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山岛金矿井下无人开采区域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连续采矿工艺设计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兴东 曾楠 +5 位作者 陈玉民 魏慧 王成龙 侯成录 杜云龙 范纯超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年第2期200-207,共8页
为了建成国内首个井下无人采矿示范区,在三山岛金矿西山矿区选取-630 m中段至-645 m中段作为试验采场。通过工程地质调查,结合矿床地质、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基础资料以及无人采矿设备的应用,提出采用下向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连续采矿法... 为了建成国内首个井下无人采矿示范区,在三山岛金矿西山矿区选取-630 m中段至-645 m中段作为试验采场。通过工程地质调查,结合矿床地质、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基础资料以及无人采矿设备的应用,提出采用下向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连续采矿法。该采场方法的各个开采中段与主斜坡道相通,设备可在各个中段之间按照开采计划进行调度;中段通过辅助斜坡道与各个分段相通,保证设备在生产中段内部的作业调度;各分段均布置采场联络巷与矿体连通,方便设备进入矿体进行凿岩、爆破、铲运等作业,有利于无人机械设备在各个地点通行作业。采矿过程涵盖了"掘—采—运—充—辅助"各工艺环节的连续无人作业过程,能够有效保障多类型无人开采装备安全、高效和连续化生产、运行,在保障矿山生产安全的同时,提高矿山生产能力,对我国未来矿业智能化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采矿 采矿方法 下向中深孔 嗣后充填 连续开采工艺 三山岛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中厚矿体长矿房连续开采干式充填采矿法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天航 赵兴东 +2 位作者 李怀宾 赵一凡 张姝婧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9年第5期704-711,共8页
露天转地下急倾斜中厚矿体目前主要采用空场法、崩落法和尾砂胶结充填法进行开采,然而一些特殊区域不能采用尾砂进行充填,为了提高回采效率,需结合矿山地质条件研究与之相适应的采矿方法。针对青龙沟采区北矿段露天转地下急倾斜中厚矿体... 露天转地下急倾斜中厚矿体目前主要采用空场法、崩落法和尾砂胶结充填法进行开采,然而一些特殊区域不能采用尾砂进行充填,为了提高回采效率,需结合矿山地质条件研究与之相适应的采矿方法。针对青龙沟采区北矿段露天转地下急倾斜中厚矿体,依据矿岩体工程地质条件及其稳固程度,结合矿山现有采矿装备与充填条件,在阶段空场法分段凿岩、落矿的基础上,提出了长矿房连续开采干式充填采矿方法。依据矿体形态划分阶段,在首采阶段最下分层开掘凿岩巷道,上一分层预控顶为下一分层开采提供凿岩巷道;采用中深孔连续落矿的同时,利用废石等对采空区进行干式充填。该采矿方法简化了矿块开拓设计,大大减少了采准、切割工程量,缩短了采准、切割时间;通过采用连续开采减少矿柱留设,提高矿石回采量;采用干式充填体控制采场地压。在青龙沟采区北矿段现场进行的工业试验表明:对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用长矿房连续开采干式充填采矿法实现了高强度和大规模集中开采,提高了矿块的回采率,降低了矿产资源损失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 中厚矿体 长矿房 连续开采干式充填 回采工艺 采矿方法 青龙沟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动载条件下深部破碎巷道支护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贤来 崔继强 +1 位作者 张鹏强 赵兴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23,共7页
深部破碎围岩稳定性控制是制约深部金属矿安全高效开采的难题之一。以金川二矿区深部某中段破碎围岩条件下的采准巷道稳定性控制为工程背景,应用Q、RMR、GSI进行岩体质量分级与岩体力学参数估算,分别应用经验法和工程类比法进行采准巷... 深部破碎围岩稳定性控制是制约深部金属矿安全高效开采的难题之一。以金川二矿区深部某中段破碎围岩条件下的采准巷道稳定性控制为工程背景,应用Q、RMR、GSI进行岩体质量分级与岩体力学参数估算,分别应用经验法和工程类比法进行采准巷道支护设计,并依据收敛约束法确定合理的释能支护时机。在此基础上,应用UNWEDGE软件对释能支护设计进行安全性评价,并通过RS2数值方法分析支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深部破碎采准巷道一次支护采用锚网喷支护,二次支护采用混凝土衬砌,最佳衬砌支护时机应满足巷道帮位移小于38 mm且顶板位移小于15 mm;静动载下有无支护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锚网喷支护满足巷道安全要求,同时对采准巷道围岩结构控制型、应力控制型破坏以及动力失稳破坏等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为金川二矿区深部破碎采准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采准巷道 岩体质量分级 支护设计 静动载荷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对煤的力学性质及力学响应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3
4
作者 梁冰 章梦涛 +1 位作者 潘一山 王泳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2-18,共7页
本文通过不同围压、不同孔隙瓦斯压力下煤的三轴压缩试验结果,阐述了瓦斯对媒体的力学变形性质及力学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了含瓦斯煤的变形、破坏及力学响应同时受到游离和吸附两种状态瓦斯的影响。一是瓦斯压力作为体积力的力学... 本文通过不同围压、不同孔隙瓦斯压力下煤的三轴压缩试验结果,阐述了瓦斯对媒体的力学变形性质及力学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了含瓦斯煤的变形、破坏及力学响应同时受到游离和吸附两种状态瓦斯的影响。一是瓦斯压力作为体积力的力学作用,另一为瓦斯的吸附和解析对煤体产生的非力学作用。因此在研究煤和瓦斯突出的发生机理及采动影响下煤层中瓦斯流动问题时必须考虑瓦斯的力学和非力学作用对煤的力学性质和本构关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力学性质 力学响应 孔隙压力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落矿岩散粒体流动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陶干强 杨仕教 任凤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950-2954,共5页
崩落矿岩散粒体的流动性能对于降低损失贫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影响散粒体流动性能的因素,采用标志颗粒法进行了崩落矿岩散粒体流动性能试验,主要考虑的因素有放矿口大小、散体颗粒的粒径以及不同的散体材料。试验内容有放矿口大小... 崩落矿岩散粒体的流动性能对于降低损失贫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影响散粒体流动性能的因素,采用标志颗粒法进行了崩落矿岩散粒体流动性能试验,主要考虑的因素有放矿口大小、散体颗粒的粒径以及不同的散体材料。试验内容有放矿口大小与散体移动带试验;不同散体粒径与散体移动带试验、不同散体材料与散体移动带试验;平面和立体模型时放矿口尺寸对放出量影响试验;散体堆积高度与散体移动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移动边界与散体的材料、颗粒的尺寸大小、放矿口大小等因素有关,而散体堆积高度对其影响不大;(2)散体的流动速度与散体颗粒的大小和放矿口尺寸有关。根据所得试验结果,提出了采矿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粒体 流动性能 移动边界 放矿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声发射Kaiser效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陈忠辉 唐春安 +1 位作者 徐小荷 李春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12,共4页
利用统计损伤模型研究了岩石声发射的Kaiser效应机制,建立了声发射数和岩石微元强度统计分布之间的定量关系。根据微观统计损伤理论,利用简单的力学模型推导出单轴应力状态下的Kaiser效应表达式,理论和实验结果较吻合。
关键词 声发射 KAISER效应 岩石破裂 岩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标满意度的采场结构参数敏感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兴东 李怀宾 +1 位作者 张姝婧 杨晓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25,共5页
为了研究采场结构参数敏感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指标满意度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以青龙沟金矿为工程背景,基于矿体厚度变化大的特点,选取采场长度和宽度2个因素,建立12个数值模型方案,选取上、下盘超挖深度和顶、底板位移量进行基于... 为了研究采场结构参数敏感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指标满意度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以青龙沟金矿为工程背景,基于矿体厚度变化大的特点,选取采场长度和宽度2个因素,建立12个数值模型方案,选取上、下盘超挖深度和顶、底板位移量进行基于指标满意度的多指标综合评价及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场长度和宽度对采场稳定性的敏感度分别为0.137和0.255,采场宽度对采场稳定性较敏感,随着采场长度和宽度增加,综合满意度逐渐降低,采场也越不稳定。但当矿体厚度较大时,采场应垂直于矿体走向布置,这样可以有效控制采场宽度对采场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结构参数 多指标 满意度 数值模拟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龙沟金矿露天转地下采场稳定性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兴东 李怀宾 +2 位作者 张姝婧 杨晓明 张天航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4,共5页
以青龙沟金矿露天转地下采矿为工程背景,采用测线法对研究区域矿岩进行工程地质调查,获取矿岩结构面信息,并结合室内岩石力学实验,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和岩体力学参数估算。采用Mathews稳定性图法,分别计算出在未支护情况下,采场顶板、上... 以青龙沟金矿露天转地下采矿为工程背景,采用测线法对研究区域矿岩进行工程地质调查,获取矿岩结构面信息,并结合室内岩石力学实验,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和岩体力学参数估算。采用Mathews稳定性图法,分别计算出在未支护情况下,采场顶板、上盘和下盘保持稳定的最大长度分别为52.5 m、35.84 m和12.11 m。综合考虑现场工程地质与施工条件,确定采场的最大可能暴露长度34 m。应用FLAC3D对所确定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采场下盘出现较大范围的塑性破坏,这与稳定图法分析结果相一致。运用经验图表法进行采场锚索支护设计,提出了采场下盘锚索支护结构参数。通过对锚索支护采场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当在矿体下盘采用锚索支护后,支护后下盘围岩的最大水平位移以及塑性区范围均显著减小,设计的锚索支护参数能够确保下盘稳定。该研究为类似矿山采场结构参数确定及其支护形式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hews稳定性图 数值模拟 锚索支护 水平位移 塑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巷道弹塑性变形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31
9
作者 刘夕才 林韵梅 《岩土力学》 EI CSCD 1994年第2期27-36,共10页
本文采用莫尔-库仑屈服准则和非关联塑性流动法则分析了轴对称软岩巷道的变形规律。从轴对称平面应变问题的基本方程出发,导出了软岩巷道弹塑性变形的位移理论解答,并给出了现有应力与位移理论解的适用条件。通过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本文采用莫尔-库仑屈服准则和非关联塑性流动法则分析了轴对称软岩巷道的变形规律。从轴对称平面应变问题的基本方程出发,导出了软岩巷道弹塑性变形的位移理论解答,并给出了现有应力与位移理论解的适用条件。通过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得出的位移理论解与有限元数值解相当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变形 弹塑性 位移理论 软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山岛金矿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场结构参数设计 被引量:18
10
作者 赵兴东 周鑫 魏慧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是保证深部矿山安全高效生产的前提。为应对深部金属矿山高应力、岩体质量变差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场结构参数设计方法。以岩体质量分级为基础,借助RMR临界跨度图表和Mathews稳定性图表初步确定采... 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是保证深部矿山安全高效生产的前提。为应对深部金属矿山高应力、岩体质量变差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场结构参数设计方法。以岩体质量分级为基础,借助RMR临界跨度图表和Mathews稳定性图表初步确定采场结构参数;利用RS2数值软件和Mathews稳定性图表对采场稳定性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最优采场结构参数。以三山岛金矿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采场为研究对象,利用Q、RMR和GSI 3种岩体质量评价方法对采场矿岩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并估算了其岩体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两种采场结构参数方案,对最易发生失稳破坏的上盘围岩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最终确定8 m×15 m×15 m作为最优尺寸,为矿山采矿方法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采场结构参数 岩体质量分级 Mathews 稳定性图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矿石非计划贫化预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兴东 牛佳安 +4 位作者 汪为平 肖益盖 孙国权 李连崇 吕祥锋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4-39,共6页
为了消除等效线性超挖(Equivalent Linear Overbreak Slough,ELOS)经验图表法估算矿石非计划贫化的局限性,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以采场稳定指数、水力半径、钻孔平均偏斜量和炸药单耗为输入变量,以量化矿石非计划贫化的等效线性超挖深度... 为了消除等效线性超挖(Equivalent Linear Overbreak Slough,ELOS)经验图表法估算矿石非计划贫化的局限性,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以采场稳定指数、水力半径、钻孔平均偏斜量和炸药单耗为输入变量,以量化矿石非计划贫化的等效线性超挖深度为输出变量,建立了隐含层神经元节点数为6的3层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经过120组样本数据模型训练和样本测试,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拟合度为0.98742、均方误差为9×10^(-5),预测的相对误差约6%,形成了矿石非计划贫化预测方法。应用BP神经网络非计划贫化模型对三道桥铅锌矿试验采场进行了矿石非计划贫化计算。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矿石非计划贫化计算值为0.717 m,与现场实测值(0.7 m)相比,其相对误差为2.4%,优于经验图表法和数值模拟分析法的计算结果(0.80 m和0.55 m),可用于实际矿山的矿石非计划贫化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线性超挖经验图表 矿石非计划贫化 BP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相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几何用于岩石损伤扩展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金枝 徐小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6-40,共5页
通过对岩石损伤扩展机理的研究,运用分形几何理论,建立了岩石损伤变量ω与分形维数之间关系。
关键词 岩石损伤 分形维数 损伤变量 岩石损伤 分形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中应变波激发的电磁效应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小荷 邢国军 王标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6-100,共5页
应变波通过岩石时,由于压磁效应,会产生一个以声速传播的磁场扰动,后者在周围空间激发了电磁效应.本文用实验证明了这种现象的存在,并藉以测出了岩石的综合压磁系数.这种效应可解释地震时发生的某些电磁现象.
关键词 压磁效应 岩石 应变波 电磁效应 地震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化夹层错动带残余强度的人工神经网络 被引量:10
14
作者 冯夏庭 王泳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7-21,共5页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采用对实例样本的学习方法,建立了泥化夹层错动带残余强度与其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高度非线性的网络映射。用学到的知识(网络映射)预测新的泥化夹层错动带的残余强度,获得了较高的精度。实际的应用...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采用对实例样本的学习方法,建立了泥化夹层错动带残余强度与其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高度非线性的网络映射。用学到的知识(网络映射)预测新的泥化夹层错动带的残余强度,获得了较高的精度。实际的应用表明,与传统的方法相比,神经网络方法有其许多优点,为预测泥化夹层锗动带的残余强度提供了一条新的更强有力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化夹层 残余强度 神经网络 岩石 错动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瓦斯煤的内时本构模型 被引量:6
15
作者 梁冰 章梦涛 王泳嘉 《岩土力学》 EI CSCD 1995年第3期22-28,共7页
根据瓦斯对煤的力学变形特性影响的实验结果,采用内蕴时间塑性理论,建立了含瓦斯煤的内时本构关系,给出了本构关系中材料常数的确定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关键词 内时理论 本构关系 非线性变形 瓦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介质流变理论及其在岩层下沉动态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麻凤海 王泳嘉 范学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7-12,42,共7页
将连续介质力学理论与流变力学原理统一起来,研究了地表下沉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引用薄板弯曲的工程理论,建立了一个岩体实际层状分布的计算模型。此外还在考虑岩体流变特性的同时。
关键词 粘弹 地表下沉 岩层下层 岩石力学 连续介质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结构与放矿方式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任凤玉 刘兴国 《中国矿业》 1995年第6期31-34,共4页
分析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传统的采场结构与放矿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自放顶、设回收进路的采场结构和低贫化─截止品位组合式放矿方式。仿真研究表明,实施该开采方案,可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且可成为一种高回采率、... 分析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传统的采场结构与放矿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自放顶、设回收进路的采场结构和低贫化─截止品位组合式放矿方式。仿真研究表明,实施该开采方案,可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且可成为一种高回采率、低贫化率的采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底柱 分段崩落法 采矿 采场结构 放矿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力学问题专家系统的一种不确定性推理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冯夏庭 林韵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1-28,共8页
不确定性知识的处理和运用是岩石力学问题专家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岩石力学问题具有随机性、模糊性和信息不完全性的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这三种不确定性的不确定性推理方法,给出了单一路径推理和多路径推理的不确... 不确定性知识的处理和运用是岩石力学问题专家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岩石力学问题具有随机性、模糊性和信息不完全性的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这三种不确定性的不确定性推理方法,给出了单一路径推理和多路径推理的不确定性传播算法。应用神经网络学习知识命题的确定性真值和前提命题的权重,实现了这两部分不确定性知识获取的自动化。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不确定性推理模型是科学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专家系统 不确定性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浆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32
19
作者 王杰 杜嘉鸿 陈守庸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59-64,共6页
回顾注浆技术的发展过程,从注浆材料、注浆设计、注浆效果的监控与检测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论述。
关键词 注浆法 施工 注浆材料 设计 混凝土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集成智能系统 被引量:4
20
作者 常春 周德培 +1 位作者 王泳嘉 卢世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64-69,共6页
将神经网络、极限平衡、数值计算等多种方法进行集成,建立集成智能系统,综合分析边坡稳定性,提高问题求解的精度,增强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确定性。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集成智能系统 神经网络 露天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