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学科逻辑和学生认知逻辑的“热化学”单元教学研究
1
作者 武衍杰 王秀红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9,共7页
单元教学逻辑的建构既要关注学科逻辑又要兼顾学生认知逻辑。以选择性必修“热化学”教学内容为例,基于学科视角抽提形成“热化学”特征的思维方式、建构具有实质联系的学科内容体系;基于学生视角分析“热化学”学习进阶路径、提取关注... 单元教学逻辑的建构既要关注学科逻辑又要兼顾学生认知逻辑。以选择性必修“热化学”教学内容为例,基于学科视角抽提形成“热化学”特征的思维方式、建构具有实质联系的学科内容体系;基于学生视角分析“热化学”学习进阶路径、提取关注学生认知的内容组织形式。在平衡“学科”和“学生”的基础上,设计促进学生学科理解的选择性必修“热化学”单元教学逻辑和核心问题,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学 学科逻辑 学生认知逻辑 单元教学 化学学科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对建构主义化学课堂环境感知的调查研究
2
作者 丁韫 秦春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1,26,共6页
采用自编的中学化学建构主义课堂环境量表(SCCLES),对3个地区6所中学的625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对建构主义化学课堂环境整体感知呈中等偏上水平;初三和高一学生对建构主义课堂环境的感知明显好于高二学生;“个人相关”... 采用自编的中学化学建构主义课堂环境量表(SCCLES),对3个地区6所中学的625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对建构主义化学课堂环境整体感知呈中等偏上水平;初三和高一学生对建构主义课堂环境的感知明显好于高二学生;“个人相关”“学生声音”和“任务取向”三个维度对学生化学学习态度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化学 建构主义 课堂环境感知 学习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化学”定义的历史演变及教学启示
3
作者 张乾丰 郑长龙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4,33,共6页
“化学”的定义是一个化学课程基本问题,标识着化学科学研究对象及本质特征,有利于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开展与学生化学观念养成。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21版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化学”定义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其大体历经6... “化学”的定义是一个化学课程基本问题,标识着化学科学研究对象及本质特征,有利于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开展与学生化学观念养成。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21版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化学”定义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其大体历经6个演变阶段,进一步明确研究对象、界定研究层次、凝练本质特征、凸显社会功能、厘清学科性质及拓展概念外延,得出3点教学启示:增强化学定义价值的认同意识,从系统论的角度审视化学定义,关注化学定义涵盖的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定义 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内容分析 历史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理解的“有机化合物”主题学科思想研究
4
作者 张笑言 郑长龙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97,共6页
学科理解是教师以主题为单位,理解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其核心价值是凝练学科思想。聚焦“有机化合物”主题,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科发展史为素材,凝练该主题学科思想。首先,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该主题内涵与外延。其次,梳理并挖掘“有机... 学科理解是教师以主题为单位,理解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其核心价值是凝练学科思想。聚焦“有机化合物”主题,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科发展史为素材,凝练该主题学科思想。首先,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该主题内涵与外延。其次,梳理并挖掘“有机化合物”主题学科发展史,体会化学家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最后,以主题大概念“有机化合物组成”“构性关系”“转化关系”为锚点,抽提本原性问题、认识视角,具化该主题学科思想。以期对“有机化合物”研究及该主题教学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合物 学科思想 学科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教科书中化学实验的新特点 被引量:14
5
作者 郑长龙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54-58,共5页
与过去的化学教科书不同.在实验区使用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化学实验的内容选择、设计和陈述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表现为:实验内容选择上具有生活化、趣味化的特点;实验设计上具有探究化、绿色化的特点;实验陈述上注... 与过去的化学教科书不同.在实验区使用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化学实验的内容选择、设计和陈述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表现为:实验内容选择上具有生活化、趣味化的特点;实验设计上具有探究化、绿色化的特点;实验陈述上注意以人性化的实验探究情景导入实验,以人性化的称谓陈述实验内容;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科书 化学实验 特点 内容选择 设计 陈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的教育”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具开发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魏民 单媛媛 郑长龙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1-138,共8页
“创造的教育”理念,既是对党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战略的积极响应,也彰显着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色。师范大学秉持“创造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意义,指引着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如何基于“创造的教育”理念评价高校课堂... “创造的教育”理念,既是对党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战略的积极响应,也彰显着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色。师范大学秉持“创造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意义,指引着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如何基于“创造的教育”理念评价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开发了“创造的教育”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具,得到了两个主要因素,分别是“内容驾驭”(教什么)和“策略运用”(怎么教)。通过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将“创造的教育”高校课堂教学表现的水平划分为低水平、中水平、高水平三个等级,建议高校教师及其课堂教学:基于学科理解提升教师内容驾驭能力,注重学科思维方式和方法显性化呈现,加强基于远迁移问题解决的任务设计,优化课堂教学中挑战性问题的设置,注重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中心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的教育 高校课堂 课堂教学质量 评价工具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义务教育化学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被引量:11
7
作者 郑长龙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1-46,共6页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旨,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成为义务教育化学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在实践中,应基于核心素养发展制订化学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旨,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成为义务教育化学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在实践中,应基于核心素养发展制订化学教学目标,注重发挥大概念的核心素养发展功能,实施核心素养导向的整体教学,重视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导向 大概念 探究实践 科学思维 化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 被引量:16
8
作者 郑长龙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0-78,共9页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着重对课标中的“实施建议”部分进行了全面修改。从改革10年来化学新课程教学实践问题出发,从三方面对“教学建议”部分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全面发展观和统整观下的教学目标制定;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精...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着重对课标中的“实施建议”部分进行了全面修改。从改革10年来化学新课程教学实践问题出发,从三方面对“教学建议”部分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全面发展观和统整观下的教学目标制定;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发挥教学情景“激疑”功能,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教学目标 化学学习活动 化学学习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领科学教育改革 促进科学素养发展——评盖立春教授专著《科学探究观的测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郑长龙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探究逐渐成为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科学探究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国际科学教育界的重要共识。然而,不论是科学教育理论研究者,还是教学实践研究者,都面临着两个共同问题:一是科学探究的本质... 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探究逐渐成为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科学探究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国际科学教育界的重要共识。然而,不论是科学教育理论研究者,还是教学实践研究者,都面临着两个共同问题:一是科学探究的本质内涵尚欠清晰;二是科学探究的评价标准有待明确。这两个问题严重地制约着科学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河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盖立春教授长期从事科学探究及其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他专门去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数学与科学教育研究所访学一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改革 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 国际科学教育 教育理论研究者 教学实践研究 评价标准 本质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理解的化学教师PCK发展个案研究——以“物质成分探究”教学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笑言 郑长龙 +1 位作者 钱胜 单媛媛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30,共6页
以“物质成分探究”一课为例,采取基于个案的行动研究方式,利用PCK框架及量规评价每一阶段教师L的PCK,数据表明教师L的PCK各成分均得到有效发展。学科理解研讨有效地促进课程知识、评价知识发展,学习任务为策略知识的精细化设计提供载体... 以“物质成分探究”一课为例,采取基于个案的行动研究方式,利用PCK框架及量规评价每一阶段教师L的PCK,数据表明教师L的PCK各成分均得到有效发展。学科理解研讨有效地促进课程知识、评价知识发展,学习任务为策略知识的精细化设计提供载体,有学生参与的教学实践是提升学生知识的最佳途径。研究得到以下启示:学科理解为教师PCK发展奠定重要学科基础,基于实践共同体的行动研究为教师PCK发展提供场域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教学知识 行动研究 实践共同体 学科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学科理解的主题素养功能研究:内涵与路径 被引量:25
11
作者 单媛媛 郑长龙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3-129,共7页
学科核心素养取向的化学教学需要教师挖掘特定主题学科知识的素养功能。在此过程中,化学学科理解至关重要,它能够对学科知识结构进行高度凝练和概括,抽提主题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使知识具有素养功能,使思路具有迁移价值。化学学科理... 学科核心素养取向的化学教学需要教师挖掘特定主题学科知识的素养功能。在此过程中,化学学科理解至关重要,它能够对学科知识结构进行高度凝练和概括,抽提主题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使知识具有素养功能,使思路具有迁移价值。化学学科理解包含本原性问题、认识视角与思路、概念层级结构三个要素,具有学科与主题特质性、本原性与结构化、建构性三个基本特征。基于化学学科理解挖掘主题素养功能可遵循聚焦科学发展的"矛盾点"(解决了什么问题)、抽提科学转折的"突破点"(如何解决问题)、明确时代背景的"特殊点"(问题是在什么背景下解决的)三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理解 内涵 主题素养功能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理解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笑言 郑长龙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4-130,共7页
在素养为本的教学背景下,如何基于学科理解设计与实施化学课堂教学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学科理解的化学教学策略包括基于本原性问题的学习任务设计策略、基于认识视角的思维方式建构策略、基于概念层级结构的结构化策略和基... 在素养为本的教学背景下,如何基于学科理解设计与实施化学课堂教学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学科理解的化学教学策略包括基于本原性问题的学习任务设计策略、基于认识视角的思维方式建构策略、基于概念层级结构的结构化策略和基于学科思想的知识迁移策略。上述策略可为素养落地与创新进课堂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理解 素养为本 化学教学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中“电化学”主题教学研究现状——基于2008~2018年国内硕士学位论文的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单媛媛 郑长龙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32,共5页
以2008~2018年国内32篇硕士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梳理和分析我国“电化学”主题教学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电化学”主题研究主要包含认识理解、迷思概念、学困成因、教学策略、教材结构等5个方面。研究方法多样,研究取向广泛... 以2008~2018年国内32篇硕士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梳理和分析我国“电化学”主题教学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电化学”主题研究主要包含认识理解、迷思概念、学困成因、教学策略、教材结构等5个方面。研究方法多样,研究取向广泛,研究结果丰富,对于今后“电化学”主题的教学和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化学反应与电能 教学策略 教学建议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新课标的教学策略要素、特点及建议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笑言 郑长龙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56,共5页
教学策略是教师为了有效教学,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综合考虑各教学基本要素而采取的有效措施。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权威指导性文件,具有重要分析价值。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研究对象,采取内容分析法,着重分析其中教... 教学策略是教师为了有效教学,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综合考虑各教学基本要素而采取的有效措施。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权威指导性文件,具有重要分析价值。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研究对象,采取内容分析法,着重分析其中教学策略。研究发现,教学策略主要包含教学素材和教学活动两大要素,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价值导向,充分体现主题特质性,必修阶段侧重学科知识结构化,选修阶段注重学科思维系统化。基于以上发现,给出教学建议:重视学科理解,发展结构化、本原性的知识体系;教学中,选择并组织功能化的教学素材,注重知识建构过程,开展多样化活动。以最大化发挥教学策略价值,践行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教学策略要素 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活动 教学素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中核心问题设计有效性评价工具开发及应用研究——以初中化学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俊明 郑长龙 武晓婷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7-222,共6页
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多数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问题设计没有重点,问题承载的思维容量较小,问题指向性不清晰,问题设计质量低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本研究运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 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多数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问题设计没有重点,问题承载的思维容量较小,问题指向性不清晰,问题设计质量低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本研究运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开发了课堂教学中核心问题设计有效性评价工具,得到了两个主要因素,分别是核心问题的内容设计和核心问题的功能设计。通过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对课堂核心问题设计有效性的水平等级划分为高水平、中水平、低水平三个等级,建议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设计中核心问题设计的意识,规范对问题内容的表述,重视问题设计的情境,设计的核心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问题 问题设计 有效性 评价工具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化学平衡学科理解的几个问题——基于一位国内重点大学物理化学教授的访谈资料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显光 郑长龙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8-93,共6页
学科理解是科学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重要课题。关于化学平衡主题的价值和存在的问题目前在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已经达成了共识,以科学认识论为基础设计并提出问题。通过对一位重点大学物理化学教授的访谈发现:... 学科理解是科学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重要课题。关于化学平衡主题的价值和存在的问题目前在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已经达成了共识,以科学认识论为基础设计并提出问题。通过对一位重点大学物理化学教授的访谈发现:化学平衡的研究域得到拓展;化学平衡的特征认识更明确;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视角更清晰。并得到了如下启示:学科理解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科理解要兼顾深度和广度;学科理解要兼顾理论和实践;学科理解能拓展认识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平衡的本质特征 学科理解 研究域 认识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大概念单元教学设计理念与实践--以九年级“溶液”主题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单媛媛 郑长龙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基于大概念的建构,整体设计和合理实施单元教学。如何抽提凝练主题大概念,并结构化地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是实施大概念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结合“溶液”主题,系统性结构化地呈现大概念单元教学的...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基于大概念的建构,整体设计和合理实施单元教学。如何抽提凝练主题大概念,并结构化地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是实施大概念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结合“溶液”主题,系统性结构化地呈现大概念单元教学的设计理念与实践。研究认为:通过基于学科理解探寻大概念、基于学习进阶明确大概念、基于单元整体落实大概念可以系统抽提、持续聚焦特定主题的大概念;通过逻辑拆解总目标为课时学习目标、本原性问题驱动挑战性学习任务、持续性开展目标导向的学习评价,可以进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教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核心素养 大概念 单元教学 溶液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史与学科逻辑的“化学反应限度”单元教学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津含 王秀红 +1 位作者 杨海艳 武衍杰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7,共7页
教学设计需兼顾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特征及知识的整体性。基于化学史,纵向厘清概念形成与发展的思维路径,提取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认知逻辑;基于学科逻辑,横向厘清现代化学理论视域下的概念结构体系,提取凸显知识系统与完整的客观逻辑... 教学设计需兼顾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特征及知识的整体性。基于化学史,纵向厘清概念形成与发展的思维路径,提取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认知逻辑;基于学科逻辑,横向厘清现代化学理论视域下的概念结构体系,提取凸显知识系统与完整的客观逻辑。通过十个学习任务完成有关“化学反应限度”的存在、表征与调控,突破或解决以往教学中学生的迷思问题,发展学生的定量认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限度 化学史 学科逻辑 定量认识 单元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化视角的高中化学教材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单媛媛 郑长龙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1,共9页
课程内容结构化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这种变革同样预示着教材研究视角和思路的转变。本研究以化学课程标准中结构化视角和科学哲学为理论依据,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编码和17个二级编码的化学教材编码系统,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 课程内容结构化整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这种变革同样预示着教材研究视角和思路的转变。本研究以化学课程标准中结构化视角和科学哲学为理论依据,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编码和17个二级编码的化学教材编码系统,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为研究对象,对其落实新课标课程内容化理念的内在内容特点和外在编排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编码系统能有效揭示化学教材的结构化特点,为大概念、核心知识、基本思路与方法、重要态度及重要实践活动等要素提供一个全面的分析框架。人教版化学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协同实现课程内容结构化,不仅深入贯彻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规定要求,而且在转化实践中展现了独特的优势。未来研究应深度理解“课程化”过程中内容结构化课程理念,加强关注“教材化”过程中教材与课标的一致性,持续分析“教学化”过程中教师教学反馈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 BCMAP 高中化学 化学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化学课堂环境与学生化学学习态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娟 姜敏 秦春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8-33,共6页
以“中学化学课堂环境问卷”作为研究工具,探究高中生对化学课堂环境的感知与化学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中化学课堂环境与学生化学学习态度显著相关,对课堂环境感知较好的学生,其化学学习态度也较好。课堂环境中的平等、... 以“中学化学课堂环境问卷”作为研究工具,探究高中生对化学课堂环境的感知与化学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中化学课堂环境与学生化学学习态度显著相关,对课堂环境感知较好的学生,其化学学习态度也较好。课堂环境中的平等、任务取向、教师支持、参与这四个维度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是改善高中化学课堂环境的两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化学 课堂环境 学习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