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迈向21世纪的真空冷冻干燥技术 被引量:9
1
作者 徐成海 郑文利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10期209-212,共4页
从科学的角度、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讨论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动向和前景。从理论、设备和工艺方面找出21世纪真空冷冻干燥技术需要研究的前沿课题。
关键词 冷冻干燥 真空 21世纪 冻干技术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其在真空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文利 徐成海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10期28-31,共4页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类新型的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并根据在冷冻干燥中的具体应用,对神经网络在真空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提出展望。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真空科学技术 信息处理系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钨薄膜电致变色状态下物相组份及表面形貌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晓光 江月山 +2 位作者 杨乃恒 袁磊 庞世瑾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6-50,共5页
通过对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得到WOx膜层的电化学和光学性能测试,以及XRD和STM的物相、形貌分析,发现该WOx膜层具有良好的电致变色性能,原始沉积态WOx膜层为非晶态,其着退色状态仍为非晶特性,而晶态WOx膜层在着色态... 通过对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得到WOx膜层的电化学和光学性能测试,以及XRD和STM的物相、形貌分析,发现该WOx膜层具有良好的电致变色性能,原始沉积态WOx膜层为非晶态,其着退色状态仍为非晶特性,而晶态WOx膜层在着色态和退色态之间发生物相组份的可逆变化,且表面形貌有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变色 物相组份 表面形貌 薄膜 氧化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直空冷冻干燥工艺条件预测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文利 徐成海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10期221-224,共4页
以大葱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条件正交的结果,完成了神经网络的学习。以奶牛初乳为材料的冻干工艺为例,采用神经网络预测冻干室压强、装料厚度及奶牛初乳的深度对冻干能耗的影响,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10%。采用... 以大葱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条件正交的结果,完成了神经网络的学习。以奶牛初乳为材料的冻干工艺为例,采用神经网络预测冻干室压强、装料厚度及奶牛初乳的深度对冻干能耗的影响,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10%。采用神经网络来预测及优化冻干工艺条件是有效的,具有实用性,实现了冻干工艺条件预测与优化的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真空冷冻干燥 试验结果 优化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镍及氧化钨薄膜电致变色机制的研究
5
作者 王晓光 江月山 +2 位作者 杨乃恒 袁磊 王毓民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26-232,共7页
通过ZrO_2膜层与NiOx,WOx膜层的不同组合,在液态电解质下,测得不同电致变色膜系的电化学特性及相应着、脱色状态的光透射性能。证明了ZrO2膜层具有导通离子而隔断电子的离子导体层特性,并对NiOx膜层的变色机制进行了探讨。用X射线... 通过ZrO_2膜层与NiOx,WOx膜层的不同组合,在液态电解质下,测得不同电致变色膜系的电化学特性及相应着、脱色状态的光透射性能。证明了ZrO2膜层具有导通离子而隔断电子的离子导体层特性,并对NiOx膜层的变色机制进行了探讨。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不同状态下NiOx,WOx薄膜的物相分析表明:电致变色反应中的阳离子注入膜层,使薄膜向有序化排列变化,共产生晶格类型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变色 离子导电层 晶格晶胞 氧化镍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陶瓷对STM图像的影响及计算机校正
6
作者 江月山 王晓光 +5 位作者 杨乃恒 高聚宁 刘宁 杨海强 时东霞 庞世瑾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64-268,共5页
在很多情况下,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图像的几何形貌方面的误差主要是由压电陶瓷的漂移、X扫描器和Y扫描器的压电系数的不一致性和压电陶瓷扫描时的非正交性引起的。本文建立了一种物理数学模型来校正这些误差,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即... 在很多情况下,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图像的几何形貌方面的误差主要是由压电陶瓷的漂移、X扫描器和Y扫描器的压电系数的不一致性和压电陶瓷扫描时的非正交性引起的。本文建立了一种物理数学模型来校正这些误差,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即使在漂移的状态下,也可以利用已知结构的表面对STM仪器进行校准(例如,高定向石墨表面)。用校准以后的STM仪器,可以获得样品表面的真实图像,并使对样品进行原子级的测量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图像 压电陶瓷 计算机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