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阳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1
作者 王凤波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0-172,共3页
加强沈阳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于形成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域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沈阳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效率较低、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链较短、区域经济聚合力小等问题,影响了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和区域竞... 加强沈阳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于形成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域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沈阳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效率较低、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链较短、区域经济聚合力小等问题,影响了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必须着眼于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按照统筹规划原则,引导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按照精益化战略,提高开源与节流各个要素的精益程度;按照集群化的发展方向,整合利用矿产资源;按照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经济区 矿产资源 开发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铁矿资源开发的循环经济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多勇 丁一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5,共3页
铁矿石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矿产资源之一,随着近年来铁矿石需求量的迅速增长,铁矿石开采规模空前的增大,我国铁矿资源开发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循环经济理念强调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是一种促进人... 铁矿石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矿产资源之一,随着近年来铁矿石需求量的迅速增长,铁矿石开采规模空前的增大,我国铁矿资源开发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循环经济理念强调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全新经济模式。本文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铁矿资源开发,探讨如何实现我国铁矿资源开发的循环经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资源经济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发展能值评价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浩 宋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1期79-83,共5页
定量评价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循环经济的一个基础理论课题,本文在辽宁省1996-2005的统计数据基础上,运用能值分析方法,从能值流量、能值经济、投入产出、环境压力和综合指数5个方面评价了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从总能... 定量评价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循环经济的一个基础理论课题,本文在辽宁省1996-2005的统计数据基础上,运用能值分析方法,从能值流量、能值经济、投入产出、环境压力和综合指数5个方面评价了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从总能值用量和能值密度的变化趋势来看,辽宁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不可更新的能源消耗。能值自给率和能值投资率的变化趋势说明,辽宁省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相对雄厚,经济的安全性较高,但对本地资源的依赖程度高,资源利用效率低,仍是一种高资源消耗型、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是不可更新资源的合理利用,目标是降低废弃物排放,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能值评价 环境压力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研究——以法库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凤波 范忠宏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3-115,共3页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基础,是构成国家和省级经济的最基本单元,发展县域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首要任务。各个县域经济的自然优势、区位优势、人文优势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在发展县域经济时因地制宜最重要。如法库县...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基础,是构成国家和省级经济的最基本单元,发展县域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首要任务。各个县域经济的自然优势、区位优势、人文优势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在发展县域经济时因地制宜最重要。如法库县统筹分析其地区优势,立足县域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选择资源优势,着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积极探索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新途径,实现了法库县经济的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资源优势 特色产业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三大产业生态足迹的投入产出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建兴 王青 +3 位作者 初道忠 顾晓薇 李广军 梁桂燕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3-616,共4页
为定量研究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生态压力,文章运用投入产出法对我国三大产业生态足迹作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从产业构成看,第一、二、三产业的生态足迹分别为0.9626hm2·人-1、0.3912hm2·人-1、0.1844hm2·人-1;从... 为定量研究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生态压力,文章运用投入产出法对我国三大产业生态足迹作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从产业构成看,第一、二、三产业的生态足迹分别为0.9626hm2·人-1、0.3912hm2·人-1、0.1844hm2·人-1;从生态占用方式看,直接土地占用为1.1242hm2·人-1(占总量的73.1%),其中,第一产业占83.7%,为0.9580hm2·人-1,间接土地占用为0.4140hm2·人-1(占总量的26.9%),其中,第二产业占79.9%,为0.3306hm2·人-1;从环境压力与承载力的现实矛盾看,各产业均需要控制其生态足迹增长,考虑生态足迹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结构调整优先顺序依次为第一、二、三产业。研究结果对于我国环境规划管理、产业结构优化及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环境压力 投入产出法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一次能源供应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连德 王青 刘浩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11,共5页
能源供应安全与否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能源供应的多样性是保证能源供应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利用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Shannon-Weiner index),计算和分析了中国一次能源供应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1991-2005年间,... 能源供应安全与否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能源供应的多样性是保证能源供应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利用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Shannon-Weiner index),计算和分析了中国一次能源供应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1991-2005年间,中国一次能源供应多样性指数随着能源供应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能源供应比例少的能源品种供应比例的变化起着主要作用;随着能源供应比例少的能源进口量的增加,能源供应的比例趋于均等,能源供应多样性指数显著增加,能源供应结构趋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供应 多样性指数 均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库存对煤炭产业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连德 王青 +1 位作者 郑友毅 张继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7-29,共3页
本文在分析煤炭库存作用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软件建立模型并仿真,模型的政策试验说明,当库存比提高时,振荡趋于平缓。通过对煤炭库存比做敏感性模拟仿真得出:根据煤炭预期需求和煤炭供应之间的延迟关系可以较好的用于煤炭库存的合... 本文在分析煤炭库存作用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软件建立模型并仿真,模型的政策试验说明,当库存比提高时,振荡趋于平缓。通过对煤炭库存比做敏感性模拟仿真得出:根据煤炭预期需求和煤炭供应之间的延迟关系可以较好的用于煤炭库存的合理确定,中国煤炭供应的合理的煤炭库存比应为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供应 煤炭库存 煤炭需求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P方法在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于宏民 王青 +2 位作者 俞雪飞 刘建兴 顾晓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6-90,共5页
本文建立了一套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并利用ANP法求得了指标体系的权重。结果表明,企业的经营能力对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占有最大比重(0.3453),其它贡献度排序依次为企业资源利用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和企业环保能力。... 本文建立了一套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并利用ANP法求得了指标体系的权重。结果表明,企业的经营能力对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占有最大比重(0.3453),其它贡献度排序依次为企业资源利用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和企业环保能力。在企业的经营能力中,增长因素对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贡献度最大,然后是规模因素及效率因素。从单项指标排序来看,排在前面5位的依次为吨钢综合能耗(0.0633)、吨钢钢铁料消耗(0.0626)、吨钢矿石消耗(0.0512)、吨钢耐火材料消耗(0.0474)及技术投入资金规模(0.0546)。可以看出,制约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的资源利用能力。文章为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 ANP 资源利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压力指标及应用 被引量:21
9
作者 顾晓薇 王青 +4 位作者 刘敬智 丁一 LIU Jian-xing 刘建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5-319,共5页
基于国家尺度的社会代谢物质流、地理面积、净生态面积和标准生态面积,构建出测度本国环境所承受的环境压力总量指标体系——环境载荷和环境压强;对中国、德国、荷兰、奥地利、日本和美国等6个国家的环境载荷和环境压强进行了若干年的... 基于国家尺度的社会代谢物质流、地理面积、净生态面积和标准生态面积,构建出测度本国环境所承受的环境压力总量指标体系——环境载荷和环境压强;对中国、德国、荷兰、奥地利、日本和美国等6个国家的环境载荷和环境压强进行了若干年的实证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虽然美国的人均环境载荷、人均物质总需求及人均生态足迹赤字等均是各国最高者,其环境压强却处于低位,与奥地利相近;中国的人均指标虽然低,其以标准生态面积计算的环境压强却是6国中最高者;以环境压强指标测度,5个发达工业国的经济发展与本国环境压力之间在研究期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脱钩”关系,即本国环境压强并没有随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增加;中国的环境压力却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同时就环境问题的公平性和环境压力指标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压力 环境承载力 环境载荷 环境压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载荷与环境压强:环境压力指标及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青 刘敬智 +2 位作者 顾晓薇 丁一 刘建兴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1期52-57,共6页
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产生的环境压力与其具有的环境承载能力。决定了该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状况。因此.测度环境压力和承载力是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政策的必要条件之一。基于国家尺度的社会代谢物质流、地理面积和生态承载面积。... 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产生的环境压力与其具有的环境承载能力。决定了该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状况。因此.测度环境压力和承载力是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政策的必要条件之一。基于国家尺度的社会代谢物质流、地理面积和生态承载面积。可以构建出一个国家本国环境所承受的环境压力总量指标体系——环境载荷和环境压强;德国、荷兰、奥地利、日本和美国等五个工业国家的环境载荷和各环境压强总量指标若干年的实证计算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虽然美国的国内环境总载荷、人均物质总需求及人均生态足迹赤字等均是各国最高者.其环境压强却处于五国的最低端。与奥地利相近;以环境压强指标测度。除日本不明显外.其余四国的经济发展与本国环境压力之间在研究期(1975—1996)均显示出“脱钩”关系.即本国环境压强并没有随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增加。为此.最后就环境问题的公平性和环境压力指标的优缺点进行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压力 环境载荷 环境压强 环境承载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