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学精神的发展趋势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慧敏 孙天舒 孙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2-95,共4页
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大学面临着传统与现代、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双重挑战。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承载着铸魂育人、传承弘扬、创新发展的多重使命。深入剖析中国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通过对国际化、数字化及人本... 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大学面临着传统与现代、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双重挑战。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承载着铸魂育人、传承弘扬、创新发展的多重使命。深入剖析中国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通过对国际化、数字化及人本化趋势下大学精神的适应与提升的研究,揭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提出了强化思想引领、推进改革创新及加强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旨在为中国大学精神的科学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学精神 发展趋势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及识别系统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秀婷 李烨 +1 位作者 高峰 马味敏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7-107,共11页
为了提高电气设备安全性,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有必要对高压电缆局部放电进行有效检测与识别。本研究开发一套基于异源传感器数据融合的高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与识别系统。该系统利用电场传感器检测电缆电场分布情况,发现电缆接头绝缘... 为了提高电气设备安全性,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有必要对高压电缆局部放电进行有效检测与识别。本研究开发一套基于异源传感器数据融合的高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与识别系统。该系统利用电场传感器检测电缆电场分布情况,发现电缆接头绝缘隐患区域,利用压力波传感器检测电缆隐患区域是否出现局部放电及其程度,利用改进的自适应阈值离散小波变换进行信号去噪处理,利用改进的格拉姆角场特征变换增强数据分类特征,利用高效信道注意力机制改进的残差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本研究以电缆尖刺放电、气隙放电及沿面放电为对象开展测试,结果发现该系统能准确检测电缆局部放电特性,能够有效识别高压电缆缺陷的放电模式,实验室的局部放电检测率达100%,放电模式识别率达96.0%,且在工程应用环境表现优异,这对电缆使用安全及电网运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局部放电 特性检测 模式识别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与创新
3
作者 孙雷 孙天舒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7,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本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在“现代化”认知上的本土化、中国化,显现出中国文化自信自强。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新时代新征程守正创新是贯穿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本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在“现代化”认知上的本土化、中国化,显现出中国文化自信自强。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新时代新征程守正创新是贯穿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观点和方法。因此,守正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创新则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鼎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差厚板方盒形件起皱缺陷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华伟 吴佳璐 +1 位作者 刘相华 王新刚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54-1558,共5页
通过数值仿真与冲压实验研究了差厚板方盒形件的起皱缺陷,分析了差厚板方盒形件起皱缺陷的发生机理,讨论了压边力对差厚板起皱缺陷的影响.研究表明:差厚板方盒形件最容易发生起皱的部位是薄板侧的法兰直边区以及过渡区法兰部位,当厚板... 通过数值仿真与冲压实验研究了差厚板方盒形件的起皱缺陷,分析了差厚板方盒形件起皱缺陷的发生机理,讨论了压边力对差厚板起皱缺陷的影响.研究表明:差厚板方盒形件最容易发生起皱的部位是薄板侧的法兰直边区以及过渡区法兰部位,当厚板侧压边力过小时,厚侧法兰直边部分也有可能产生褶皱;在保证零件不产生破裂和较大的厚度过渡区位移的前提下,采用较大的压边力对于提高差厚板的抗皱性是非常有利的;而恒定的压边力类型对于抑制差厚板起皱是最为理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差厚板 方盒形件 起皱缺陷 厚度应变 压边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差厚板单向拉伸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华伟 刘立忠 +1 位作者 胡平 刘相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8-651,共4页
分别采用解析、仿真以及试验方法对轧制差厚板(tailor rolled blank,TRB)的单向拉伸性能进行研究.基于金属塑性变形理论,推导了轧制差厚板单向拉伸的力学解析模型,对未退火和已退火的1.2、2.0mm等厚板及1.2/2.0mm轧制差厚板进行单向拉... 分别采用解析、仿真以及试验方法对轧制差厚板(tailor rolled blank,TRB)的单向拉伸性能进行研究.基于金属塑性变形理论,推导了轧制差厚板单向拉伸的力学解析模型,对未退火和已退火的1.2、2.0mm等厚板及1.2/2.0mm轧制差厚板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并从金相组织上解释了退火前后轧制差厚板的性能差异.最后在拉伸试验的基础上,对未退火和已退火的1.2/2.0mm轧制差厚板进行单向拉伸仿真.结果表明:解析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轧制差厚板单向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状态,未退火和已退火轧制差厚板单向拉伸试样的缩颈均发生在试样薄侧,并且退火后的轧制差厚板表现出更好的成形性能,解析、仿真以及试验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差厚板 单向拉伸 退火 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极薄带轧制过程中尺寸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汤德林 刘相华 宋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39-1242,共4页
利用四辊异步冷轧机轧制工业纯铜极薄带,对轧制出厚度为25~300μm的轧件进行拉伸实验,发现在其力学性能方面出现了尺寸效应现象:随着厚度的减小,材料抗拉强度先增大,达到某一厚度临界值后转而减小,即存在一个厚度阈值,在此阈值之前出现... 利用四辊异步冷轧机轧制工业纯铜极薄带,对轧制出厚度为25~300μm的轧件进行拉伸实验,发现在其力学性能方面出现了尺寸效应现象:随着厚度的减小,材料抗拉强度先增大,达到某一厚度临界值后转而减小,即存在一个厚度阈值,在此阈值之前出现加工硬化,之后转为加工软化.针对这一现象,对轧件进行机械性能检测和EBSD等观察或分析,认为极薄带出现尺寸效应的原因是:随着轧件厚度的减薄,胞壁沿厚度方向尺寸大幅度减小,位错向胞壁迁移距离减小,异号位错在胞壁处湮灭,导致抗拉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薄带 异步轧制 尺寸效应 加工软化 厚度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林型金矿化学氧化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7
作者 董再蒸 韩跃新 高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2-97,共6页
介绍了卡林型金矿的分布概况及矿物学特征,指出实践中常用化学氧化法对卡林型金矿进行预处理来提高金的浸出率,重点介绍了硝酸预氧化法、碱预氧化法、高锰酸钾预氧化法、过氧化物预氧化法、氯气预氧化法及次氯酸盐预氧化法在卡林型金矿... 介绍了卡林型金矿的分布概况及矿物学特征,指出实践中常用化学氧化法对卡林型金矿进行预处理来提高金的浸出率,重点介绍了硝酸预氧化法、碱预氧化法、高锰酸钾预氧化法、过氧化物预氧化法、氯气预氧化法及次氯酸盐预氧化法在卡林型金矿预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化学氧化法对操作过程要求高,实际生产时应注意设备参数的实时调控,优化和改进反应设备和工艺,研发更加环保、价廉、高效的预处理药剂和工艺将是化学预氧化法处理卡林型金矿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 预处理 化学氧化法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铝电解槽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研究发展及现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剑虹 涂赣峰 +3 位作者 戚喜全 毛继红 吕定雄 冯乃祥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173-179,共7页
铝电解槽的多物理场仿真及在线动态仿真分析研究对铝电解槽大型化、微机过程控制化的开发、优化设计、生产启动和运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中阐述了铝电解槽物理场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发展过程及主要的商业化分析软件,列举了21世纪以... 铝电解槽的多物理场仿真及在线动态仿真分析研究对铝电解槽大型化、微机过程控制化的开发、优化设计、生产启动和运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中阐述了铝电解槽物理场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发展过程及主要的商业化分析软件,列举了21世纪以来我国科研工作者在铝电解槽电、热、磁、流体和应力场仿真及智能多模式控制系统领域的重要科研成果.文中分析了我国铝电解槽多物理场及在线动态仿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并提出了未来我国在铝电解槽计算机仿真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即磁流体全槽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多物理场同一计算平台的耦合解析;铝电解槽的全息仿真技术、在线动态仿真技术以及焙烧启动方式、材料属性对铝电解槽运行影响的研究分析;强适用性、参数化建模应用软件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槽 计算机仿真 多物理场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轧制差厚板冲压成形性能的几何参数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华伟 胡平 +2 位作者 刘立忠 刘相华 李龙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共3页
轧制差厚板的出现使得汽车行业能够获得更轻的车身重量以及更低的生产成本。为了推动轧制差厚板的应用进程,需要对其冲压成形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对轧制差厚板方盒形件进行了冲压成形仿真,以进料量之差、最大厚度减薄率以及厚度过渡区中... 轧制差厚板的出现使得汽车行业能够获得更轻的车身重量以及更低的生产成本。为了推动轧制差厚板的应用进程,需要对其冲压成形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对轧制差厚板方盒形件进行了冲压成形仿真,以进料量之差、最大厚度减薄率以及厚度过渡区中心移动量为评价标准,分析了不同板厚比及厚度过渡区位置对差厚板成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板料厚度差越小,过渡区越接近薄侧端部,差厚板的冲压成形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差厚板 方盒形件 冲压成形性能 厚度比 过渡区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碳配分机制的高强塑积热成形钢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良贵 刘伟杰 +1 位作者 刘相华 支颖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10-1114,1119,共6页
通过直接淬火、Q&P、回火等工艺对一种低碳含铜钢进行热处理,并使用拉伸试验机、落锤冲击试验机、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其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和冲击性能进行表征.在连续冷却淬火过程中观察到碳在马氏体... 通过直接淬火、Q&P、回火等工艺对一种低碳含铜钢进行热处理,并使用拉伸试验机、落锤冲击试验机、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其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和冲击性能进行表征.在连续冷却淬火过程中观察到碳在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间的动态配分现象,Q&P处理和低温回火可改善实验钢的冲击韧性;实验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强塑积大于20 GPa%,抗拉强度超过1 400 MPa,延伸率约14%,室温冲击功高于40 J.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实验钢可以满足热冲压工艺对成形淬火一体化的要求,可作为具有高强塑积的热成形用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碳配分 残余奥氏体 热成形 强塑积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轧制最小可轧厚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汤德林 刘相华 李翔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32-34,共3页
研究了不同压下规程、不同工作辊直径以及不同轧件强度对同步轧制最小可轧厚度的影响并得到在不同条件下的轧件最小可轧厚度。结果表明:同步轧制中轧件的最小可轧厚度与压下规程无关,而与轧辊直径成正比,与轧件的平面变形抗力成正比;在... 研究了不同压下规程、不同工作辊直径以及不同轧件强度对同步轧制最小可轧厚度的影响并得到在不同条件下的轧件最小可轧厚度。结果表明:同步轧制中轧件的最小可轧厚度与压下规程无关,而与轧辊直径成正比,与轧件的平面变形抗力成正比;在工作辊直径分别为180、120、50 mm的轧机上,Q195轧件的最小可轧厚度分别为139、94、40μm。在工作辊直径为50 mm的轧机上,Q195、硅钢、工业纯铝的最小可轧厚度分别为40、60、8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轧制 最小可轧厚度 工作辊直径 平面变形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筏板基础水化热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献 回国臣 +3 位作者 穆春龙 张黎黎 杨昆 郎东莹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20,共5页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兴起,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其性能及施工技术已成为工程界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从实际工程出发,分析了在混凝土浇筑和固化前期,水化热形成的复杂的温度场,从混凝土28 d龄期内水化热所...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兴起,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其性能及施工技术已成为工程界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从实际工程出发,分析了在混凝土浇筑和固化前期,水化热形成的复杂的温度场,从混凝土28 d龄期内水化热所形成的温度场及相关计算方法论证入手,结合工程实例,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温度场。对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场进行了热分析,仿真计算了筏板基础28 d龄期内的温度分布规律,得到了实测及用计算方法预测的温度场,为实现温致开裂趋势评估和采取科学的降温施工工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水化热 筏板基础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9Mn-1.4Si-0.07C钢高强韧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江宁 徐天帅 +1 位作者 邱丽娜 申勇峰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2-275,287,共5页
通过热轧、温轧、奥氏体化、两相区退火处理得到7.9Mn-1.4Si-0.07C钢板,该材料的拉伸强度及塑性随奥氏体化温度不同而具有显著差异.奥氏体化温度降低,室温下奥氏体含量升高,综合力学性能提高.当奥氏体化温度由900℃降低为800℃时,所得... 通过热轧、温轧、奥氏体化、两相区退火处理得到7.9Mn-1.4Si-0.07C钢板,该材料的拉伸强度及塑性随奥氏体化温度不同而具有显著差异.奥氏体化温度降低,室温下奥氏体含量升高,综合力学性能提高.当奥氏体化温度由900℃降低为800℃时,所得到钢板的奥氏体体积分数由15%增加到28%,拉伸强度由1 150 MPa提高到1 340 MPa,塑性由21%提高至27%.实验钢优异的力学性能源于其中大量的超细铁素体及奥氏体,细晶强化使其具有超高强度,铁素体基体及变形过程中奥氏体向马氏体相变提供了良好的塑性.基体组织中的位错强化,形变诱导马氏体转变的TRIP效应等是增强该钢板加工硬化能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锰钢 温轧 热处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理论的土遗址加固效果评估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俊卿 张海锋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6-101,共6页
分析了土遗址维修加固过程中的常用技术,提出了锚杆加固和砌筑加固对结构的整体可靠度影响较大,并将准粘聚力理论用于锚杆加固土遗址的可靠度分析中。应用拉丁超立方抽样的蒙特卡罗随机有限元法,采用Mohr-Coulomb破坏准则,对新疆吐鲁番... 分析了土遗址维修加固过程中的常用技术,提出了锚杆加固和砌筑加固对结构的整体可靠度影响较大,并将准粘聚力理论用于锚杆加固土遗址的可靠度分析中。应用拉丁超立方抽样的蒙特卡罗随机有限元法,采用Mohr-Coulomb破坏准则,对新疆吐鲁番地区加固前后的台藏塔遗址进行了随机有限元可靠性分析和数值模拟。对比加固前后所得可靠度,表明该方法能为评估实施保护后结构的加固效果提供理论依据,也说明了基于随机理论的可靠度分析用于土遗址安全状况评估是可行的,同时也为土遗址加固效果评估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粘聚力 土遗址 可靠性 随机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电解槽侧部散热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戚喜全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2年第6期59-63,共5页
系统地研究了大型铝电解槽侧部加强散热的不同方式,如焊接散热片等,并研究了组焊式槽壳的散热能力。研究发现,焊接散热片后,槽侧部散热能力大幅提高;散热片数目、位置、结构形式等对槽壳散热能力都有影响;对散热片结构尺寸优化,适当长... 系统地研究了大型铝电解槽侧部加强散热的不同方式,如焊接散热片等,并研究了组焊式槽壳的散热能力。研究发现,焊接散热片后,槽侧部散热能力大幅提高;散热片数目、位置、结构形式等对槽壳散热能力都有影响;对散热片结构尺寸优化,适当长度、宽度、厚度的散热片,不仅可以节省材料,而且可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组焊式槽壳的散热能力较非组焊式槽壳大幅提高,摇篮架的温度也因此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槽 槽壳 散热片 散热能力 焊接式摇篮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2212相向Bi-2223相转变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16
作者 边为民 周廉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93-298,共6页
在透射电镜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Bi-2212相向Bi-2223相转变的位错管扩散机制模型.根据固体扩散相变理论结合位错动力学公式,计算了在高温下Bi-2223相形核所需要的能量和生长速率.计算结果表明:(1)在850℃附近位错管扩散相变所需要的... 在透射电镜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Bi-2212相向Bi-2223相转变的位错管扩散机制模型.根据固体扩散相变理论结合位错动力学公式,计算了在高温下Bi-2223相形核所需要的能量和生长速率.计算结果表明:(1)在850℃附近位错管扩散相变所需要的驱动力与室温下位错滑移所需要的驱动力在同一数量级,扩散速度可达到几十μm/s.(2)Bi-2223相形核所需要的能量远远大于其长大所需要的能量,这说明形核所需要的时间要比其长大所需要的时间长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212相 Bi-2223相 固态扩散 相变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纹钢表面锈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谷征满 李艳杰 +2 位作者 邓倩 陈义 刘相华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3-146,共4页
为解决螺纹钢加速冷却后容易生锈的问题,结合其生产工艺现状,在其穿水冷却过程中提供加速氧化气氛,以形成致密氧化膜.利用氧化膜的防护作用,控制螺纹钢基体氧化,达到防锈目的.螺纹钢加热快速冷却后通过喷射雾化的H2O2处理,电子探针分析... 为解决螺纹钢加速冷却后容易生锈的问题,结合其生产工艺现状,在其穿水冷却过程中提供加速氧化气氛,以形成致密氧化膜.利用氧化膜的防护作用,控制螺纹钢基体氧化,达到防锈目的.螺纹钢加热快速冷却后通过喷射雾化的H2O2处理,电子探针分析观察到钢筋表面致密氧化膜从3-4μm增加到17-18μm.样品经过干湿交替加速腐蚀试验,结果表明:经过H2O2处理后的螺纹钢开始生锈时间从2 d延长至14 d,防锈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纹钢 防锈 致密氧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MC人工肌肉的制备工艺研究与改进
18
作者 李林朋 周轶然 +2 位作者 林世伟 杨旭 郝丽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3,58,共4页
研究了Nafion117质子交换膜的成膜过程与IPMC人工肌肉的制备过程。制备不同厚度的Na-fion膜,在此基础上使用化学沉积法制备IPMC。制备主要分为前期预处理、主化学镀反应和次化学镀反应。由于在制备过程中膜表面产生气泡,需要高速搅拌,... 研究了Nafion117质子交换膜的成膜过程与IPMC人工肌肉的制备过程。制备不同厚度的Na-fion膜,在此基础上使用化学沉积法制备IPMC。制备主要分为前期预处理、主化学镀反应和次化学镀反应。由于在制备过程中膜表面产生气泡,需要高速搅拌,既要考虑到气泡快速溢出,又要使Nafion膜不与搅拌棒接触产生划痕,因此采用立式固定。然后利用IPMC的性能测试平台对样品进行了致动特性与物理参数的测试。成功制备了IPMC人工肌肉的样品,测定了不同厚度实验材料的致动特性,研究了这种材料在空气中的使用方法,完善了这种材料的性能数据库信息,为这种智能材料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MC 化学沉积 制备工艺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钙石灰烧结法处理粉煤灰高效提取氧化铝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再明 吕中阳 +1 位作者 潘晓林 于海燕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4-68,96,共6页
为解决石灰烧结法配钙量高、渣量大和氧化铝回收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低钙石灰烧结法从脱硅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新工艺,并研究了不同配钙比和碱铝比对熟料烧结行为、粉化性能和氧化铝浸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钙石灰烧结法处理粉煤灰烧... 为解决石灰烧结法配钙量高、渣量大和氧化铝回收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低钙石灰烧结法从脱硅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新工艺,并研究了不同配钙比和碱铝比对熟料烧结行为、粉化性能和氧化铝浸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钙石灰烧结法处理粉煤灰烧结熟料主要物相组成为12CaO·7Al2O3和γ-2CaO·SiO2,并含有少量CaO·Al2O3、2Na2O·3CaO·5Al2O3、2CaO·Al2O3·SiO2和β-2CaO·SiO2;提高钙铝比有助于2CaO·Al2O3·SiO2向12CaO·7Al2O3和γ-2CaO·SiO2的转化,从而提高氧化铝浸出性能和熟料粉化性能;提高碱铝比促进2CaO·Al2 O3·SiO2向12CaO·7Al2O3和2Na2O·3CaO·5Al2 O3的转化,有利于提高氧化铝的浸出性能,但过高的碱铝比增加熟料中的β-2CaO·SiO2含量,从而降低熟料粉化性能;在1 350℃烧结1 h的条件下,当钙铝比为1.20、碱铝比为0.15时,脱硅粉煤灰烧结熟料氧化铝浸出率达到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低钙烧结 铝酸钙 氧化铝 出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与RFID技术在钢结构工程中的集成应用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左俊 戴成元 +2 位作者 任俊霖 陈链鑫 张敏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8-275,共8页
针对目前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钢构件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信息单向传递而不能高效进行信息协同、计划动态控制效率低等痛点问题,在研究BIM与RFID集成的先进信息技术对钢结构工程的影响及二者集成原理的基础上,构建BIM与RFID集成模式。... 针对目前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钢构件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信息单向传递而不能高效进行信息协同、计划动态控制效率低等痛点问题,在研究BIM与RFID集成的先进信息技术对钢结构工程的影响及二者集成原理的基础上,构建BIM与RFID集成模式。由此进行BIM数据与钢构件数据在设计、生产、运输、安装各阶段间的信息相互传递,形成BIM数据钢结构实际建造数据的完整循环,以实际钢结构工程为例,验证BIM与RFID集成应用的可行性,以期提高钢结构工程施工数字化程度,提高工程建设效率、有效降低成本、提升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数据驱动 RFID射频识别技术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