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春市城市功能分区与产业空间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娄晓黎 谢景武 王士君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1-107,共7页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春市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产业空间结构不合理现象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依据产业空间结构基本理论,在对长春市产业空间结构发展态势及存在问题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东北老工业基...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春市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产业空间结构不合理现象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依据产业空间结构基本理论,在对长春市产业空间结构发展态势及存在问题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长春市城市、产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城市功能分区与产业空间结构调整的目标、原则及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产业 功能分区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被引量:8
2
作者 邵志豪 袁孝亭 《地理教学》 2011年第9期4-6,22,共4页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三维澡程目标.其中“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过程”指让学生经历类似于科学研究的过程,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问题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目标中的“方法”就是鼓励学生...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三维澡程目标.其中“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过程”指让学生经历类似于科学研究的过程,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问题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目标中的“方法”就是鼓励学生在“过程”中理解、掌握科学方法,并在“过程”中加以运用与内化。地理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更体现为在过程中掌握常用的地理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方法教育 地理课程 科学研究 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 思想观念 科学家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空间格局知觉能力及其培养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志梅 袁孝亭 《地理教学》 2010年第19期4-6,共3页
格局是跨越空间的事物的有规律的或独特的排列方式。地理空间格局是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地球表面排列、布局、展示及其组合状况。地理的核心是相信有格局,地理学家经常使用空间格局概念描述、分析、解释他们的活动。基础地理教育应将培养... 格局是跨越空间的事物的有规律的或独特的排列方式。地理空间格局是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地球表面排列、布局、展示及其组合状况。地理的核心是相信有格局,地理学家经常使用空间格局概念描述、分析、解释他们的活动。基础地理教育应将培养学生对地理空间格局的敏锐觉察力作为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一项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事物 空间格局 能力培养 知觉 排列方式 表面排列 概念描述 地理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的区域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培祥 李诚固 《山东经济》 2003年第6期21-22,45,共3页
本文在介绍经济全球化特征及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基础上 ,阐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发展的“网络效应”、区域经济发展与全球化经济接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适应世界经济制度的变化等理念 ,进而提出了区域... 本文在介绍经济全球化特征及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基础上 ,阐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发展的“网络效应”、区域经济发展与全球化经济接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适应世界经济制度的变化等理念 ,进而提出了区域成长的区域创新、区域开放、区域竞争、市场化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区域效应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 区域创新 区域开放 区域竞争 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课程内容的历史演变与编制基准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向东 王海霞 《地理教学》 2008年第3期7-10,共4页
从1902年清朝政府颁布《钦定中学堂章程》到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我国共颁布了30部地理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其中初级中学16部、高级中学7部、全日制中学7部。这些地理课程标准或教学... 从1902年清朝政府颁布《钦定中学堂章程》到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我国共颁布了30部地理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其中初级中学16部、高级中学7部、全日制中学7部。这些地理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不仅能够反映出地理课程内容演变的基本轨迹,而且能够投射出地理课程内容的编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课程内容 历史演变 编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 基准 课程标准 初级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认知理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娄晓黎 孙永平 《地理教学》 2003年第5期18-20,共3页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即通常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以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为主,学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学习者。那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即通常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以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为主,学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学习者。那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认知理论 中学地理教学 学生 学习任务 学习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探究学习的重点内容领域
7
作者 王向东 袁孝亭 《地理教学》 2005年第1期16-18,共3页
探究学习是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目前,地理探究学习已在新课程推进中得到积极的推广与应用,但同时也出现了“探究学习泛化”的现象(即在地理探究学习应用中未能充分考虑学校条件、教师素质、教学内容、学生能力、... 探究学习是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目前,地理探究学习已在新课程推进中得到积极的推广与应用,但同时也出现了“探究学习泛化”的现象(即在地理探究学习应用中未能充分考虑学校条件、教师素质、教学内容、学生能力、教学时间等制约因素)。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地理探究学习的主旨。实际上,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适应范围,探究学习更是如此,并不是所有地理课程内容都适合采用探究学习。我们认为,适宜探究学习的地理课程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几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学习 地理课程 重点内容 学习方式 教学时间 新课程 教师素质 制约因素 改革 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