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双轨共振下的跨媒介转译实践:东北网络文学微短剧转化路径探究 |
张选中
庄秉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传奇、伦理与温情的耦合:《小小的我》的现实主义语法 |
孟昱
于勇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短剧何以“接合”:新文化共同体的生态建构与价值升维 |
史册
刘亭卓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中国国际援助信息跨文化积极共情的双路生成与多向引导 |
刘绩宏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影像记忆:国产都市电影中的多重意象 |
赵莹
郑军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趋势——基于21世纪以来新闻教育改革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 |
吴洋洋
阴艳
|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7
|
科技狂想与人性显影: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形象的双重建构 |
王诗戈
陈柏鑫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8
|
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及建议——来自日本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的启示 |
于勇
徐鹏
刘未央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8
|
|
9
|
疫情防控背景下“空中课堂”线上教学分析 |
于勇
孙艺倩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
10
|
身体、空间与“场”:戏剧的互联网再媒介化重塑 |
史册
邵仁焱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3
|
|
11
|
基于在线课程质量标准的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模型构建及其提升路径 |
徐鹏
孙颖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1
|
|
12
|
技术整合理论何以引领教学创新——HPC理论赋能教学的审思 |
孟翀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13
|
媒体时政报道的创新发展——以央视时政微视频的实践为例 |
侯月
周帅
|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0
|
|
14
|
网游直播间用户打赏行为的影响因素 |
高红阳
闫心池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
2022 |
6
|
|
15
|
四位一体,融创合一:我国媒体融合正式迈入3.0时代 |
王彦琦
张海
|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6
|
“中国学派”动画的兴衰、经验与教训 |
王丽
杜子阳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7
|
论新世纪主旋律电影美学结构的“本土化” |
张文东
姜翼飞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8
|
符号互动论视角下区域文化的传播策略——以《茶啊二中》动画电影为例 |
孙丘月
侯海荣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9
|
从《叛逆者》看文学作品IP改编电视剧的叙事策略 |
刘传
祁勇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20
|
“新农具”还是新“博弈”?信息经济学视角下电商助农问题刍议——来自攀枝花市某乡实地研究的经验证据 |
高红阳
闫心池
吴芬芬
王珊
杨环环
|
《农业展望》
|
202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