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籍与东北亚土著民族 被引量:4
1
作者 傅朗云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46-51,共6页
从地域上说,“东北亚”即亚洲的东北部,一般指中国、朝鲜、日本、苏联东部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一带。记载东北亚各民族历史的远古文献,非中国汉文文献莫属。今天研究东北亚土著民族的历史,离开中国汉文文献,必然是一筹莫展,无从下笔。
关键词 土著民族 东北夷 肃慎 山海经 古文献 西南少数民族 黑龙江上游 三国时期 室韦 九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亚丝绸之路初探 被引量:18
2
作者 傅朗云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28-33,共6页
据《竹书纪年》、《大戴礼记》、《史记》等古籍记载,东北亚历史民族肃慎人向虞舜进贡,于公元前2249年开辟的以贡赏贸易为主的东北亚丝绸之路,至今已有4240年的历史。自《通典》首次记载和以后陆续考述的古代美洲“流鬼国”(今阿留申群... 据《竹书纪年》、《大戴礼记》、《史记》等古籍记载,东北亚历史民族肃慎人向虞舜进贡,于公元前2249年开辟的以贡赏贸易为主的东北亚丝绸之路,至今已有4240年的历史。自《通典》首次记载和以后陆续考述的古代美洲“流鬼国”(今阿留申群岛)人可也余志接受唐太宗封赏的骑都尉,今年正是1350周年纪念。文章以翔实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第一次考述东北亚丝绸之路的历史和当今研究状况。并公布了一批国外最新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肃慎 竹书纪年 中原王朝 公元前 研究状况 虞舜 大戴礼记 唐太宗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奭及其辑佚活动始末考 被引量:5
3
作者 曹书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5期59-62,共4页
黄奭(1809或1810—1853)是清道光年间以辑刊《汉学堂丛书》(一作《黄氏逸书考》)而名世的大辑佚书家。《清史列传》、《清儒学案》、《(民国)甘泉县续志》虽有传,然记述皆极简略,资料相互传袭,且间有扺牾。故世人知其书者多,知其人其事... 黄奭(1809或1810—1853)是清道光年间以辑刊《汉学堂丛书》(一作《黄氏逸书考》)而名世的大辑佚书家。《清史列传》、《清儒学案》、《(民国)甘泉县续志》虽有传,然记述皆极简略,资料相互传袭,且间有扺牾。故世人知其书者多,知其人其事者鲜。是篇于其家世,个人生平及辑刊佚书始末,略为考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氏 辑佚 道光十一年 十三年 太平军 始末 丛书 高密 古义 尔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述宋明清时期的辑佚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曹书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9-33,共5页
辑佚作为一种文献和文化现象历史十分悠久,可社会对其认知并加以研究则始于南宋,明、清两代对辑佚的研究也略有其人,成为辑佚的早期研究者,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的辑佚理论,对后来的辑佚实践。
关键词 宋明清 辑佚 辑佚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韩非的思想成就及其局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乾先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63-66,共4页
韩非的法治思想是以进化的历史观作为推行法治的理论基础,以建立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作为奋斗理想和目标,以“以法治国”作为思想学说的核心,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观察事物和斗争的武器。它们有机联系,浑然一体,构成了韩非的比... 韩非的法治思想是以进化的历史观作为推行法治的理论基础,以建立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作为奋斗理想和目标,以“以法治国”作为思想学说的核心,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观察事物和斗争的武器。它们有机联系,浑然一体,构成了韩非的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韩非的思想学说,是他所处时代的产物,其思想主要渊源是对前期法家的继承,是战国末期法家之集大成者,同时也适当采择各家学说而加以引申或改造,为自己阐述法治理论所用。韩非的思想也确曾服务过他所处的时代,为秦的统一做出贡献,但他的思想学说,即使是那些属于精华的部分,也都烙上时代和阶级的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君主集权 思想学说 唯物主义 前期法家 以法治国 封建国家 认识论 法治理论 法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骨文中名词作状语探索 被引量:4
6
作者 董莲池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名词作状语 甲骨文合集 卜辞 春秋战国时期 商王朝 陈梦家 “商” 王国维 法现象 时间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奭生卒考 被引量:4
7
作者 曹书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6期109-110,共2页
黄奭,清道光间大辑佚书家,江苏甘泉(今并入江都)人,字右原,一字叔度。以所辑《黄氏逸书考》(一名《汉学堂丛书》)名动于时,垂功后世。梁启超先生曾说,在乾隆、道光间众多辑佚家中,“专以此为业而所辑以多为贵者,莫如黄右原、马竹吾两家”。
关键词 黄氏 道光 甘泉县 乾隆 咸丰 扬州 三十年 王鉴 高密 十三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亡簋“王又大丰”与“王凡三方”试解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玉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79-81,共3页
西周铜器天亡簋,或名大丰簋、天亡敦、聃敦、朕簋,为武王时器。孙诒让谓此器铭文“文字古朴,义难通晓”①。自清道光末年出土以来,对铭文考释者达十数家,取得了许多一致的见解,但仍存在分歧较大之处,影响了对全篇铭文的理解。在前辈学... 西周铜器天亡簋,或名大丰簋、天亡敦、聃敦、朕簋,为武王时器。孙诒让谓此器铭文“文字古朴,义难通晓”①。自清道光末年出土以来,对铭文考释者达十数家,取得了许多一致的见解,但仍存在分歧较大之处,影响了对全篇铭文的理解。在前辈学者的启发下,本文试对铭文中“王又大丰”与“王凡三方”句陈一己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礼 陈梦家 孙诒让 辟雍 武王 祭祀活动 文字 道光 说者 大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代补史艺文志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曹书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42-45,共4页
补断代史经籍、艺文志,是补志之一种。自清康熙间黄虞稷承修的《明史艺文志稿》始至道光中140多年间,大致经历了创始、形成、发展3个阶段。道光以后的60多年间,是繁荣时期。本文仅论述道光以前的补志情况。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 补志 明史 形成时期 千顷堂书目 志稿 道光 发展时期 乾隆 十三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治通鉴》的社会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振铎 《社会科学辑刊》 1985年第3期105-112,共8页
回顾建国以来有关《通鉴》的专著和论文,多是介绍、研究《通鉴》作者、编写过程、内容、史料价值、编纂方法、卓越成就、胡注以及《通鉴》的枝属与后继(与《通鉴》有关各种著作)等.当然,这些研究都是很必要的,但《通鉴》成书后对中国末... 回顾建国以来有关《通鉴》的专著和论文,多是介绍、研究《通鉴》作者、编写过程、内容、史料价值、编纂方法、卓越成就、胡注以及《通鉴》的枝属与后继(与《通鉴》有关各种著作)等.当然,这些研究都是很必要的,但《通鉴》成书后对中国末期封建社会,对历史学习与封建史学的影响,即对《通鉴》的社会作用研究的却很不够.弄清《通鉴》九百年来的社会作用问题,有助于理解它在史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纪传体 社会作用 编年体 编纂方法 封建社会 史记 历史事件 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井上靖《孔子》的引文与译文的商榷
11
作者 高振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79-83,共5页
在孔子诞辰2540周年的1989年,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先生经10余年的酝酿、准备,描写中国古代“圣人”孔丘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孔子》问世。这部充满哲理的历史小说,一经出版,便在日本成为畅销书。中国已有郑民钦的中文译本,“听说不少国家,... 在孔子诞辰2540周年的1989年,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先生经10余年的酝酿、准备,描写中国古代“圣人”孔丘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孔子》问世。这部充满哲理的历史小说,一经出版,便在日本成为畅销书。中国已有郑民钦的中文译本,“听说不少国家,也要翻译出书。”并且获得了日本野间文艺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井上靖 引文 译文 杨伯峻 商榷 论语 长篇小说 历史小说 中国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