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早期改良派与洋务派政治思想关系的研究评述
1
作者 王景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28-32,共5页
早期改良派与洋务派政治思想关系问题,是洋务运动史及政治思想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建国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在其著作或文章中不同程度地从各方面论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近年来,两派政治思想关系问题又成为突出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就近年国内... 早期改良派与洋务派政治思想关系问题,是洋务运动史及政治思想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建国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在其著作或文章中不同程度地从各方面论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近年来,两派政治思想关系问题又成为突出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就近年国内对早期改良派与洋务派政治思想关系及其性质和区分标准的研究做一些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思想 思想关系 区分标准 政治主张 关系问题 早期改良派 思想史研究 思想发展 资产阶级维新派 洋务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看孔子政治思想体系
2
作者 王向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5期1-5,共5页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中,孔子政治思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应有所突破的问题。所以,今天研究孔子政治思想,既要系统地研究它的本身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变化,也要具体地研究它...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中,孔子政治思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应有所突破的问题。所以,今天研究孔子政治思想,既要系统地研究它的本身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变化,也要具体地研究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实际作用等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政治思想体系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发展变化 正确处理 马克思主义 正确认识 政治制度 历史经验 社会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年来国共关系的演变及其历史经验
3
作者 宋春 娄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7-14,共8页
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国共两党处于长期对峙局面。40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国共双方的力量和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共关系亦经由严重军事对抗至缓和松动的演变。研究这一变化规律和特点,对于认清国共关系的发展趋向与祖国和... 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国共两党处于长期对峙局面。40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国共双方的力量和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共关系亦经由严重军事对抗至缓和松动的演变。研究这一变化规律和特点,对于认清国共关系的发展趋向与祖国和平统一事业的复杂性,艰巨性,均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国共关系40年来的演变过程、特点及其历史经验,作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实力 国民党 国共关系 外交斗争 历史经验 朝鲜战争 解放军 沿海岛屿 和平统一 台湾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教育合同制
4
作者 王晏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40-41,72,共3页
教育合同,泛指与普通合同相比较有许多不同特征的特殊的合同制度。这种合同制度只出现于教育管理活动之中,它既不同于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经济合同,又有别于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 教育合同,泛指与普通合同相比较有许多不同特征的特殊的合同制度。这种合同制度只出现于教育管理活动之中,它既不同于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经济合同,又有别于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民事合同。在我国的法律中,虽然尚未对教育合同作专门的规定,但在实践中教育合同这种制度巳普遍的存在于教育管理领域的各方面。本文就目前我国教育合同的内容、法律特征及种类谈谈如下浅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的 教育管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合同 我国教育 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事业 出国留学 合同制度 合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继承与超越孔子政治文化学说的断想
5
作者 鲍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5期19-22,共4页
孔子创立的政治文化学说在春秋末期,孔子基于“为政以德”(《论语·为政》。下引《论语》,只注篇名)的政治统治原则,提出了他的政治文化学说。这是其系统的政治学说中最富有历史创造性的部分,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孔子 为政以德 政治文化 统治者 论语 有耻且格 继承与超越 规律性 社会转型期 政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政治道德学说中的活性因素
6
作者 张绪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5期16-18,共3页
孔子生活在社会制度发生急剧变革的年代,他亲眼目睹了传统的奴隶制开始被新兴的封建制取代的过程,认为当时出现“礼崩乐坏”局面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当时的统治者“知德者鲜矣”(《论语·卫灵公》,下引《论语》只注篇名)和“吾未见好... 孔子生活在社会制度发生急剧变革的年代,他亲眼目睹了传统的奴隶制开始被新兴的封建制取代的过程,认为当时出现“礼崩乐坏”局面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当时的统治者“知德者鲜矣”(《论语·卫灵公》,下引《论语》只注篇名)和“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同上)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基于这种认识,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道德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道德学说 活性因素 政治道德 政治制度 社会制度 统治者 奴隶制 论语 道德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思维运动系统的层次性
7
作者 李宝岩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5期31-35,共5页
近期以来,学术界对思维运动系统的层次性问题,在认识和理解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一种看法是:思维运动系统有两个层次,两个阶段,即普通思维与辩证思维两个阶段。另一种意见认为:思维运动系统是多层次的,其发展过程是多阶段的;第三种观点... 近期以来,学术界对思维运动系统的层次性问题,在认识和理解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一种看法是:思维运动系统有两个层次,两个阶段,即普通思维与辩证思维两个阶段。另一种意见认为:思维运动系统是多层次的,其发展过程是多阶段的;第三种观点是:思维运动系统是三个大的层次,其发展过程是三个阶段。在每个层次、阶段中又有一些小的层次、阶段。它们之间相互隶属、错综复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的前进运动过程。我们认为,前两种观点并没有反映思维运动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因而是不全面的,不科学的,而第三种意见是正确的。下边谈一些我们的粗浅看法,与学术界共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层次 层次性 发展过程 两个层次 三个阶段 螺旋式上升 思维发展 基本特征 思维活动 相似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国家政治制度学说的历史作用
8
作者 王颖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5期23-25,共3页
孔子生活的春秋末年,是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变革的时代,是礼崩乐坏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如何把国家治理好,坚持或选择什么样的国家政治制度,已成为当时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孔子总结和发展了传统的国家政治制度学说... 孔子生活的春秋末年,是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变革的时代,是礼崩乐坏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如何把国家治理好,坚持或选择什么样的国家政治制度,已成为当时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孔子总结和发展了传统的国家政治制度学说,其主体是坚持“为国以礼”(《论语·先进》,下引《论语》只注篇名)思想的立场和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统治者 奴隶制 国家治理 理论根据 论语 品德修养 社会发展 政治制度 国家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政治公开性原则
9
作者 刘仁学 朱云海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22-27,共6页
近几年来,苏联及其他各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中,纷纷重提列宁提出过的政治公开性原则。在我国,党中央多次提出,要保持党政机关清正廉洁,应公开办事制度,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广大群众对此呼声越来越高,在理论界也引起了很大反... 近几年来,苏联及其他各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中,纷纷重提列宁提出过的政治公开性原则。在我国,党中央多次提出,要保持党政机关清正廉洁,应公开办事制度,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广大群众对此呼声越来越高,在理论界也引起了很大反响和关注。本文拟就与政治公开性原则有关的几个问题谈些粗浅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开性原则 人民群众 政治决策 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国家 商品经济 政治体制改革 重大问题 现代社会 政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认识论思想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文华 李丰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12-17,共6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下简称《批判》)是马克思早期思想转变过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标志着马克思与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原则分离,显示了马克思的正在形成中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与黑格尔的神秘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首次公开对立。研究...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下简称《批判》)是马克思早期思想转变过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标志着马克思与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原则分离,显示了马克思的正在形成中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与黑格尔的神秘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首次公开对立。研究《批判》的认识论思想成果,阐述其认识论的思想及其方法,对于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主体 私有财产 市民社会 黑格尔 法哲学 意志 谓词 普遍性 正确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同一性斗争性原理的重要突破——读《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11
作者 宫凤鸣 杜明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18-21,共4页
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理论,特别是同一性斗争性的相互关系原理,是哲学教学和学术研究中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长期以来,人们囿于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和毛泽东《矛盾论》的论断,写了浩如烟海的文章、专著、教科书,但均未将这个问题说... 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理论,特别是同一性斗争性的相互关系原理,是哲学教学和学术研究中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长期以来,人们囿于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和毛泽东《矛盾论》的论断,写了浩如烟海的文章、专著、教科书,但均未将这个问题说透彻、说清楚。《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两段话:“具体的斗争形态也是在一定条件之下的。说斗争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一性 斗争性 毛泽东哲学 矛盾论 哲学教学 学术研究 原理 相互关系 相对性 统治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