行成效显著;免费师范生对部分就业政策认同度低,对部分就业政策争议较大,就业政策内部调整与完善机理有待生成。依据追踪研究结果,课题组从政府、高校、单位、学生四方主体切入提出针对现实问题的破解举措,旨在为完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免费师范生教师队伍提供智库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费师范毕业生 就业政策 10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践体验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实践策略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红色体验”为例 被引量:23
6
作者 马晓燕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53,共5页
笔者以东北师范大学"红色体验"为例,探究基于实践体验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的实践策略。文章首先浅析了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的定位;其次,探究了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的基本原则,认为要坚持内容上革命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笔者以东北师范大学"红色体验"为例,探究基于实践体验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的实践策略。文章首先浅析了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的定位;其次,探究了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的基本原则,认为要坚持内容上革命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过程中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形式上社会体验与问题调研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最后,阐述了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实现的实践策略,提出要综合运用双向选择、自学自讲、实践体验、反思总结四个环节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 育人功能 “红色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感染性的内涵意蕴、生成机理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子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141,共8页
高校学生组织作为大学生维系社会化关系存在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托。大学生组织感染性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被组织所传递的某种观念、价值、情绪、信息、行为瞬间激发或长期影响,从而产生连锁性反应... 高校学生组织作为大学生维系社会化关系存在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托。大学生组织感染性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被组织所传递的某种观念、价值、情绪、信息、行为瞬间激发或长期影响,从而产生连锁性反应并引起情感共鸣,最终改变其思想或行为的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感染性的生成,主要遵循人际吸引、模仿学习、竞争激励、心理相容、情感共鸣等机理。立足实践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感染性,应聚焦增强组织的吸引力、有序性和凝聚力,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感染性的广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组织 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感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物理教师的科学史教育及其启示——以奥尔登堡大学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费金有 孟昭辉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91,共4页
德国科技的高水平发展与从事基础教育的高素质的物理教师是密不可分的。为提高物理教师的科学史素养,德国奥尔登堡大学物理系设置了以仿制实验为核心的教育课程,将职前和在职物理教师通过团队研究的模式结合在一起进行培训。在对典型的... 德国科技的高水平发展与从事基础教育的高素质的物理教师是密不可分的。为提高物理教师的科学史素养,德国奥尔登堡大学物理系设置了以仿制实验为核心的教育课程,将职前和在职物理教师通过团队研究的模式结合在一起进行培训。在对典型的科学实验进行价值发掘和意义重构的过程中,实现了高校资源与基础教育一线物理教师经验的优势互补,对我国物理教师的科学史教育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物理教师 科学史 仿制实验 团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职前教师教育模式研究——以美国恩伯利亚州立大学教师学院为中心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朝锋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4-100,共7页
理论与实践的分离阻碍着教师教育的发展。职前教师培养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必须由"从理论到实践"向"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转变。与此相对应的是,职前教师教育模式也需发生相应的变化。链接理论与实践,促进二者的融合是... 理论与实践的分离阻碍着教师教育的发展。职前教师培养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必须由"从理论到实践"向"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转变。与此相对应的是,职前教师教育模式也需发生相应的变化。链接理论与实践,促进二者的融合是教师教育模式变革的方向。美国恩波利亚州立大学教师学院通过专业发展学校实现了这一目标,透过"职前培养前的实践定位"、"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秉持实践观的教师教育者"形成并确立了实践取向的职前教师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 职前教师教育模式 ESU教师学院 专业发展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典型特征——基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四所高校的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志 马天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81,共7页
研究生教育管理事关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为谁培养的问题,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管理面临诸多新问题与新挑战,包括:研究生行为管理与思想引领的不均衡;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质与量的发展与研究生扩招需求的不均衡;研究生的独特属性与教育管理统... 研究生教育管理事关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为谁培养的问题,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管理面临诸多新问题与新挑战,包括:研究生行为管理与思想引领的不均衡;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质与量的发展与研究生扩招需求的不均衡;研究生的独特属性与教育管理统一规范的矛盾冲突,等等,大力加强与改进研究生教育管理迫在眉睫。研究表明,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呈现出四方面典型特征,即:意识形态教育潜隐化、研究生角色主体化、服务能力专业化和服务过程体系化,有效借鉴这些经验将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改革创新提供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大学 研究生教育管理 典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师范生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本质要求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婕 韩丽颖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3-17,共5页
教育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历经百余年教育实践沉淀而成的宝贵经验和重要成果,代表着教师精神发展进程中的高阶形态,是新时代“育师”与“为师”的风向标。新时代高校师范生弘扬教育家精... 教育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历经百余年教育实践沉淀而成的宝贵经验和重要成果,代表着教师精神发展进程中的高阶形态,是新时代“育师”与“为师”的风向标。新时代高校师范生弘扬教育家精神是突破朴素的职业想象、形塑教师理想人格的现实需要,是摆脱传统职前教育技术理性的侵蚀、回归教育本真的迫切要求,是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推动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应有之义。教育家精神从理想信念、师德师风、专业本领、学识素养、育人情怀和人类道义六重维度为新时代高校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科学指引,对其职业人格建构方向作出了本质规定。在此基础上,师范生职前教育的开展应注重弥合其职业期待和职业理想间的张力,立足教育家精神的深厚意蕴优化和改进方式方法,在理论讲授和具身认知的融合互构、专业培养和人格塑造的有机统一中实现坚持育人初心、提升育人本领、树立崇高师德,使其真正成长为新时代致力于教育报国的“大国良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高校师范生 职前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强国
12
作者 杨晓慧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71,共8页
国际影响力作为教育强国“六大特质”之一,通过促进人才流动、知识共享和文化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重要支撑。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既是教育强国的内在本质规定,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育强国的国际影响力体现为强大的... 国际影响力作为教育强国“六大特质”之一,通过促进人才流动、知识共享和文化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重要支撑。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既是教育强国的内在本质规定,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育强国的国际影响力体现为强大的国际传播力、交流互鉴力与教育引领力。提升教育强国的国际影响力,需要优化教育交流互鉴内容体系,全面加强中国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传播能力矩阵建设,拓宽完善立体化国际传播网络形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为解决世界普遍性教育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国际影响力 国际传播力 交流互鉴力 教育引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智能化国际传播探赜
13
作者 高地 于欣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9,共6页
当代国际传播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全球教育话语竞争愈发激烈。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不仅立足中国实践,回应时代关切,也为推动全球教育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了中国智慧。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进一步赋能国际传播形态的形式创新与精准效... 当代国际传播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全球教育话语竞争愈发激烈。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不仅立足中国实践,回应时代关切,也为推动全球教育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了中国智慧。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进一步赋能国际传播形态的形式创新与精准效能提升,使突破西方教育话语主导地位越来越成为可能。智能化国际传播也重塑了信息内容的生产逻辑,通过跨文化转译、规模化内容生成与价值对齐等机制实现从理念认同向价值共鸣的深入转化。应注重价值引领与技术支撑的有机统一,构建人机协同的数智平台,培育具有人工智能素养的传播人才,开发双向互动的传播产品,全面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 智能化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诗歌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勇 洪晓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46,共3页
红色诗歌创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诗歌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征程全面坚持党的领导所需、思想政治教育用好红色资源所需、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所需。红色诗歌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 红色诗歌创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诗歌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征程全面坚持党的领导所需、思想政治教育用好红色资源所需、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所需。红色诗歌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势、独特的艺术载体优势和红色教育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外部优势。红色诗歌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要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用教材、融入大学生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融入大学生生活社交常用的网络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诗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显著优势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理想样态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靖 金昕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0-93,共4页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历程中逐渐经历了从“经验的实践”到“科学的实践”的转变。然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存在理论研究相对浅表,实践操作存在单一化、经验化的倾向以及体制机制的规范化、...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历程中逐渐经历了从“经验的实践”到“科学的实践”的转变。然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存在理论研究相对浅表,实践操作存在单一化、经验化的倾向以及体制机制的规范化、协同化需要完善,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水平有待提升等发展困境。为此,要从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机制优化、队伍建设四个维度提升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更加科学地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理想样态 实现路径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职业本科教育招生制度探析——以专门职业大学为例
16
作者 阚唯 肖雅鲜子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4-80,共7页
专门职业大学是日本关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特别是在原有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全新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新制度具有招生目标重视专业能力和意愿,招生对象关注社会人士的入学需要,招生方式综合多... 专门职业大学是日本关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特别是在原有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全新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新制度具有招生目标重视专业能力和意愿,招生对象关注社会人士的入学需要,招生方式综合多元,考核内容关注专业相关现实问题,日程安排提供更多入学机会,选拔标准多维等显著特点。对我国当前“职教高考”改革的启示主要有:赋予院校招生自主权以展现职教特色;贯彻选拔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职教招生目标;探索面向终身教育的分类招生方式;选择普职融通的职教高考内容;制定多元综合的职教高考招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专门职业大学 职业本科教育 招生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新命题
17
作者 孙金玉 杨晓慧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9,共7页
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优势,是应对意识形态博弈的战略选择、坚定“四个自信”的必然要求、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优势,即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较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主要包含主体维度的领导... 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优势,是应对意识形态博弈的战略选择、坚定“四个自信”的必然要求、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优势,即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较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主要包含主体维度的领导力量比较优势、内容维度的意识形态比较优势、过程维度的实践运行比较优势。解析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优势,需要把握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厘清“名实之辩”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发生的社会制度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 文化自信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探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庄 柏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49,共4页
高校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核心意涵在于构建全面持续与规范有序相统一的育人体系、权责明确与动态调节相统一的法治体系以及多方协同与具身体验相统一的实践体系。然而,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常... 高校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核心意涵在于构建全面持续与规范有序相统一的育人体系、权责明确与动态调节相统一的法治体系以及多方协同与具身体验相统一的实践体系。然而,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仍面临价值解构与制度悬浮、长效机制的运行张力、教育合力的资源整合壁垒和虚拟环境干扰等问题。为破解这些难题,应构建“价值引领—法治保障—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优化路径,处理制度目标与价值目标的辩证关系,发挥法律约束与道德自律的协同效应,打造资源协同与实践养成的耦合机制,进一步推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爱国主义教育 常态化制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与创新创业教育 被引量:30
19
作者 曹扬 邹云龙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4-237,共4页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社会对知识不能充分利用的原因在于"资源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是"创新驱动"。同时,利用知识经济学原理对"创新驱动"的组...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社会对知识不能充分利用的原因在于"资源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是"创新驱动"。同时,利用知识经济学原理对"创新驱动"的组织机制进行了探析,论证了这个机制是知识劳动者在技术性知识和制度性知识创新基础上开展的"知识型创业"并论证了"知识型创业"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创新 创业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缺失及启示 被引量:11
20
作者 曲铁华 李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3-129,共7页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提高,科学方法的传授引导和科学活动能力的锻炼加强,从而形成综合的科学观,最终达到科学精神的形成。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统领,形成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核心要求,也只有在科...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提高,科学方法的传授引导和科学活动能力的锻炼加强,从而形成综合的科学观,最终达到科学精神的形成。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统领,形成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核心要求,也只有在科学精神的统领下,科学教育才能有实效性。但是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突出问题是在教育过程中缺少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形成不是抽象的,要在符合科学精神的科学知识传授过程中和科学方法训练中获得和体现。反之,科学教育中就不具备科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 科学教育 科学精神 缺失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