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轨共振下的跨媒介转译实践:东北网络文学微短剧转化路径探究
1
作者 张选中 庄秉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20,共5页
在东北振兴与文化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交汇点,网络文学与微短剧的跨媒介转译实践呈现出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协同共进的特征,二者在动态平衡中共同构成东北文化资源转化的双维驱动力。聚焦东北网络文学的微短剧转译,着重讨论政策如何激活跨... 在东北振兴与文化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交汇点,网络文学与微短剧的跨媒介转译实践呈现出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协同共进的特征,二者在动态平衡中共同构成东北文化资源转化的双维驱动力。聚焦东北网络文学的微短剧转译,着重讨论政策如何激活跨媒介转化效能,市场规则下的叙事逻辑重构如何与地域文化特质兼容等问题,并通过对成功案例的拆解分析,提炼可行性转译策略,并应用到待转译的东北网络文学作品中,以期为东北网络文学转译提供方法论支持,推动跨媒介转化成为东北文化再生产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网络文学 跨媒介转译 微短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奇、伦理与温情的耦合:《小小的我》的现实主义语法
2
作者 孟昱 于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125,共5页
《小小的我》以刘春和为典型人物讲述了一个脑瘫患者如何融入社会、实现欲求的故事。影片在叙事的结构上依据传奇故事的“曲折离奇”和“缝合照应”原则展开,试图在现实逻辑的制约下书写一系列微小的奇迹;同时,影片也秉持了传奇故事与... 《小小的我》以刘春和为典型人物讲述了一个脑瘫患者如何融入社会、实现欲求的故事。影片在叙事的结构上依据传奇故事的“曲折离奇”和“缝合照应”原则展开,试图在现实逻辑的制约下书写一系列微小的奇迹;同时,影片也秉持了传奇故事与伦理训诫相结合的传统,借助刘春和的经历提出“情感规范”“生命平等”与“天道酬勤”这三重教化;最后,影片以审慎的态度把控着叙事,使得叙事不曾滑入苦情戏的窠臼之中,并以对脑瘫患者的认同感置换了怜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小的我》 疾病书写 传奇性 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剧何以“接合”:新文化共同体的生态建构与价值升维
3
作者 史册 刘亭卓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8,共5页
在数字媒体变革文化生产格局的背景下,有必要基于霍尔“接合理论”考察微短剧从边缘娱乐形式向主流文化形态的转型。研究发现,微短剧通过媒介形态革新、价值观念重构及跨文化传播创新形成独特文化共同体建构路径。然而,转型过程中存在... 在数字媒体变革文化生产格局的背景下,有必要基于霍尔“接合理论”考察微短剧从边缘娱乐形式向主流文化形态的转型。研究发现,微短剧通过媒介形态革新、价值观念重构及跨文化传播创新形成独特文化共同体建构路径。然而,转型过程中存在创作同质化、价值表达直白化等问题,亟须平衡艺术创新与主流价值。有必要为理解数字时代文化生产的新范式提供理论视角,对探索多元表达与价值引领的平衡路径具有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剧 文化共同体 价值升维 跨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际援助信息跨文化积极共情的双路生成与多向引导
4
作者 刘绩宏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0,共5页
当下跨文化共同意义生成的难度不断提高,而中国国际援助信息体现的博爱情怀,彰显的人道主义精神,秉承的人类共同体理念能够引发跨文化的共鸣和共识。可以通过中国国际援助信息的建设性生产传播,从情绪感染和观点采择双重路径上建立起积... 当下跨文化共同意义生成的难度不断提高,而中国国际援助信息体现的博爱情怀,彰显的人道主义精神,秉承的人类共同体理念能够引发跨文化的共鸣和共识。可以通过中国国际援助信息的建设性生产传播,从情绪感染和观点采择双重路径上建立起积极的跨文化共情。一方面,唤询感动引导对道德场景中悲伤情绪的正向反应,增加非语言线索,多维自我表露,均衡英雄叙事,避免情感阻抑,满足情感需求,进而增加情绪觉察,促生情绪模仿,促成中国国际援助信息的跨文化情绪共情。另一方面,深化联结觉知,降低感知差异,以积极群际氛围催化共同归属意识,消解污名接触的群际威胁影响,以此重构内外群体界限,增进共同内群体身份认同,增强中国国际援助国际援助的跨文化认知共情。双管齐下促进中外民众,乃至其他国家民众之间的情感联通和理解认同,促进跨文化群体之间的亲社会互动,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共情传播 中国国际援助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记忆:国产都市电影中的多重意象
5
作者 赵莹 郑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26,共4页
国产都市电影呈现了多重意象,印证了都市社会千姿百态的生活景观。自然意象以天气意象和植物意象为主,或铺垫情感,或隐喻深层内涵;道路、标志物、区域建筑等意象构成了都市电影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象系统;以饮食和方言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及... 国产都市电影呈现了多重意象,印证了都市社会千姿百态的生活景观。自然意象以天气意象和植物意象为主,或铺垫情感,或隐喻深层内涵;道路、标志物、区域建筑等意象构成了都市电影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象系统;以饮食和方言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及以消费、时尚为主导的现代文化丰富了都市电影的文化意象序列。由此发掘多重意象的意义在于从意象视角解读电影艺术在影像层面对都市空间的再现与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电影 意象 影像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趋势——基于21世纪以来新闻教育改革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洋洋 阴艳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0-42,共3页
21世纪以来,全球化浪潮、媒介技术的变革带来了新闻传播事业的巨变,由此也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反思与开拓。文章选取21世纪以来有关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655篇研究成果做系统分析,得出新闻教育改革的三个主要时间点、三个关键性问题,以及... 21世纪以来,全球化浪潮、媒介技术的变革带来了新闻传播事业的巨变,由此也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反思与开拓。文章选取21世纪以来有关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655篇研究成果做系统分析,得出新闻教育改革的三个主要时间点、三个关键性问题,以及对共建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期为当下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 教育改革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狂想与人性显影: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形象的双重建构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诗戈 陈柏鑫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60-66,共7页
近年来,以ChatGPT、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Sora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层出不穷,促使当下的电影行业产生了新一轮的变革,成为电影学界的热点话题。技术的革新始终推动着电影的发展,AICG的成长再次让人工智能与科幻电影... 近年来,以ChatGPT、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Sora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层出不穷,促使当下的电影行业产生了新一轮的变革,成为电影学界的热点话题。技术的革新始终推动着电影的发展,AICG的成长再次让人工智能与科幻电影的关系成为议题,当与电影碰撞,人工智能既推动科幻电影的发展,又反哺其自身的遐想和探秘。科幻电影中的人工智能形象正是在技术和艺术的不断赋能下,构建成科技臆想与人性显现的产物。通过对人工智能形象内外的两个维度,递进性探讨人类对于人工智能形象的技术构想和本位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人工智能 形象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及建议——来自日本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的启示 被引量:38
8
作者 于勇 徐鹏 刘未央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3-99,共7页
人工智能正在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我国中小学该如何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是目前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该文通过分析日本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过程和课程现状发现,日本通过多职能部门协同和高科技企业参与人工智能教育体系的顶层... 人工智能正在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我国中小学该如何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是目前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该文通过分析日本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过程和课程现状发现,日本通过多职能部门协同和高科技企业参与人工智能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将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与现有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建立了符合学习者认知特点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对日本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未来我国应该加强多职能部门协同和高科技企业参与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将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与中小学现有课程进行有效融合,以及建立符合学习者认知特点的人工智能教育分层课程实施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编程教育 课程改革 日本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防控背景下“空中课堂”线上教学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于勇 孙艺倩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49,共3页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借助科学技术推进课程改革,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优势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空中课堂”是特殊疫情时期开展在线教学的一种新模式。2003年“非典型肺炎”期间,全国各地学校纷纷采取停课放假的方式避免病...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借助科学技术推进课程改革,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优势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空中课堂”是特殊疫情时期开展在线教学的一种新模式。2003年“非典型肺炎”期间,全国各地学校纷纷采取停课放假的方式避免病毒蔓延,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共同提出了线上教学,而在2020年“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教育部发出利用网络平台展开“停课不停学”的倡议,此方式既保证了学生在家自主学习也保障了学生的生命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课堂 线上教学 在线教学 教育资源共享 中国教育电视台 疫情防控 非典型肺炎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空间与“场”:戏剧的互联网再媒介化重塑 被引量:13
10
作者 史册 邵仁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77,共8页
当代戏剧从未停止在媒介融合中的重塑尝试。依靠剧场承载并达成观演关系的传统线下戏剧,在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二次创作生成“线上戏剧”,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线上戏剧模糊了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的界限,使身... 当代戏剧从未停止在媒介融合中的重塑尝试。依靠剧场承载并达成观演关系的传统线下戏剧,在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二次创作生成“线上戏剧”,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线上戏剧模糊了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的界限,使身体不再成为制约空间置换的绝对性因素。在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多元化屏幕的再媒介化呈现过程中,“虚拟观演”作为现实时空平行空间的真实存在,在通过再媒介化手段拓展传统戏剧边界、拯救日益式微的戏剧产业、推动戏剧文化产业持久发展的同时,亦启迪着未来戏剧的发展,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分析研究线下戏剧到线上戏剧中戏剧“场”的嬗变,可重新认识戏剧在观演场地、观演在场性及观演审美场域的继承与再媒介化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 线上戏剧 再媒介化 在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在线课程质量标准的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模型构建及其提升路径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鹏 孙颖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9-95,共7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有益补充,在像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在线教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线教学的成效与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息息相关,因此,构建有针对性的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结构显得尤为重要。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有益补充,在像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在线教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线教学的成效与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息息相关,因此,构建有针对性的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结构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基于QM(Quality Matters)在线课程质量标准构建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指标体系,并根据指标体系设计开发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结构测试量表,通过数据分析,对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并构建出包含平台资源整合能力、在线学习评价能力、在线学习活动组织能力、在线教学工具应用能力、在线学习资源提供能力、在线学习目标设计能力和在线课程引导能力七个维度的螺旋循环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模型,并根据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现状提出具体的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课程质量标准 QM标准 信息化教学 在线教学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整合理论何以引领教学创新——HPC理论赋能教学的审思 被引量:8
12
作者 孟翀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教育实践者亲身经历了信息技术在改变和重塑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中,如何教、教什么,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以及学生如何学习,均要求教师重新审视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核心思想——技术整合理论。高可能性教学(Hig... 教育实践者亲身经历了信息技术在改变和重塑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中,如何教、教什么,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以及学生如何学习,均要求教师重新审视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核心思想——技术整合理论。高可能性教学(High Possibility Classrooms,HPC)技术整合理论是为解释TPACK理论中实践性知识(Action Knowledge,AK)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新型理论,具有五个概念(理论、创造力、公共学习、未来准备、环境调整)和22种具体的教学策略。HPC技术整合理论支持的教学,在促进师生创造思维提升、教师身份认知重构、技术应用焦点转移、教育理论现场实践上具有积极的意义,也为引领教学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指导路径和长期目标,为促进教师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整合理论 TPACK HPC 实践性知识 教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时政报道的创新发展——以央视时政微视频的实践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侯月 周帅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61-63,共3页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电视媒体时政新闻的内容优势逐渐与新媒体传播渠道优势形成互补,二者融合,形成媒体时政新闻报道的双赢格局,开拓了时政新闻报道的全新领域,即时政微视频。文章以央视时政微视频为研究对象,分析央视开创时政微视频的...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电视媒体时政新闻的内容优势逐渐与新媒体传播渠道优势形成互补,二者融合,形成媒体时政新闻报道的双赢格局,开拓了时政新闻报道的全新领域,即时政微视频。文章以央视时政微视频为研究对象,分析央视开创时政微视频的原因,并总结其创新成效,从深层次解读其中的创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视新闻 时政微视频 创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游直播间用户打赏行为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红阳 闫心池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2年第6期108-124,共17页
近年网络游戏直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网游直播的重要盈利模式之一是直播间中用户对主播的打赏,探究哪些因素激发和促进了用户的打赏行为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收集材料,运用扎根理论深... 近年网络游戏直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网游直播的重要盈利模式之一是直播间中用户对主播的打赏,探究哪些因素激发和促进了用户的打赏行为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收集材料,运用扎根理论深度挖掘提炼出直播需求侧、供给侧、社交互动、精神满足与利益互换是影响用户打赏行为的主要因素,并发现这些范畴之间不是简单的平行或线性关系,而是一定意义的递进关系。主播及直播间为用户需求的满足提供了打赏基础,并促成了用户冲动消费、支付报酬、替代消费等初始打赏行动,用户与主播以及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分享互动又不断促进打赏行动的晋级,建立在认同与共鸣之上的精神满足强化了用户与主播的联结,而用户个人在知识、技能、理念等方面的提升,包括他们实际可感知的即时回馈等利益则可能使他们成为与主播相携的趣缘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 直播 用户研究 打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位一体,融创合一:我国媒体融合正式迈入3.0时代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彦琦 张海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70-72,共3页
媒体融合源于技术变革引发的社会信息传播机制的范式转变。在当下媒体融合的"深水区"阶段,要稳抓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赋能带来的蓝海机遇,加速内容、渠道、平台、产业创新融合,实现从被动融合到... 媒体融合源于技术变革引发的社会信息传播机制的范式转变。在当下媒体融合的"深水区"阶段,要稳抓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赋能带来的蓝海机遇,加速内容、渠道、平台、产业创新融合,实现从被动融合到主动作为,从做新如新到做旧如新,从点线带动到全面突破,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转型升级目标,助力媒体融合迈入3.0时代,开启行业发展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5G 3.0时代 新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学派”动画的兴衰、经验与教训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丽 杜子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1-145,共5页
"中国学派"是中国动画史上的一座丰碑,以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样态走向世界舞台,散发出璀璨的光芒。然而,学界对"中国学派"动画的发端始终未有科学界定。本文从其滥觞的界定切入,分析了"中国学派"动画... "中国学派"是中国动画史上的一座丰碑,以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样态走向世界舞台,散发出璀璨的光芒。然而,学界对"中国学派"动画的发端始终未有科学界定。本文从其滥觞的界定切入,分析了"中国学派"动画艺术在国际动画领域获得认可与肯定的同时,为何其生命力却不敌"舶来"动画的原因,以及未来中国动画在走向世界的道路上要围绕改策略、促市场、寻特质、纳成人四方面摸索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派动画 兴衰 经验教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世纪主旋律电影美学结构的“本土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文东 姜翼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8-103,111,共7页
成熟的主旋律电影应当是思想引领与大众传播的有机统一,不仅要“化大众”,还要“大众化”,新世纪主旋律电影便是在此意义上,以中国本土美学结构为艺术根脉,在素材上着意于对集体记忆的重构和对现实焦点的化用,在叙事上承续了古典小说的... 成熟的主旋律电影应当是思想引领与大众传播的有机统一,不仅要“化大众”,还要“大众化”,新世纪主旋律电影便是在此意义上,以中国本土美学结构为艺术根脉,在素材上着意于对集体记忆的重构和对现实焦点的化用,在叙事上承续了古典小说的传奇叙事传统,在人物上围绕“兼济”思想塑造了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英雄群像,在感知方式上基于传统诗性美学构建主客相融的对话机制,依托这一系列“本土化”美学建构,实现了从“讲中国好故事”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本土美学 本土化 美学结构 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互动论视角下区域文化的传播策略——以《茶啊二中》动画电影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丘月 侯海荣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58-160,共3页
动画电影《茶啊二中》自上映以来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一改过去中国动画电影集中在“封神宇宙”“西游宇宙”这些传统故事,而是与东北区域文化深度融合的国内首部原创IP校园喜剧电影。影片通过特色视听符号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紧... 动画电影《茶啊二中》自上映以来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一改过去中国动画电影集中在“封神宇宙”“西游宇宙”这些传统故事,而是与东北区域文化深度融合的国内首部原创IP校园喜剧电影。影片通过特色视听符号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凑的故事节奏推动剧情的发展。在符号互动论的视角下,影片以区域化符号建构共同的价值空间拉动IP的“符号消费”,为区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互动论 区域文化传播 动漫电影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叛逆者》看文学作品IP改编电视剧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传 祁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6-129,共4页
文学作品IP作为电视剧改编的重要来源,一直备受关注。电视剧《叛逆者》作为由文学作品改编的谍战剧,在叙事策略上从情感线索改变、结局剧情修改和电视剧人物增设等方面迎合大众的观看喜好,增加观众的观看趣味,围观中提供了清晰的故事脉... 文学作品IP作为电视剧改编的重要来源,一直备受关注。电视剧《叛逆者》作为由文学作品改编的谍战剧,在叙事策略上从情感线索改变、结局剧情修改和电视剧人物增设等方面迎合大众的观看喜好,增加观众的观看趣味,围观中提供了清晰的故事脉络和剧情走向。通过改编使电视剧在情感上更易于观众感同身受,剧情符合观众喜爱的传统爱情观和大团圆结局,同时也引导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满足观众的观看喜好的同时兼顾了优秀价值观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改编 《叛逆者》 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具”还是新“博弈”?信息经济学视角下电商助农问题刍议——来自攀枝花市某乡实地研究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红阳 闫心池 +2 位作者 吴芬芬 王珊 杨环环 《农业展望》 2023年第10期69-75,共7页
近年“电商助农”频繁出现在新闻报道及学术研究中。人们常把电商作为某个媒介或某次直播带货行为,从而称其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农具”。本研究在攀枝花市某乡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数据表明电商是一个能动的行为主体,在解决农产品滞销问... 近年“电商助农”频繁出现在新闻报道及学术研究中。人们常把电商作为某个媒介或某次直播带货行为,从而称其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农具”。本研究在攀枝花市某乡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数据表明电商是一个能动的行为主体,在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其凭借所处的信息优势又可能使农民陷入不利选择。电商销售产生的巨大经济收益难以充分地流向果农,直接影响农民增收,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长此以往将可能进一步产生阻碍乡村振兴步伐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电商 电商助农 乡村振兴 农民收入 媒介惠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