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铈掺杂LiFePO_4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武聪 罗绍华 +2 位作者 田勇 唐子龙 张中太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153-156,共4页
利用固相法合成了Ce3+掺杂的Li1-xCexFePO4正极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少量Ce3+掺杂未影响到LiFePO4的晶体结构,但显著改变了粉体的微观形貌,降低颗粒粒径至纳米级,改善了可逆容量和循环性能,得到最佳配比的正极材料Li0.9975Ce0.0025FePO4,... 利用固相法合成了Ce3+掺杂的Li1-xCexFePO4正极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少量Ce3+掺杂未影响到LiFePO4的晶体结构,但显著改变了粉体的微观形貌,降低颗粒粒径至纳米级,改善了可逆容量和循环性能,得到最佳配比的正极材料Li0.9975Ce0.0025FePO4,在0.1C的充放电速率下,其初始可逆放电容量达到116mAh/g。引入稀土离子是提高磷酸铁锂新型锂离子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稀土 铈掺杂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ePO_4/CNT复合正极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罗绍华 田勇 +1 位作者 唐子龙 惠乐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1-152,共2页
以柠檬酸为碳源和螯合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iFePO4/碳纳米管(CNT)复合正极材料。XRD和SEM分析表明,材料含有单一的LiFePO4相;CNT将颗粒连接起来,提供了附加的导电通路。以0.2C、1.0C和2.0C充放电,向0.03 mol LiFePO4中加入0.05 g ... 以柠檬酸为碳源和螯合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iFePO4/碳纳米管(CNT)复合正极材料。XRD和SEM分析表明,材料含有单一的LiFePO4相;CNT将颗粒连接起来,提供了附加的导电通路。以0.2C、1.0C和2.0C充放电,向0.03 mol LiFePO4中加入0.05 g CNT的LiFePO4/CNT材料的比容量分别为135 mAh/g、110 mAh/g和80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LiFePO4) 碳纳米管(CNT) 溶胶-凝胶法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氧化处理对热障涂层热冲击性能及残余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亚娟 董允 +1 位作者 王志平 柳士强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0,115,共4页
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镍基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了热障涂层(底层为MCrA-lY,面层为ZrO2+8%Y2O3),通过控制高真空烧结炉的氧分压对涂层进行预氧化处理,分析了预氧化处理对热障涂层热冲击性能和涂层应力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氧化处理提高... 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镍基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了热障涂层(底层为MCrA-lY,面层为ZrO2+8%Y2O3),通过控制高真空烧结炉的氧分压对涂层进行预氧化处理,分析了预氧化处理对热障涂层热冲击性能和涂层应力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氧化处理提高了粘接层的致密度,涂层组织变得均质化,降低了粘结层由于凸起尖角产生复杂应力的概率;有效干预热生长氧化物(TGO)的生长过程,降低了TGO的生长速度;热障涂层残余应力随热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大,但经过预氧化处理的涂层应力增长幅度较缓慢,经过400次热冲击后的残余应力为492.5 MPa,未经过预氧化处理涂层热冲击350次后应力值为650.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氧化处理 热障涂层 热生长氧化物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P板长度对混凝土加固梁破坏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娟霞 朱万成 +1 位作者 唐春安 郭献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95-1498,共4页
用数值试验方法分析了破坏过程中FRP板中的应力传递过程,即从FRP承担拉应力起,到应力增大直至最后失去承载力.通过对粘贴不同FRP板长度对于加固后结构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的分析,可以看出FRP板的长度直接影响结构破坏时的极限应变.在适当... 用数值试验方法分析了破坏过程中FRP板中的应力传递过程,即从FRP承担拉应力起,到应力增大直至最后失去承载力.通过对粘贴不同FRP板长度对于加固后结构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的分析,可以看出FRP板的长度直接影响结构破坏时的极限应变.在适当的范围内,FRP板的加固长度越大,梁的极限应变和梁的韧性越大,FRP板中承担的拉应力和外荷载位移越大,混凝土梁破坏时底部产生的裂缝越多;FRP板越短,越容易产生剥离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试验 混凝土裂纹 变形与破坏 FRP板长度 破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MCrAlY涂层高温氧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文开 林小娉 +2 位作者 路学成 王志平 丁坤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1期947-949,共3页
研究了等离子喷涂制备的MCrAlY(M=Ni、Co)涂层试样在1100℃高温条件下的氧化过程。结果表明涂层在1100℃条件下的恒温氧化动力学曲线基本符合抛物线规律,氧化速率常数kp=1.401×10-6mg-2.cm-4.s-1;氧化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初期的快... 研究了等离子喷涂制备的MCrAlY(M=Ni、Co)涂层试样在1100℃高温条件下的氧化过程。结果表明涂层在1100℃条件下的恒温氧化动力学曲线基本符合抛物线规律,氧化速率常数kp=1.401×10-6mg-2.cm-4.s-1;氧化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初期的快速氧化阶段,此时形成物主要为θ-Al2O3;随着氧化时间延长,θ-Al2O3不断转变为α-Al2O3,形成连续的α-Al2O3薄膜,氧化反应进入相对稳定阶段;贫Al现象出现后,氧化产物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甚至连性质相当稳定的Ni也被氧化生成N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抛物线规律 氧化速率 α-Al2O3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高岭土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瑞杰 杨连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4-126,共3页
将丙烯酸和高岭土等通过聚合反应制备出一种能吸附重金属离子的高性能树脂,为了研究该树脂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状况,研究了该树脂对Cu2+、Ni2+和Pb2+三种重金属离子分别在不同pH值溶液中,以及在同一溶液中的吸附状况。结果表明,该树... 将丙烯酸和高岭土等通过聚合反应制备出一种能吸附重金属离子的高性能树脂,为了研究该树脂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状况,研究了该树脂对Cu2+、Ni2+和Pb2+三种重金属离子分别在不同pH值溶液中,以及在同一溶液中的吸附状况。结果表明,该树脂对金属离子的吸附随pH值的改变而改变,并且差别很大;在同一溶液中,和其他二种金属离子比较,该树脂对Cu2+的吸附量最大,这为该树脂对不同的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和分离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性树脂 吸附 重金属离子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2+),Cr^(3+)共掺杂SrAl_(12)O_(19)发光体的发光性质及能量传递 被引量:1
7
作者 钟瑞霞 张家骅 +5 位作者 郝振东 张霞 刘自然 齐西伟 李明亚 韩秀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8-731,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Eu2+,Cr3+单掺杂及共掺杂的SrAl12O19发光体,研究了它的发光性质和能量传递动力学过程。Eu2+的5d→4f发射峰位于400 nm,与Cr3+位于350~450 nm波长范围的4A2→4T1的吸收带有显著的光谱重叠,有利于Eu2+→Cr3+的能量...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Eu2+,Cr3+单掺杂及共掺杂的SrAl12O19发光体,研究了它的发光性质和能量传递动力学过程。Eu2+的5d→4f发射峰位于400 nm,与Cr3+位于350~450 nm波长范围的4A2→4T1的吸收带有显著的光谱重叠,有利于Eu2+→Cr3+的能量传递发生,从而将来自于Eu2+离子的紫光转换为Cr3+的深红光发射。在共掺杂的样品中,当激发Eu2+时观察到Cr3+离子的2E→4A2红色线谱发射。当监测该红色线谱发射时,激发光谱中包含有Eu2+的吸收,证明了在SrAl12O19体系中Eu2+→Cr3+能量传递的存在。能量传递导致Eu2+的荧光寿命随Cr3+浓度的增加而缩短,计算表明能量传递效率随Cr3+浓度增加而提高,当Cr3+浓度为5%时能量传递效率可达到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发光粉 能量传递 EU2 +Cr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烧结Si_3N_4/SiC复相陶瓷合成工艺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耿桂宏 毕晓露 +3 位作者 武聪 罗绍华 陈宇红 韩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3期548-551,共4页
利用反应烧结制备Si3N4结合SiC复合材料。设计了L9(34)正交试验方案,研究了原料中Si、添加剂Al2O3、Y2O3的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的相组成、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烧结... 利用反应烧结制备Si3N4结合SiC复合材料。设计了L9(34)正交试验方案,研究了原料中Si、添加剂Al2O3、Y2O3的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的相组成、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烧结后试样生成了颗粒状的α-Si3N4、针状或棒状的β-Si3N4和少量的Sialon,其中针状或棒状的β-Si3N4和SiC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优化实验得到的试样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其中维氏硬度2205、抗弯强度410MPa、断裂韧性为8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3N4-SiC复合材料 正交试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异点弧线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9
作者 梅瑞斌 李长生 刘相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3-536,共4页
在入口端剪切面附近采用弧线圆滑过渡来处理刚塑性有限元求解板材轧制过程的第一类奇异点,开发了二维刚塑性有限元求解程序.依据实际轧制数据对速度场、轧制力、迭代步数及收敛性能进行了求解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方法和弧线法计算的轧制... 在入口端剪切面附近采用弧线圆滑过渡来处理刚塑性有限元求解板材轧制过程的第一类奇异点,开发了二维刚塑性有限元求解程序.依据实际轧制数据对速度场、轧制力、迭代步数及收敛性能进行了求解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方法和弧线法计算的轧制力和实测值吻合良好,计算误差小于10%;弧线法能够反映奇异点附近的速度变化,较好抑制了奇异性产生;相比传统方法,弧线法平均迭代步数减少约26%,稳定性提高约55%,有利于在线快速稳定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塑性有限元 奇异点 轧制 弧线 迭代步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