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8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轧实验机组全自动轧制及冷却功能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扬 牛文勇 +1 位作者 李建平 张泽瑞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1-234,239,共5页
开发了完全基于基础自动化系统的全自动轧制及冷却功能,对实验进程进行实时判断,并自动生成操作指令.其核心组件是仪表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轧件跟踪模块和操作逻辑判断与指令生成模块.实现了包括钢板运输、高压水除鳞、轧制、对中、中... 开发了完全基于基础自动化系统的全自动轧制及冷却功能,对实验进程进行实时判断,并自动生成操作指令.其核心组件是仪表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轧件跟踪模块和操作逻辑判断与指令生成模块.实现了包括钢板运输、高压水除鳞、轧制、对中、中间待温及控制冷却过程的全自动控制.操作人员只需进行手动转钢操作和必要的干预控制.该功能成功应用在包钢技术中心550 mm热轧实验机组,最大头部位置偏差为29 mm,最大长度偏差为2.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轧机 全自动轧制 轧件跟踪 控轧控冷 基础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冷连轧带钢板形预测
2
作者 杨熙成 叶俊成 +1 位作者 谢璐璐 孙杰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了提高冷连轧过程中板形预设定和闭环反馈的控制效果,以1450 mm五机架UCM冷连轧机组为研究对象,对1742个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和预处理,以74个工艺参数变量作为输入特征,20个不同位置的板形值作为输出结果,构建了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 为了提高冷连轧过程中板形预设定和闭环反馈的控制效果,以1450 mm五机架UCM冷连轧机组为研究对象,对1742个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和预处理,以74个工艺参数变量作为输入特征,20个不同位置的板形值作为输出结果,构建了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进行优化,得到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反向传播(GA-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所构建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在拟合优度、预测精度和稳定性等方面均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其RMSE值从0.9818 I降至0.4476 I,MAE值从0.6225 I降至0.2193 I,R^(2)由0.7454增至0.91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带钢 板形预测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变厚度轧制金属流动规律及轧制力研究
3
作者 王小巩 王赛 +4 位作者 卢日环 张思佳 张广基 刘相华 陈连生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4-151,共8页
以中间薄两边厚类型的横向变厚度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厚度区实际成形特点,进行了包括弯展轧制和展平轧制两步工艺的横向变厚度轧制试验研究,得到了厚区厚度1.75 mm,薄区厚度1.35 mm的平直板材。试验结果发现薄区的变形机制为轧向延伸... 以中间薄两边厚类型的横向变厚度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厚度区实际成形特点,进行了包括弯展轧制和展平轧制两步工艺的横向变厚度轧制试验研究,得到了厚区厚度1.75 mm,薄区厚度1.35 mm的平直板材。试验结果发现薄区的变形机制为轧向延伸和横向伸长的复合变形。为了揭示了横向变厚度轧制过程中的金属流动规律,开展了横向变厚度轧制成形的有限元模拟。通过对变形区的应力状态和金属流动特征进行分析,模拟结果显示薄区进入变形区后,一部分金属应变由以弯曲变形为主转变为轧向延伸和横向宽展复合变形,一部分金属应变则由宽向伸长转变为轧向延伸。此外,对变形区进行了简化,推导了适用于横向变厚度轧制的轧制力计算模型,并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变厚度 弯展轧制 展平轧制 金属流动 应力状态 轧制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炉熔炼氢基直接还原铁的实验
4
作者 李梦港 储满生 +1 位作者 唐珏 刘倬良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0,共9页
通过模拟电炉冶炼氢基直接还原铁和废钢,考察了熔炼温度、熔炼时间、直接还原铁(direct reduced iron,DRI)配比和炉渣碱度对熔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熔炼温度从1550℃升至1700℃时,铁收得率η(Fe)呈上升趋势,钢中w(TFe)先升高后降低,... 通过模拟电炉冶炼氢基直接还原铁和废钢,考察了熔炼温度、熔炼时间、直接还原铁(direct reduced iron,DRI)配比和炉渣碱度对熔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熔炼温度从1550℃升至1700℃时,铁收得率η(Fe)呈上升趋势,钢中w(TFe)先升高后降低,w[P]逐渐升高,而w[S]逐渐降低;当熔炼时间由3 min增至30 min时,η(Fe)略微下降,w(TFe)无明显变化,w[P]先升高后趋缓,w[S]逐渐降低;当DRI配比从10%增至40%时,η(Fe)和w(TFe)均呈缓慢上升趋势,w[P]逐渐降低,w[S]逐渐升高;当炉渣碱度从1.75增至2.75时,η(Fe)缓慢降低,w(TFe)先略微升高后降低,w[P]和w[S]均呈降低趋势;综合考虑可得最适宜条件为熔炼温度1600~1650℃、熔炼时间5~15 min、DRI配比30%、炉渣碱度2.5,此时可获得优质的钢水,其铁收得率η(Fe)超过94%,w(TFe)不低于99.8%,w[P]和w[S]均不超过0.018%.本研究结果可为电炉冶炼氢基直接还原铁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基直接还原铁 电炉 短流程 熔炼 铁收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QF三辊连轧管机轧制过程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高秀华 李小荣 +3 位作者 邱春林 齐克敏 庄刚 孙强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7-110,共4页
采用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技术,针对PQF五机架连轧和MPM七机架连轧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及其边界条件合理可靠;PQF比MPM单辊轧制力有明显减少;提高PQF轧机芯棒限动速度,可以有效减少芯棒所受摩擦力,提高芯棒使... 采用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技术,针对PQF五机架连轧和MPM七机架连轧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及其边界条件合理可靠;PQF比MPM单辊轧制力有明显减少;提高PQF轧机芯棒限动速度,可以有效减少芯棒所受摩擦力,提高芯棒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QF 三辊轧管机 MPM 有限元 无缝钢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辊可逆冷轧机轧制润滑工艺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长生 李有元 +1 位作者 余涛 崔光洙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17-1120,共4页
在四辊可逆冷轧机上用A,B,C和D 4种冷轧乳化液对St12带钢进行了轧制润滑工艺实验,分析比较了在相同轧制条件下4种轧制乳化液对轧制力、带钢表面反射率、带钢和轧辊表面温度等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轧制力和轧制速度的关系,利用实测轧制力数... 在四辊可逆冷轧机上用A,B,C和D 4种冷轧乳化液对St12带钢进行了轧制润滑工艺实验,分析比较了在相同轧制条件下4种轧制乳化液对轧制力、带钢表面反射率、带钢和轧辊表面温度等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轧制力和轧制速度的关系,利用实测轧制力数据和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了摩擦因数.较好的油品润滑能力顺序为B,C,D和A,冷却能力顺序是A,C,D和B,带钢表面反射率顺序是B,D,C和A.实验研究结果对油品开发与评价,优化轧制润滑工艺参数和提高板面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 润滑 乳化液 轧制力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钢板复合轧制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骆宗安 谢广明 +3 位作者 胡兆辉 贾涛 王国栋 王黎筠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5-128,共4页
采用连铸坯直接轧制生产特厚钢板时,由于压缩比的限制,成品的厚度受到极大限制,很难生产产品厚度超过100mm的高质量特厚钢板。文中介绍了复合轧制生产特厚钢板的实验方法、工艺过程以及实验分析结果,包括复合界面金相组织观察、Z向... 采用连铸坯直接轧制生产特厚钢板时,由于压缩比的限制,成品的厚度受到极大限制,很难生产产品厚度超过100mm的高质量特厚钢板。文中介绍了复合轧制生产特厚钢板的实验方法、工艺过程以及实验分析结果,包括复合界面金相组织观察、Z向抗拉强度及拉伸曲线、拉伸样断面收缩率、断口扫描分析、超声波探伤等。从金相组织看,界面结合率约99%~100%,从金相图片上已经找不到复合界面;Q345复合钢板的Z向平均抗拉强度为445MPa,平均断面收缩率为54.13%,拉伸试样在微观上表现为韧性断裂。从超声波探伤结果看,未出现明显缺陷回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钢板 复合轧制 电子束焊接 工艺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函数的冷连轧轧制力模型参数自适应 被引量:9
8
作者 陈树宗 彭文 +1 位作者 姬亚锋 张殿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28-1131,共4页
为提高轧制力模型的预报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函数的轧制力模型参数寻优方法 .该方法通过建立轧制力模型参数自适应目标函数,以变形抗力和摩擦系数模型中的自适应系数作为寻优参数,采用Nelder-Mead单纯形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从... 为提高轧制力模型的预报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函数的轧制力模型参数寻优方法 .该方法通过建立轧制力模型参数自适应目标函数,以变形抗力和摩擦系数模型中的自适应系数作为寻优参数,采用Nelder-Mead单纯形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从而获得满足轧制力精度的模型自适应系数.本文提出的轧制力模型参数自适应方法已应用于某1 700 mm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现场应用表明:采用轧制力模型参数自适应后,轧制力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均方差由不采用自适应的12.9%降至3.2%,证明该参数自适应方法能显著提高轧制力模型预报精度,满足在线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连轧 轧制力模型 变形抗力 摩擦系数 参数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惩罚项的热连轧轧制规程多目标函数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彭文 陈树宗 +1 位作者 丁敬国 张殿华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热连轧负荷分配优化普遍采用约束方法进行求解时求解步骤繁琐、不容易获得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惩罚函数算法.通过引入函数惩罚项,将多目标函数约束求解问题转化为无约束求解问题.建立了带有惩罚项的轧制力、板形、功率... 为了解决传统热连轧负荷分配优化普遍采用约束方法进行求解时求解步骤繁琐、不容易获得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惩罚函数算法.通过引入函数惩罚项,将多目标函数约束求解问题转化为无约束求解问题.建立了带有惩罚项的轧制力、板形、功率和温度的单目标函数,进而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建立了综合多目标函数.利用Nelder和Mead单纯形解法则进行求解,简化了求解的步骤,最终得到了兼顾轧制力平衡、板形最优及温度合理的负荷分配方案.实际应用效果表明,与传统负荷分配方式相比,基于多目标优化得到的轧制规程更符合实际生产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机 负荷分配 多目标优化 轧制规程 惩罚项 线性加权 目标函数 单纯形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薄板坯连铸连轧电工钢板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长生 于永梅 +2 位作者 汪水泽 石虎珍 王廷溥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23,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两种电工钢进行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对Fe-3.2%Si取向硅钢板的铸坯组织、偏析、轧后组织和抑制剂形貌、织构等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热模拟技术测定了Fe-1.6%Si无取向硅钢的CCT曲线,建立了变形抗力模型。结果表明:Fe-3.2%Si...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两种电工钢进行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对Fe-3.2%Si取向硅钢板的铸坯组织、偏析、轧后组织和抑制剂形貌、织构等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热模拟技术测定了Fe-1.6%Si无取向硅钢的CCT曲线,建立了变形抗力模型。结果表明:Fe-3.2%Si取向硅钢铸坯等轴晶比例为35%左右,铸坯表面至中心的碳、硫和磷偏析指数为0.9~1.1,热轧后组织不均匀,分三个区域,热轧带次表层有一定的{110}〈001〉高斯织构存在,织构的组分和传统工艺的基本相同,但织构强度稍弱;给出了Fe-1.6%Si无取向硅钢铁素体区、奥氏体区和两相区变形抗力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钢 连铸连轧 取向硅钢 无取向硅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连轧生产电工钢板的工艺技术优势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长生 于永梅 +1 位作者 汪水泽 王廷溥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7年第9期9-12,共4页
论述我国钢板生产技术的现状,分析电工钢现有生产工艺技术关键及其所存在的问题。阐述连铸连轧工艺技术的发展情况,研究和分析采用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电工钢的技术优势及可行性,提出连铸连轧生产电工钢的课题开发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电工钢 连铸连轧 取向硅钢 无取向硅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变形材料轧制实验机开发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矫志杰 孙涛 李建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9-233,共5页
为满足难变形材料轧制实验研究,开发新型实验轧机.采用液压张力缸和液压夹头夹持短试样,实现直拉张力轧制.采用两台主电机对上下工作辊单独传动和速度调整,实现异步轧制时速度比连续调整.将夹持轧件两端的夹头作为正负极,通低电压大电流... 为满足难变形材料轧制实验研究,开发新型实验轧机.采用液压张力缸和液压夹头夹持短试样,实现直拉张力轧制.采用两台主电机对上下工作辊单独传动和速度调整,实现异步轧制时速度比连续调整.将夹持轧件两端的夹头作为正负极,通低电压大电流,对轧件进行电阻加热,实现温轧功能.利用该新型实验轧机进行验证实验.对3%Si无取向硅钢进行带张力异步轧制,异步比设定为1.12,总压下量增大28.4%.对AZ31镁合金进行带张力温轧实验,厚度由4 mm轧制到0.633 mm,顺利完成轧制并得到很好的表面质量.实验表明,该实验轧机可以作为难变形材料轧制实验研究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实验机 难变形材料 直拉张力轧制 异步轧制 温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钢热连轧换规格轧制力自学习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更生 彭文 +1 位作者 邸洪双 张殿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15-1718,共4页
热连轧带钢生产过程中,轧制力预报精度直接影响到带钢厚度的精度,而轧制力预报精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轧制力自学习.针对换规格时轧制力预报精度偏低的问题,通过对产生轧制力偏差的原因分析,引入基于钢种变形抗力的抛物线偏差曲线的概念... 热连轧带钢生产过程中,轧制力预报精度直接影响到带钢厚度的精度,而轧制力预报精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轧制力自学习.针对换规格时轧制力预报精度偏低的问题,通过对产生轧制力偏差的原因分析,引入基于钢种变形抗力的抛物线偏差曲线的概念、机架设备自学习系数和机架设备状态影响系数.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换规格后的首块钢的轧制力预报精度与传统方法相比,带钢头部的轧制力预报相对误差减小4%,满足自动厚度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提高了带钢的产品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价值,适于工业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 换规格 轧制力自学习 偏差曲线 变形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RUM^TM模型与多闭环的冷连轧自动控制系统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旭 张殿华 +1 位作者 张浩 韩继征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3-536,共4页
简要介绍了唐山钢铁公司1 700 mm五机架酸轧机组的工艺参数、设备参数以及关键传感器配置.重点研究了冷连轧机组部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软件包,它包括基于神经元网络、成本函数和轧制物理模型的CORUMTM过程工艺模型以及集高精度、高响应... 简要介绍了唐山钢铁公司1 700 mm五机架酸轧机组的工艺参数、设备参数以及关键传感器配置.重点研究了冷连轧机组部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软件包,它包括基于神经元网络、成本函数和轧制物理模型的CORUMTM过程工艺模型以及集高精度、高响应、多变量为一体的厚度、张力和平直度闭环控制技术.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基于先进工艺模型的预设定方法结合在线的闭环控制技术保证了板带产品质量,最终产品具有较高的厚度精度和平直度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连轧机 CORUM^TM 厚度 平直度 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拉式可逆冷轧实验轧机张力控制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涛 王贵桥 +1 位作者 吴岩 张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8-532,共5页
直拉式可逆冷轧实验轧机的张力控制仅使用张力反馈进行闭环控制无法兼顾速度匹配和张力稳定的要求.研究发现采用速度前馈加张力反馈的组合控制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前馈控制器是根据轧制速度设定值计算伺服阀流量设定值,进而计... 直拉式可逆冷轧实验轧机的张力控制仅使用张力反馈进行闭环控制无法兼顾速度匹配和张力稳定的要求.研究发现采用速度前馈加张力反馈的组合控制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前馈控制器是根据轧制速度设定值计算伺服阀流量设定值,进而计算出伺服阀开口度.反馈控制采用一个PI控制器,根据张力偏差,计算伺服阀开口度.将前馈和反馈控制量叠加后作为张力液压缸伺服阀开口度的总设定值.该技术在某450mm直拉式冷轧实验轧机的张力控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机 张力控制 速度 前馈 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拉式冷轧实验机自动控制系统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建平 杨红 +1 位作者 牛文勇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70-974,共5页
为了满足钢铁企业加强冷轧生产技术研究能力的需要,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RAL)自主设计开发了垂直方向采用液压自动厚度控制(HAGC),水平方向两侧通过液压缸和夹头产生张力进行自动张力控制(ATC)的新型直拉式可逆冷轧实验... 为了满足钢铁企业加强冷轧生产技术研究能力的需要,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RAL)自主设计开发了垂直方向采用液压自动厚度控制(HAGC),水平方向两侧通过液压缸和夹头产生张力进行自动张力控制(ATC)的新型直拉式可逆冷轧实验轧机.概要地介绍了直拉式冷轧实验机的设备构成及设备的主要功能和特点,详细说明了控制系统构成及自动控制功能的实现,通过系统测试给出了系统控制精度.测试结果表明冷轧实验工艺过程可以模拟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冷轧钢种开发和工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拉式 冷轧实验机 控制系统 液压自动厚度控制(HAGC) 自动张力控制(A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铝合金特厚板的真空轧制复合制备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谢广明 周立成 +1 位作者 骆宗安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3-638,664,共7页
为解决高强铝合金特厚板的心部偏析、疏松、气孔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强铝合金特厚板的制备方法,即基于真空搅拌摩擦焊的热轧复合技术.该技术的流程包括:铝合金坯料表面清理、利用自主研发的真空搅拌摩擦焊机进行坯料封装及复合坯料的热... 为解决高强铝合金特厚板的心部偏析、疏松、气孔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强铝合金特厚板的制备方法,即基于真空搅拌摩擦焊的热轧复合技术.该技术的流程包括:铝合金坯料表面清理、利用自主研发的真空搅拌摩擦焊机进行坯料封装及复合坯料的热轧和热处理.在0.01 Pa真空度下对7050高强铝合金进行焊接封装,然后在450℃和75%总压下率下进行轧制复合,最后对复合板进行固溶+时效处理.分析发现,复合界面无任何裂纹、气孔等缺陷,原始界面消失,两侧金属融为一体,界面仅分布少量细小的MgO颗粒.界面剪切强度达266 MPa,达到基材的99%,界面实现了优异的冶金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特厚板 真空搅拌摩擦焊 轧制复合 复合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连轧轧制力模型系数回归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秀梅 王国栋 +3 位作者 刘相华 邹天来 张弓 李洪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22-524,共3页
热连轧过程中,为了提高轧制力预设定精度,提出一种新的修改轧制力模型参数的方法·利用BP 神经网络对以往的大量生产数据进行训练、预测·对BP 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利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出轧制力模型中的温度相关系数m 1... 热连轧过程中,为了提高轧制力预设定精度,提出一种新的修改轧制力模型参数的方法·利用BP 神经网络对以往的大量生产数据进行训练、预测·对BP 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利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出轧制力模型中的温度相关系数m 1 和变形速度相关系数m 3·现场生产实验证明,应用修改后的轧制力模型系数,提高了轧制力预设定精度,从而使头部厚度精度有较大提高·对于象本溪钢铁公司热连轧厂这样的老企业,这种新方法更具有在线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 轧制力 数学模型 神经网络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筋板轧制过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正义 刘相华 +1 位作者 王国栋 张强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21-625,共5页
利用刚塑性有限元法分析纵筋板的成形过程,首次得出筋高沿变形区的变形规律,以及轧制时的筋高、轧制力等,其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吻合.
关键词 筋高 轧制力 畸变 刚塑性有限元 纵筋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与创新的热轧过程 被引量:126
20
作者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13-922,共10页
针对传统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TMCP)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超快冷为核心的新一代的TMCP技术,并详述了作为实现新一代TMCP技术核心手段的超快冷技术的科学内涵和工业装备开发情况.指出新一代TMCP技术综合采用细晶强化、析出强化、相变... 针对传统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TMCP)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超快冷为核心的新一代的TMCP技术,并详述了作为实现新一代TMCP技术核心手段的超快冷技术的科学内涵和工业装备开发情况.指出新一代TMCP技术综合采用细晶强化、析出强化、相变强化等多种强化机制,可以充分挖掘钢铁材料的潜力,节省资源和能源,优化现有的轧制过程,有利于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给出了以新一代TMCP为特征的创新轧制过程的案例,展示了该技术的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 新一代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 超快冷 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