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演讲·交谈·论辩系列书 师生口才的训练术 扣人心弦的演讲术 百业兴旺的公关术 |
|
《中学教师培训》
|
1991 |
0 |
|
2
|
融合出版背景下的编辑人才培养探究 |
贾音
|
《传媒论坛》
|
2021 |
6
|
|
3
|
出版传媒上市公司薪酬激励问题研究 |
许革晨
|
《传媒论坛》
|
2018 |
0 |
|
4
|
企业档案信息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
王镜贞
|
《兰台内外》
|
2024 |
0 |
|
5
|
《天问》与屈原的终极价值──读韩著《天人·人际·身心》一得 |
包瑞峰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6
|
“X倒是X”小句及其对答联系项功能 |
张健军
吴长安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7
|
“爱咋咋地”的构式特点 |
吴长安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4
|
|
8
|
汉语中存在“‘名’修饰‘形’”结构 |
吴长安
|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9
|
改进教师培训教材设计的若干策略 |
张恰
|
《中小学教师培训》
|
2010 |
2
|
|
10
|
国外中小学编程教育发展状况评述 |
刘向永
马启娜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20 |
2
|
|
11
|
戏谑的疯狂和疯狂的戏谑——《疯狂的石头》影像蕴意及其受众心理的文化分析 |
唐峻山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2
|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图书发展趋势分析 |
张恰
|
《中小学教师培训》
|
2002 |
0 |
|
13
|
“第二”的新意义 |
吴长安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4
|
评申小龙《中国句型文化》——兼论近年来文化语言学的论争 |
吴长安
|
《北方论丛》
CSSCI
|
1990 |
0 |
|
15
|
印刷工业企业成本核算 |
李洪泽
|
《会计之友》
|
1989 |
0 |
|
16
|
数字时代下编辑的媒介素养研究 |
曲春波
|
《传媒论坛》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