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双轨共振下的跨媒介转译实践:东北网络文学微短剧转化路径探究 |
张选中
庄秉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20世纪80年代影视艺术中“东北精神”的构建与呈现 |
张文东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美国大学IPSP课程混合式翻转课堂分析与启示 |
杨斌
王以宁
任建四
张海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37
|
|
4
|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师范生TPACK发展研究 |
张海
肖瑞雪
王以宁
樊峰伟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3
|
|
5
|
网络艺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融合 |
薄芙丽
关大我
张路光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6
|
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美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
闫欢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2
|
|
7
|
浅析大学生对网络媒体信息的需求 |
孙珊珊
刘坚
孙晔
|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8
|
科学家在线科学传播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吴文汐
周婷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9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新旧媒体阅读习惯的调查研究 |
王磊
于傲鹏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10
|
CTCL范式下的大学外语学习者动机提升研究 |
李在荣
董玉琦
|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
2015 |
2
|
|
11
|
短剧何以“接合”:新文化共同体的生态建构与价值升维 |
史册
刘亭卓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中国国际援助信息跨文化积极共情的双路生成与多向引导 |
刘绩宏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传奇、伦理与温情的耦合:《小小的我》的现实主义语法 |
孟昱
于勇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影像记忆:国产都市电影中的多重意象 |
赵莹
郑军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东北电视媒介叙事的文化阐释 |
阴艳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6
|
教育神经科学视域下教师专业发展与启示 |
崔宇路
张海
|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17
|
大学生网络视频检索与浏览行为研究 |
欧阳如一
|
《现代情报》
CSSCI
|
2013 |
1
|
|
18
|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访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玛格丽特·尼斯教授 |
徐鹏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1
|
|
19
|
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应用、问题及趋势——访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大卫·斯坦恩教授 |
崔向平
徐娟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4
|
|
20
|
第四届中国影视传媒青年论坛综述 |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