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骨高强混凝土偏压柱受力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马传政 李小梅 +2 位作者 王连广 张宇 李宁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3期388-392,共5页
目的研究钢骨高强混凝土柱在竖向偏心载荷作用下的受力性能.方法运用有限元法和有限条带法。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以及构件的侧向位移与二次弯矩的相互影响,编制了钢骨高强混凝土偏压柱由开始加载直至破坏的受力全过程分析程序.结果根... 目的研究钢骨高强混凝土柱在竖向偏心载荷作用下的受力性能.方法运用有限元法和有限条带法。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以及构件的侧向位移与二次弯矩的相互影响,编制了钢骨高强混凝土偏压柱由开始加载直至破坏的受力全过程分析程序.结果根据程序运行结果,分析、讨论了偏心矩、混凝土强度、钢骨含钢量、纵筋配筋率及长细比等参数对钢骨高强混凝土偏压柱受力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出,钢骨含钢量越大,构件的承载能力提高越明显,钢骨的合理含钢量范围应在4%-8%.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纵筋的配筋率,将会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构件的延性.有限元法能够较好地模拟钢骨高强混凝土偏压柱的受力过程,并分析其工作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高强混凝土 偏压柱 有限元法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与高强混凝土预应力组合梁数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莉 王连广 +1 位作者 倪允扬 吕臻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2-374,共3页
为在理论上对预应力组合梁力学性能有更进一步认识,以数值积分方法为基础,考虑材料非线性,提出钢与高强混凝土预应力组合梁由加载至破坏的全过程非线性分析模式,研制计算程序,对其进行全过程非线性分析,得到载荷与变形、载荷与预应力增... 为在理论上对预应力组合梁力学性能有更进一步认识,以数值积分方法为基础,考虑材料非线性,提出钢与高强混凝土预应力组合梁由加载至破坏的全过程非线性分析模式,研制计算程序,对其进行全过程非线性分析,得到载荷与变形、载荷与预应力增量关系曲线。结果表明:组合梁的受力状态一般经历弹性、弹塑性及塑性三个阶段,并且在整个加载过程中,组合梁的刚度发生过变化,在局部区域出现塑性铰。通过预应力筋与钢梁的变形协调求出预应力筋的内力增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该成果为预应力组合梁设计提供理论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组合梁 非线性分析 承载力 变形 预应力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空腹式钢骨混凝土梁徐变效应分析
3
作者 慕光波 王连广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34,38,共4页
根据截面内力平衡和应变协调条件,利用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建立预应力空腹式钢骨混凝土梁徐变效应分析模型,研制徐变效应分析计算程序,研究预应力空腹式钢骨混凝土梁在徐变效应影响下的应力重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长期荷载作用下,梁受压... 根据截面内力平衡和应变协调条件,利用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建立预应力空腹式钢骨混凝土梁徐变效应分析模型,研制徐变效应分析计算程序,研究预应力空腹式钢骨混凝土梁在徐变效应影响下的应力重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长期荷载作用下,梁受压区混凝土的压应力逐渐减少,上部角钢的压应力和下部角钢的拉应力逐渐增加,预应力筋的拉应力逐渐减少;跨中变形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直至趋于稳定;跨中变形的增量随混凝土强度、含钢率、轴力的增加而减小,随弯矩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钢骨混凝土 徐变效应 应力重分布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